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一集▪P2

  ..续本文上一页修禅定,禅定就能生智慧。所以,念老在此地讲的是六度中的第五度,那就是一般的禅定,菩萨所修的。禅定这个名词,华梵合译,禅是禅那,梵语,用了一个字,定是中国字。因为禅那跟中国的定非常相似,把它合在一起,称为禅定。可是禅那,除了定之外,它意思很深,所以这个必须要加以解释。

  这下面,这里解释得不多,前面都有解释过。禅是静虑,也就是我们经题上的清净心,不受外面境界影响,那就是禅。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不是不接触,接触怎么样?接触不分别、不执著,这就是禅定。不被外面境界所干扰,你看,清净心现前,这真得受用。再向上提升,不但清净心现前,平等心也现前。平等心现前,那是深定,这禅定有功夫,智慧就开了。经题上,后头觉,觉就是智慧现前,般若智慧现前了。般若智慧从哪来的?从清净平等来的。禅定就是修清净平等,用什么方法修?用布施的方法、持戒的方法、忍辱的方法、精进的方法。全在日常生活当中,统统用上了,那你的生活就是菩萨行,你的生活就是菩萨道。你每天从早到晚,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以这种心念佛求生净土,决定得生,你是六度菩萨。

  欢喜布施,把自己无始劫以来的根本烦恼悭贪断掉。布施就是度悭贪的,于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丝毫贪心,布施波罗蜜就圆满了。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起一个恶念,持戒波罗蜜圆满了。对于顺境、逆境,顺境里面保持着清净平等,不起贪恋,逆境里头也保持清净平等,不生瞋恚,忍辱波罗蜜圆满。于世间善法,于出世间善法,勇猛精进,没有退转,精进波罗蜜圆满。日常生活当中,护持清净平等觉,不为外境动摇,这禅定波罗蜜圆满。能够真正理解,在日常生活当中确实看到,如佛所说「一切法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但是也不住空,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圆满。全在日常生活当中,离开生活,你到哪里去修?活的。所以学以致用,学了不能用,那不叫白学了吗?净宗行门的五门功课,就能帮助我们个人成就往生的功德、往生的资粮,也能成就自身的功德,家庭的美满、事业的成就,社会安定、世界和平,可以做得到。

  我们接着看下文,「又定慧应等持」,定慧要平等。「如《会疏》云:夫有定而无慧,则同二乘沉空」。小乘人有定没有慧,所以他得到定之后就想入般涅槃。小乘的般涅槃叫偏真涅槃,真是什么?真是空。他知道万法皆空,他就住着空相,自己不能再进修,自己的功夫停顿了,也不帮助别人。只有自利,没有利他,自利还是不能向上提升,守住空寂的境界,这着了空,有定无慧。「有慧而无定,则同外道邪思」,这是说有慧没有定。外道很聪明、有智慧,那个智慧是什么?世智辩聪,这种人很多。你能说科学家没智慧吗?你能说今天这个世界士农工商没智慧吗?有,读的书也不少。我们看他所做的事业,好像也很有可观,但是不断的发展向上提升,到一定的临界点,问题出现了,今天就是的。你看,有能力把大自然的规律破坏,有能力把地球生态平衡给打破;古人做不到,没有这个能力。今天人有这种聪明智慧,有能力,但是带来的是地球的灾难。人能够享受科学带给你一些方便,但是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值得。这是什么?这是定慧不均等造成的现象。

  小乘造的现象不好,有定无慧,对自己,障碍了进步不能提升。佛告诉我们,阿罗汉入偏真涅槃,两万劫他才能回小向大,换句话就是耽误了两万劫,对他自己来说,他不能弘法利生。弘法利生是修福,两万劫的时间修福,那修多大的福报,这个机会他失掉了。有慧没有定的人,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社会这些人,他们造作的成绩相当可观,但是带给社会的不安定,把伦理道德、因果全部破坏了,令人心坏了,这个罪过什么人承当?所以佛主张定慧不能够偏,一定要平等,所谓福慧双修,有福有慧真正有福报的人。哪些人?我们看历代帝王,不是福慧平等他做不了帝王,有智慧、有福报。

  『神通』,是讲的「天眼、天耳等六通」,这前面说过。『威德』,「威者威神」,这个意思是「威势勇猛,不可测度」,他有大威德。「德谓功德。如《魏译》曰: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议」。「彼国一切菩萨,于上述之禅定、智慧、神通、威德,悉皆圆满成就。故云无不圆满」。为什么?阿弥陀佛圆满了,阿弥陀佛以他圆满功德,加持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的这些菩萨,我们去到那里都是菩萨。而且帮助我们不是证得小菩萨,统统证得的是阿惟越致菩萨。不是凭我们自己本事证得的,不是,我们业障、习气、烦恼一品都没断。那是阿弥陀佛的威德加持,让我们得到的威德也跟阿弥陀佛差不多。这是十方诸佛世界里头没有的,只有极乐世界这一家有,这不可思议。也正因为这桩事情,我们才认真发愿求生极乐世界;要不是这桩事情,我们到极乐世界去就没什么意思了。这就是说,你在他方世界修行,跟在极乐世界不一样,极乐世界的好处,全是阿弥陀佛的功德。对我们来讲,全是阿弥陀佛的恩德,他能把他的智慧、神通、道力都加持给我们,我们到极乐世界全得到了。

