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七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帷幕,幕拉起来,那边是奏乐,唱歌、奏乐,他在这边一面是吃饭,一面是带宾客欣赏歌舞。这是古代富贵人家常有的事情。现代这是电视取而代之了。古时候吃饭有音乐伴奏的,现在普通人家也做得到。这是解释徙倚懈怠,表心中犹豫,放逸懒惰,唯图苟安自私,不能修身行善,这个在现在社会上非常普遍。

  所以底下说,『不肯作善、治身修业』。这个作善,今天所谓的公益慈善事业,虽然有大财富,不肯拿出来。「治身修业」,这个业是指正业。「表恶人不肯自修其身,不务正业」,这是真的,他的事业都是自私自利。现在这种观念变成世人一般的所谓时尚,这就麻烦了。古人最自私,没错,但是生意上还是货真价实。现在的商场出现了伪造、伪劣品,这个可怕。这是什么?这个行为是谋财害命。欺骗你,东西卖给你,不是真的,让你吃了会生病,吃了会要命的,这还得了吗?现在医药假的多,生病不敢吃药,不吃药还能活下去,吃了药可能命就没有了。再有饮食,饮食里头很多掺杂化学品,对人健康都有问题。

  这种现象在古时候是决定没有的,我们可以说三十年前社会上还没有这个现象,这是最近的。三十年前,你到摊贩里面吃东西很放心。我第一次到香港来讲经,三十五年前,一九七七年,无论哪个摊贩去吃东西,放心,没有说提心吊胆的。现在不敢,现在连五星级的酒店都不敢,恐怕它还有假东西。从前旅行,在飞机上,我们也是习惯自己带便当,那是什么?喜欢吃的东西。飞机上的东西也没有问题,从来不担心。现在坐飞机担心了,飞机上茶我不敢喝,茶有农药、有化肥,在飞机上只喝它的开水。它的饭菜我不吃,我们还是自己带一点路上吃。这世界成什么世界?为非作歹的人多,没人管。人活在这个世间很辛苦,佛在这个经上说的,这世间人「饮苦食毒」,六十年前我们读这个经,那个时候想释迦牟尼佛说的话太重了,怎么能这样说法?饮苦食毒。现在这个社会,看到这个经文,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晓得今天社会状况。现在人就开始饮苦食毒,往后怎么办?所以人不务正业,麻烦大了,这个罪过重。

  「其人对父母之教诲,则违戾反逆」,「违」是违背,「戾」是狠暴。下面给我们解释,「违戾具狠毒背叛之义,反逆者忤逆不孝」。现在儿女杀父母的已经不是新闻,兄弟互相残杀,朋友互相残杀,杀父母、杀老师时有所闻。这世界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父母有子犹如冤家,故云不如无子」,这儿子不孝。「如是恶子,辜负慈恩,故云负恩。违背礼义,故云违义」。实在说,现在人不懂得什么叫恩,不懂得什么叫孝,没有人教他。学校教育,不教恩、不教义、不教孝,不要了,学校所学的都是科学技术、创造发明,都搞这些,把怎么样做人这桩事情没有人过问了。所以现在年轻人会做事,不会做人。这些会做事,企业老板不敢用,每年学校培养人才不少,硕士、博士,企业老板找不到人才。

  「无有报偿,表对于父母之恩德,全无报答」。在外国,我在美国住了不少年,美国的年轻人满十六岁离开家庭了,家里面父母不再过问,他成人了,可以自立了。有些离开家庭,跟父母一生都没有往来。有些,父母生日、过年寄一张卡片,父母就非常安慰,小孩还没有把我忘记。所以,外国到年老真是可怜,我们中国人讲举目无亲,一点都不假。所以老人,我们在美国是美国最富强的时候,人年老了,退休了,国家有养老金,按月寄给你,物质生活没有问题,精神生活完全没有。在养老院就孤家寡人,每天坐在椅子上晒太阳,没有人讲话。他们住老人院的,同住在一个老人院,也都不说话的,你说他心里头多郁闷。我们中国人所谓的坐吃等死,老人院里一个星期总有一、二个过世的,看到一个一个抬走了,他在那里等着,哪一天轮到自己。你看多可怜!

