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一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商周,都是有贤女兴旺国家。周朝是历史上最好的典范,周文王的祖母太姜,他的母亲太任,他自己的妃子太姒,所养的儿子都是圣人,大圣,孔老夫子一生最佩服的、最称赞的。中国人称妻子为太太,典故从这里来的。女孩子出嫁要以三太为榜样,向她们学习,圣人的母亲,要把儿女教成圣贤,这是五伦里头夫妇有别。结婚了,夫妇建立一个家庭,家庭里面最重要的,两桩事情,第一个是生活,所以男子负责这个工作,出外谋生;女子在家庭里面,叫相夫教子,这是她的职责。相夫把家管好,最重要把小孩教好,小孩能不能成圣成贤,全在母亲的教育,我们常讲扎根的教育。

  这个扎根,周家是从怀孕开始,胎教。怀孕了,念头要端正、要纯洁,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当然那个时候佛教没到中国来,现在我们知道,念佛的人好,念佛,诵经、念佛,这个念头太好了,对小孩有很大的帮助。言行举止,那就是完全落实《弟子规》,胎儿能感受得到。小孩出生了,要把《弟子规》天天做出来,让这个小孩看见、听见、接触到,小孩学《弟子规》是这么学成的。他每天看,看了三年,根深蒂固,那就养成了圣贤的基础,这是母亲的功德,这是大事一桩。所以妇女在中国古代,她地位很高,你家里能不能出人才全靠她,她的重要性比先生高多了,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古谚语有所谓「三岁看八十」,就这个意思,三岁养成的这种品德,到八十岁不会改变,一生都不会改变。所以教育重在扎根。

  今天根没有了,根没有了抵不过外面诱惑,财色名食睡都在诱惑你。所以古人讲,高名厚利之下,你能不变节吗?太难了!变节就是向外面的势力投降,远离了伦理道德,违背因果定律,眼前他得到一点小利,死了以后果报不饶人。变节的人,做再多的好事,还是要受三途果报。什么原因?这个样子不好。如果你不受恶报,人都学他,都见异思迁,那伦理、道德、因果不再有人相信了。所以你做再大的好事,也要接受因果报应,这是不能不知道的。求忏悔,只有在佛门、只有在净宗,真正承认自己罪过、真正忏悔,念佛还是能往生的,这是净宗无比的殊胜。

  我们看末后这一段,『烦满胸中』,烦是烦恼。「《会疏》曰:淫火内燃,胸热心狂也」,这是形容。『邪态外逸』,「淫邪荡妷之态,流露于外也」。佛说这些话,三千年前那个时代不可能有这些事情,佛出世是上古时代,那时候人都很纯朴。印度有宗教教育,古婆罗门教比佛教要早一万年,中国有古圣先贤的教育,佛怎么会说出这些话?这些话在现前的社会是十分恰当,完全讲的是现代。是不是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看到今天社会状况?换句话说,经上许许多多的话是对我们现代人说的。我初学佛的时候,六十一年前,我看到佛经上这些话,我都很难相信。我小时候生长在农村,十岁离开农村,农村之纯朴,这些风气没有。人都是善人、都是好人,人与人都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助合作,虽然生活很艰苦,生活很快乐。

  这个六十年,我们想想,十年十年做个段落,第二个十年不如第一个十年,第三个十年不如第二个十年,一直到今天,第六个十年不如第五个十年。我说到这里大家都会有印象,为什么?你们都看到了。香港是个大都会,英国人统治了,三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香港虽然是个花花世界,比现在风气好太多了,还有一点人情味。现在不敢想象。什么原因?教坏了。谁教的?电视教的。三十五年前,有电视,黑白电视,还没有彩色的,电视上所演的,还相当保守。彩色电视一出来之后,风气变了。从风气就看到人心,从人心就能看到灾难。现在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这日子怎么过?经不能不讲,只有讲经,接受佛菩萨的教诲,这一天还能过得过去,平平安安度过去。一天不讲经,坐立不安,这是现实的状况。

