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九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判官的地位很高,相当于秘书长,地位非常高。他的女婿,我初学佛的时候认识了他,他告诉我这些事情,决定不是假话,他女婿是朱镜宙老居士。朱镜宙跟李老师是好朋友,跟李老师同年,就是大我三十九岁,我们是孙子辈。所以,老先生对我们小朋友非常爱护,常常讲故事给我们听。那些故事都是他亲身经历的,都是真的,一点都不假,对我们学佛帮助很大。我认识李老师,他介绍的。

  告诉我他的老岳丈做判官的时候,每天晚上去上班,有两个小鬼抬轿子来迎接他,天快亮的时候把他送回来。所以日夜都不能休息,忙得很辛苦。把阴曹地府看到的事情,有的时候跟好朋友在一起聊天,告诉他们,跟人间很相似,相彷佛。有一天,他心血来潮,跟东岳大帝说,他说地狱的刑罚有炮烙这个刑罚,这个刑罚太残忍了,不仁道,能不能把这个刑罚废除掉?东岳大帝没说话,派了两个小鬼,告诉他,你先去看看,到现场去看看。炮烙是铜柱,柱子烧红了,让受罪的人去抱,这是淫欲的果报,邪淫的果报,让他去抱。那个抱不就等于说烧烤烤鸭一样,那一抱全身焦烂,那柱子烧得烧红的。他说太残忍了。小鬼带他去了,走了很久,小鬼说到了,他看不见,才恍然大悟。他是学佛的人,他真的了解了,自己业力变现的。你没有造这个业,你在刑场你看不见。所以这才完全明了,地狱是自己业力现的,不是阎王造的,与阎王、与鬼王不相干,自作自受。

  同样一个道理,天堂是你善业造成的,都是自作自受,天堂不是上帝造的,自作自受。极乐世界不是阿弥陀佛一个人力量造的,是阿弥陀佛带头,所有一切众生念佛力量造成的。弥陀带头而已,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个力量集合在一起,造成了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要往生,我们自己不能跟阿弥陀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去不了,这道理一定要懂。阿弥陀佛的心、愿、德、行都在这部经上,这部经上讲得很清楚、很透彻,我们认真学习。尤其黄念老的集注,注得非常详细,就是说他提供这么多好的参考资料帮助我们修学,帮助我们认识极乐世界、明了极乐世界。我们对它生起信心,生起求生的念头,信愿坚固,永远不会动摇,老实念佛。

  这句佛号,里面含藏着阿弥陀佛无量劫修积的善行功德在里头。我们念这句佛号,把阿弥陀佛无量劫修持的功德摄受为自己的功德,我们跟佛是一不是二,这真正得佛力加持,没有一个不往生的。往生最重要的一个条件,把这个地方身、心、世界统统放下,对这个地方不能产生丝毫留恋。为什么?有留恋你就去不了,就好像有一条绳子绑着你,阿弥陀佛想接引你,没有办法。统统要斩断,包括这个身体。这里全盘放下,极乐世界是全新的,到那个地方接受全新的。身体,法性身,不是阿赖耶的相分;我们现在这个身体是阿赖耶的相分,阿赖耶的境界相。极乐世界居住的地方是法性土,法性就是常住不灭。那个身你得到了,不会失去,跟诸佛如来一样,真正的无量寿,不是假的,真的无量寿。不但寿命无量,智慧无量、能力无量、相好无量,一切都无量,全是自己性德流露的,不需要向外求,真正得大自在。

  下面说「无诸分别即不二,即是如」。佛法里如字用得很多,如、如如。如的意思,没有分别,就是一体,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这叫如。「法界理体,不二平等,故云如。诸法皆如」,因为一切法的体就是法性,法界也就是法性,「故云如如」。「《大乘义章》曰:彼此皆如,故曰如如」。佛如如、众生如如,再给你说,佛如如、魔如如,极乐世界如如,无间地狱亦如如,体是一个,相不一样。相为什么不一样?相是唯识所变;体是一样,唯心所现,体一样,相不一样。所以彼此皆如,故曰如如,如如这两个字,将一切法的性相、理事、因果全部都包括在其中,真的是一法不漏。「如非虚妄」,它不是虚妄的,「故复经中亦名真如」。因为它不是虚妄的,所以有时候加一个字,真,称为真如。「彼此皆如,自然无诸分别」,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我们要记住,要应用在日常生活当中。

  向下面,「《文殊般若经》曰:若信一切法悉是佛法,不生惊怖,亦不疑惑。如是忍者,速得阿耨菩提」。这句话重要!你相不相信,一切法都是佛法?天堂是佛法,地狱也是佛法,我们在学习当中分享报告很多次。大家都喜欢天堂,不喜欢地狱,其实天堂跟地狱的功能完全相同,为什么示现的?消业障。要知道自性清净心,如如里头没有业障,你修的福,到三善道去消,把福报消掉,你造的罪业,到三恶道去消,全是消业障。统统消干净,就成佛了,你的清净心才出来。那我不要享天堂,我也不要到地狱,行不行?行,你把你那些业障统统放下,就没有了。不放下就得受、就得去消,那个方法消。放下就不需要了,所造的罪业我统统放下,一笔勾消,三恶道没有了。所造的一些福报我也放下了,我不要享那些福报,我修福报,不享福报,三善道也没有了,你才能真解决问题。心里面还有善恶那个记忆,你就决定要受;三恶道这个记忆没有了,就不要受了。

