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八集) 2012/8/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68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六0页,九百六十页,从第一行看起。经文:
【放恣游散。耽酒嗜美。鲁扈抵突。不识人情。无义无礼。不可谏晓。六亲眷属。资用有无。不能忧念。不惟父母之恩。不存师友之义。】
这一段在科题上讲,「情义俱无」。一个人,人生在世,情没有了,情叫亲情、感情;义没有了,义,我们今天讲的义务,就是你应该要做到的。五伦十义,做父亲的对待儿女要慈悲,儿女对父母要尽孝,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哥哥要友爱弟妹,弟妹要尊重哥哥。这是什么?这就是义,就是你应该要这样做法。一个人在世间,情没有了、义没有了,人跟动物就没有差别。这些东西为什么没有了?没有人教了。
中国自古以来是礼义之邦,最重视的伦理道德,伦理里面最主要的精神就是情义(人情义理)。中国人对这个是懂得最透彻,做得也很彻底,几千年来,这块土地上没有大灾难。我们把这桩事情疏忽了两百年。满清最后的一百年,西方文明侵入中国,中国人有个毛病,就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国的月亮都比中国圆,有这么个毛病。所以迷信于外国的科技,把中国传统老祖宗的东西冷漠了,认为这个比不上西洋科学。加以当年执政的慈禧太后,确实她没有很好的文化基础,也就是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不认识,对佛法了解不多,所以她疏忽了。满清世代帝王都是皈依三宝,以佛为师,出家人有德行、有学问的都封为国师,时时向他们请教,只有慈禧不肯干,慈禧自称为老佛爷,把佛菩萨摆到两旁边,这个头带得不好。为什么?中国人讲的上行下效,你居最高的这个地位,对祖宗怠慢、对佛法不敬,老百姓那种诚敬的心就慢慢降温。降到清朝亡国,一百年,确实很冷漠了,讲的人有,依教奉行的人没有了,年轻人愈来愈不相信了。到民国,不但修的人没有了,连讲的人也没有了。现在讲中国传统文化、讲佛法,确实咱们很多中国人比不上外国人。外国人对这个东西有研究,他是知识,谈不上学问,可是中国人连这点知识都没有了,叫可悲的现象。
日本人自古以来学中国,日本没有自己的文化,它的底蕴全是从中国学去的。日本人善于保守,我们深入日本农村,中国传统文化依旧保存,我们看到非常惊讶。可是都市的人民疏忽了,都市跟农村差别很大。我是在去年有这个缘分,在日本冈山乡下讲经两个星期,讲了四十八个小时。在农村里面住了十几天,很感动,觉得很可爱。可是都市的人民、县市里面的领导完全西化了,对于传统的东西疏忽了。他们丢得比我们还久,因为他们接受西方文化比中国早,早两百年,也就是日本人把中国传统丢掉了四百年,我们中国本身丢掉两百年。现在必须要把它找回来,不找回来救不了国家、救不了世界。
提倡找回来的人是英国人,不是中国人,前一个世纪英国的汤恩比博士,这个人是专门研究世界文化史,研究得很透彻。我们可以说,在近代对中国传统文化、对大乘佛法真正认识的,他是第一个人。他提出来,「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这是指导我们一个大方向、大方针。这两句话很多人知道,但是半信半疑,包括欧洲专门研究汉学的这些大德,他们不能完全相信,我跟这些人接触过。最后我告诉他,我说汤恩比的话我相信,我一点怀疑都没有。大乘佛法是什么?孔孟学说又是什么?我们把它精简成一句话,孔孟学说就是仁义忠恕,大乘佛法就是真诚慈悲。今天这个社会就是缺乏这个东西,所以它动乱。如果每个人都用真心,不欺骗自己、不欺骗别人,慈悲是怜悯众生、爱护众生,真能解决问题。
孔孟学说就是仁义,仁者爱人,义者循理,他走的道路,一定有正当的理论依据,他不乱来,对人真诚。忠就是真诚心,没有偏心、没有私心,这就是真诚对人。恕,现在人造的恶业很多,要原谅大家。为什么要原谅?没人教他,他学坏了是自然现象。他要是学好了,那就奇怪了,没人教怎么会学好?所以今天无论造什么样的罪业,我们要学阿弥陀佛,五逆十恶、毁谤大乘,只要他能够认错、能够忏悔,念佛往生,佛都接引他,这是恕。那换句话说,汤恩比就用这八个字就能拯救全世界,「仁义忠恕、真诚慈悲」这八个字,我相信能收到效果。可是怎么样去落实?这是智慧,真实智慧,也是真实功德,一定要落实在教育,老祖宗所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中国人最懂得教育,有教育的智慧、有教育的理念、有教育的方法、有教育的经验,这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比不上中国。可是我们今天把这个东西丢掉了,赶紧要把它找回来,国家民族有救,整个世界都有救。现在这个使命落在我们身上,我们要能把它做好,下一代接着干,我们相信三代之后,国运就转了,整个世界的世运也就转了。人不能没有情义,无情无义,这个社会没救。情义是性德,自性里头本有的,只是从小没有人教,学坏了,今天把好东西拿给他看,他不相信,他不认为自己有。