  接着下面说,『费损家财』,费就是浪费,耗也,「损者减也」。为着贪图女色,家破人亡者很多,在中国、在外国都看到这个例子,新闻都有报导。『事为非法』,「所为之事不合法度,甚至干犯法律」,这就是前面说不合法度。『所当求者,而不肯为』,「所当求者」是伦理、是道德、是因果、是圣贤教诲,现在人都不要了。结果怎么样?社会动乱,人心不安。今天社会大众没有安全感,不像过去,三十五年前我第一次到香港,那个时候我五十岁的时候,一般居民有安全感。这一、二年来,安全感愈来愈薄弱,有道理。为什么?信息常常看到危机,能源危机、金融危机、粮食危机,这些东西出现了,而且怎么?愈来愈严重。加上这一、二年来,地球上的灾难特别多,每一次的灾难,对于农作物都有严重的破坏,这是人不能不关心的一桩事情,关系我们吃饭的问题。农作物歉收吃什么?所以这粮食危机。粮食大量减产,这个社会肯定会引起战争,为什么?夺取粮食,他不是为别的。你有吃的,我没有吃的,你要不分给我,那只有用武力。会引发战争,会引发一个国家动乱,这真叫麻烦大了。所以你愈想就愈可怕。

  安定人心,确实最好的方法是大乘佛法。科学家也提出来,在灾难频繁的时代,科学家要求我们「弃恶扬善,改邪归正,端正心念」,这很重要。这些事情如果没有良好的教学,这是理想,做不到。如果是有计划的来引导,有这些好的老师,利用国家的这些媒体,在重要的时段向全国实行远程教育,这是一个好方法。除教育之外,最好能够有一个实验点,像我们过去在汤池做的,做出来大家看,看到的人心里欢喜。这个小镇好,人心善良,人人自爱,也会爱别人,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人是教得好的,那不教就没有法子了。

  我在二00五年访问马来西亚的时候,跟前首相马哈迪长老见面,他第一句话就问我,他说你看这个世界还会有和平吗?言语、态度非常严肃。那个时候长老刚刚从首相地位退下来,好像才一年。我记得我当时回答他,我说你能够把四桩事情做好,世界就和平了。他问哪四桩?我说第一个,这个地球上,国家跟国家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第二个,政党与政党平等对待,和睦相处;第三个,族群;第四个,宗教。这四样都能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世界就和平了。他听了说不出话来,我们沉默了好几分钟。最后我向他报告,我说是难,非常棘手,很不容易,但是如果从宗教下手就可以做得到。这句话他听懂了,他听明白了。也正好,我过去在新加坡住了三年半,把新加坡九个宗教团结成一家人,像兄弟姐妹一样,我们做出来了。今天这个世界,信仰宗教的人还是占大多数,这些人能团结起来,能给大家做个好榜样,就能影响政治、影响族群。如果不从宗教教育,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为什么?宗教里头还有个核心,大家还肯定,他相信有个神,相信有个爱,神爱世人,那比较容易。如果不相信神、不相信爱,你用什么方法?没有办法!

  中国人几千年能团结起来,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三个都消失了,只有中国还存在,靠什么?靠伦理、靠道德、靠因果。中国在过去旧社会,有三个硬体设施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三个,第一个是祠堂。祠堂提什么?提倡孝亲尊师,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中国人哪有不孝顺的!今天祠堂没有了。第二个设施,孔庙,孔庙是代表道德教育的,祠堂是代表伦理教育的,那是根。第三个是城隍庙,是道家的,代表因果教育。两千年前佛教传到中国,被中国接受了,变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分子。佛教讲的是什么?佛教讲的是智慧、是慈悲。

