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们要注意这四个字,对人、对事、对万物要和,心要平,心要中,中是不偏不邪,要正,心行都要中正。用和平中正,求无上菩提,《华严经》上讲的妙觉佛果。「故不为倾邪所误」,倾邪是什么?环境,不会被环境干扰,物质环境、精神环境、自然环境都不动摇。倾,底下给我们解释,「斜也」,不正,「侧也」,不中,偏在一边,「倾覆也」,倾覆是倒塌。邪,邪是邪恶、邪外。「彼土圣众不为倾斜所误者,端在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他为什么不为外面境界所动摇?端在『随经约令』,这就是诵经、学教的重要。释迦牟尼佛出现于世,为什么讲经四十九年?为的就是这个。印光大师对于经教讲得很多,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依据经教。如果不依据经教,魔说,不是正法,任何一个法门都必须要有经教理论做基础。净土法门,五经一论。五经一论没有学过,开念佛堂带大众念佛,是不是正法?很难讲。这个要知道。修净土必须认识净土,认识极乐世界,认识阿弥陀佛,不认识,怎么个修法?
我们学佛很多年,十几年,没有接触到净宗的典籍,所以我们对这个法门不能接受。善知识劝导我们,我们感恩,但是怎么?没接受。我读到「难信之法」,我相信,为什么?我信这个法门是真难,不是人家一劝我就相信了。忏云法师劝我,我没接受,李老师劝我,我也没接受,这不就是难信之法吗?这个跟入门有关系,我入门不是从宗教入门,从哲学入门。学佛前三年,完全是用哲学的这个心态来学习的,到后来慢慢进入到经藏才知道。方老师所说的,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最高峰,我相信了。这是我跟一般人学佛不一样地方,走的门槛不相同。
相信净土,是此地所讲的「随经约令」。我讲《华严》、讲《法华》、讲《楞严》,讲这些大经才真正认识净土。看到我们年轻时代最佩服、最仰慕的文殊、普贤,这大概是知识分子的习气,从宗教里边仰慕观音、势至,我们从哲学里面进来的,仰慕的是文殊、普贤,观音、势至也尊敬,是第二等、第三等;结果在华严会上,看到文殊、普贤都发愿求生净土,这是一棒把我打醒了。我们最仰慕、最佩服的,原来他也念佛求生净土,感到很大的惊讶,净土法门要不殊胜,文殊、普贤不可能求生。所以再重新去把《华严》好好的去读一遍,特别留意善财五十三参,发现了。你看以前都讲过,讲过都没有发现,没有注意到。要在这个里头寻找,善财自己修什么法门?发现他第一个参访的善知识吉祥云比丘,修般舟三昧,这是专念阿弥陀佛。吉祥云比丘对他的开示,讲二十一种念佛法门,二十一是表法,密宗里代表大圆满,这个我们懂。二十一种念佛法门,包括一切诸佛所说的无量法门,没有一个法门不是念佛法门,真正不可思议。这样才接受净宗,接受念佛法门,认真在学习。
听到彭际清居士说《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阿弥陀经》就是小本《华严》,我们信心就定下来了。细心去观察,他讲得一点都不错,我们完全接受了。这一接受,那个时候我讲《华严经》,我《华严经》就中止了。《华严》讲了一半,《八十》讲一半,《四十》也讲一半,第一遍讲的。第一遍没有像第二遍那么详细,第二遍可以说是细讲。我就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跟《大方广佛华严》没有两样,但是文字的数量大幅度的减少了,容易受持。
可是以后把《华严经》还找回来了,这什么原因?三个人来劝我。第一个人,台南的开心法师。这三个人都走了,都往生了。找我很多次,每次见面都要求我要讲《华严经》。我问他为什么?他说的是真话,他说你要不讲,这部经以后没人讲了,说得非常恳切。第二个人,黄念祖老居士。也是非常恳切,希望我把《华严经》从头到尾讲一遍,留一套这些录音带。那个时候还是录音带,没有录像的设备,留给后人做参考。第三次,韩馆长往生,在往生前的两天,我去看她,她非常恳切要求,把《华严经》讲一遍,留一套光盘给后人做参考资料。我住在新加坡的时候,有一天跟李木源居士在一起吃饭,提到这桩事情。李木源居士发心,代表,这三个人已往生了,代表他三个人认真启请。所以,我们第二次讲《华严经》,在新加坡开讲,讲得很详细。先后讲了四千多个小时,讲到「十住品」,大概是全经五分之一,四千多个小时。依照我这个方式去讲,全经讲下来估计要两万个小时,真的是很长。
