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九集) 2012/8/1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69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六十二页第二行:
『欲害真人』,这里看起,「《魏译》作欲杀真人,《汉译》作欲杀罗汉。《玄应音义》曰:真人是阿罗汉也。又《法华疏记》云:真是所证,证真之人,故曰真人」。五译本里面,《魏译》的、《汉译》的意思都相同。证真,真这是道。佛法里面对于这个字的定义,真是不变不异、不生不灭,这叫真;凡是会变异的,都是假的。现代科学很发达,科学家告诉我们,整个宇宙里面,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跟自然现象,全都是生灭相,都是从波动里面变现出来的,也照应大乘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阿罗汉证的是什么?正觉,成正觉。佛法修学终极的目标要得到什么?无上正等正觉,梵语称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句话可以翻,就是翻成无上正等正觉。为什么不翻?叫尊重不翻,因为这是所有学佛人希望得到的目标。
这句话里面,可以把它分作三个阶段,正觉、正等正觉、无上正等正觉。正觉就是阿罗汉;正等正觉是菩萨,是法身菩萨;无上正等正觉是究竟成佛,圆满的成佛,不是分证即佛,他是圆满佛,《华严经》称为妙觉如来。正等正觉在《华严经》上,是初住到等觉四十一个位次,这四十一个位次都称为正等正觉,得这个地位是永远不变了。我们在《六祖坛经》上看到,六祖大师所证得的就是正等正觉。正等正觉里面是什么样的地位,这个我们不知道,经上只告诉我们,从圆教初住到等觉菩萨。这些人从理上说是平等的,为什么?他都不起心、不动念,无明破了,三大类的烦恼,无明、尘沙、见思全断了,只有无始无明烦恼习气没有断干净。习气断干净,那就证得妙觉果位,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只有正等正觉,也叫阿惟越致菩萨,他们得到的是法性身,居住的是法性土,叫一真法界。为什么?法性没有生灭,法性不是波动现象,它是无始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相分,不是阿赖耶。十法界里面是阿赖耶的见相两分,见分是精神现象,相分是物质现象。阿赖耶的业相就是波动现象,我们也把它称为自然现象。
这真妄不一样,这些人至少证得阿罗汉,阿罗汉位不退,不会再退转作凡夫,这是真人,这以上称为真人,小乘的圣者跟大乘的圣人。证真之人,这称为真人。下面说「杀阿罗汉即为五逆重罪」。欲害真人,欲杀真人,欲杀罗汉,都一个意思,这就是造成五逆重罪,五种,逆是跟性德完全相违背的。自性里面的五德,是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不妄语、不饮酒,这是性德,违背性德叫五逆。又『斗乱僧众』,斗是斗诤。乱是错误、是作逆。也是五逆罪中的破和合僧,五逆罪的果报都是阿鼻地狱。这里面举《阿闍世王问五逆经》,经上说,「有五逆罪,若族姓子、族姓女,为此五不救罪者,必入地狱不疑」。族姓是属于贵族,无论是男子、女人造这五种罪必定入地狱。「云何为五」,哪五种?第一个「杀父」;第二个「杀母」;第三个「害阿罗汉」,就是此地讲的欲害真人,欲杀罗汉,就这个;第四「斗乱众僧」,就是破和合僧;最后一条,「起恶意于如来所」,也叫破佛身血。如来的福报大,没有人能害如来,但是让如来受一点伤、流一点血有的。这是指当年世尊在世,提婆达多所干的。
提婆达多知道世尊每天出去托钵,有一个处所是峭壁,石头山是个峭壁,佛要经过这个地方走过去。他在山顶上放了一块大石头,看释迦牟尼佛来了,把这个石头推下去,想把释迦牟尼佛打死。佛有护法神,在空中用金刚杵把它截住,结果就把这个石头打碎了。碎片砸到佛的脚,让佛流一点血,叫出佛身血,这个典故从这里来的,让他受一点伤。这是恶意,以后引申对佛像、对佛的名号起恶念,把它毁掉,那就等于起恶意向如来所,这个罪是相同的。如果没有存这种心,误失把佛像破坏了,捧在手上不小心掉地下去打碎了,这个不算。是以恨他,怨恨他,把这个像毁掉、砸掉,这属五逆罪,造这种罪业,都要堕无间地狱。
「此五乃无间业,感无间地狱之苦果。以上明痴瞋之恶」,以上都是讲愚痴、瞋恚之恶。五恶,确确实实贪瞋痴慢疑,这五个字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不能不知道。贪瞋痴是从末那里头来的,末那是阿赖耶变的,八识是一念之间完成的,有次第。阿赖耶的业相、转相、境界相,转相里头确实还是有次第,我见、我爱、我痴、我慢它还是有次第的。但是它太快了,我们凡夫决定没有能力分别,凡夫看它是同时生起的,实际上它有次第。都是在一千六百兆,就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里头完成的,我们怎么可能知道它的生灭真相?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佛在大小乘经论常常提示我们,叫「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五恶说成三个恶,有道理的,为什么?怀疑是从愚痴里头出来的,傲慢是从瞋恚里头出来的,根是瞋恚。所以实际上是三个,贪瞋痴。延伸变成五个,那是说明,傲慢跟怀疑,罪非常之重,是五逆罪。