  这个你看美国修.蓝博士都知道,这是承传夏威夷古老医疗方法的一位学者,这个出现也不是偶然,我们相信都是佛菩萨安排的,佛菩萨派遣的。因为大灾难当中,医院没有了、医药没有了,人生病怎么办?他能治,他不需要医药,不需要医疗任何工具,他不需要跟病人见面,就能把你的病治好,完全用念力。在这个时节,出现这样的人、出现这样的事,有意义,不是无缘无故出来的。所以我们要相信,这一切法统统是佛法。不生惊怖,我们听了、我们看到了不惊不怖,也不会疑惑,知道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为什么?《华严经》上所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六道十法界全是,全是佛,只是他迷失了自性,迷了之后,不知不觉的愈迷愈深,堕到谷底,他出不来了。把自性本有的智慧迷了之后,转变成烦恼,所以佛经上说烦恼即菩提。就好像水遇到低温度的时候,它就变成冰,冰就是水,但它样子不一样,作用不相同了。于是,你看智慧没有了,变成烦恼;德能变成造业,本来是万德万能,现在什么罪业都造;相好,就是福报,变成了六道轮回,在这里头去受苦,统统都是迷失自性。

  佛菩萨出现在世间,帮助这些人破迷开悟,他就回头了。他一回头,那都看缘分,如果这一回头遇到净宗法门,他可能立刻就成佛。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形?因为他本来是佛,道理在此地。有人要慢慢提升,回归到佛位,有人一下就成佛了。善导大师的话讲得真好,极乐世界四土三辈九品,他说总在遇缘不同。缘太重要了,这个东西不能勉强。所以人生在世,要懂得与一切众生广结法缘,我们的缘才殊胜。没有这个缘,到哪去找?结善缘、结法缘,绝不结恶缘,我们这一生当中障碍就少。所以能够信得过,一切法悉是佛法。我们要问,基督教是不是佛法?它不承认,我承认。伊斯兰是不是佛法?统统是,没有一样不是。只是一切法里头有觉、有迷,觉性是圆满的,迷有浅深不一样,有多少不一样。迷的成分,放下多一些,觉的成分就多显了几分,就这么个道理。真正遇到大乘就不能再迷了,再迷你说多可惜,这个缘很不容易遇到。

  遇到了,怎样才能契入、才能得到大乘的受用?全靠一个真诚心。《印光大师文钞》里头常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我们有万分诚敬,恭喜你,你这一生决定成佛。圆满的诚敬,那还得了!诚是真诚,决定没有欺骗,不欺骗自己、不欺骗众生;敬,没有丝毫傲慢、没有丝毫嫉妒。傲慢跟嫉妒都是大障碍,人只要有这两样东西,他学什么都有限,而且遇到障缘他会退转。所以这个必须去掉,这个东西除掉了,敬就现前。敬是性德,诚是性德,性德里头的核心,性德里头最重要的,诚敬。我们一定把它用在生活上,对人真诚、恭敬,没有傲慢、没有嫉妒。这个样子你就速得,你很快就得到无上正等正觉,阿耨是无上,无上菩提是佛,就是你很快就能成佛。我们相信,如果他遇到净宗,确实会很快成佛。

  「又《大宝积经》云:乃至诸法本性与佛性等,是故诸法皆是佛法」。一切法,包括一切世间法,无论它是善法还是不善法,这一切法的本性跟佛性是平等的,实在讲就是佛性。记住,佛性在迷在悟不同。我们今天讲,佛性在觉悟的时候,这是佛法;在迷的时候,世间法。迷了就是六道十法界,四圣法界迷得轻,六道迷得重,迷得最重的是地狱,迷得最轻的是十法界里面的佛法界,那个佛没有完全觉悟,完全觉悟他就离开十法界。所以,十法界也是一场梦,假的,不是真的。梦醒了,他生到实报土去了,实报土叫一真法界,那个里面只有觉没有迷。真正是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是实报庄严土。

  所以,一切法皆是佛法,真正知道这个事实真相,我们的心在一切法里头平等了。为什么?你不会再分别了,不分别就平等,不执著就清净,执著是染污。所以不执著,清净心现前;不分别,平等心现前。不执著,不用第七识;不分别,不用第六识,这还得了!大乘教里头常教导我们,教菩萨转识成智,怎么个转法?八识,六、七因上转,五、八果上转。换句话说,前五识跟阿赖耶它是果上转的,因上转不了它,因是第六、第七,第六、第七转了,五、八跟着就转了。不分别,就转第六意识为妙观察智,不执著,转末那识为平等性智。这两个一转,阿赖耶连着转了,阿赖耶变成大圆镜智,前五识变成成所作智。怎么转法?不分别、不执著就转了。念佛人自己转了自己不知道,不知道没有关系,得受用。这一转,烦恼没有了,业障也没有了。烦恼没有了,染净没有了;业障没有了,罪福没有了,罪是三途果报,福是三善道果报,全没有了。所以,六道不见了,六道就没有了。

