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四集▪P4

  ..续本文上一页造作不违背,都能遵守不违背,这人就是圣人、就是贤人。到乾隆整理出这一部《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讲什么东西?就这十二个字,你细细去观察,与这十二个字相违背的,决定不收在这个书里头,这是收在《四库》里头的标准。连古代的文艺、小说、歌舞都讲求思无邪,你观看不会引起邪恶,不会引起你贪瞋痴慢,这个是文学艺术的标准。它都是合于道的、合于德的,这是这个国家永远立足于世界,永远不败!

  我们今天为什么搞成这个样子?最近两百年疏忽了,西方文化进来了,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开始怀疑。满清到末年,这一百年还有讲的,没有人做了;到民国来的时候,讲的人都没有了,这才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变的速度最快的,最近三十年,那叫加速度的崩溃。现在要挽救,首先的是如何叫人认识、叫人相信,这是大问题。别的不是问题,信心危机才是真正危机,危机的核心,其他的危机都是次要的,他不相信就完了。这就要这批少数人,我们来共同努力为大家建立信心,一定要把中国传统教育找回来。

  传统教育不是迷信,有人认为教小孩子念古书、背古书,那种填鸭式,那是错误的,他们不晓得,真叫无知。中国古时候这一套教学的方法高明到极处,教他念书目的在哪里?不是背诵,背诵是副产品。主要目的在哪里?保护他的清净心。小孩也会胡思乱想,教他背书,他就不会胡思乱想。那个念熟了什么?那是副作用,不是主要目的。主要目的,中国文化的产生我认为就是父子有亲,那是我们中国文化的根,教学就从这来的。这种亲爱是天性、是道,它不是人教的,不是从哪里学来的。特别是从婴儿三、四个月,你细心去观察,你能看到父子有亲那个味道。

  我是有一年在日本开会,也是联合国和平会议,在日本冈山县召开,我在那里住了一个多星期。带大众出去玩的时候,那边的佛教徒不少,十几、二十个陪着我。有一个年轻的妈妈推着她一个小儿子,四个月,我走到路上突然叫大家停下来,大家来看,看什么?看父子有亲。我说你细细去观察,小孩没人教他,你看他母亲对他的爱,看小孩对母亲的爱。小孩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眼睛、看他的表情,你真能看得出来、真能感受到。我说这是什么?这是天性。老祖宗明白这个道理,如何把这种爱保持一生不会改变,这就是我们中国教育的主目的,亲爱的教育。第二个目的是把这个爱心发扬光大,让他这个爱什么?能爱他的祖父、爱他的兄弟姐妹、爱他的家族,再扩大爱他的邻里乡党、爱社会、爱国家,凡是人皆须爱。所以中国教育是从这里发生的,原点在此地。

  《三字经》上头一句就把教学的目的说出来,「人之初,性本善」,跟释迦牟尼佛教学一样。释迦牟尼佛教学,头一个就是告诉你,「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你看跟《三字经》上是不是一样的?你本来是佛,你本性本善,但是习性不善。那教育是什么?教育是如何帮助习性跟本性相应,不要距离太远,完全要靠教育。人都能用本性去生活,这是道,大道!三皇五帝的时候用道德治天下,就是这个意思,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道相应。可是一代确实走下坡,不是走上坡,道失掉了以后再讲德,德失掉之后再讲仁,到三代都讲仁了。周到了晚年,周虽然八百年,晚年是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是乱世,孔子生在那个时代,孔子生在春秋,孟子生在战国。春秋战国前后大概将近五百年,乱成一团,但是还讲义。三王讲仁,三王是夏禹、成汤、周家的文武,以仁治天下。到春秋战国讲义。汉统一之后,这才完全国家制定用礼、用儒来教老百姓。所以古代这些帝王他们很聪明,他们用儒做政治教材,治国,齐家治国;用佛教人民,有道理;用道来祭祖先。儒释道都被帝王用上了,用得非常好!所以国泰民安,太平盛世就这么出现的。所以离开教育就麻烦大了,什么问题都出来了。

  教育一定要以道德为根本,人决定不能离开道德。佛法的教学也非常简单,五戒十善、六和六度、普贤十愿,就圆满了,千经万论不离这个原则。十善虽然只十条,很简单,可是小乘阿罗汉把它展开为三千条,叫三千威仪,这是智慧;大乘更了不起,把它展开为八万四千细行,十善圆满,十善圆满就成佛。我们往往把它看轻了,认为它太容易了,哪里知道里头有这么大的学问!《华严》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就是十善,多就是八万四千菩萨行,统统是从十善里头开出来的。所以这个地方讲三业清净是根本,清净的标准就是十善,心不贪、不瞋、不痴,这是意清净;身不杀、不盗、不淫,身清净;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清净。学了要做到,要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你真正得受用。方东美先生早年教我,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什么是最高的享受?三业清净就是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与贫富贵贱不相干,这个一定要懂,不造孽,不犯过失,这才是最高的享受。

  我们看阿难,你看听了佛的话,马上就动作现前了,下面真的阿弥陀佛就出现了。我们看底下这段经文,「弥陀应现」:

  【顶礼之间。忽见阿弥陀佛。容颜广大。色相端严。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

  这是真的不是假的。『忽见』,「表感应神速」,太快了!「顶礼未毕」,这『顶礼之间』,不是顶礼之后,这三拜还没有拜完,就「眼见极乐教主」,就是阿弥陀佛,「并耳闻十方如来赞叹弥陀」。这个境界难了,见佛比较容易,见佛的时候,同时听到十方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这个就少了。远公大师,我们在传记上看到的,前面三次见到极乐世界,他没有听到赞叹。这第四次是佛来接引他到极乐世界,他见到莲社的老同修(先往生的),都跟着阿弥陀佛一起来迎接他,一个一个他名字都说得出来。这第四次见,前三次没说。如果说听到有佛声音赞叹,他一定会说的。这些是各人善根福德因缘不相同,阿难毕竟是大权示现,而且是现证须陀洹果,这是他示现证得了初果,那善根福德跟凡夫不一样。

