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八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八集)  2012/7/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2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九十一面,第五行,最后一句看起:

  「无上者,《往生论注》曰:无上者,此道穷理尽性,更无过者。如宗门《宝镜三昧》曰:潜行密用,如愚如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志愿无上』,「无上」这两个字,黄念老引用《往生论注》,昙鸾大师的注解,来解释无上。此道,这个道就是真如自性。穷理尽性,更无过者。理跟性,意思相通。通常大乘教上用六个字包含一切法,这六个字就是性相,性是本性,相是现象。现象繁多,佛法、世法都把它分成三大类,在佛法里面讲业相、转相、境界相,分这三类;这世间科学家把它分作物质现象、心理现象、自然现象,也是三大类,名称不一样,事实完全相同。科学讲的能量,就是阿赖耶的业相;科学讲的精神现象,就是阿赖耶的转相;物质现象,就是阿赖耶的境界相。确确实实佛法跟科学非常接近,甚至于佛法比科学讲得更清楚、讲得更透彻。这个道,志愿无上,大乘法志愿就是在成佛,「佛道无上誓愿成」。为什么说它无上?理达到极处,性也达到极处。性相一对,性能生能现,相是所生所现,三种现象。理就是性理,事就是事相,用理跟事也能够包括一切。最后两个字是因果,世出世间法都不出因果两个字,有因必有果,有果一定有因。所以性相、理事、因果涵盖佛家说的法界虚空界,这世间法讲涵盖整个宇宙一切万事万物,达到究竟圆满。

  由此可知,成佛是什么意思?佛是什么?两种圆满就叫成佛,一个是智慧圆满,一个是福德圆满。我们在三皈依里面念的誓词,「皈依佛,二足尊」。二,一个智慧、一个福德,这两种。足,足就是满足,就是圆满的意思。智慧也圆满,福德也圆满,叫二足尊。我们用这个来介绍佛这个字,好懂,而且都是大家非常希望得到的。没有智慧,就是愚痴;没有福报,就是贫苦,所以福报跟智慧是我们人人所希求的。什么地方有?佛法里头有,佛法里头有圆满的智慧、圆满的福报。只要能在经教上把这个道理,理念、方法搞明白、搞通了,然后你就可以在生活当中去求得。智慧跟福德一定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不但这一生得受用,来生还得大受用。于是我们就明白,得人身最可贵的就是遇佛法,经教里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有幸得人身、闻佛法,一定要把佛法搞清楚、搞明白,它究竟是什么,我们在这个地方得什么样的好处、什么样的利益。所以称之为无上,没有超过它的。

  如宗门,宗门这是禅宗。所以佛教自己称为宗教,跟我们一般讲的宗教意思完全不同,这个要懂。佛教为什么称宗教?它修学的方法分为两大类,一个是禅宗,一个是教下。佛教在中国,过去有十个宗派,现在有八个,小乘两个没有了。禅宗跟其他七个宗派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样,其他七个宗派,包括净土宗,都是像上学读书一样,由浅而深,逐渐的达到圆满;禅宗不是的,禅宗用的方法是参究,首先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之后,回过头来再学教,它是这个方法。教下的,是先学教,最后才开悟。这个方法完全不一样。所以称为宗门教下,合起来称为宗教,是这个意思。

  宗门真的有好处,为什么?开悟之后,你再学经教,速度非常快,他一听就懂,一看就懂。像龙树菩萨,这是在印度的,佛灭度之后六百年,出现在印度,那个时候佛教没传到中国来,龙树菩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将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些经教,四十九年讲的一切经,他三个月就学完了。我们学三十年都没办法。三十年我们能学一个宗,通达一个宗,就很了不起了,全部通达,不可能。可是禅必须有禅的条件,没有禅的条件是不能学的。就像六祖在《坛经》上所说的,他接引的对象,上上根人。换句话说,上中下三根都不是学禅的对象,那是学教的。所以禅难,禅不开悟,出不了六道轮回。不开悟,得禅定,禅定生四禅天,再高的生四空天,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天上福报大,寿命长。我们不要讲色界,我们讲欲界,从我们人道上去,欲界第一层天是四王天,这是欲界最低的。四王天的寿命五百岁,不是我们人间的五百岁,有时差,四王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五十年。他五百岁,一年也是三百六十天,要记住,它的一天是人间五十年这个算法,你说寿命多长。所以人喜欢生天。再上去一层,忉利天。我们中国称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就是忉利天主,他的福报更大。忉利天的一天是人间一百年,中国号称五千年的历史,在忉利天才五十天,不到两个月。从这个地方你就知道他的福报多大。忉利天的寿命一千岁,比四王天殊胜太多了,一天是人间一百年。忉利天看这个人很可怜,活一百岁,好不容易,早上生的,晚上就死了,真叫无常。寿命这么长,他的福报就可想而知。所以人没有不想生天的,愈往上去愈殊胜。再往上去,第三层夜摩天,第四层兜率天,弥勒菩萨住在兜率天。要知道,兜率天的一天是我们人间四百年,寿命四千岁。弥勒菩萨将来要到世间来成佛,那是在兜率天圆寂了,到人间来,合我们人间的时间多久?五十六亿七千万年。有人说弥勒菩萨现在就来了,不是的,现在是他的化身,不是应身。所以说天福很大。

