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四集▪P3

  ..续本文上一页有、祸福也没有,给诸位说灾难也没有。我们对这种人要特别礼敬供养,要知道这是真善知识,他们往生肯定是上辈上生,上上品生。虽然他什么都不知道,他所用的方法,用的心、用的方法跟上上根人没有两样。

  上上根人,他什么都知道,全知道,对于经教的理论完全通达没有障碍,他的行持?他的行持就是这样的。这个阿公阿婆什么都不知道,但是行持跟上上根人完全相同,所以他往生是同等的境界,不会落在他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一往生的时候,智慧立刻就开了。往生,佛来接引,首先是佛光注照,佛光一注照时候,他就大彻大悟、就明心见性,这是心专注到极处。三辈往生里头讲过,「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他这八个字做得非常圆满,百分之百的做到。菩提心是什么?真心。对极乐世界,你问他,真有,真相信;阿弥陀佛,真相信,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真愿意往生,他在这个世间没有任何希求,只求往生。除这一法之外,他什么都没有,这真的叫一念单提。所以这种人得念佛三昧。自己谦虚、谦卑,对别人恭敬,他真的没有忧虑、没有杂念、没有妄想,念念都是阿弥陀佛,声声相续,万念齐消。

  底下讲,灵光独耀,迥脱根尘。我们参考资料里头有。「灵光」,这是术语,「人人固有之佛性」。灵光,我们也可以把它称为灵性,就是自己。宗门祖师大德常说,「父母未生前本来面目」,这是真正的自己,一切众生本有的佛性。这个佛性,「灵灵照照」,极其灵明,「而放光明者」。这个光遍照法界。怎么知道?我们在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上念到了,一定要懂。贤首国师这一篇论文,实在讲就是佛门的博士论文,能写出这篇论文,他是什么果位?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没有见性,写不出来。这篇文章不长,精彩极了,是《华严经》修行的理论跟方法,一共分成六段。前面三段讲宇宙的实相,宇宙万有的真相。宇宙从什么地方来的?从自己灵光里头变现出来,自性变的,自性是一个。

  所以从一体,《还源观》上说的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自性是什么样子?清净的,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贤首国师也说清净。圆是圆满,什么圆满?智慧圆满、德能圆满、相好圆满,没有一样不圆满,一丝毫欠缺都没有,应有尽有。为什么?它能生万法,整个宇宙法界是它生的,它要不圆满那不就有欠缺吗?没有欠缺,这是自性本有的。就像我们作梦一样,梦中的境界是你自性有的,绝对不是梦中境界从哪里来的,都是自性变现的。所以自性圆,圆满,自性清净,这是一切万法的根本,本体。那圆下头还有个明,明就是智慧,明就是此地讲的灵光。圆明体,这就是性体,真如本性。这是一个,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个自性,没有两个,十法界依正庄严全是它变的,佛是它变的,我们还是它变的,十法界都是它变的。

  所以这个是佛大乘经里头讲的伦理。伦理是讲关系,什么关系?整个宇宙跟自己是一体。这个关系我们要搞清楚,然后阿弥陀佛跟我的关系就明白了。经上常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阿弥陀佛从哪里来的?我自性变的。我自性里头有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从自性里出现;我自性里有净土,极乐世界从这自性出现的,不是从外来的。三时系念,中峰禅师,这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人,他的开示里头说,「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肯定极乐世界不在心外,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既是自性变现的,我现在要回去,那不就是回老家吗?哪有回不去的道理!明白这个道理,我们什么疑问都没有了,全解决了。净土是故乡,我们迷失了方向,在外头游荡,现在搞清楚了,要回家去了。这把自性说出来,科学跟哲学没有讲到这一点,所以科学、哲学它还回不了源,还差这一截。

  从一体起二用,这个起二用就是能生万法,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起作用,就出生两大类的法。第一大类宇宙,宇宙出现了,就是能生万法;第二,我出现了。你一定要晓得,我跟宇宙同时出现,没有先后,同时出现的。但是很不幸的,这一出现就迷了,一直迷到底,愈迷愈深,这迷到现在。现在我们了解事实真相,我们要转迷为悟,不再迷惑了。转迷为悟,对我们来讲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如来的经教。如来所说的全是觉悟的境界、全是觉悟的语言,我们用这个来薰习自己,帮助自己转迷为悟。所以这个如来经教称为法宝,真的是宝。世间一切法不宝贵,为什么?不能解决问题。只有如来的经教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帮助我们开悟,帮助我们修正错误的行为,帮助我们证果。我们今天采取证果的这个方式,是取阿弥陀佛,先求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再圆满佛果,走这个路。所以灵灵照照,而放光者,这叫灵光独耀。

