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真正念佛,一般三年都能往生,他就做实验试试看三年行不行。他在深圳闭关,向小莉居士给他护关,两年十个月,还差两个月满三年,预知时至,往生了,真的不是假的,没有生病。走了以后,你看火化的舍利,留下舍利,现在舍利塔还在深圳。这个事情不难。
快的,我们在《往生传》上看到的,在《净土圣贤录》上也有这个记载,宋朝莹珂法师,只念三天。三天三夜,那是拼命,那种信愿、念佛的恳切达到最高峰,三天三夜把阿弥陀佛念来。佛真的来了,告诉他,你寿命还有十年,十年之后命终时候,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向阿弥陀佛报告,他说他的劣根性很重,烦恼习气禁不起外面诱惑,十年我不知道要做多少罪业,我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就跟你走。佛就答应他了,他说那这样好了,三天之后我来接你。三天之后他真走了。佛为什么不当时带他走?当时带他走,没人知道,人家甚至于误会莹珂法师自杀了。阿弥陀佛说我三天之后来接你,他有时间可以庙里头告诉大家,三天之后我要走了,这个信息传出去了。
三天之后真的,这个时辰到的时候,莹珂法师邀请大众,念佛送他往生,当然每个人都欢喜。念了不到一刻钟。古时候的一刻钟比我们的时间长,古时候一个小时、一个时辰是现在的两小时,所以古时候一刻,大概差不多是三十分钟那个样子,将近。莹珂就告诉大家,阿弥陀佛来了,别人看不见,他看得见;佛来接引我了,我现在跟佛去了,说完他真走了。这个公案记载在《往生传》里头,在《净土圣贤录》里头。他是一个出家人,是个不守清规破戒的出家人,为什么这么勇猛念佛?他自己知道,他决定堕无间地狱,想到无间地狱苦,害怕了,不往生决定堕无间地狱,所以那种真诚恳切达到高峰,感动阿弥陀佛,把佛念来了。这说明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看莹珂一往生,度多少念佛人,给多少念佛人增长了信心,那就是他的功德。一直到现在,一千多年了,我们听到这个故事,对我们都增长信心,所以真正不可思议。
精进不已,则明本佛眼,觉了法性,究竟证入如来密藏。「故知一切妙德,无不导源于佛之密藏。一一妙德,无不还归此密藏」,这个密藏就是真如、自性。所以八万四千法门,连我们这个念佛法门也不例外,最后的目标都是明心见性。我们是把明心见性到极乐世界再办,因为在现前这个世界,无论用什么功夫,决定见不了性,也明不了心。我们的办法,就是信愿持名,往生净土,亲近弥陀,到极乐世界就明心见性了。在还没有证得明心见性,明心见性的德用我们全都具足,也就是明心见性那一种智慧、神通道力、受用你全都得到了,这是阿弥陀佛特别加持的,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经文,「利他德满」。分三段,第一段,「慧辩说法」:
【辩才总持。自在无碍。善解世间无边方便。所言诚谛。深入义味。度诸有情。演说正法。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
这一段经文,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这一段说明「极乐大士利他圣行,功德圆满」,前面所说是自利,自利以后当然利他。利他里面有三段,第一个是「演说妙法」。度众生的方便是演说为第一,演是表演,你所说的你全做到了,这叫演。演是身教,说是言教。你没有做到,你说到别人不相信,别人不会接受,所以自己一定要做到。这第一个,像佛一样弘法利生。第二「游诸佛刹」,你有能力去游览十方诸佛刹土。游佛刹就是参学,到那个地方去礼赞供养,修福,礼拜、赞叹、供养,修福报;听经闻法,开智慧。人生在世,能遇到一尊佛,无比的幸运。在极乐世界,每天可以去参访无量诸佛。怎么去法?他有神通,他能变化、能分身;自己的本身在阿弥陀佛讲堂里头闻法,没动,分身出去了。能分无量无边身,分身真管用,跟真身无二无别,可以到诸佛刹所。你看看一天修学所得的,在我们这个世界修一个大劫都比不上人家一天。
极乐世界好修行,极乐世界成佛太容易了,生到那个环境永远不退转,为什么?没有退的缘,阿弥陀佛亲自教你。阿弥陀佛怎么亲自教你?阿弥陀佛化身亲自教你。六尘说法,全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极乐世界有鸟,白鹤、孔雀、迦陵频伽共命之鸟,在《弥陀经》上念过。那些鸟不是畜生,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这些鸟就是阿弥陀佛,讲经说法。树木花草,七宝池里头水流的声音,全在说法。无论你在哪个地方,你闻法不间断,这样好的一个修学环境到哪里找!我们不能不明了,明了,你才会下定决心,我非去不可,我不去不能成就。纵然成就,不知道何年何月。我到极乐世界去,成就很快,一生圆满。没有遇到这个法门,那就很难说了。遇到这个法门,不知道珍惜,太可惜了。这一生当中,决定要成就。正助双修,万缘才放得下。心里,除这一句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爱护一切众生,就像爱护自己一样,有这个缘分,全心全力去帮助他、去成就他;劝他、教他念佛往生,这是圆满的成就他。