  以这些神通、道力我们就得很大的方便,在极乐世界,有能力分身无量无边,同时到达十方一切诸佛刹土,去供佛、听法。我们今天想见一尊佛都见不到,到极乐世界一心一念,就能够见到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如来,一个都不漏。供佛修大福报,闻法得大智慧,福慧双修。菩萨遇这样殊胜的缘,也只有极乐世界,其他诸佛刹土没听说过。这就是为什么佛劝我们到极乐世界,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原因都说出来了。

  下面的经文,「显因」,有五句,第一个是「究明密藏」,这是第一个因。

  【诸佛密藏。究竟明了。】

  『密藏』,什么叫「密藏」?《二教论》上卷说:「法佛谈话,谓之密藏,言秘奥实说。」念老有解释,这个意思是说,「法身如来所说深秘玄奥之真实语,谓之密藏」。法身如来跟谁说?他说法的对象,是实报土里头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法身如来在实报土里头现报身。生到实报土的这四十一个阶级,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还有等觉,四十一个阶级,都是法身菩萨。他们在极乐世界现的都是报身,所以法身佛要现报身来为他们说法,所说的全是诸法实相。诸法实相就是密藏,就是宇宙之间深密、玄奥这些理论与事实真相。在我们这个世界里,科学跟哲学所探讨的就是密藏。为什么佛对他们说,不对别人说?别人听不懂,不是他们的境界,所以佛不说。释迦佛在什么时候说?阿含没说,方等透露一点消息,二十二年般若说了,虽说了还不是甚深的玄奥。甚深玄奥到什么时候说?到法华。也就是说,前面听佛讲经说法四十二年,四十二年佛才跟大家讲「诸佛密藏」,真正把宇宙人生真相完全揭秘。为什么?他们听得懂,他们能接受了。能接受佛就不能不说,佛要不说那叫吝法;前面可以不说,前面他程度不够,说了他怀疑,他不相信。

  「又《僧史略》曰:密藏者,陀罗尼法也。是法秘密,非二乘境界,诸佛菩萨,所能游履也」。这段话念老底下的解释,「盖谓密藏即陀罗尼」,陀罗尼是印度话,「此法深密」。陀罗尼翻成中国叫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就是密藏。这个法深,密不是秘密,深密,此法深密,太深了,程度不够的人,你给他讲他听不懂。「非是小乘教之佛菩萨所能实践」,小乘里头有佛。什么佛是小乘教的佛?十法界里面的佛,是小乘教佛。通教的佛、别教的佛,大乘是圆教,别教初地等于圆教的初住,在这个位子上才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这个位子上可以接受诸佛密藏了,他们到这个等级,等于说是研究所。所以这是诸佛菩萨所能游履。诸佛菩萨,大乘教里面所说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金刚经》上所说的「诸佛」,就是指《华严》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经上讲的诸佛,我们看到江味农居士的《讲义》。

  「今经云极乐大士,于诸佛密藏,究竟明了」,这句话了不起。极乐大士,凡是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无量功德的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就是法身大士。换句话说,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也能够听闻诸佛密藏。虽然不是他的境界,但是得阿弥陀佛威神加持,他能听得懂、能明了,这是到极乐世界成就快。不像他方世界,不能躐等,得一步一步慢慢向上提升。极乐世界不然,宿世善根深厚的,到极乐世界,很快就提升到十地菩萨、等觉菩萨。他可以跳班、可以躐等,不必要一个阶级、一个阶级向上提升。所以「诸大士于法身如来,深秘离言之密意,种种难思之语及陀罗尼,悉皆究竟契入,洞然明白」。佛就是不说话,见到佛行住坐卧,都能够契入诸佛密藏,这也是他方世界没有的。

  再看第二,第二个因,「调伏身心」。

  【调伏诸根。身心柔软。】

  「调伏者,《探玄记》」,这是贤首国师《六十华严》的注解,「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也」。意思就是「调制三业,令离恶行」,三业是身口意,用什么来调伏?用定慧。我们再说得具体一点,就是用本经经题上所讲的「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是定,觉是慧。只要求清净平等,果然契入清净平等,智慧自然就开了,身口意三业就远离十恶。身不但不造杀盗淫,口离四种过失,决定没有妄语、两舌、绮语、恶口,乃至于意里面也没有贪瞋痴了。这是贪瞋痴慢疑恶见统统断干净,连习气都没有了。这『调伏诸根』,得到的是『身心柔软』。「诸根,眼耳等六根。调伏诸根即调制身心,令离尘垢邪恶」。尘垢是染污,远离尘垢得清净,远离邪恶得平等,邪见没有了,恶念没有了。

  「柔软,谓心柔和而随顺于道」,就是贤首国师《还源观》上讲的四德第三种「柔和质直」。表现在外面柔和,里面,质直就是真诚,内心真诚,外面言态柔和。而随顺于道,与性德完全相应。「…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一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