  「《会疏》云:盖夫土无定相,净秽因心」。你是生到净土,或是生到秽土,秽土,我们今天讲染污,秽就是染污。今天地球严重的染污,比三十年前超过很多倍,三十年前比现在清净,再三十年前比现在更清净,这是我们自己经历过来的。现在染污非常严重,一年一年,每个人都能够觉察出来。染净确实是因心,这是什么?心能控制物质。下面说,「譬如诸天共宝器食,随其福德,饭色有异」。诸天福德不一样,这些天人在一起吃饭,饭菜都是一样的,每个人尝到口里味道不相同。为什么?意念产生变化,让吃的物味道产生变化。心地清净,福报大的,他吃起东西格外有味道。你一个生烦恼的、一个生气的人,在气头上一切都不正常,你吃那个东西没有味道,这个我们自己能够看得到。你想心情快乐的人在一块,那个人在生气,饭菜完全相同,味道决定不一样。何况是天人,又何况是诸佛菩萨!

  所以我曾经说过,那个时候没有看过这些经,不知道经上有这些话,我心里猜想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天天出去托钵,人家给的饭菜不一样,佛放在口里,一定味道非常微妙。为什么?心清净,福报大,肯定把这个食物转变成最好的妙味。以后看到经文上果然有这个句子,说明什么?境随心转。心地到纯净纯善,就是吃有毒的东西,你放到嘴里,毒就消掉了,你吃的都是最营养、最健康的,用不着挑挑拣拣。这是什么?自己确确实实能转境界,不为境界所转。《楞严经》上讲,「若能转境,则同如来」,你跟佛菩萨差不多了。要学着转境界,不要被境界所转,这叫功夫,这是真正的善根福德。佛可以、菩萨可以,我们也能做得到。

  大乘经教上常常告诉我们放下执著,于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这个人就证阿罗汉果。说明人天有执著,阿罗汉没执著,他有分别。如果把分别放下,他就是菩萨,说明菩萨不但没有执著,也没有分别。那更高一层是佛,佛不起心不动念。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最高的境界。这种境界,什么境界在面前全都被他转了。也就是说任何境界到他那里,自然回归大自然、回归自性,都能变成最好的、最善的、最美的。完全用念头在转,转境界,这个道理就是清净平等觉。那我们今天的心,清净平等觉完全丧失掉了,不清净,被染污了;不平等,这里头就有傲慢、就有高下、就有分别,这些妄念出现了,不平了;起心动念,心定失掉了。要知道真心是清净的,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自性是真心,真心是不动的。我们现在的心起念头,你看前念灭,后念生,一个接一个。但是前念跟后念绝对不是一个念头,每一个念头都是独立的,相似不是相同,所以是一种相似相续相。

  实际上就像我们看电影,过去那种电影很容易理解,过去老式的电影用幻灯片的,现在用数码,我们比较困难。那我这个地方,这就是老式电影的底片,幻灯片,用放映机打在银幕上,每一张不一样,张张不相同,我们的念头跟这个一样。这个玩意在放映机里头,它的速度是一秒钟二十四张。一秒钟二十四张把我们眼睛欺骗了,我们眼睛以为那个东西真的在动,其实没有。现在弥勒菩萨告诉我们,我们的念头一秒钟多少张?一弹指是三百二十兆。一秒钟能弹几次?我相信可以弹到五次,年轻力壮,你去弹。五再乘三百二十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你怎么知道是假的!这是什么?就是我们眼前的境界,一秒钟一千六百兆的生灭。所以佛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包括什么?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统统是这个速度在变化。

  真心不动,妄心在动,妄心是阿赖耶,真心不动。佛陀的教育没有别的,教我们回归自性,我们从动中回归到不动,就成功了。所以一定要晓得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门道,统统修的是禅定,离开禅定不是佛法。那我们净土宗是用念佛的方法来修禅定,你看把一切都放下,让心里头只有一句佛号,就归一了,这就是禅定。这一句佛号念久了就得定,这个得定叫念佛三昧,是用念佛方法得到的禅定。禅定完全相同,方法不一样,无量无边的方法都能得禅定。所以佛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因为方法不一样,到最后结果是相同的。所以法门平等,要互相尊重,不可以互相毁谤。各人根性不相同,所以佛教的是无量的方法,就是法门无量,门门都成无上道。

  佛教传到中国来,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特别是它的这个方法,就是戒定慧三学,儒道完全接受。这是非常稀有难得,都知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都讲求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理论跟道理,外国人不知道。这个方法真好!一门,他就想一桩事情。一般人,中等人,四、五年他心就定了,妄念他就少了,定生智慧。定了之后再二、三年,他就开悟了,纵然不能大彻大悟,他也能有大悟。大悟就不得了,大彻大悟是成佛,大悟是到阿罗汉菩萨的境界,智慧神通都能现前。外国人不懂这些,以为我们老祖宗讲的东西、方法都是错误的。但他现在觉悟了,现在他自己没有办法了,到东方来找,到印度去找。可是他们没有福报,为什么?真正高人都往生了,都不在了,现在到东方来找,高人没有了。三十年前还有,还有几个,现在没有了。现在他找到我们算是高人,我们跟前一辈比,差好大一截,差很远。这说明他们没有福报。所以我们要认真、要努力,要求祖宗加持,求三宝保佑,我们不为自己,为国家民族、为苦难众生,我们深深相信中国传统文化能救全世界。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四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