讲到二0一0年,这世界上灾难太多,帮助化解灾难来不及了。所以我才下定决心,我们改讲中本《华严》,就是这部《无量寿经》跟念老的集注,细讲注解。去年九月十八圆满,《大经解演义》,一千二百个小时。我们这次是每天四个小时,三百天完成一部。一部完成了,接着讲第二部,第二部我们将科判会进去,《净土大经科注》,估计今年十月、十一月的时候可以讲圆满。我们预定的时间也是一千二百个小时。这是《华严经》的精华,《华严经》里头最重要的理念、修学的方法,普贤菩萨在「行愿品」最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我们从这部经上对于净土生起坚定的信心,往生极乐世界就是《华严》的大圆满。《华严》要修五止六观,那个难。这个念佛带业往生,往生到净土,比用《华严》的方法修学,位次要提升很多很多,因为一往生就是阿惟越致菩萨。在《华严》,要到阿惟越致非常不容易,阿惟越致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太难得了。我们不能不知道。
所以『随经约令,不敢蹉跌,若于绳墨』这十二个字,学佛的人要常常放在心上,我们不敢懈怠。对于经教的学习就会非常认真,没有经典依据的修持,不是真修。念佛堂也不能不依照经教,从前可以不需要,进念佛堂,为什么?他经教有基础,他行。今天不行了。今天一般学佛的同学都缺乏经教的基础,所以他有一定的难处。没有理论的依据,所以他心不定,前面讲的检敛端直他没做到,无有爱贪他没有做到,他志愿不安定。半信半疑,进得少,退得多,禁不起外面环境的诱惑,有时候还要造业,这就是缺少经教的修学,造成这些现象。现在学习经教的人愈来愈少,而且学习经教所具备的条件是愈来愈差。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现在诚敬心的人找不到,就是佛菩萨亲自来教我们,我们也很难得真实利益。为什么原因?诚敬心起不来。
「约者,约束。令者,命令、法律、教令之义」。我们今天缺乏这个。没有经教的约束,没有依照经教去修行,所以有「蹉跌」,不是没有。蹉是什么?「失足」,疏忽、退转了。跌是什么?「跌倒」。这是说比喻,你在菩提路上跌倒了,你在菩提路上走向岔路,走了邪道,你没有能力辨别。「绳墨」,这是比喻。从前的木工操作的时候,用墨绳,他有个墨斗,拉一条绳子定在两边,弹一条线,根据这个来锯。这个地方就是说标准的意思。「木工操作时,以墨绳弹画之黑线,匠人依线施以斧锯,不敢有毫厘之差」,举这个做比喻。他要依到这个标准,这个工就是正确的。「极乐圣众遵行经中教言」,这是讲极乐世界,所有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些菩萨,他们遵守阿弥陀佛讲经教学,遵守十方诸佛讲经的教言,就像这些木匠他们对于绳墨,「依线施工,不敢稍有违失,故可免于蹉跌」,这就是差误,「不为倾邪所误」。他的道业能成就,不但能成就,在西方极乐世界的环境好,那个地方没有魔恼。佛教导我们,菩萨教导我们,在那个地方学佛一帆风顺,环境太好了,超越一切诸佛刹土修学的环境,到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成佛的。
「本经《勤修坚持品》曰:随顺我教,当孝于佛」,这八个字非常重要,这八个字是学佛的心态。用什么心学佛?用孝顺心,随顺佛陀的教诲。孝里面就有圆满的诚敬,这是子女对父母。可是今天没有了,今天子女对父母没有孝敬。为什么?没有人教他。孝是天性、是性德,因为没有人教,即使是天真烂漫的婴儿,也会慢慢的把这个天性给蒙蔽了。他有,他不会失掉的,只是他迷了,愈迷愈深,孝这个理念它消失了,在他心里头没有了。跟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孝这个字,在社会普遍他做到了。哪一家的小孩不孝,这个小孩在社会上不能立足,为什么?人家瞧不起他。虽然他又没有能力,可是他是个孝子,走到哪个地方人家赞叹他、尊重他。所以,行孝尽孝的人多,社会安定和谐,不会出乱子。
