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二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二集)  2012/8/11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62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五十一页倒数第七行,科题「淫引杀机」,说淫恶引发的杀盗这些恶业。请看经文:

  【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

  这段经文,我们看注解。『又或交结聚会』。「《净影疏》曰」,这是慧远法师的《无量寿经义疏》,「交结聚下」,这个经文,「明造恶过」,说明造恶的过失。「为淫造作杀盗等事,是其过也」,到这个地方是净影大师的注解,底下是黄念老的说明,「此下正明由于淫恶而引起杀盗等罪」。「交结者」,现在人说的勾结。「聚会,聚集邪众」,今天讲的聚众。聚众干什么?聚众来斗争,来战争。『攻劫杀戮』,「凡以尖锐之物相刺皆曰戮。此处指以枪矛等武器杀人」,这个攻劫杀戮。「强夺者,公然劫取」,杀人放火,夺取别人的财物。「迫胁者,以威力相恐惧,即豪夺也。是为盗恶」。经文里头这个字改过来了,胁字改过来了。以威力互相恐惧,这就引起战争,所以古人讲的巧取豪夺。

  「如是广行杀盗之恶」,为的是什么?「只为归给妻子取悦于一妇人,以图极身作乐而已」。这个在历史上,我们看末代皇帝,家破人亡的,几乎都像经文所说的一样。佛所说的这些话,有人真的在表演出来给我们看。历史就像一面镜子,看开国的帝王跟亡国的帝王,这是读历史最需要注意的,一个家、一个国怎么兴起来的,怎么样败亡的。能兴起来都是修善积德,佛法里面讲,功德之所成就,这是常说诸佛刹土;世间这些帝王,可以说是断恶修福,福德之所成就。末代皇帝不修福了,就像此地经文上所说的极身作乐,所造的全是恶业,损人利己,这样才惹得群众的反抗。这个里头有智有福的人领导大众起义,将这个末代帝王推翻,建立新的王朝,这叫革命。

  我们今天生在这个社会,现前的环境跟经上所说的完全相同,形势比经上讲的还要可怕。这个世间,我们最近这十几年所遇到的,真的是有好人,一些国家领导人以及一些专家学者,确实他们念念不忘如何消弭冲突,促进世界的安定和平,真有心在做,真有心在求取。可是这么多年来,联合国召开世界和平会议四十多年了,没有效果,冲突频率不断上升,灾害一年比一年加重,所以让这些人对于这个世界还有没有和平,信心丧失掉了,这是最可怕的。这个世界危难再严重,只要有信心,都能够恢复,信心丧失掉之后,这回归就不可能了。怎样把信心救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做出榜样给他看,他真正看到了,信心才能生起来。他没有看到,你说得再好,他总是怀疑,也不敢轻易尝试,我做做看、试试看,不敢动这个念头。所以今天救世,什么第一?如何帮助大家重新建立信心,这是第一桩大事。我们过去正因为这桩事情要做一个实验,得祖宗的加持,三宝护佑,我们在汤池很短的时间做成功了。虽然这个事情没有能继续,中断了,但是影响很大,这是值得我们深深安慰的。

  现前马来西亚的佛门弟子,我们净宗学会的同仁,马来西亚正式立案的有五十多个学会,还有没有立案的,但是他们有筹备、有活动,加起来超过一百多。有不少人都曾经到汤池去学习过,这些人有信心,也认真努力在做。做的方法很多,有短暂的,一时的,有长久的,关键全在老师。老师到哪里去找?现在真正汉学老师没有了,我们这一代没有继承下来;纵有继承的,跟上一代比,我们有很大的落差,这不能不承认。那我们这一代后头还有没有继承人?这个人才可遇不可求。李老师当年在世告诉我,学生求一个好老师很难,老师想找一个传人更难。夏莲居老居士传人只有一个,黄念祖;黄念祖老居士以后没听说有传人,所以我们不能不弘扬这个法门。

  夏老十年完成《无量寿经》的会集,不是短时间。念老六年,带着重病完成集注,这个注解是集注。注解是集解,不能把「集」忘掉,这个字非常重要。集就是不代表是他的意思,集经论上的意思来解释经,集古来祖师大德的注疏,他们的教诲,来解释经义。不仅仅是解释这一部经义,解释他所选择的八十三种经的经义,这个我们都在这个本子上看到的。说明,再再说明会集是必要的,真正有智慧的人就用会集这个方法。

  阿弥陀佛有智慧,极乐世界怎么成就的?会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真善美慧,集其大成,以这个功德成就了西方极乐世界,四十八愿是他会集总结的纲领,以大愿、大行、真实功德成就了极乐世界。所以极乐世界是一切诸佛世界之最,一切诸佛刹土都不能跟它相比。怎么来的?集大成来的。《无量寿经》在中国,五种原译本,三种会集本,一种节校本,九种本子里头这个本子称为第一,为什么?它是集大成,没有别的。黄念祖老居士这个注解也是会集的,也是集大成,在在处处给我们说明会集的重要。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他是会集的。他从哪里会集?会集过去一切诸佛所说。这个话在《四十华严》经题上说的,他说他一生没说过一个字,全是古佛说的,没有在古佛所说的经论当中加一个字,没有。比孔老夫子集古圣先贤那个态度还要谨严,谨慎严格。