  佛这个字的意思就是智慧、就是福德。佛经里头,大家常念的,「皈依佛,二足尊」,二是什么?第一个是智慧,第二个是福德。尊是众中第一,这称之尊;换句话说,佛是智慧第一、福报第一。学佛是学什么?学佛的智慧、学佛的福德。佛说,他证得了,他有,一切众生都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为什么现在变成众生?是迷失了本性。智慧、福报在佛家讲的是,《华严经》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佛里头讲这三个意思,智慧、德能、相好,我们通常把相好跟德能合起来讲,称它是福报,真正的福报。学佛就是学大智慧,学大的德能、大的相好,就学这个。那不要佛,不要佛就不要智慧,不要智慧就愚痴,不要福德就贫贱,愚痴、贫贱你愿意吗?不愿意。到哪里去求,求福求慧?佛门,佛门确实带给你的福慧。世间大福大贵从哪来的?前世在佛门当中修的,不是在佛门当中修福慧,没有这么大的福慧。小福慧可以,大福慧的话,没有法子离开佛门。这是我们一定要知道,不能再有误会。这是所当求者。

  在今天的社会,决定不可以再顾个人,再顾个人在佛法是小乘思想,一定要想到广大的群众、一切众生。为什么?遍法界虚空界跟我们的关系是一体,不是一家,一体,你说这个关系多么密切。这种关系被近代量子力学家发现了,很难得,让我们对于释迦牟尼佛真正断疑生信。宇宙的奥秘,在佛经上讲得很多,被科学家证实。我们学佛几十年,对这些问题都有疑惑。信,只是因为佛没有妄语,我们相信他话是真的。但是事实真相不了解,所以总是有疑惑,这个疑惑很难断。没有想到在最近,科学帮了我们很大的忙,让我们对阿赖耶的三细相肯定了,不再怀疑。这个奥秘被揭穿,我们就可以说,还有更深的奥秘我们也不怀疑了,我们知道佛所说的话确实是真语者、如语者、实语者、不妄语、不诳语,完全真实可靠。

  我们知道,佛对于宇宙奥秘那么清楚、那么明白,是从禅定当中见到的。定中,空间维次没有了,时间前后也没有了,所以他看得清楚、看得明白,这是很深层次的禅定。《华严经》上,把菩萨的等级分成五十一个等级,依什么分的?禅定功夫浅深分的。哪一个等次才能真正见到宇宙奥秘?大乘教上常说,八地以上。我们就晓得,五十一个等级,八地以上是多少个等级?十地菩萨是第五十个等级,那八地是第四十八个等级,才见到。八地、九地、十地、等觉,愈往上去你见到得愈清楚、愈明白。再向上提升一级就圆满了,那叫妙觉果位,这才叫无上正等正觉。等觉还有上,妙觉没有上了,叫无上。佛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怎么会有错误?怎么会不知道?

  所以佛家修行讲的方法不离禅定,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修禅定,全是禅定。净土念佛是不是禅定?是禅定,是用念阿弥陀佛这个方法,让我们心得定,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都没有,你就得定了,这叫念佛三昧。念佛三昧功夫有浅深差别不同,跟《华严经》上讲的阶位完全一致。所以念佛能开悟,念佛能明心见性,一个道理,念佛能念到三密相应,理明白了,事就不怀疑了。修行最可贵的就是老实念佛,凡是成功的,不管中国外国、宗门教下,成功的没有一个不是老实、听话、真干,这六个字是成功的秘诀。

  底下这几句话,「不求自立,不务正业,不求出离,不知求福、求慧、求生净土」,那就大错了。今天,我们自立有个立足处,有正业,我们学释迦牟尼佛,学佛就是要学释迦牟尼佛,这早年章嘉大师教我的。我们自立,立于佛法,方老师告诉我的,佛法在哪里?在大乘经典里头。我们今天范围愈缩愈小,缩成只有一部经,《大乘无量寿经》,这是我们立足点;学习《无量寿经》,弘扬《无量寿经》,这是我们的正业。我们这一生要求成就,一定要出离,出离是把世间统统放下,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不能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福慧,圆满的福慧。所以我们求福、求慧、求生净土,这一生才真正能够得到大圆满,这一生就没有空过。过去世生生世世全都空过了,这一生不再空过,决定成就。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一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