  天不究竟,寿命再长,也有到的一天。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二十八层最高的一层,佛跟我们说,寿命八万大劫,不是用年来算,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也有到的时候,到了,他再上不去了,上不去就掉下来,所以说爬得高摔得重,掉下来掉到哪里?就掉到地狱。从最高的落下来,落到最下,为什么?谤佛,毁谤三宝。他自己不知道,以为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大般涅槃、就是不生不灭。八万大劫到了,他的定功失掉了,又要堕落了,所以他怀疑佛说的话是假话,我已经证得,成佛了,已经证大涅槃了,为什么我的定功还失掉、还要往下堕落?他不是平常谤佛,他是在那个将要临终堕落的时候,这个时候谤佛。不知道他那个境界不是佛家讲的般涅槃,不要说大乘,小乘都不是。小乘般涅槃,是在四圣法界的声闻法界,不在非想非非想处天,这四禅四空里头没有般涅槃。

  毁谤三宝的过失,我们不知道。佛在经上虽然讲得很清楚,我们听了,耳边风,没有感觉到。如果真正感觉到了,怎么敢做毁谤三宝的事情?关于这一方面,那就是佛教导我们、祖师教导我们的,要认真学习经教。在我们这个世间,把这个事情讲清楚、讲明白,只有经教。经,佛讲的;论,菩萨所说的,祖师大德所说的,这都称之为论。所以经论是佛菩萨留给我们的法宝,这里面所说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搞清楚了,我们就知道该怎么做,该怎样去修学。

  这是禅宗《宝镜三昧》里面有这么一句话:「潜行密用,如愚如鲁,但能相续,名主中主」。这是禅宗里面的术语,我们有个参考资料,这是禅宗曹洞宗所立的,叫「四宾主」。「主,指正、体、理」,这是主。正,正法久住。什么是正法?这个法门决定成佛,这是正法。这个法的修学到最后成不了佛,这不是正法。如果它是成菩萨、成阿罗汉,这都不叫正法。成阿罗汉那是偏,偏了,成辟支佛也是偏了。所以「宾」,宾就是「指偏、用、事」这些东西。

  宗门的修学,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一生成就,不要二生。六祖惠能是一个例子,像这样上上根的人,上上利根,他是属于顿舍。舍是什么?把烦恼放下。见思烦恼、尘沙烦恼、无明烦恼,这三种烦恼他能够同时放下,放下就成佛了。这种人太少了,佛陀在世的时候也不多。佛陀在世的时候阿罗汉多,阿罗汉是什么?放下见思烦恼,就证阿罗汉果。放下尘沙烦恼,就证菩萨果位。放下无明烦恼,就成佛了。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是三种烦恼同时放下,一时顿舍,很少,在中国只看到一个,惠能大师。用一、二年放下的就不少,《五灯会元》里头、《传灯录》看到的就不少,总有几十个人;三年、五年放下的,十年、八年放下的,有一、二十年放下的,三、四十年放下的,多,都行,只要放下,他证的位次是平等的,跟六祖证的是平等的。六祖那个是太厉害了,他能够在一念当中他就放下,一般人做不到的。所以宗门有顿悟、有渐悟,渐悟的多,顿悟的少。

  《五灯会元》里面一千七百则公案,换句话说,就是一千七百多人用参禅这个方法,真正达到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佛法传到中国两千年,两千年最近这两百年不算,往前面算一千八百年,一千八百年当中,宗门成就的人不少。如果再加上教下,教下里头大开圆解,净宗里头理一心不乱,密宗里头的三密相应,总合起来,我们估计决定超过三千人,这三千人成佛了。一千八百年当中有三千多人成佛,你就知道佛教在中国成果是非常可观,跟印度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这里头没有算往生的。如果往生,往生,大概是到现在,从慧远大师开始,东晋时代,大概将近一千六百年的样子。这一千六百年;净宗是慧远大师,最初在庐山,江西庐山,建一个念佛堂,邀约志同道合,依《无量寿经》,念佛求生净土,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成就,这多殊胜;这个方法传下来传到今天,世世代代如果我们就真的往生到极乐世界,决定超过十万人。这个成就绝不亚于禅宗。禅宗明心见性,净土法门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明心见性。他不能往生,那就没法子,真往生,就见性。经上讲得很清楚,这四十八愿里头的,弥陀的本愿,第二十愿,只要生到极乐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是什么等级?法身大士。法身大士当然是明心见性,没有明心见性,不能称为法身大士。极乐世界叫带业往生,你自己没有到这个位次,阿弥陀佛加持你、帮助你,你在极乐世界,你的智慧、神通、道力、作用跟阿惟越致菩萨完全平等。这一种殊胜的利益,八万四千法门里…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二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