  这个道理我们懂,超越六道轮回要靠自己,靠任何人都靠不住,谁能替你转?没有人。佛要有能力替我们转,佛大慈大悲,把我们都转了,咱们也不必修行了,不就成佛了!佛没有这个能力。为什么?你自己作还是自己受,你自己系缚还是自己转,你自己迷的,别人不能代替。佛对我们的恩惠,就是把事实真相讲清楚、讲明白,我们才恍然大悟。他要不讲清楚、不讲明白,我们永远迷在里头。于是我们就知道,释迦牟尼佛对一切众生的大恩大德,就是四十九年教学,不但言教,而且示范,身行言教,做出来榜样给我们看。你看他真放下了,三衣一钵,一生没有住处,我们还有个房子,释迦牟尼佛没有,游牧生活。晚上到哪?树下打坐,休息一下就行了,那都是表演给我们看的。佛生长的地区是热带,热带方便,衣服很少,三衣就够了。如果有四季的地方就不行了,有春夏秋冬,那没办法。他生在热带,一年到头只有一季夏季,没有春秋、没有冬天,所以衣着非常简单。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缺,神通广大。

  所以这个「无诸分别」我们要特别重视它,要学,无诸执著。这两句话就是帮助我们转识成智,帮助我们转六道十法界成实报庄严土。总得把这个事情搞清楚、搞明白了,我们学佛就有信心、有把握在这一生当中圆满成就。知道一切法皆是佛法,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对一切众生诚敬的心就生得起来。他是恶人,也生得起来,为什么?他本性是一样的。我们中国老祖宗告诉我们,本性本善,我们对他的本性恭敬,不是对他的习性。他习性不善,被染污了,他本性是善的。我的礼敬是对本性,不对习性,我的称赞也对本性,也不对习性,这样学佛就得利益。乃至于对一切众生,一切小动物,蚊虫蚂蚁,它也是佛。花草树木、山河大地,这一切法都是佛法,这一切法的本性都是佛性,是一不是二。遍法界虚空界原本是一体,永远是一体,无论在觉、在迷,在十法界、在一真法界,它真的是平等的。

  佛眼都看到事实真相,所以佛眼中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不但没有分别执著,连起心动念都没有。我们要学佛,要从这个地方学。什么叫修行?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于一切众生有分别、有执著,现在晓得错了,把它修正过来,慢慢恢复到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把一切万法看跟自己一样,一视同仁,这叫修行。以前这些看法、想法错误的,凡夫知见。现在学了佛法,要把佛所讲的变成我们自己的思想、变成自己的理念,然后我们的行为、我们的言语跟佛统统相应了,这叫学佛。

  「远离颠倒,如上所说,万法本际,皆契实相,故无颠倒」。大乘佛法里头,万法一如,没有颠倒。鸠摩罗什大师注《净名经》,《净名经》是《维摩诘经》,罗什大师的注解里头有这个说法,「有无见反于法相,名为颠倒」。这句话什么意思?下面黄念老给我们解释,「盖谓有见与无见,各有所执」,他有执著,我见到了,我没见到,他有执著。有分别、有执著,这是「违诸法平等之相」。诸法是平等的,一有分别执著就不平等,不平等这叫颠倒。由此可知,用大乘佛法做标准,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全是颠倒,所以叫迷惑颠倒。这种人永远在搞六道轮回,起心动念、言语造作造轮回因,那么身心要接受轮回的苦,都自作自受。决定不能怪别人,怪别人你犯的过失更重,自作自受,为什么要怨天尤人?那就是罪上又加罪。这个地方我们必须要记住、要学习,一切法是平等的。为什么是平等?是一个自性变现的。心现识变,能生能现的是自性,是我自己的自性;能变所变是我自己的阿赖耶识,也就是我自己的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决定不能怪到别人,与别人毫不相干,这是事实真相。

  「无相无为及以下远离颠倒共四句,显极乐大士所说之正法也」。正法的标准就是这四句经文,这经文在八百五十一页倒数第三行,这是真的,完全事实真相,「无相无为,无缚无脱,无诸分别,远离颠倒」。诸佛菩萨所说的一切法都能跟这四句相应,这叫正法,邪正标准就在这四句。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这四句相违背,违背就是邪、就是不正。我们认为有相,我们认为有为,我们认为有缚有脱,我们有分别、我们有执著。如果这个认知不清楚、不深刻、不究竟,怎么能够把这种习惯、习气扭转过来?因为这是错误,扭转过来这叫修行。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这叫真修行!

  修行,念经管用吗?经念得再熟,境界转不过来,没有修行。如果我们所学的,跟我们的思想、言行不相干,这是现在人所说的知识,不是智慧。我们全用上,用到生活上去,日常生活、工作、待人接物,确实把这个错误观念转过来,这叫修行,这真修,才能管用。人只要真修,真正明白了,真干,下面一段就「妙用自在」。如果不是真修、真干,这妙用我们享受不到。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八九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