中国历代帝王,不管他是真的是假的,他标榜的都是以孝治天下。我们看他的谥号,里头都有个孝字,这就是说明,中国古人对孝这个字比什么都尊重。每个人在家里头都要尽孝道,孝顺父母、孝顺祖先;在祠堂里面,对着祖先的牌位,就如同对祖先人一样,毕恭毕敬,不能有丝毫怠慢。从小养成习惯,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根。所以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从哪来的?从孝来的,孝文化。父子有亲,孝是真的亲爱,是从自性里头发的,真诚到极处,这个亲爱不是虚伪的。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也是大乘佛教的核心,都以这个为核心。
孝于父母、孝于佛,佛是老师,身命得自于父母,慧命得自于老师,老师的恩跟父母的恩是平等的。但是今天的人,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是全世界整个社会普遍的现象。这就是说明社会为什么这么乱,灾难为什么这么多,原因的核心就是不孝。孝没有了,孝亲尊师没有了,导致今天社会的结果,我们看到了,导致整个世界灾难,我们也看到了。但是现在世人能知道这是当前灾变的核心,还没有人发现,很多人不知道。我们虽然天天讲,没人相信。只有极少数的有缘人,佛法讲善根深厚,他们听到会点头,知道这是真的,这很难得了。知道怎么?做不到。为什么做不到?本性迷失了,习性当家。习性是什么?自私自利,名闻利养,贪瞋痴慢,这个东西放不下。看到别人都是这样的心态,习以为常,都以为这是正常的。纵然听懂了,那是古人,那是过去的社会,不是现代,今天讲现代化。
真正讲求现代化,不能离开根本。好像一棵大树,千年的神木,几千年的大树,它有根、它有本,它年年发新枝,年年长新叶、开新花,今年开的花不是去年的,那叫现代化,现代化不离根本。我们今天现代化是把根本铲除,像这棵大树一样的,把树整个砍掉,留那个新枝去插,插起来来培养,死的,它好不了几天。我们看美国人拍的「2012」的影片,我们看到三一一日本的大地震和大海啸,那个海啸才十米。电影拍的是假的,日本这个纪录片是真的,当时飞机从空中照下来的,比美国人电影还可怕。不是从根本上来,你看看,所有这些成就几分钟当中全部消灭了。但是现在人不知道根,完全迷失了,凡是根本、旧东西都一概要铲除,都不要,完全做新的。这个观念是非常可怕的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会给世界带来大灾难,人类不会绝灭,大概也差不多,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觉悟了、我们明白了,要救根本。救根本从哪里救起?从孝顺父母、孝顺佛陀,从这做起。怎么尽孝?依教奉行就是尽孝。我们一定要把经本每一字、每一句搞清楚、搞明白,然后才能讲得清楚、讲得明白,与有缘的同学分享,劝导大家一起来做,救根!这十几年来,我们也看到一点效果,大家对于《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重视了,在以前根本不重视。庐江的实验,虽然时间不长,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大家真正看到了,这三个根管用,真的能带给社会安定和谐,带给人类幸福美满的生活,古圣先贤的东西在今天管用。但今天还是一个危急存亡的关头,我们如果把这个努力欠缺了,问题还是不能解决,所以我们要很努力去做。我们学到的一定要兑现,学到一句我们就做一句,学到两句我们就做两句。做到的时候,你会非常欢喜,法喜充满,你会真正尝到法味,这就能够感化别人。我们今天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三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