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五集▪P3

  ..续本文上一页

  佛门《高僧传》、《居士传》,还有很多名山山志里头记载的有,佛菩萨再来的。一般传说,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善导大师也是阿弥陀佛再来的,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再来的。布袋和尚自己宣布的,他告诉大家,他是弥勒菩萨再来,说完他就走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不是骗人的,他说完了他走了,你再也找不到他。所以中国寺院里面,造弥勒菩萨的像统统造布袋和尚。如果我们看西藏造的弥勒菩萨像、南洋造的弥勒菩萨像、印度造的弥勒菩萨像,那个像跟观音菩萨差不多,不是那样的肥胖,不是的。中国弥勒菩萨象是布袋和尚像。布袋和尚出现在南宋,跟岳飞同时代,宋高宗的时代,出现在浙江奉化。说了不走,不行。

  《天台山志》里面有记载着,寒山、拾得、丰干和尚,这三个人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再来的,丰干是阿弥陀佛。《山志》上有记载,他们身分一暴露就不见了。寒山、拾得,身分被人知道了,他们跑,跑到山上。后面人追到,看到这个山裂开了,他走进去,山又合起来,再就不见了,找不到了。这在中国历史上有这个例子的,你说是什么佛菩萨再来的,说了之后不走,你是冒充的,假的,你来骗人的。大妄语这个罪重,打着佛菩萨招牌欺骗善良众生。

  我们这里有些资料,《佛学大辞典》里头有这么一段话,「大妄语者,不得圣道,言我得圣道,或受天龙鬼神之供养等」。这也是大妄语。欺骗众生,天神来供养我,龙王来供养我,鬼神来供养我。说这些干什么?都是骗人,都是希望得到大众的恭敬供养,目的在此地。圣道,好像须陀洹、阿罗汉,我们没有证得须陀洹,告诉别人我证得须陀洹了,这都是大妄语。我初学佛的时候,有个居士,也算是我们长辈,学佛学得很不错,我出家了,他也很欢喜。有一天我到他家,他告诉我他证阿罗汉果。我知道他不是骗人,但是这是假的,不是真的。为什么?他自己以为自己证得阿罗汉果,这在佛法里叫增上慢。他没有欺骗别人的意图,自己误会了。我给他解释半天,他不能接受,最后我忽然想起来,我说阿罗汉六种神通都恢复了,你有没有?这很明显。须陀洹六种神通恢复两种,须陀洹初果,有天眼通、天耳通。我问他,我们在房间里面,坐在客厅,外面是马路,它有围墙。隔着两道墙,外头是围墙,里面是客厅,客厅有个墙,能不能看到马路上的车跟人?他说没有看到。我说,那你是凡夫,如果是阿罗汉,你一定能看到。远方人讲话的声音你会听得很清楚,有没有这个能力?没有。我说那你错了,你误会了,我知道你不是骗人,你是误会。这样他才接受。六种神通一个也没有。这个方法测验最好,我们自己到什么境界自己要清楚。

  佛教导我们的,凡夫实在跟佛没有差别。《无量寿经》经题上讲得好,佛的心清净、平等、觉,这五个字是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阿罗汉证得的,清净心,见思烦恼放下了,心就恢复清净。清净心生智慧,不生烦恼,法喜充满,智慧照见外面境界,不是用妄想。所以这是阿罗汉的境界。平等心现前是菩萨境界,提升了。清净是没有染污,见思是染污;平等是没有分别,尘沙是分别;不起心、不动念是破无明,换句话讲,无明就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很微细,我们根本不知道。就是弥勒菩萨告诉我们的,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我们怎么能知道?经文上讲「三十二亿百千念」,百千是单位,十万,三十二亿乘十万,三百二十兆,一弹指。我们一秒钟能弹几次?我相信有人能够弹到五次,年轻人,体力很强的,连续弹,一秒钟可以弹五次。如果弹五次,再乘五,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秒钟里头一千六百兆个念头生灭,你怎么会知道?这叫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念头不起来,念头起灭的现象没有了,这已经叫成佛了。禅宗里面说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所以,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了。