  我们看到这种情形,想到中国过去的大家庭,过去大家庭好,养老、育幼是家庭的责任。所谓落叶归根,年岁大了,退休了,归根是回老家养老,享受天伦之乐。从前大家庭,不分家的,家有养老的义务。你自己在外面工作,赚的钱,除了自己生活之外,全寄到家里去。自己有困难,家是你唯一最可靠的支持者,它一定照顾你。一个人一生是以家为中心,荣宗耀祖,光大门楣,是家庭每个人都要尽到的责任。所以育幼、教学是家庭管的事情,不是父母,家有家学,私塾就是家庭子弟学校,养老。大家庭虽然没有个人自由,因为每个人都要守规矩,不守规矩,家就乱了,它是团体,它不是个人生活的,它是社会行为。所以,能治家就能治国,国是家的扩大。受拘束虽然多一点,但是老年快乐,真快乐,儿孙绕膝。一般家庭的活动中心就是祠堂,祠堂平时没事没用处,只有春秋两次祭祀,祭祀也不过用三天,平常就是老人的活动中心,养老的地方,小孩的活动中心,私塾学校就安立在祠堂。小朋友下课跟老人玩在一起,都是一家人,长幼和合在一起,那种亲情、亲爱都能显示得出来,这是今天社会想象不到。

  深圳有七个家庭到我这里来过,这七个家庭都向往过去的大家庭。他们没有血缘关系,但是很想这七个家庭组成一个家庭,组成一个大家庭,把过去大家庭的道风,家道、家规、家学、家业、家风树立起来。这是个好事情,就像表演一样,做给社会大家看看,大家庭好不好,让大家细心再好好评估一下。我相信这个大家庭要建立,参观的人很多,希望到这个家庭来过几天,跟你家庭生活的人一定很多。这是好事,这是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难得。这样一个家庭,我问他,现在有多少人?五、六十个人。他们还希望能再有几个人家参加,因为现在七家,他们希望到十家,人数大概一百人左右。自己办私塾,也建立一个小祠堂,祠堂虽然小,里面供万姓先祖牌位,每个家族祖宗都有牌位供在里面。这桩事情值得去做,让现在人回味中国古代的家庭,典籍里头所说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现在读这个齐家,没有人有概念,不知道什么叫齐家,因为家没有了。五伦的关系没有了,五常的德行没有了,连四维、八德全没有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存亡最重要的关头。我们这一代不觉悟,教给下一代那就有困难;下一代做不到,我们的传统就断绝了。所以,这一代的是关键的时代,不能不认真努力。今天一定要做出榜样,学说没有用处,要真正做出来才起作用。

  宗教教学亦复如是,上次访问泰国,我的目的是向泰皇建议,在泰国建一个佛教圣城,划一个特别地区,把佛教在这个地方做出来。真正落实大小乘兼有的四个科目,五戒、十善、六和、六度,这个小城里头每个人都做到,这就是佛教圣城。这里面天天讲经、天天教学,人人都能够坚持五戒、十善、六和敬、六波罗蜜。对全世界开放,让大家来看看什么是佛教,到这里来你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圣城,实际上也是四个科目,五伦、五常、四维、八德,也就这四科。把这个做到,这中国传统文化城,你就看到了。做出来给你看,你要看到好,你就学习,确实可以帮助这个社会化解所有一切的病痛,回归到安稳和谐。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可以在今天重现,全在教育。

  中国传统东西典籍存在,没有失掉,佛法的经典也存在,也没有失掉,没人学。首先找一批人,不用多,一、二百人就够了,真正发心学习,要真正去落实。自己没做到不能教别人,人家不相信。五戒做到了,十善落实了,六和实现了,六和敬,最重要的不是叫别人跟我和,不是这个,我要跟别人和。求别人对我和难,求我跟别人和。能有一百个自动自发与大家和睦相处,就能感化这个地区,就能感化很多人。我们过去在汤池做过实验,做成功了。现在我们想在马六甲做实验,在马来西亚,在那边建一个汉学院,希望汉学院的老师能做到。以这个为中心,慢慢向外扩大,首先,我们四面的邻居先影响他,再慢慢的扩大到一个城市。

