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六集) 2012/8/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6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五十五页末后第二行,从末后第二行第二句看起:
「又谓己有道,若是未得圣道,言我得圣道,是为破大妄语戒。所受罪报远过于其他口业」,昨天我们学到这个地方。这一段意思很深、很广,学佛的同学不能不知道。在我们补充教材里头,「大妄语」,这是从《佛学大辞典》节录下来的,「大妄语者,不得圣道,言我得圣道,或受天龙鬼神之供养等,总说过人之法也」。这个过讲超过一般人见闻觉知,超过一般人的常识。大妄语的目的何在?无非是希望别人对他恭敬、对他供养。实实在在说,用这种手段欺骗人,纵得到恭敬供养非常有限。自己造的这个业,将来果报太可怕了,这是我们不能不小心谨慎的,这种业决定不能造。
下面「经律引证」。经,《大佛顶首楞严经
清净明诲章》,「清净明诲」这一章里面讲杀盗淫妄,节录当中妄语这一段。经上说,「阿难」,佛对阿难说就是对我们大家说,「如是世界」,就讲我们现在这个世界,「六道众生,虽则身心,无杀盗淫」。我们的身不造杀盗淫,我们的心没有贪瞋痴,这叫「三行已圆」。这个圆不是真的圆,为什么?如果是真的圆,决定没有大妄语。还要用这些话去欺骗众生,实在讲他没有圆,只可以说修行有一点点功夫,能够把身心这个恶念、恶行控制一些。佛法里面讲伏断,不是灭断,不是真正断了,只是控制住了。在这种状况之下,很容易让修行人产生误会,以为自己成就了,其实距离很远。这些原因,总而言之一句话说,读诵经典太少、闻法太少。他如果是长时间读诵经典,长时间听闻佛法,不会起这个念头,他明了。因为不听经、不读诵,所以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天天增长的是愚痴,愚痴才会造这种业,大妄语的业。这种业有有意、无意,有意是骗人,无意是增上慢。就像此地经文所说的,我们继续看下去。
「若大妄语,即三摩地,不得清净」,三摩地是修行的功夫,就是制心一处,也就是禅定。「成爱见魔,失如来种」,这心不清净,阿赖耶识里头习气,不善的习气,就是杀盗淫妄、贪瞋痴慢的习气,无始劫以来到今天,很深、很重,这就叫爱见魔,这不是如来种。「所谓未得谓得」,没有得道以为得道,他也告诉别人他得道了;「未证言证」,没有证得他自己以为证得。我在前面曾经跟诸位讲过一个例子,也算是我的一个长辈,念佛人,我出家的时候去看他,他告诉我他证得阿罗汉果。说的语气很严肃,不是开玩笑说的,自己以为真的证得了。应该就是经上讲的这个情形,他的身行无杀盗淫,贪瞋痴比较轻,自己以为这三种修行已经圆满。所以这是误会,只是念佛功夫稍稍得力,把贪瞋痴慢的念头伏住,能够把自己的行业,身口意三业能控制住不造恶业,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在念佛法门里叫功夫成片。他是接近成片,他没有真的成片,为什么?真的成片也不会有大妄语。
所以经不能不听!印光大师告诉我们,在《文钞》里头老人常说,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都要依靠经教。换句话说,经教是法门修学的理论、方法的基础;没有经教,这个法门怎么修法,根据什么修法你都没有,那叫盲修瞎练。就是这个难信易行的念佛法门,也有五经一论。我们从这些地方才真正体会到,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讲经说法四十九年为的是什么,这就明白了。佛只是讲经教学,没有带人修行过。讲经教学是帮助人看破,修行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就是一个放下,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佛帮助人,帮助人看破,放下是你自己的事情,佛帮不上忙。放下见思烦恼你就成阿罗汉,放下尘沙烦恼你就成菩萨,放下起心动念你就成佛,大乘经上佛常说,我们不能不知道。看破之后怎么个修行方法,自己清清楚楚、明明了了。修行这条路长,这条路有难、有易,无论是难是易,有许多境界会现前,你要用智慧去辨别,要用真诚的功德去突破,才能帮助你提升。妄语是障碍,不是提升,妄语是堕落,修行人怎么肯干这种事情!