这说的是「欲害真人」,比害一般平常人重,害一般平常人,堕地狱道,那个地狱罪受得轻。害阿罗汉,害阿罗汉等流的罪是害老师,阿罗汉在世间是教化众生,他是以师道身分出现在世间,教化众生的。出家相常常以比丘、比丘尼的身分,在家相是居士,都是教化众生的。所以,杀害老师这个罪是等于杀阿罗汉。恶意破坏道场、毁坏佛像等于出佛身血,等于破和合僧,统统是属于五逆无救之罪,没救,佛不能救你,这无间地狱。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愚痴蒙昧』,这「以下,皆正明痴恶出生之痛」。特别讲愚痴,前面是讲愚痴、瞋恨,这是专讲愚痴。皆正明痴恶出生之痛,贪瞋痴的根就是愚痴,他要有智慧,他就不贪了,有智慧他就不瞋了。贪瞋容易断,痴不好断,古人有个比喻,断愚痴就像藕断丝连,藕折断了,丝连接在一起,说明这个很难断。为什么?它的根是无明,无始无明。这个要是真断了,就成佛了,真正成佛,也就我们常讲法身大士。「蒙昧者,无知也。愚痴无知,反自为智慧」,问题就出在这里,不知道自己没有智慧,他以为自己挺有智慧的。是自以为,「自以为是,实为愚痴之极」,就真是愚痴到极处。「又因愚痴,不信三世因果」,他不相信,「故不知此生之所从来,亦不知死后向何处去」。这些人在现在多了,现在年轻人不相信有宗教,都认为自己接受过科学教育,有智慧,古人愚痴,相信宗教,宗教是迷信,是骗人的。现在年轻人都是这个想法,都是这么个看法,要想转变他太难了。
这桩事情我很清楚,我是过来人。我要不是遇到方东美先生,任何一个人,出家人、在家人,跟我讲宗教,无论哪个宗教我都不相信。年轻的时候自以为聪明,成见太深。什么人来帮助你?必须是自己心目当中最仰慕、最佩服的人,他说的话你相信,别人说你不会相信的。这在佛门也叫佛度有缘人,有缘就是说你相信他的、你听他的,这就有缘。再高明的人,再有智慧、有学问的人,你不相信他,跟他就没有缘,他就度不了你。一切经教里头常讲,佛度有缘人,佛不度无缘之人,不是佛不度,是那个人不肯接受,那就没有办法。佛这边永远是平等的,永远没有障碍,障碍都在众生自己这边,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懂。我们自己这一生能不能得度还是问号,我们今天讲信佛,信里头有没有疑?百分之九十九的信,还有一分疑,那一分疑要没有断,如果到临命终时它起了作用,我们这一生修学功夫就白费了。最后一念对西方极乐世界生起怀疑,这一生就不能往生。不要看一丝毫的疑惑,它起了作用会产生很大的伤害。
这个问题如何对治?藉我们现前修养,在日常生活当中,在工作处事待人接物,在这里头断疑生信。临命终时,这五恶的念头才不起现行,五逆里头有一个起现行,都障碍你往生。所以,在日常生活当中,学孔子,一定要学温良恭俭让,学中国传统文化,你会真正得受用。学佛,决定要学五戒十善,细说就是这一品经文,说得详细,句句是实话,字字是真言。我们要以真诚恭敬心来学习,不能用轻慢的态度,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你能得多少利益,是你自己有多少诚敬心,没有诚敬心,他得不到利益。这是对大众宣讲,得不到利益要不要讲?菩萨慈悲还是要讲。为什么?让他阿赖耶里头落一些佛法种子,这一生不能得利益,来生后世遇到佛法的缘,这个种子会起现行,他的印象就可以加深。要到它起作用,那就是大乘经上常说的,他曾经供养过无量无边诸佛。那就是他生生世世当中,要经过无量世的薰修,这个种子才产生力量,产生力量就是得到无量诸佛加持。于是我们就明白了,佛对我们有多少加持,是我们自己有几分力量。我们自己的信心、愿心功力愈深,佛加持的力量愈大,佛力加持跟我们自信的力量是成正比例的。
我们的力量不够,这自己知道,以前不晓得。不够,我们能不能在这一生当中,把它加持到足以能够往生净土,可不可能?答案是肯定的。要多长时间?那在乎你自己,理上讲就是一念,我这一念觉了,不再迷了,功德就圆满,就等同得到一切诸佛加持。所以,学佛的同学不敢轻视任何一个人,一切众生本来是佛,本来就是平等的,就没有高下。今天在表面上好像我比别人高,未必!别人遇到净宗,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个名号,一念真信,谛闲法师这个锅漏匠的徒弟就是最明显的代表,他得一切诸佛加持。他的功力,那是谛闲老和尚所说的,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比不上。弘宗是弘扬禅宗的大德,像虚云老和尚这样的人,演教,谛闲法师是演教的,一生讲经教学的,比不上他。这谛闲法师自己说的,跟他比不如,他的信愿超过谛闲法师,超过虚云老和尚。他什么都不懂,就会念一句阿弥陀佛,他有能力预知时至。怎么预知时至的?肯定是阿弥陀…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六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