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七集) 2012/9/4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49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九百九十三页,我们从第二行最后一句看起:
「故疏云,何隔念与时乎?」这是《会疏》里面的话。念老为我们解释,「只是一念,无去来今」,去来今是过去、未来、现在。这是讲的三世,三世是时间,这一念里头没有时间,不但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时与空都不存在。祖师们常说「当下即是」,也就是这个意思,当下就是。这个概念很不好懂,往往我们学佛学了几十年都无法理解,到底它是什么意思。我们看到近代量子力学家的报告,于是我们有了一些概念。我们仔细去观察,这个事情是真的,这是什么?大乘教里所讲的诸法实相;换句话说,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相没有去来今,真相里头没有时间跟空间,时间跟空间是假象,不是真相。真相确实只是一念,所以一念归真,当下就见佛。
我们今天这一念归不了真,这一念是妄念,妄念相似相续。成佛不是别的,就是一念归真。阿难一念归真,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就在面前,不但见相,而且还听到十方诸佛对阿弥陀佛的赞叹。我们在这里头细心去观察,空间没有了,十方诸佛都在面前,都听到大家的声音;时间没有了,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同时现前。这个事是千真万确的事实,不是幻想、不是迷信,确确实实是事实真相。所以「是故阿难念佛礼佛,即见弥陀」,这说明什么?境随心转。真心能生能现,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一念归真那个心就能生万法。
「故行者临终」,行者是念佛人,求生净土的人。这就是修净土的人,临命终时「若能一念归真,亦必当下见佛」。最后这一念没有杂念,最后这一念确实是真心在念阿弥陀佛。怎么叫真心?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这就是一念。这一念,第十八愿说,一念、十念决定感得阿弥陀佛现身来接引你,这就往生极乐世界。「蒙佛接引往生极乐。故云:念佛时即见佛时」。大势至菩萨在「圆通章」里头告诉我们,「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我们一般人念佛见不了佛,不是佛没有来,佛根本就没有离开我们,跟我们确实是融成一体,我们没有感觉,麻木不仁。为什么没有感觉?妄念、分别、执著障碍了,障碍了真心,障碍了正念,故障就出生了,佛没有现前,不是佛不在,佛在。好比佛常常比喻,把心比作水,我们这个水浑浊、不干净,把心比作水,这个水是动的不是静的。念头生灭不住,它有波动现象,它有染污,所以佛在面前看不清楚,照不见。如果这个水清,没有染污,定的、不动的,它像一面镜子一样,佛是清清楚楚现在水中,你看得很清楚、很明白。不是佛不现,是我们的心水染污而动荡不定,是这个原因。
诸佛如来的教诲,原理原则是一个,方向、目标是一个,可是方法千变万化,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那是方法。无量无边的方法,向着是一个方向、一个目标,这个你一定要懂得。这个方向目标是什么?是戒定慧。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所走的共同一条大道,因戒得定,因定开慧。现在人修行,比十年前的人困难多了,为什么?十年前的社会比现在安定,十年前的人心没有现在这么浮躁。现在的浮躁可以说达到顶点,所感得的,社会的动乱、地球的灾变全都出现了。这是果,我们看到果就应当要知道因,因是什么。过去,这种变化我们可以十年十年的来比较,一个十年不如一个十年;现在不是的,现在是一年一年比较,非常显著。我们初学佛的那个时候,是一世一世比较,一世是三十年,三十年三十年做个比较。为什么?它变化很慢,必须得三十年才看见。现在不是的,现在每年你都看见,年年不一样,差别非常明显。这里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灾难要来了,古人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起风了,风后头跟着有云雨。
有没有办法改变这个世间?理论上有,事实上有一定的困难。难在哪里?我们迷得太久,把老祖宗东西丢得时间太长,一时要找回来很难。所以觉悟的人很少,不多,不觉悟的人多,虔诚佛教徒里头,迷惑的多,觉悟的少。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事实真相。世尊在经典里面劝导我们,目的在哪里?帮助我们建立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信德是一切功德的基础,信没有了,所有功德全完了。中国人讲五德,仁义礼智信,最后的底限也是信,信没有了,前头全是假的。现在这个世界,不是指某个地区,指整个全球,不仁、不义、无礼、无智、无信,五个字一个都没有了。为什么没有?对古人不相信了,眼光短浅,只是看眼前,明天的事情他不管,他只管今天,只看眼前,不顾以后。