这底下说,这些妄语的人,「为求世间尊胜第一」,换句话说,都是为自己名闻利养,没有真放下,好名、好利、好大喜功。他对人说,「我今已得须陀洹果」,这是初果,斯陀含是二果,阿那含是三果,阿罗汉是四果,这是小乘道。再往上提升,「辟支佛乘」,还算是小乘,比小乘高。「十地地前」,这是大乘,地前是三贤,十住、十行、十回向,这叫地前。十地,从初地到十地,大乘菩萨。没证得,自己告诉别人证得,目的何在?「求彼礼拜,贪其供养」,目的在此地,希望别人对他恭敬礼拜,对他隆重的供养。这种人自古以来就有,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的时候就有。佛灭度之后这种情形常见,现在更多,说某人什么佛再来的,什么菩萨再来的,这是很大的忌讳,叫造谣生事。你不说,有别人造谣,造谣的目的在哪里?他供养这个法师,说这个法师是佛再来、菩萨再来,让别人对他也恭敬,对他也供养,他在当中取利。所以佛法衰了,怎么衰的?这些人破坏佛法、消灭佛法,让社会大众对佛法产生怀疑,失去信心。
必须要知道,世尊在经教里教导我们,诸佛菩萨纵然示现在世间,决定不以神通做佛事。佛的神通、道力超过一切魔王外道,这些人用神通接引大众,佛如果也用神通,那跟他们没有两样,正法、邪法很难区别,所以佛不用这个方法。魔王外道所用的方法佛一概不用,佛用讲经教学,讲经教学这个东西魔王外道他做不到。所以佛住世,讲经教学四十九年,没有一天中断,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佛一生讲经教学不中断,我们后人做弟子的,我们读诵、学习经教也不应该中断,这就对了。
佛一生不贪图名利、不贪图供养,也不贪图别人恭敬。愈不贪图,众生对佛愈恭敬,真有德行。佛所需求的供养有限,饮食,每天出去托钵,一钵饭,衣服、卧具、汤药,有病的时候医药接受,其他的一概不接受。释迦牟尼佛在世,已经做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了。土地、房屋有没有人供养?有,佛不要,这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我们在海外,有人送地、送房子,我们就在那里帮助他建立净宗学会、建立念佛堂,让那个地区的同学有个地方去修行、去听经,这样好。选几位年长的、有道心的来管理这个道场,这是好事情。不能据为己有,据为己有就大错特错!念念要住持正法,念念要帮助众生,帮助众生破迷开悟,果上的利益就得到了。佛教化众生,终极的目标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为什么有苦?迷了就有苦;怎样得乐?觉悟就得乐。苦乐是果,迷悟是因,迷悟的因解决了,离苦得乐的果就得到。用什么手段?用教学,释迦牟尼佛一生教学。
今天世界乱了,整个世界众生都苦,你去问问哪个不苦?富贵人有富贵人的苦处,贫贱有贫贱的苦处,大家都苦。为什么?我们把破迷开悟的教学丢掉了,这是真正把苦的因找到了。有没有方法拯救这个世界?有。只要你真正明白迷悟是苦乐的根本原因,你承认这一点,然后你用教学的方法帮助人破迷开悟,自然就离苦得乐。这桩事情,现在连外国人慢慢都觉悟到了。在全世界中国人最聪明,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走这条路,就向着这个目标。所以在历史上,全世界跟中国不能比,中国有很长的时间长治久安,社会安定,人民幸福。靠什么?儒释道的教育。古代的帝王特别尊重,甚至于有些时段帝王采取的政策,用儒来做政治教育,用佛来对人民教育,用道来纪念祖先教育,他全用上了,用得真好,国家得以长治久安。这外国人很羡慕,现在他们也很聪明,慢慢觉悟到了。
我们在国际上也不断在宣传,向大家解释这个问题,这个问题现在大家迫切需要,都在找。我们在去年年初,不是今年,去年年初,得到唐太宗编的《群书治要》,我们无比的欢欣,对于中国文化拯救世界的信心生起来了。以前知道这个事情,从哪里做起,想不出方法。《群书治要》一出现,我觉得这是祖宗的加持,三宝的恩德,增长了我们的信心。我们是非常快速的把这部书翻印,流通到全世界,目的是什么?这部书不会再丧失了,不可能再失传了,我们世界上各地方都有存放,存放在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现在,第二步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问题、关键的问题,就是老师,要有一批老师讲解《群书治要》,由这批老师来讲解,全世界人民都来学习,我相信一年的时间天下就太平。
我在今年,前一段时期参加泰国一个活动,多元文化的活动,最近参加马来西亚,主要是跟老师见面。他们办了一个大型佛七,三时系念的法事,我不是为这个去的,我没有参加这个活动,我是特地邀请这些老师,马来西亚有一千多个华校,华侨办的小学,有六十一个中学,我是跟这些学校校长、老师们见面。干什么?鼓励他们发心,用他们多余的时间,或者退休的老师、校长们,现在年岁还不大,才六十几岁,认真的学一部经。他们教了一辈子书,有基础,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真正用三年研究一部经。《群书治要》一共是撷取六十五种经论,有六十五个人,一个人一部经论,三年之后就有一部活的《群书治要》。让这些人在国家电视台天天讲学,我相信一年世界就和平,功德无量!我是去干这个事情的,我劝导这些老师、这些校长。很难得,他们都能接受,都很欢喜,听说我讲这个方法。我说三年,你们就是这部书杰出的教授,十年你们就变成这部书全世界汉学第一专家,这人生没有白来,这就是圣人、贤人出现了,希望大家用十年时间学圣学贤、成圣成贤,我是教他们这个事情。
马来西亚成立一个汉学院,汉学院里头我们设研究员,这些人是汉学院的研究员;汉学院现在不招生,就是让他们做研究工作。讲经教学就在摄影棚,我们用卫星电视、用网际网路,面对全世界授课。将来他们是三种语言,有中文…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