  我们在图文巴十年,做了一桩事情,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个小城里头十万人,居民十万人,有八十多个族群,有一百多种语言,真的是多元文化,能够生活在这个地方,都像兄弟姊妹一样相亲相爱,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助合作。现在这个小城,里面十多个宗教的领导人,大家团结一致,想把这个小城做成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好!我要求这些道友们,不同的宗教里的朋友们,我给他的时间是一年,明年,你们真正落实了,我们宗教团结了。宗教互相学习,学习我自己的经典,我也要学习别的宗教经典,这样宗教才真正团结。为什么?有经典做根据,宗教与宗教之间的冲突不会再发生。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绝不拉信徒。宗教最害怕的是拉信徒,我们在那里十年,没有拉任何信徒,尊重他所信的宗教,所以他跟我相处很放心。

  我要求大家的方法,就是宗教要回归到教育,经典一定要详细讲解,每一个宗教道场都讲经,好!那些祈祷仪式是附带的,那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教学。祈祷仪式是我们的联欢晚会,庆典,宗教里头的庆典,我们大家都去参加,挺热闹的。我还记得二000年的圣诞夜,那一次我在新加坡,在新加坡的天主教教堂,晚上做弥撒。我们出家人穿袍搭衣,五十多个出家人参加教堂,他们从来没有过,欢喜!宗教真的可以团结,真的可以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可以带动社会的安定和平,可以化解很多冲突。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经文,「情义俱无」。这题目看起来都很可怕,人活在世间,情义没有了,这跟禽兽距离就不远了。请看经文:

  【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这一段经文不就是现前社会的写实吗?中国人自古以来是伦常大道,最重视人跟人的关系,祖宗世世代代教人,所谓没有伦外之人,这个伦就是五伦。五伦是说关系,关系的核心是父子,就是父母跟儿女,父子有亲,这亲就是亲爱。父母对儿女的亲爱在什么时候看见?最明显的,三个月到四个月。婴儿在三、四个月的时候,你去看,父母对他的爱,他对父母的爱,他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眼神、看他的动作,他对父母的爱,那是什么?天性,没人教,自然的。让我们细心去观察,看到了。千万年前的老祖宗就看出来了,看出来怎么想法?如何把这种亲爱永远保持,一生不会改变,老祖宗有这么一个愿望。用什么方法?用教学。教学是个手段,教学的目的是把这种天性永恒保持。第二个目的,把这种亲爱扩大,让他能爱自己的亲族,他的兄弟姊妹,他的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他的伯伯、叔叔,爱他这一族,中国从前教育目的在此地。然后扩大,爱邻居、爱乡里、爱社会、爱国家,最后,凡是人,皆须爱。

  中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它的目的不是升官发财,是教你做一个道道地地的好人,好人之好人就是圣人。读书志在圣贤,不在功名利禄,学佛志在成佛、成菩萨,于名闻利养不相干,目标要正确,道路要平直。这是中国先人、古圣先贤千万年来的教育,只要遵守,这个国家永远存在、永远兴旺;如果悖离,怕的会灭亡。人要到把伦常放弃了,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这社会就乱了。道德没有了,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信用都不讲,这就是今天的社会,没有人不担心,没有人不挂念。

  如何能将这个社会再帮助它回头,恢复安定和谐?英国人说的,中国人说不出来,忘掉了,英国汤恩比博士说的,「解决二十一世纪的世界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英国人讲的。他讲的这个话我看到了,我从书本上看到,完全肯定,他说得一点都不错。孔孟学说是什么?「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论语》上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我们从这里总结出孔孟四个字,仁、义、忠、恕,这四个字能救社会、能救国家、能救全世界。仁者爱人,这第一个先决条件,人要懂得自爱,然后懂得爱人。义是讲理,理就是合情、合法、合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人情相应,与国法相应,不能违背人情、国法,情理法面面顾到,这生活里头有情趣。这个落实在教育,只要把教育办好,这个问题就能解决。现在我们发现唐太宗的《群书治要》,这是中国学术的精华,就如唐太宗所说的,这本书能救全世界。我们全心全力来推动,希望全世界人都能够学习。现在大家都讲找不到方法,这方法出来了,汤恩比博士介绍的。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七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