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几个人知道?有几个人真干?所以,学佛学了多少年没有进步,没有契入境界,什么原因?没有从根本修。好像盖大楼一样,盖上去倒掉了,都没有盖成功,为什么?没有地基。
《弟子规》是基础的基础,还得要加上《感应篇》,因果教育,那是真的不是假的。善有善果,恶有恶报,起心动念不要认为没有人知道,天地鬼神知道。我们现在晓得,科学家做了些实验,树木花草知道,山河大地知道,没有一个不知道。为什么?科学家证明了,所有物质现象统统有受想行识,江本胜的水实验,水是矿物;不仅仅是水,所有一切矿物都有这个能力,只是你没发现。美国修.蓝博士到我这儿来访问,他就站在我身边,告诉我们大家,我们起心动念,他说这桌子知道,坐的椅子知道,天花板知道、墙壁知道、地板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你瞒过谁?这话是真的,我们听了完全理解。为什么?贤首国师《妄尽还源观》里头讲得很清楚,我们曾经学过两遍。
《妄尽还源观》把宇宙的真相讲得太清楚了,文字不多,好文章。万法从哪来的,这个问题现在科学跟哲学没有答案,还在摸索,可是佛经讲得很清楚,一体。一体,这个体就是宇宙万有的本体,哲学里头讲的本体论。这个体是什么?是「自性清净圆明体」。我们通常讲真如、本性、真心,全是讲这个东西,讲自性,都是讲这个。这句话七个字,把自性里头本具的功德统统显示出来了。头一个告诉我们自性,自不是他,自己在里头,他也在里头,所以整个宇宙是一体。这个体,佛教的名词叫性,叫自性。自性什么样?清净的,惠能大师明心见性,头一句话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没有染污;换句话说,染污是错误的。自性里头没有我,《金刚经》讲的四相、四见统统没有,「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清净;「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平等。念头都没有,不但现相没有,念头都没有。清净两个字就是我们《无量寿经》上的经题,「清净平等觉」,这是自性。
圆是圆满,它什么都不缺,惠能大师见性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足就是圆的意思,圆满。明是光明、是智慧,这个智慧是无所不知。在自性里面,佛用四个字来表示它、形容它,见闻觉知;在六道、在十法界,它迷了,迷了叫受想行识,加上一个色,色是物质现象,合起来叫五蕴。十法界里头有五蕴,一真法界里头没有,一真法界是法性体、法性身,它有见闻觉知,它没有受想行识。我们物质的实验,江本博士水实验,它是见闻觉知还是受想行识?我们细心去观察,它是受想行识。为什么?它有分别执著。你看我们爱它,现的图案就美;我们讨厌它、恨它,它的图案就很难看。这就是什么?它有分别、它有执著。如果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只有见闻觉知,它现的相一定都是很美好的。一迷一切迷,我们迷了,整个山河大地全迷了,把见闻觉知统统变成受想行识。这些道理,我们看到科学家的报告才觉悟了,才真正明了,不读那些报告,的确非常难懂。
科学家提出以心控物,因为物质环境、精神环境、自然环境统统是从念头生出来的,念头改变,外面环境就改变,这就是以心控物理论的依据。今天社会风气不好,地球灾变很多,什么原因?居住在地球上的人念头不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跟性德相违背,它就出毛病了。性德是什么?佛家讲的五戒十善是性德,中国人讲的五伦、五常、八德,这性德。如果我们每个人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与性德相应,灾难就没有了。这是以心来控制物质、来改变物质,它是不善的心行所造成的,我们今天用纯净纯善的意念能够把灾难化解。
所以修行,六十一年前我第一次跟章嘉大师见面,就向他老人家请教,修行有没有一个简单巧妙的方法,让我们很容易契入境界?我提出这个问题。他老人家看着我,我也看着他,等他老人家开示,看了半个多钟点他才说了一个字,说有。我就很注意听,他就不说话了,再等了六、七分钟,给我说了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为什么这个问题提出来他不立刻回答,他要等那么久?我十几年以后才知道。古人教学的方法跟现在不一样,现在年轻人心浮气躁,给他讲没用处,叫耳边风,他不相信,讲了等于白讲。我在年轻人当中还是比较沉得住气的,他都要等我半小时,把杂念都除掉了,专心来听他、来接受他的东西,他才肯说。让我们晓得印光大师常讲的,一分诚敬得一分收获,十分诚敬得十分收获。我们在老人面前表现的是浮躁,诚敬心不够。他让我等,能不能等半个小时,聚精会神的等半个小时才给你说,这有道理的。还分了两截,说了个有字,我们的心动了,等了半个小时,他说「有」,我们精神一提起来;我们叫提起精神,他叫什么?叫浮躁,你看又浮躁了、又沉不住气了。再过六、七分钟,定下来了,再给你讲。古德授受我们沾到一点边缘。老人给我们的典范是在定中,你看他行住坐卧都好像在定中,真是大乘经上所说的,行住坐卧,讲四威仪,都在定中。这是自性本定,《楞严经》上所说的首楞严大定,这是真正得受用。