教他其他的法门,那不是圆满的。其他的法门,修到明心见性才圆满,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普利众生。上之三者,互相含摄」,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极乐世界的菩萨,在极乐世界的人,听佛说法,遍法界参学,普利众生。极乐世界菩萨跟别人不一样,他到十方世界,上求下化。十方世界有众生,有缘的众生他都会去教他,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能示现什么身,神通真广大,真具足这些能力。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注解,「从辩才」,『辩才总持』到『远离颠倒』这一段经文,「标菩萨慧辩德」,这是说明极乐世界菩萨智慧辩才,说这桩事情。「辩才总持」,这一句经文,《魏译》本里头「作具诸辩才。故知总持同彼具诸之义」。这个会集本是总持,《魏译》本说具诸,具足一切辩才,这就是总持的意思。「表彼土大士具足种种辩才」,无量辩才。「又总持即是陀罗尼」,也可以解释为,「得辩才陀罗尼」。陀罗尼是梵语、印度话,意思翻过来,翻成中国意思就叫总持,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梵文叫陀罗尼。
下面说,『自在无碍』,在这里显示,「表菩萨所具」,他所具备的,是「无碍之胜辩」,这个胜是殊胜,菩萨所具是无碍殊胜的辩才。无碍辩,有四种、有九种,两种不同的说法,都是经文里头有的。「四无碍辩」,我们比较用得多,常常讲到辩才,都说这四种无碍。「又名四无碍智」,辩才之所依是智慧,没有智慧哪来的辩才?所以辩才所依是真实智慧,也叫「四无碍解,是为菩萨说法之智辩。从意业而言,称之为解,或称之为智。从口业而言,则谓之为辩。此辩有四,如《涅槃经》云:菩萨能如是得四无碍」。第一个,「法无碍」,法就是经教。对于经教,他没有障碍,他能够讲得很清楚、讲得很明白。有疑问,他都能够解答,这法无碍。第二个是「义无碍」,义是法里面所含的理论、义理,义理完全通达。第三个是「辞无碍」,辞是言语,菩萨有这个能力,「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有这种能力,这辞无碍。
佛在这里讲经说法,听众,我们能想象得到,世尊当年在世固定的听众,出家人,经典上常说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这常随弟子,永远不会离开的。除这个之外,有临时来的,到这个地方来亲近佛陀,一个月、两个月的,十天、半个月的,甚至于一、二天的。这些人加在一起,佛这个僧团,我们估计决定超过三千人以上。这么大的一个僧团,没有扩音器,佛说法的时候,人人都能听得清楚,这是无碍辩才。而且这些人肯定不是一个国家、不是一个族群的,言语不同,而他听的什么?佛都说他一样的语言,这叫辞无碍。
这种情形我们非常理解。我在澳洲,住在图文巴这个小城,这个小城里头十万人。我们知道澳洲除了土著之外,都是各个地方移民过去的。移民你看,国籍不相同,住了许多国家的人,这个小城,文化不相同、信仰不相同、言语不相同。十万人,住十万居民,八十个族群,一百多种语言,不同的语言一百多种。佛去讲经不用翻译,各个人听的都是自己的语言,这叫辞无碍,这不是凡人可以做得到的。我们现在参加国际会议,国际会议是用科学的工具,戴着耳机。我们听中文的,有中文翻译,同步翻译。但是联合国只有六种语言,主要六种语言,有英语,有法语,有俄罗斯语,有中国语,有西班牙语、阿拉伯语。这就是世界上使用最多的六种语言,所以联合国有同步六种翻译。佛不要翻译,没这么多麻烦。
第四个,「乐说无碍」,乐是欢喜,佛喜欢说,这说话说多了很累,他不累。阿弥陀佛一天说到晚,没听说他累了、疲倦了,没有,愈说愈欢喜,叫法喜充满,这不是我们人能做得到的。可是我们知道,生到极乐世界全都有了,而且这四种无碍跟佛陀一样。这个是四种常说的,一般同学们都知道,四无碍辩才。
还有九种的,比较少,这是「《胜天王般若经》说」,说了九种,这九种的名词也记录在这个地方。第一个「无差」,差是错误,佛所说的决定没有错误。第二个是「无尽」,这个无尽就像中国人所说的打破砂锅问到底,佛也有能力答覆你,不论你怎么样去追问,他都会给你解释。这智慧,无尽智慧。第三个「相续」,相续下面又有个「不断」,通常我们把相续跟不断连起来是一个意思,但在此地是两个意思。相续,说一桩事情。不断,不一定说一桩事情,从一个问题里头可以衍生出许多问题。「不怯弱」,这个确实有这个现象,不怯弱是无畏。有人在台下很会说话,上台就不会说了,为什么?下面听众太多了,他害怕。我曾经见到这个居士,这个居士已经不在了,往生了,台下很会说话,上台的时候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这怯场,这上台的经验少。底下一个,「不惊怖辩」,疑难的问题、尖锐的问题都能解答,这是真实智慧。这个辩论的时候,确实是有很多人来找麻烦的,希望把你驳倒,给你难看,在大庭广众当…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