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干。「既发大心,则应以至诚之心,积累善本,以求得本愿之妙果」。至诚,真诚到极处,怎样才到真诚的极处?心里面只有一句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妄念,这叫真诚到极处。如果有妄想、有杂念、有怀疑,还有放不下的,这不叫真诚。『积累善本』,善本是什么?在本宗的教义上来讲,善本就是念佛,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比念佛更善,你念佛你才能往生,你才能取得更高的品位。底下的解释,「善本同于善根」,跟善根的意思一样,根是比喻,好比植物,它有根,它能生长。
《胜鬘经》上卷曰:「善本,本亦因也」,这是善因,「欲以此善为菩提根,故名为本」,这个善本能生菩提。「又《会疏》曰」,求愿,「求愿者,愿往生心也」,一心一意就求往生,除这个之外别的都不求。好事,有缘,利益众生的,应该要做,帮助正法久住的,这个应该要做;没有缘,就不要求,不要攀缘,随缘不攀缘。欲以此善为菩提根,这就是真诚、至诚的心去念这句佛号。「善本通名诸善,别指称名念佛」,在净宗里头讲就是称名念佛。「因称名念佛正是往生极乐之善本」,这我们特别要强调的,我们修善,修再大的善,没有比念佛更殊胜的。为什么?念佛能成佛。
净业三福第三条里面所说的「深信因果」,我们体会到的,讲解都是依「念佛是因,成佛是果」。深信因果不是相信别的因果,别的因果世间人都知道。为什么摆在第三?第三是菩萨修的。善因善报,恶因恶报,谁不知道?怎么会菩萨不知道?念佛是因,成佛是果,很多菩萨不知道,这是真的。如果菩萨知道,他一定肯念佛,他早就成佛了。这一句摆在第三福,我在初学的时候对这一句怀疑,我说这种因果报应我们都知道。它第一福是人天,第二福是小乘,第三福是菩萨,深信因果要放在第一福,我们一点都不怀疑,摆到第三一定有特别的意思。那个时候对净宗了解不深,不知道。以后修学净宗了,这才完全明了,这个因果确确实实就是讲念佛,念佛成佛。所以,念佛才是往生净土的善本,怎么可以不念?你要想往生,不念佛怎么行!「积累善本正是一向专念」,这就是积功累德,累积善本。
「以下释尊重宣极乐之胜妙,谕劝求生」。须臾,是讲时间之短。真的,我们至心求愿,至诚专念,积累善本就是至诚专念,虽然这『一世精进勤苦』,真的像这样去做,一般状况应该是三年左右就成功了,就能预知时至,自在往生,所以『须臾间耳』,这时间不长。念老的注解里头说,「须臾者,为四十八分钟,指片刻也。佛勉世人,一世勤苦,犹如片刻」。这个事情值得做,应该要做,而且三年的时间足够了。最快的,我们看到《净土圣贤录》里头记载,宋朝的莹珂法师,三天三夜,七十二个小时。那是勇猛精进,不眠不吃,三天三夜就把阿弥陀佛念来了,至诚心感动的,佛就有应。他求往生,佛告诉他,你还有十年阳寿,等到你寿命终的时候我来接引你。这不等于说授记了,预先告诉他。可是莹珂很聪明,我现在就去,十年寿命我不要了。这个人真可以说有自知之明,为什么十年寿命不要了?我们世间一般人说劣根性太重,他就是这样的人,禁不起诱惑。他说,我这十年当中不知道又做多少坏事,所以我十年寿命不要了,现在跟佛去。阿弥陀佛慈悲,答应他了。他说这样好了,三天之后我来接引你。
阿弥陀佛为什么不当时就带他走,还要三天之后?当时带他走,真的,得利益的只有莹珂法师。他往生了,身体死了,第二天人家把他门打开,看他死在房间里,不知道怎么死的。三天之后来接引他,他可以把这个信息向大家宣布,那度多少人!这个三天是度众生的,不但影响当时,连我们现在都受他影响。宋朝到我们现在大概八、九百年了,你看看我们今天都受他的影响,这是佛慈悲。莹珂当时向寺庙大众宣布,三天之后他往生,没人相信,因为他是个不守清规、破戒的出家人,大家瞧不起他。他为什么去往生?他怕堕地狱,出家干了这么多坏事,肯定堕地狱。所以,他只有两条路,一个往生净土,一个堕阿鼻地狱,逼着他不能不真干。不真干,地狱苦,地狱太苦了,他是这样警觉过来的。现在,现在人造地狱罪的多了,没有莹珂那么高的警觉,所以这个人还是善根很深厚,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一定要往生有把握,我们常说才能随缘,往生没有把握,当然更不可以攀缘。往生有把握可以随缘,不攀缘。随缘为两桩事情,一个为度苦难众生,一个为正法久住,决定没有自己名利在其中;如果把自己名利夹杂在里面,那就变成世间的福德,不能往生,来生人天福报,这就错了。我们看底下这段经文:
【后生无量寿国。快乐无极。永拔生死之本。无复苦恼之患。寿千万劫。自在随意。】
这个你看看,我们一世短时间的修行,精进修行真放得下,以后得的果报,「永得乐果」。念老的注解,「后生极乐,其乐无有穷尽。妙乐无边,超逾十方,无有终止。故云无极」。这个事情是真的不是假的,人真正有信愿持名,决定得生。『无量寿国』就是极乐世界,那个地方其乐无有穷极,『快乐无极』,妙乐无边。不但没有苦的事,苦是什么?生老病死是苦,极乐世界没有。极乐世界去往生,莲花化生,我们这个地方真信切愿,极乐世界七宝池里面就生一朵莲花,这个莲花有自己的名字。我们功夫愈勤,这个莲花就愈大,香色就愈美。往生的缘成熟了,花就开了。花一开,佛就知道了,拿着这个花来接引。你是自己看到你的身体安安稳稳坐在莲花里面,佛带着这个莲花回到极乐世界,须臾之间,就回到极乐世界。