我跟大师三年,他往生了。我们每个星期见一次面,时间最少是一个小时,他会接见我。我问了不少问题,没有一个问题他不能回答的,才知道大师辩才无碍,回答得叫你心服口服,真实智慧、真实利益。以后跟李老师,跟他十年,李老师接学生那是大开方便之门,要求没有那么严格。这是什么?随顺众生根性,知道他没什么利益,真正利益他得不到,给他阿赖耶识种一点种子,所以随机随缘。章嘉大师那种教学一般人受不了,一次碰到了,下次不去了。这是我跟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我就是老师一句话不说,我也愿意陪他坐一个小时,那个磁场太好了,那是一种享受。你得有一个小时的定功,没有定功你享受不到。老人家那种定静慈祥、智慧与慈悲,不用说一句话,你完全能感受到。
底下跟我们解释黄金山。『如黄金山』,这是个比喻。「《观经》曰:无量寿佛身如百千万亿夜摩天阎浮檀金色。复以身形巍巍如山,故云如黄金山也」,后面这两句是念老说的。阎浮檀金是黄金里面最好的金,这个名词,佛学辞典上可以查到。「如上之报身庄严」,《观经》上所说的,祖师大德所讲的,「虽非阿难及其果位以下之会众所能尽见」。阿难在楞严会上证得是初果,初果以下这是凡夫,当然自己没有能力见到这些瑞相。「但以两土如来威神加被,以胜方便随其根器,各各能见」。这就是与会大众为什么能见?释迦牟尼佛加持,阿弥陀佛加持,所以大众统统见到了。「是故阿难即见彼佛,如黄金山,高出一切诸世界上」。
在我们学佛一生过程当中,这种瑞相有没有人见过?我曾经问过一些念佛念得很纯,念得很不错,信心、愿心都很好的,我就问他们,有没有见到佛?见过佛相这样高大的?有。这些人不是妄语。但是听到声音的很少,特别是听到十方诸佛赞叹阿弥陀佛,这个的确很少见。因缘成熟的时候一定见到,什么时候成熟?往生成熟了。在你往生的时候,阿弥陀佛来接引你,这个时候见到了。见到佛身大小各人不一定,就是各人修行功夫、缘分不相同,但是要知道全是佛的化身,不是应身、不是报身。经上所说的是佛的报身,阿弥陀佛在极乐世界所现的身,阿弥陀佛来接引的时候是随类化身,不相同。反正你见到都会认识,都知道,真的,阿弥陀佛来接我了。
我们再看下面这段经文:
【又闻十方世界诸佛如来。称扬赞叹。阿弥陀佛种种功德。无碍无断。】
我们看注解。『无碍无断』,这最后这一句,「十方如来演四无碍之妙辩,故云无碍」。四无碍辩才,第一个是义理,对于诸法的义理能讲得很清楚、很明白。第二个是法相,像一些名词术语,通达没有障碍。第三个是言辞、言语,像大经上说,「佛以一音而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无需要翻译的,听佛说话就像听自己习惯用的语言,佛有这种能力。这种能力叫圆满的音,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统统听得懂。这为什么?真心。妄心有障碍,妄心不一样,各人心不一样。中国古人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人面貌不一样。为什么?面貌是你心现出来的。什么时候现出来的?是你投胎来的时候现出来的。
相好跟母亲的关系大了,母亲在怀孕这十个月当中心情很愉快,不生烦恼,这小孩身体、相貌都好;如果母亲怀孕的时候烦恼,心情不愉快,有怨恨、有愤怒,这个小孩身体跟脾气都不好。中国人懂得这个道理,叫胎教。怀孕这十个月,母亲要守住怀孕之礼,这十个月当中保持自己心情愉快。不能看的东西决定不看,所有负面的现象不看,不能听的东西不听,不应该说的话不说,所谓是「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没有傲慢、没有嫉妒。这个小孩就好,这个小孩所禀承的是正气,身心健康,很好教养,他听话。这就是圣贤的基础,所以圣贤基础是母亲给他奠定的。母亲不是圣贤人,怀孕的时候做三百天圣贤,好好学圣贤,你那个胎儿就禀受圣贤的气分,这是真的,这不是假的。如果怀孕这十个月,夫妻常常吵架,常常不愉快,这个小孩生出来之后就很不好调教,脾气很坏。自己要负责任!
辞无碍。第四个乐说无碍,喜欢说。虽然你有无碍辩才,不喜欢说,不能教化众生。教化众生要无碍辩才,无碍辩才从心里头出来的,不是从知识里头学来的,知识里头学不到。它不是知识,它是智慧,智慧一定是真心。愈真诚,辩才真的是无碍,没有学过的东西问他,他都能给你解答。
「如是赞叹,尽未来际」,十方世界所有诸佛如来,没有一尊不赞叹阿弥陀佛的。两土如来作斯示现用意何在?都是为了加强我们的信心,坚固我们求生净土的愿望。决定不回头了,一心向往,这一生当中决定得生。亲近佛陀好事情,亲近阿弥陀佛无比殊胜。阿弥陀佛,这诸佛赞叹,「光中极尊,佛中之王」。所以做…
《净土大经科注 第四九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