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观察,弘法利生不容易!所以结法缘比什么都重要。要懂得跟人结缘,不结世间缘,结法缘,世间缘里头有情执,会产生很多障碍,法缘不会。
我们从最近这六十一年,我学佛的六十一年,你看这个会集本,律航法师从山东带了几本到台湾,送了三本给李老师,李老师就把它翻印。看到前面有一篇长序,梅光羲的,李老师的佛法是跟梅光羲学的,老师的文章,看到特别欢喜,所以就把它印了。那个时候大概印一千本,在台中,好像还是线装,纸很薄,两页摺叠的,但是重新排版印的。讲了一遍就不敢再讲第二遍,就有人批评。所以我们学讲经的时候老师告诉我,讲得不好,人家批评你还无所谓,如果讲得好,有很多人赞叹你,你就走投无路。老师先把话讲清楚、讲明白了,到以后我真的走投无路。意想不到的,两个大专讲座帮助我打开国外的法缘,台中慈光大专讲座,和台北善导寺中国佛教会道安法师办的一个大专讲座。
老师这个慈光讲座等于是我发起的,这个因缘没人知道。是台湾大专学生开始学佛,台湾大学成立一个佛学社,叫晨曦佛学社,带领他们的教授是周宣德老居士,周老居士跟李老师是老朋友,年龄差不多。周老师到台中,把这个消息告诉李老师,李老师大欢喜,认为高等知识分子开始学佛,证明佛教不是迷信,这好事情。他们聊天我坐在旁边,周老师走了之后,我跟李老师讲,我说老师,这未必是好事。老师瞪着大眼睛看着我,怎么不是好事?我说先入为主,如果那些教的人把他们教偏了、教差了,谁能把他们反正过来?老师听了这个话就很严肃,想一想,这是真的,是一个问题,他就问我,那怎么办?我给他出主意,我说我们图书馆可以利用星期天办大专讲座,一个星期一天,台中附近的大专学生可以到这报名来参加,一个星期一天。寒暑假就办连续的,办两个星期、三个星期,对象是台中以外的各个县市,他能到这来住,我们招待他吃住,让他们来学。慈光讲座是这么来的,很偶然的这么个机会。
老师搞这个讲座,排课程、请老师,请哪个人来讲,都跟我商量的,我在他那个小阁楼里,那个时候到那里关着门去讨论这个事情,决定了六门功课。他自己编了一个教材,《佛学十四讲》,介绍佛法,用佛的经典《八大人觉经》,里面有大乘小乘,这个做为佛学常识。解门、行门,解门选了两种,唯识,唯识找不到适当的书,编了个教材,老师自己编的,编了之后交给我看,有一部分它有纲没有目,要我把它填起来,他都采用了,这相宗的;另外一个讲《心经》,代表性宗,性相两宗,解门。行门也选两种,一种《普贤行愿品》,就是十大愿王,另外是《阿弥陀经》。老师自己担任两门,担任《弥陀经》跟《十四讲》。
请老师,我就把徐醒民、周家麟抓来,他们两个胆小,尤其是徐醒民,徐醒民说不行,这是大学生,我怎么敢去讲?我问他,你学佛多久了?四年。我说那个大学生,他学佛多久?四个月。你学四年跟四个月的上课,你怕什么?我把他鼓励起来,把他送上台。是这么搞起来的。没有我的课,但是以后老师要我担任一门功课,答问,每天有两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同学提出问题当面解答,这个没有教科书的。这个科目也是李老师的,他有三门,他只上了头一天课,第二堂就交给我,要我去解答问题,解答不了就请老师来讲。所以天天我被他们问,还好,还没有把我难住。最长的一届是四个星期,那一届有一百多个学生,有六个研究生,每天问我两个小时,到最后圆满的时候,没有一个问题把我问倒。我说古人讲后生可畏,你们四个星期没有一个问题把我问倒,好像也并不太可畏。我跟同学们结的这些缘。
道安法师那个大专佛学讲座是北部的,也是每个星期天一次,北部的学生。学生将近有八百人的样子,报名的有八百人,讲堂可以容纳六百人的样子,那个大讲堂很大,我在那里教了四年,所以认识这些大专同学,时间差不多先后十年,认识这些学生将近一万人。这些学生以后出国留学,在外国毕业,在外国工作成家了,这就是我周游列国的据点。每到一个地方,找学佛的同学把他找起来,搞一个净宗学会,所以在美国、加拿大搞了三十多个会,这个缘,否则的话,一个出家人怎么可能有这些缘分?这些学生,全世界各个地区都有。幸好有这么多人,没有这么多人,我真的叫走投无路,我真正深心体会到老师所说的话。因为他们居住的地方都有佛教,那些法师多半是台湾跟香港去的,还有少数南洋去的,不能得罪,所以讲经,最长的时间不超过一个月,一年去一次,最短的一个星期,这样人家有一点不高兴我们就离开,下一次见面还很欢喜。所以居无定所,这个生活我过了几十年,从来没有自己居住的地方。
澳洲的学院是为那些悟字辈,为他们建立的。韩馆长往生了,我们的图书馆她儿子接收了,我们全部离开。离开的时候还不错,新加坡居士林李木源居士帮助我,我们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做了一桩事情,把新加坡的宗教团结起来,这桩事情就影响往后法缘。这个事情被澳洲移民部的部长卢铎先生知道了,他就希望我移民到澳洲,给我很特殊的一个签证,我也不知道什么玩意,人家告诉我,这是国家尖端人才的签证。他希望我到澳洲,帮助澳洲团结宗教、团结族群。这是新加坡做出成就,结澳洲这个缘。所以到澳洲很受礼遇,联邦政府支持我,到以后地方政府,州政府、地方政府处得非常融洽。澳洲地大人少,很少一点钱就能办事。我们到那个地方十年了,去年十周年。在这之前,前面十年,我是每一年到澳洲讲经一个月,所以跟澳洲的缘本来就很好。
从新加坡移民过去,跟他们政府领导人接触到,由这个缘才走向联合国,要不是这个缘的话也没有。联合国的缘还要感谢九一一事件,不是九一一事件,联合国的缘没有。九一一事件之后,昆士兰大学的校长,昆士兰大学有和平学院,这很少的,一般学校没有的,我们才知道,全世界有八个学校有和平学院。这个学院有学位的,有博士、硕士,毕业的学生多半在联合国服务,他们的任务是调停纠纷。所以我就参与这个学院,以后代表学校、代表澳洲参加联合国的和平会议,这么个缘分在那里,这都是意想不到的事情。我们弘法利生的范围愈来愈大,做到全世界,做到各个宗教,跟每个宗教都有往来,目标是化解冲突,促进全世界的社会安定和平。这也是佛法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是我们应该做的。没有缘不攀缘,有这个缘要去做,随缘而不攀缘。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九八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