  这有个故事,禅宗叫公案,我们一般人讲故事。百丈禅师有一天上堂,他手上拿着锡杖,振锡告诉大家,「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迥是远离的意思,远远的脱离了六根六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体露真常是什么?是真如本性。这个体就是自性清净圆明体,你能够契入,你能够体会到它是真的,真的就是不生不灭,常是永恒不变。一切万法都有生灭、都有变化,只有这个体没有生灭、没有变化。不拘文字,不拘束在文字里头,文字达不到,语言也达不到。佛的教学要用言语文字做工具,但是你一定要知道,言语文字里头没有灵光独耀,这个一定要知道。言语文字像指路牌一样,这里设了个指路牌,告诉你这个方向到哪里去。这个方向到北京,北京不在这个牌子上,你要认为牌子是北京就错了。它指你一个方向,你向那边去,你就能走到。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是指路牌,指你到哪里去?指你到明心见性。我们今天在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里面选择是净宗,净宗的指路牌首先指导你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你就看到了,那还有个牌子指到明心见性,这才叫圆满。西方极乐世界是我们修学的中途站,这个站对我们非常有用。

  底下告诉我们,心性没有染污,心性是清净的,「本自圆成」,这个本,它根本就是圆满,一切成就。后面这两句话很重要,「但离妄缘,即如如佛」。你本来是佛,一点都不假,现在怎么样?现在你这个佛有妄缘缠绕着你。妄缘是什么?就是烦恼。大乘经里面所说的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是妄缘,《华严经》上说的妄想、分别、执著。《华严》讲的妄想就是大乘经上讲的无明,无明烦恼,《华严经》上讲的分别就是大乘经上讲的尘沙烦恼,《华严经》说的执著就是大乘教讲的见思烦恼,名词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是一桩事情。换句话说,我们如果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你就是佛。

  凡夫成佛要多久?无论从事、从理都是一念。你一念觉悟了,一念明白了,一念放下了,就成佛了。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表演给我们看,成佛了,一念。在中国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方丈室里也是表演给我们看。他是听讲经开悟的,听五祖讲《金刚经》,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五千多字,大概是四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说行了,他就这三种妄缘统统放下了,放下就成佛了。说出他悟入的境界,只有二十个字,这是他的毕业论文,「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本不生灭,本自具足,本无动摇,能生万法」。五祖衣钵就给他,后面不必再说了,全明白了。这个全明白了,全字不是对《金刚经》、不是对大乘佛教,是对于遍法界虚空界一切法统统明白了,真正不可思议。为什么?见性了,一切法不离自性,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你见了性,还有哪一法不知道?没有一法不知道。所以惠能就通了,要知道他那一年二十四岁,全通了,一点障碍都没有,无论什么事情你问他,他都会、都知道,世间法、出世间法全通了。所以念老在这里注解引用百丈大师这一句话,迥脱根尘,灵光独耀。

  罄然独存,罄然是严,庄严、整齐的样子,独存。这种庄严整齐就是说整个宇宙的一切法它有秩序,它一点都不乱。你细细去观察,大,宇宙,你看星球、星系,看银河系、看太阳系,在太空当中的运行它一点不乱。小,你看原子,原子被发现到今天大概八十多年,是二十世纪初期发现的,在当时科学家认为原子是物质里头最小的。看到原子核,原子核是原子的核心,电子围绕着原子核,确实像个小太阳系一样,还发现有中子,它也非常严整,一点都不乱。从这个地方就体会到,自性是严整的,本来就是庄严整齐。我们可以说庄严整齐是性德,是每个人本性里都有的,都喜欢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你看到整个宇宙,罄然独存,何喜何忧,忧喜都没有了。顺境,法尔如是,逆境也是法尔如是,这就是大乘教常讲的遇缘不同。如果自己在觉悟的境界里头,无论什么环境他都若无其事,为什么?完全不受干扰。念佛人就是一声佛号,有没有灾难?没有,灾难与他不相干。如果是共业,好,非常欢喜,到极乐世界去了。真念佛的人,声声佛号都跟阿弥陀佛相应,所以经上才有「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又何况《还源观》上告诉我们,两种现象出现之后,宇宙出现了、我出现了,告诉我们这两种现象各有三种周遍。第一个「周遍法界」,也就是我们,我们有这个身体了,身体是物质跟精神组合在一起的,那不能分,永远在一起,心理是起心动念,念头才起就周遍法界。我们就要知道,不管动什么念头,甚至于这个念头很微细,自己也不知道,没有觉察到,一切诸佛如来全知道,一切菩萨都知道,法身菩萨,在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之内的阿罗汉都知道。所以我们要谨慎,起心动念全都知道。

  不但他们知道,那天美国修.蓝博士来访问我,到我这参观,告诉我地板知道、墙壁知道、天花板知道、桌子知道。没错,他说得一点不错,他也懂得。因为我们这个念头是个频率,像电波一样发出去,他们都收到。身体,身体是物质现象,也是波动…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