  成了佛,三明六通全现前。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入定,夜睹明星,大彻大悟,他成佛了。惠能大师在中国,禅宗的六祖,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一堂经没有听过。虽然在黄梅住了八个月,黄梅有讲堂,他没有去听过。他的工作是五祖分配他在碓房舂米、破柴,现在人讲做义工,古人讲做苦工,修福,老和尚分配他有用意,修福。禅堂一次没去过。传法的时候,老和尚把衣钵传给他,为什么?有智慧。智慧从哪里来?放下。怎么知道放下了?看到他将神秀大师一首偈子改过来,那就放下了。神秀没放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身心都没放下,要「常常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凡夫境界。他把它改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衣钵就给他了。传法要传给真正放下、真正得道的人,这是真正得道,这是智慧,不是知识,知识做不到。神秀,知识;能大师,智慧,不一样。

  你看,他开悟之后,听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当然不要用经本,他不认识字,不需要用经本,讲大意给他听。应该讲到四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就开悟了。说出五句话,这五句话就是他明心见性的报告,现在学校里博士论文。第一句话告诉我们,他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见性才知道,没有想到自性本自清净,本来就是清净的,一点染污都没有。所以我们今天对于自性是迷失了,不是自性真没有了,迷了。有,还在起作用,只是带着迷惑。带着迷惑变成什么?就变成烦恼;烦恼去掉的时候,那就是智慧。在!只是扭曲了它,它不得正用,所以智慧变成烦恼。德能,德能变成造业,相好变成六道轮回,真起作用,没丢掉。如果一觉悟,它就转变成正位,烦恼变成智慧,业障变成德能,六道变成极乐世界,都在一念之间。佛讲得好,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不离自性,心外无法,法外无心,这经上常讲。心跟法是一不是二,众生跟佛也是一不是二,端在觉悟,觉悟太重要了,别的不重要,觉悟重要。怎么觉悟?「制心一处」就觉悟了。我们的心散乱的,妄念太多、杂念太多,所以是散乱的,让我们的清净心、平等心不起作用。这些理事都要搞清楚、搞明白。回归自性,惠能大师做到了。

  第二句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不生灭」,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整个宇宙一切万法都是生灭相,今天被科学家发现了,就是弥勒菩萨说的话被科学家发现了。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全都是依据波动产生的,波动就是生灭现象。所以佛在《金刚经》上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为什么?它没有离开动。然后我们记住佛在经上说的话,「觉心不动」,你的心不动了,就大彻大悟,就觉了。迷的心在动,觉的心不动。于是我们就知道,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无论用什么方法,只要达到不动,让心不动,就成佛了,哪个方法都能成就。我们用基督教的方法、用伊斯兰教的方法,能不能成佛?能。一切法都是从心想生,一切法不离自性,所以一切法,任何一法,都能帮助我们回归自性。所以,法法皆是佛法,大乘教里头常说,「圆人说法,无法不圆」。圆人讲《新旧约》,《新旧约》就是《华严经》;圆人讲《古兰经》,《古兰经》就是《法华经》,决定不二。所以,我们对于一切法门要平等恭敬,为什么?没有一法离自性。性,自性,真佛,所以没有一法不是佛法。明白人知道,觉悟的人知道,他没有分别、他没有执著,法法圆融,头头是道。宗教可以团结,宗教可以互相学习,决定没有违背。互相学习好,真的东西全明白了,假的都放下,真得大自在。

  这个后头有句话说,「总说过人之法」。这个过人是超过一般人,说佛菩萨、说鬼神,都说超过,这就是大妄语。

  下面「经律引证」,我们把这段文念一遍。「《大佛顶首楞严经.清净明诲章》」,四种清净明诲讲得好,是《楞严经》上讲的戒律。「阿难,如是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三行已圆,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如果还要大妄语,这个大妄语不是有意的,因为他杀盗淫这个念头断掉了。没有证得,自己以为证得了,这个时候很容易犯这个过失。如果要没有佛菩萨帮助他,他这一关很难通过,必须有人提醒。不提醒怎么样?他会产生这个错误的观念,说他已经成佛了。即三摩地,不得清净,三摩地是清净心,有妄语,心不清净。「成爱见魔」,情执没断干净,看到这种境界生欢喜心,「失如来种」。

