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四集▪P4

  ..续本文上一页真正好事,来生的果报一定殊胜。黄念祖老居士跟他的学生说,净空法师这一生所修的福报,如果他要不往生,来生的福报就不得了、不得了!他的学生告诉我,老师对我这些评语。我说我有警觉心,我决定不享受人天福报,我要求生净土,把所有的福德也回向求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一贪图福报就上大当了,很难回头,我们再不能干糊涂事情!

  老师说了,一生都是佛菩萨安排的。我一生流浪,居无定所,一直到去年八十五岁,才有同修供养一个小院子。我知道佛菩萨安排的,要我不要再跑了,我可以定居了。这个房子是何泽霖老居士的,也是我们老同参、老朋友。我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楞严经》,那一次住的时间很长,住了四个月,前面两个月在界限街讲,畅怀法师的图书馆,后两个月在蓝塘道,香港岛上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道场,光明讲堂,何老居士每天晚上都来听经,没有缺课,很难得。那个时候他住在香港,到九龙来听经要坐轮船过渡,那时候没有隧道,要过渡,我们这样认识的。他一直就是念念不忘,他在铜锣湾有一层楼房,希望我能到香港来住,在香港讲经。缘不成熟,我没有能来,他供养别人了。前几年他往生了,嘱咐他的夫人,把他住的这个小院子供养我,我看了非常满意,所以我在这里就住定了。佛菩萨安排的,我哪里也不去了,我准备将来就在这个地方往生。活一年把这个经讲一遍,给后人做个榜样,帮助后人对这部经典、这个法门坚定信心。

  信心不动就决定往生、决定成佛。如果你信心还不坚固,我们过去曾经讲过《观无量寿佛经》,你去找那个资料,好像有光碟,你去专听上品上生那段经文,佛讲得太好了!释迦牟尼佛今天亲自来告诉你,我还有个法门比念佛更殊胜,我传给你,信心坚定的人怎么说?感谢释迦牟尼佛,上一次你教我这个念佛法门我接受了,我不改变,这就对了。不但释迦佛来,阿弥陀佛也来,告诉你还有个法门比这个法门更殊胜,你要感谢阿弥陀佛,我就这老法门就行了,我不想再改变了,这才叫坚定的信心,这才叫真信。一听说有好法门马上就改变,三心二意,说明你信心不坚固,你不能往生。「上品上生章」举的这个例子太好了!一层一层的跟进,到最后始终不动摇,这叫真信、这叫真愿,这就显示出善根福德因缘无比的深厚。要记住,「十方三世佛,阿弥陀第一」,为什么?《无量寿经》上有,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称赞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阿弥陀第一。阿弥陀亲自来,讲我还有个方法比持名念佛更好,都不接受、都不听,我还是信愿持名,这才叫真正的弥陀弟子。怎么可以三言两语就动摇了?这怎么会成功!说你的那个信心叫露水道心;露水,太阳一出来没有了,信心就完了。蕅益大师告诉我们,能不能往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真信切愿,这就是往生的条件,弥陀来接引你;往生到极乐世界,品位高下那是你念佛功夫的浅深,没有说多少。功夫深的是什么?深的与自性相应,也就是说,与你的信愿行相应,这就深。如果你心里有怀疑、有犹豫,你纵然往生品位不高,你的功夫浅。

  所以我们千万要记住,农村、寺院也会见到,有一些念佛的阿公阿婆,你看他一天到晚就一句弥陀,除一句弥陀之外他不会说第二句话,他的心清净,他什么都放下了。他非常慈悲,满面笑容,你跟他讲什么他都欢欢喜喜,都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回答你。这样的人人家瞧不起,称他为愚夫愚妇,愚痴。这样的人,你看在经上讲的,「暗合道妙」,他将来往生上品上生,九品他是最高的。为什么最高?我们经典上的一个标准,往生的标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全做到了。他的品位跟上上根人一闻千悟,跟他们的品位是平等的,一个是完全明了,一个是不明了,不明了是暗合。因为明了的人,他也是信愿持名,丝毫怀疑没有;他们什么都不知道,他也是丝毫怀疑都没有,他的信心绝对不会改变,你跟他讲什么他都给你点头、都阿弥陀佛,如如不动。这样的人我们看到要恭敬、要礼拜,那是了不起的人,那是真正弥陀弟子为我们现身说法。道场如果有一个这样的人,这个道场一定平安,少灾少难。为什么?这种人是真正有福德的人,只要他在那里住,这地方就变成福地。决定不能轻慢,对他们要礼敬、要尊重、要关怀、要照顾、要成就他,往生的时候他现瑞相给大家看。