前两天吴教授在我们这儿,告诉我,很多学生家长跟他讲,我的孩子缺德不要紧,不能缺钱。我相信,这个观念是绝对大多数人的观念,如何去赚钱,可以不择任何手段。殊不知,不择手段赚来的钱都是他有福报,命中有;命里没有的,如果钱一到面前,他命里头没有,他灾祸就来了。最明显的,生一场大病,把这个赚来的钱花光了,要不然出了祸事,也会把这个钱花光,命里没有。命里有的,他能得到享受。虽然命里有,用这种不正常的心念、手段,他已经亏折、亏损了。你就知道这个世间人有很多真有大福报,他那个大福报可以享十几代,可以享受几百年,可是那么大的福报,他在短短几十年之间就花光了,而且还造了很多罪业。这什么原因?没人教。所以总而言之、统而言之,真正问题的根源是教育,不是别的。
中国老祖宗懂得这些东西,告诉我们「民之本教」。这句话我们掉过头来讲就好讲了,教化人民的大根大本,是这个意思。是什么?孝。中国文化是孝文化,中国文化是亲爱的文化,父子有亲。孝是什么意思?这个字是会意,看到这个符号你就体会它意思,上面是老,下面是子,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这叫孝。外国人讲代沟,代沟就不孝了,把孝字拆开了。没有代沟,上一代还有上一代,下一代还有下一代,过去无始,未来无终,是一个整体,这个字代表的意思。在佛法里头说,大乘教里头,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自己是一体。「阿弥陀佛即是我心,我心即是阿弥陀佛」,一体!一体怎么能没有感应?它有非常明显的感应,不可思议的感应。
念老为我们解释,说「何有余念与时间之间隔耶?」说明经跟疏的意思,对于事实真相讲得非常好,没有时空的间隔;时是三际,间是十方,空间跟时间都不存在,这是真的。下面解释颜,『容颜广大』,「颜」是面貌,你所见到的阿弥陀佛,「广大者,如《观经》谓无量寿佛,佛身高六十万亿恒河沙由旬」。这个数字太大了。有没有人见过?当时佛讲经的时候,教导大众,阿难率先,顶礼之间见到阿弥陀佛,确实就是这样的大身。「眉间白毫,右旋宛转,如五须弥山。佛眼如四大海水」,这是形容相之高大,人在这个相下面像蚂蚁一样。能看得清楚吗?能。为什么?佛力加持,会让你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得不到佛加持,这样大的相见不到。
『色相端严』,这是「相好庄严」。「《观经》曰:无量寿佛有八万四千相」,不是三十二相,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各有八万四千随形好」,每一相都具足八万四千好,这个我们要记住的;每一个随形好,「一一好中,复有八万四千光明」;还有,每一个光明里面有八万四千化佛、菩萨,在十方接引众生。这是阿弥陀佛的神变。我们一定要知道,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即使是同居土下下品往生,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什么意思?作阿惟越致菩萨,这个菩萨色相端严,神通、智慧、德能跟阿弥陀佛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十方无量无边诸佛,我们要选定阿弥陀佛,要求生极乐世界,原因就在此地。极乐世界的成就太稀有、太殊胜了!一切诸佛刹土,你要修跟佛同样的相好得慢慢修,从初住开始,经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得慢慢来。时间多长?三个阿僧祇劫,你才能修成六十万亿恒河沙数由旬这样高大的身,身有八万四千相,相有八万四千好,才能修到这个程度。可是到极乐世界不用修,到极乐世界就证得了,这不是自己能力,是阿弥陀佛威神加持的,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在极乐世界兑现了,这个便宜可占大了!
所以,选择往生极乐世界,这是世出世间第一等智慧之人,没有这个智慧,他怎么会选择?甚至于他说天上很不错,人间也很好,六道都出不去。人天福报很能迷惑人,人修行无量劫来为什么出不了六道?说老实话,就是为人天迷惑,他被迷住了。我们这一生当中,如果再被人天福报迷惑,又完了,来生能不能得人身?不能。为什么不能?你说我修得不错。正是因为你修行没有给众生做好榜样,你修到最后还在轮回,这就错了。就凭这一条,果报就是无间狱,你让多少修行人看到你这个样子退心了。佛在经教说的不是真的,你看,那个人修得那么好,还要搞轮回、还要堕恶道。总而言之,佛教我们从戒、从定、从慧去修,没有遵守。戒没有,其他的全完了,戒是基础,戒律里头最根本的就是十善业。
修学不仅是净宗,无量无边的法门,净业三福说得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无论你修学哪个法门。无量法门,不论是哪个法门,都要以净业三福做最高指导原则。佛没有说某一个法门例外,没有,连净土法门也不例外。净业三福头一句「孝养父母」,这一条没做到,就全部就完了。不容易,真难!第二句「奉事师长」,今天有几个人孝父母、敬老师的?不孝父母、不敬师长,来生人身得不到,怎么能去作佛?阿弥陀佛怎么可能接你往生?一定要懂!孝亲尊师怎么做法?我们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弟子规》,把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是基础的基础,太重要了!无论世间法跟出世间法,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比什么都重要…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