往生的人在莲花里面就产生变化,这个变化用我们佛家的术语来说,就是转八识成四智。诸位要知道,我们修行转识成智那是难,多难的事情;到极乐世界转八识成四智,自己没有感觉,就在莲花里头,到极乐世界一刹那当中,阿弥陀佛威神力的加持把你转掉了。转掉了,到极乐世界花开了,你从花里头出现,身体跟阿弥陀佛完全相同。身体不是阿赖耶的相分,意念不是阿赖耶的见分,阿赖耶已经转成大圆镜智。你的身体是什么?法性身,你居住的这个环境是法性土,这个可不得了!而且你不知不觉你已经成为阿惟越致菩萨。
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不能说没有。可是实际上,实际上四土三辈九品统统是一土,实报庄严土,所以它是平等世界。每一个往生的人都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用我们世俗的话来说,到极乐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地位?中国禅宗所谓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每一个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是这个等级。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修到明心见性,难,太难了!可是往生就太容易了,往生全在莲花那个时候产生的变化,彻底把我们改造了。不是阿赖耶血肉之身,跟诸佛如来的报身完全相同,法性身、法性土,所以叫无量寿。这个无量寿,前面我们所说的有量的无量,多长?三大阿僧祇劫。三大阿僧祇劫你能不成佛吗?再懒惰、再懈怠的人也成佛了。成佛那就真的无量寿,那不是假的无量寿。所以极乐世界,有量的无量跟无量的无量它是连接在一起的,当中没有间断,自自然然到真的无量。
乐,苦没有了,生老病死没有了,我们这个世间人讲八苦。求不得苦没有了,到极乐世界,你想要什么东西它自然就现前。真的吗?真的。怎么知道是真的?我们这个世界有,随心所欲,想要什么就现前,不要,不要就没有了。我们这个世界欲界第五层天叫化乐天,化乐天人思衣得衣,思食得食,想要什么立刻就现前;不要的时候,也不要收拾,也不要整理,就没有了。想吃东西,百味菜肴统统摆在面前;不想要,不想要统统干净了,没有了,也不需要擦桌子,不需要收拾。我们这个世界有,极乐世界怎么会没有?第六天的福报最大,他需要什么东西,念头才动,第五天已经变化了来供养他,都不需要自己变化。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这种生活状况,就像什么?像第六天的天人,第六天是第五天供养。我们到极乐世界谁供养?阿弥陀佛供养。我们才知道阿弥陀佛恩德之大,你念头才动他就知道,他就给你准备好了,送来了,你不要的时候就没有了。比我们人间父母照顾还周到,比不上阿弥陀佛的照顾。所以没有求不得苦。
没有爱别离苦,没有怨憎会苦,极乐世界没有冤家对头,冤家对头要往生,个个都成佛了,都是菩萨了。他还要有怨恨,他去不了。所以我们修净土的人,这个佛号要念好,为什么?把那些冤亲都念成平等。怎么平等?全都是阿弥陀佛就平等了,冤家是阿弥陀佛,亲人也是阿弥陀佛,平等了。所以,没有爱别离、没有怨憎会、没有求不得、没有生老病死,也没有五阴炽盛。五阴炽盛是阿赖耶变现的身体有五阴炽盛,法性没有,法性身没有五阴。我们这个世间所有一切法离不开五阴,这是现在我们看到量子力学家的报告,才知道。知道《金刚经》上所讲的一合相是什么意思,我们明白了,那个一就是五蕴,色受想行识。佛是指什么?佛指极微之微,极微色。今天量子力学家所发现的,名称叫微中子,微中子具有色受想行识,五蕴。色,物质现象,最小的物质现象,基本的物质现象,它不能再分了;分,物质就没有了。被今天科学家发现。物质现象同时与感受(受是感受)、想、行、识融合在一起,所以它叫五蕴。
到极乐世界这个东西不见了,因为这些东西从阿赖耶出生的,转识成智之后五蕴就不见了,没有了。阿赖耶里头,八识五十一心所统统没有了,十一个色法、二十四个不相应也没有,回归自性。所以在极乐世界是法性身,是自性。身体是从自性里变现出来,居住的这个世界环境也是自性变现的,所以都是长生不老。人长生不老,树木花草长生不老,山河大地也长生不老。所以没有一切灾变,像我们这里天然灾害,极乐世界没有,快乐无极。
『永拔生死之本』,这是讲六道轮回,再也没有了,不但六道没有,十法界也没有了。这个世界里头的乐,妙乐…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四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