  学佛头一个就是学舍,没有别的,把这个摆在第一条,就是看你能不能舍。内外悉舍而无所着,外是身外之物,统统放下,内是身体。身体怎么放下?身体为大众服务,我们今天讲做义工,对大家照顾得无微不至,让修行的人身心安稳。把六和敬做出来,这叫真正护法。如果这个道场不和,这问题就很严重。不和是什么?不和是破坏道场,那这个罪过就是无间地狱。这话没人讲,是真的不是假的。不和就是破和合僧、破和合僧团。我看这个人顺眼,看那个人不顺眼,你在破和合僧团,到将来果报现前后悔莫及,来不及了。所以护法的标准就是六和敬。护法的心是清净心、是平等心,护法的行为是身口意,身同住(和睦)、口无诤、意同悦,这三个要做到,这三个都属于自身的。后面是心外的,心外是利,利和同均。它的根基,六和立足在哪里?立足的理是见和同解,立足的法就是戒和同修。我们净宗所标榜的戒律就是五个科目,这就是我们的戒律,第一个净业三福,第二个六和敬,第三个戒定慧三学,第四个六度,六波罗蜜,第五个普贤十愿,这是我们的戒律。我们能把这五个做到,真护法,这是阿弥陀佛的护法,是释迦如来的护法;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这个不相应,那就知道,没有护世尊的法,也没有护弥陀的法。然后你就细心去观想,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真正护法的?有真正护法的佛法兴,有一个道场都不得了,有一个道场全世界人都沾光、都得福报,没有!

  我早年出家没几年,我一出家就讲经,应该讲经有个五、六年的时间,早年。我的听众里头有个老居士,资格很老,印光法师的弟子赵默林老居士,在佛教界里头也有点名气,大家都知道。我们李老师也是印光法师的弟子,他们都很熟悉,是我父亲那一辈。有一天他请我吃饭,在功德林,功德林在台北火车站的旁边,一个素菜馆。我去了,到那里见面,客人只有我一个,就是我们两个人,叫了两个菜。他问我,他说净空法师,你知不知道我今天为什么请你吃饭?我说我不知道,我还没神通。他说我有一桩事情放在心上很久了,没有办法解决,我要跟你说说。我说什么事情?他就讲到造作五逆十恶,经上讲必定堕无间地狱。他说现在这个社会,五逆十恶里头有一条叫「破和合僧」,这一条是堕无间地狱的,我看现在造的人很多,这怎么办?我说这桩事情,没事没事,咱们好好的来吃,品尝品尝这些菜色。他说怎么没有事?我就问他一句,你在哪个地方看到一个和合僧团?我这一问,他一回想,笑起来了,没有一个和合僧团。破和合僧团才是无间罪,现在没有和合僧团,所以这个罪名不成立。如果真有个和合僧团,你要是破坏它,那真不得了,现在没有,两个出家人住在一起都吵架,都闹意见,哪来的和合僧团?我就跟他讲,我没见到过。他想想有道理。

  我们提倡六和敬是正确的。六和敬有没有出现?没有。可不可能出现?不可能。为什么不可能?教没有研究,他怎么会有六和敬!必须对教理完全通达,他才能够把自私自利放下、名闻利养放下、贪瞋痴慢放下,才能组成六和敬的僧团;只要有自私自利、有名闻利养、有五欲六尘,六和敬没指望。他一个人,自己跟自己都不能够和,他能跟谁和?所以今天这个世界你细心观察,父子不和、兄弟不和、夫妻不和,夫妻还有私财、有隐私权,你看看这怎么和得来?还有隐私那就不能和了。所以在今天这个世界,和合有名无实。

  我们今天,首先我要跟自己和。所以道场愈小愈好,人愈少,慢慢能做到和合就不得了。和合僧团,经上告诉我们,最少四个人,四个人住在一起能够修六和敬,这就是和合僧团。人多了难,愈多愈难,每个人知见不一样,所以你就晓得不容易。但是檀那、持戒、忍辱这三条能做到,和合僧团可能出现。这三条做不到!有和合僧团,在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就加入和合僧团了。由此可知,我们要不修六和敬,也是障碍往生极乐世界。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0四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