经文第一句,『放恣游散』。「放恣者,放荡自纵」,没有任何拘束。「游散者,游乐散漫」,现在的社会,特别是年轻人,真的放荡自纵。底下一句,『耽酒嗜美』。「好酒贪杯。嗜美者,爱食美味」,就是贪杯、好吃,对于饮食非常讲究。又耽这个字,这个意思很深,「耽者取乐过度。嗜者贪而无厌」,这问题就严重了。这八个字在现在的这个世界,无论到哪一个国家地区都能看到,所以这个病不是局部的,已经扩散到全球。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引发全球的灾难。确确实实人做得太过分,贪瞋痴慢、杀盗淫妄太过分了,天理不容,感召的灾难现前,灾难是自作自受。
联合国的报告对全世界公布,在现前这个世界上,每一年被杀、被吃掉的这些动物,地上走的、水里游的、空中飞的这些动物概略统计超过三千三百七十亿,单位是亿。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这样的,一年杀害动物杀害这么多。再讲杀人,杀人是什么?堕胎。全球统计,每一天堕胎超过十五万人,一年超过五千万人。这是什么?杀自己的儿女。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儿女跟父母的关系最密切,到你家来投胎,不外乎四种缘,报恩、报怨、讨债、还债,没有这四种缘不会到你家来。如果是报恩的,这个小孩是孝子贤孙,你把他杀掉,恩变成仇,下一次来的时候他报仇来了。如果是报怨来的,他跟你过去生中有怨恨,这一生来是败家子,会搞得你家破人亡,你现在把他杀掉,怨上又加上仇恨,来世怎么得了!这个仇恨愈积愈深,那个报就是愈烈愈残酷。佛教导我们,冤家宜解不宜结,要把它化解。化解的方法就是教育,用伦理、用道德、用佛法、用因果常常教导他,把它化解。讨债还债原来只有债务关系,你这一堕胎,这个债务里头又加上仇恨,这个事情怎么都不能做!所以这邪淫,如果想到这一层,知道这个因果关系,自然你就不敢了,后面的果报太可怕了。
这讲一个杀、一个淫,当中还有个盗,盗是什么?损人利己这个念头就是盗心,巧取豪夺、横行霸道,那造的是盗业。虽然你夺取到了,你欢喜,时间很短,现前来生的果报太苦了,你没有想到,想到,谁敢去做!这个地方的两句话,取乐过度、贪而无厌,这种现象在现在社会上,每天你都可以看到,然后你就相信,地球上会有灾难,无法避免。要想自救,这一切不善应该赶快远离,断恶修善,改邪归正,救自己、救家庭、救这一个地区,我们居住在这个地区,希望这个地区灾难减轻、化解。佛法善行有没有效?今天被科学家证明了,有效。怎么知道有效?物质环境是随着念头在转变的,这个被科学证明了,我们的念头善,没有一样不善。真正有修行的人心地纯净纯善,他百病不生,为什么?他是健康的,他身上所有的细胞、器官,没有一个细胞是带病毒的。凡是有带病毒的,他的贪瞋痴慢疑没断掉,不干净。自己身心健康,这就是有福的人,中国人所说的「福人居福地」,他住的这个地方不遭灾难。
贪心感应的是水灾;瞋恚感应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这都是瞋恚惹的祸;愚痴感应的是风灾;傲慢感应的是地震;怀疑感应的是山崩地陷,山会倒下来,地会陷下去,就是怀疑。贪瞋痴慢疑,佛叫它做五毒!外面山河大地跟着你的念头在转,如果真正觉悟了,于这个世间一切法、一切人事物不贪就没有水灾,不瞋就没有火灾,不痴就没有风灾,不傲慢就没有地震,不怀疑就没有山崩地陷。物质环境永远是随着念头在转的,所以念头不能不善,身口意的造作不能不善。佛给我们定的标准,十善。身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身的三善;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善;意,这起心动念,不贪、不瞋、不痴,叫十善。人能够断十恶、修十善,灾难就能化解。自己的灾难是疾病,外面的灾难是我们居住的环境,生活环境,统统随着念头转。所以取乐可以,不能过分。贪吃,吃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总想多吃一点,多吃可以,不要太过分,太过分,麻烦就来了。
「以上指肆情酒食,贪饮无度,正明酒恶」,这是用杀盗淫妄酒来解释这一大段经文。这一段讲的是酒,因酒而引起杀盗淫妄、引起贪瞋痴慢,就是引发的,这里头说得很多。那换句话说,这就包含十恶里面的意业,三恶,贪瞋痴。酒醉了,意识里头贪瞋痴三毒很容易爆发,你不能控制就容易爆发。这个爆发易引起你造作杀盗淫妄,会带来未来的三恶道,畜生、饿鬼、地狱。神智清楚的时候他懂,他能够控制住,不造这个业;酒醉之后不能控制,酒乱性,他就造了,造这个业因,后面要受果报。
『鲁扈』,义寂法师《无量寿经述义》里头说,「鲁者鲁钝,谓无所识知也」,粗鲁,我们一般讲没知识。「扈者跋扈」,傲慢自大,以为别人都比不上自己。『…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八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