  「所谓未得谓得」,他没有证得,以为证得,他说他证得,「未证言证」,未得言得。「为求世间尊胜第一」,好胜的心、好强的心没断。他会对人说「我今已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诸位菩萨。求彼礼拜,贪其供养,是一颠迦」,一颠迦就是一阐提,「消灭佛种,如人以刀断多罗木,佛记是人,永殒善根,无复知见,沉三苦海,不成三昧」,这佛在经上说的。人的杀盗淫这个念头淡了,非常淡薄,自己以为是断了,其实并没有断,这我们一般讲是伏断。你修行的功夫,或者念佛、或者持咒、或者持戒,这些功夫得力,把贪瞋痴慢伏住、压住,石头压草,它不起作用。这在念佛境界里面叫功夫成片,是这个境界。

  但是功夫成片能往生,修其他的法门,到这个境界不能出六道,跟净宗比那没办法比。功夫成片往生极乐世界是凡圣同居土,那也很了不起。凡圣同居土往生的,到极乐世界也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不可思议。我们了解这个道理、事实真相,净宗太可贵了,不是这个法门我们不可能成就,证果确实不可能。证果,从初果到四果,到辟支佛,都是属于事一心不乱;明心见性,属于理一心不乱。所以一心不乱我们很不容易得到,但是功夫成片是决定可以得到的。李老师常常教导学生,教我们要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也就是说,我们心上,里头的念头,不管是善念、是恶念统统放下,把它清除掉,恢复我们的清净心。清净心里头只有一尊阿弥陀佛,这是什么?这是功夫成片的方法,这方法好,这方法我们做得到。把自私自利放下、把名闻利养放下、把贪瞋痴慢放下、把杀盗淫妄放下,一心专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没有一个不往生,往生到极乐世界,没有一个不成佛。

  我们生凡圣同居土,是不是成佛要很长的时间?不一定。在其他诸佛净土里头,真的是要一个阶级一个阶级向上提升,真是这样的,时间很长。极乐世界它可以跳班的,它不是呆板的。你生的时候到凡圣同居土,说不定没有多久你就跳到实报庄严土。在那个地方天天听佛讲经说法,他有悟处,这悟处把自己就提升了。佛说法不中断,我们听法、学法、修法也不中断。那个世界没有操心的事情,为什么?不需要饮食,不必为吃饭操心。那个世界人身体跟这个身体不一样,这是肉身,这个身是阿赖耶的相分。到极乐世界,身体是自性的法性身,居住的世界是法性土,法性是永恒不变。实报土是法性身,同居土也是法性身,这不可思议。诸佛刹土里头,只有实报土是法性身,同居土跟方便土都是业报身。业报身全是阿赖耶的相分,起心动念是阿赖耶的见分,没转识成智,凡夫。但是到极乐世界去的时候就转识成智了,这不可思议。什么时候转的?往生时候转的。往生你是坐着莲花去的,就在坐在莲花当中转变了,可能自己都不知道。莲花是自己信愿持名的力量,加上阿弥陀佛的愿力,阿弥陀佛无量劫修持功德的成就,所以在莲花里头自自然然就转变了。这是十方世界所没有的,我们对这桩事情要珍惜。所以决定不能有大妄语。

  蕅益大师何等人,著作《弥陀经要解》九天的时间写成的,它后头有跋。印光大师对这个书的赞叹,说「即使诸佛再来,给《弥陀经》写个注解,也不能超过其上」。那他什么人再来的?他告诉我们,有人问他,你老人家往生,什么样的品位你就满足了。他说,我只要下下品往生我就满足了。这个我们要学习,把好高骛远这个习气断掉,从根上把它断掉,我们这一生肯定成就。只要到极乐世界,我就非常非常满意,从来不要去想着什么四土三辈九品。我们只知道极乐世界是平等世界,不可思议。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五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