  《大藏经》,《大藏经》有集要,太多了,一般人怎么看法?我们净土宗第六代的祖师永明延寿,这个老人一生详细把《大藏经》看了一遍。《大藏经》里面的好东西,像我们现在看书,我有这个习惯,用红的笔、绿的笔,有颜色的,把这个好的东西都画出来,然后抄在一起,省时间,我就不要看了,我就看这重要的几句。永明延寿大师做了,这部书名字叫《宗镜录》。所以《宗镜录》就是《大藏经》的集要,过去人称它作《小藏经》。你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是什么,你就看《宗镜录》,《大藏经》的精华,可以缩短时间,节省文字,看这个东西就了解完全状况。像唐太宗搞这个《群书治要》,就是这些思想,就是会集。看他这个会集,总共五十万字,就看到中国古圣先贤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理念、方法、经验全在其中。你看,这多省事!这种本子是我们眼前迫切需要,我们没有时间去阅藏,没有时间去读《四库全书》,别人从这里头节录再节录,挑选再挑选,挑选的精华,我们看这个,一生用之不尽,够了。

  我们可以说,夏莲居老居士这个会集本就是净宗经典的治要,黄念祖老居士的集注就是《无量寿经》注疏的集要。怎么可以反对会集本?反对会集,诸佛都得放下,不再度众生了。一切诸佛度众生所依据的,全是诸佛如来、古圣先贤的智慧、理念、方法的结晶,你都不要了,那怎么办?夫子述而不作,世尊也是述而不作。这些反对的,对世法、对佛法都无知。反对可以,你拿出一套东西来救世救人,那个可以反对,拿不出来。

  我们要依靠诸佛菩萨、依靠祖师大德,他们全是会集。一门深入,这一门深入也是会集。譬如我们今天选择的一门深入是《无量寿经》,经本就是夏老的会集本,注解就是黄念老的集注,没有办法离开会集,离开会集我们一片空白。所以,这个观念如果不能够建立,我们跟古圣先贤、跟诸佛菩萨永远有一道障碍,这个障碍永远无法突破,诸佛如来的真实智慧、真实利益我们永远得不到。教给我们的方法,真的,愈高明是愈简易。高明而繁琐,不算真高明,高明又简单容易,这是真高明。所以净宗达到登峰造极,只有四个字,信、愿、持名,只要我们对净土真相信,真发愿求生,真念这句阿弥陀佛,就成功了。

  凡是修行不能成就,没有别的,决定他有一桩事情没有放下。障碍是自己造成的,不在外面、不在别人,一定要把自己的内心洗干净。内心里面全是染污,全是不善,善也变成不善,为什么?自性清净心中,本来无一物,你怎么会有一物?净宗的殊胜,它就是准许你有一物,这个太难得了。所以净宗的成就不是究竟圆满,因为它有一物。但是也可以说它究竟圆满,为什么?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一物就除掉了。它是有一物,叫你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再把这一物去掉,它把本来无一物分两个阶段完成。其他大乘教没有两截的,就是一次完成,所以那个难,不容易。

  净宗指方立相,所以我们要执著这一方就是西方,你真相信,真不要怀疑。佛说西方,西方在哪边?太阳落山的地方,你就守住这个方向。你千万不要以为地球是个圆的,这西方,我绕地球一圈又回来了,那你要有这种疑问,净土你就没分了。必须执著佛说的这一方,我就守住这一方,相信有西方极乐世界,相信有阿弥陀佛,一丝毫疑惑都没有,老老实实,认真发心求生,这一句佛号念到底,用这一念把所有的妄念打掉,把所有的杂念打掉,这个方法妙,妙极了。依这个方法成就的,在中国一千七百年当中,从慧远大师开始,成就的人不知道有多少!哪一个宗派、哪一个法门都不能跟它相比,这些都是事实。

  所以我们生在今天,这一大段的经文,从第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我们选它做为晚课念诵的经典,早课是第六品,四十八愿,专修净土。我们修学有功、有德、有成绩,这就是弘扬净土,让别人看到了,这不是假的,这是真的。人看到了,他就会生心、就会发心,也想向你学习。锅漏匠成功了,激励多少净宗同学向他学习,真向他学习的人,跟他同样的成功,这是他度众生。他没想到他会度众生,但是他度了无量众生。不但影响到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应该是第三代,我这一代第三代,下面第四代。我相信,他的功德能够影响末法九千年,九千年之后提到锅漏匠,人都向往,人都会向他学习。

  恶要断,为什么?不断恶,往生的时候有障碍。什么时候断?现在就要断,不能等待。当然我们断都是拖泥带水,断不干净。所以天天要断,时时刻刻要断,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口上只有阿弥陀佛,这…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二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