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五集▪P2

  ..续本文上一页报庄严土怎么来的?是无始无明习气变现出来的。习气要断了,实报土不见了,假的。普朗克的话是正确的,根本没有物质这个东西,物质全是假的。但是实报土里面跟十法界完全不一样,为什么?十法界是识变的。实报土叫一真法界,它没有八识,没有五十一心所,它不会变,所以它是自性现的。但是自性这个缘,是要无明的习气才会现这个相,这个相无比的殊胜庄严,叫法性身,正报;叫法性土,依报。换句话说,依正都是自性变现出来的,这里头不掺杂阿赖耶,它没有。天台大师称他们为分证即佛,六即佛的分证,就是他还没有到达圆满。这个没有圆满,无始无明习气没断干净。

  无始无明习气有没有方法断?没有方法。你说想个方法去断它,你就堕落了,你又起心动念了。怎么办?随它去,根本就不理它,时间长了自然就没有了,这叫无功用道。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修行,叫无功用道。这些人每天依旧听经,听佛讲经,依旧到处供佛、闻法,教化众生,不亦乐乎。他们的神通、道力、智慧、德能、相好跟佛没有两样,佛所有的他们都有。就是一样不能跟佛比,佛没有无始无明习气,他还带著一点习气,除了一点习气之外,确实没有分别。所以他们得大自在,自行化他不亦乐乎,时间久了自然没有了。自然没有了,他就升级了,升到妙觉如来。怎么知道升妙觉?实报土不见了,习气一断,实报土就没有了,实报土原来是习气变现的。实报土不见了,什么东西出现?常寂光出现了,这才真正究竟大圆满,融入常寂光。净土里面讲四土,最高的常寂光,常寂光是自性;换句话说,他回归自性了。

  这个很不好懂,我们不得已用灯光来做比喻。如果有个大讲堂,这个大讲堂里面有一千支灯光,有一千盏灯,每一盏灯都有个按钮。自性是什么?自性是光,我们把按钮按下去,灯亮了,放光了。所有的灯都打开,这个灯打开之后,永远不会熄的,这叫常寂光。这是什么?这就是自性,这就是圆圆满满的明心见性,不带无明习气。我们看还有几盏没亮的,没亮是没见性,代表什么?代表十法界里面众生,十法界的佛也没有见性。还有看这个灯光很弱,不是很明亮,那就是他带的习气很多、很重。习气愈薄它就愈明亮,习气完全没有了,他的光是圆满的。古人用月亮做比喻,十五的月亮,满月,表示一点习气都没有;十四,还有一点点;十三,又多一点点,用这个做比喻。但是它是真的月光,不是假的。真月光什么?他是真佛,他不是假佛,跟十法界的佛完全不一样。十法界里面的佛,一分光都没有露,那是什么?那是初一的月亮,完全没有光明。

  所以佛在《华严经》上告诉我们,「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个大殿上的灯有没有我们?有。我现在是凡夫,迷得太深了,妄想分别执著全有;换句话说,你是漆黑一团,迷了。但是在不在讲堂里?在。常寂光是诸佛如来,光跟光融起来了,分不开是自、是他。有没有自他?有。性上没有自他,相上有自他,理上没有自他,事上有自他,但是自他是一不是二。换句话说,这一支没有打开的灯,它也在这个光中,没有离开光明。等到它亮了,亮也是慢慢从小光,渐渐光就足了,他还是没有离开常寂光,常寂光是本体。常寂光是中国老祖宗讲的本善,本性本善,习性不善,习性是阿赖耶,本性是常寂光。於是我们这才搞清楚,我们每一个众生都在常寂光中,在诸佛的常寂光中。诸佛也在我们自己常寂光中,不是没有,真有,只是有障碍,暂时不现。虽然不现,我们自己常寂光跟一切诸佛常寂光是一不是二。这要很冷静去思惟、去观察,你才能懂这个意思。

  这里头教我们什么?教我们一切法是清净的,一切法是平等的,没有高下。在一切众生,或者一切佛菩萨那里,没有自卑感,也没有骄慢,为什么?平等。极乐世界它的殊胜,是在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有断干净,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就让我们生活在常寂光当中。凡是生到极乐世界的,即使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作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菩萨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比十法界的佛高一等,这是净宗不思议之处。所以,一切诸佛赞叹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太难得了。

  我在这里写了几句话,「万法全体是寂光,无时无处而不融,不一不异」。我们自己跟一切万法、跟诸佛如来、跟六道众生、跟地狱、饿鬼、跟蜎飞蠕动,真的是不一不异,圆融一体。万物就是我的法身,万佛本是一体。《华严经》上说,「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里头著重在三世,三世里头有未来佛,所有众生都是未来佛。我们从这个境界里头去培养自己的清净平等觉。你不知道,以为我比别人高,人家不如我,这就完了,别人没吃亏,自己吃亏了。修行,这世间真正做学问的人,最怕的就是这一点,这个习气、毛病与生俱来的,是什么?我慢。那就末那识,四大烦恼常相随。「我见」,这是根,与这个根同时发生的,「我爱」,我爱就是贪,「我慢」就是瞋恚,「我痴」就是愚痴,贪瞋痴。贪瞋痴三毒与生俱来,你什么时候一念不觉,从自性里变现一个阿赖耶的时候,这个烦恼就跟著你来了。这个东西是什么?觉了的时候它是戒定慧,迷了的时候就叫贪瞋痴。

  所以我们戒律不能持,那是什么?我们贪心重。如果没有贪心,你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自然就是戒律,不是学来的。这是什么?性德。贪心把性德盖覆住了,把性德变成了贪,贪毒,是这么回事情。瞋恨把我们自性本定失掉了,有定怎么会有瞋恨?不可能。傲慢、嫉妒都是这里头产生的,说明什么?没定。有戒决定没有贪心,贪烦恼就断掉了;有定,瞋烦恼断掉了;有智慧,痴烦恼就断了。所以佛常讲,「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贪瞋痴要不要息灭?不要。戒定慧成就,贪瞋痴就没有了。我还有贪瞋痴,说明我戒定慧没有,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有没有定功?还有一点点不高兴,没定功,那个定是假的。戒律怎么样?还有一点贪心,那戒是假的,装模作样的,不是真的。真正戒定慧的时候,贪瞋痴断掉了。这些道理我们得搞懂、搞明白,然后我们自己再真正去修,知道自己不行。持戒很严,还有贪的念头,假的;定功很深,还有怨恨心,还有不如意,哪来的定!所以这东西不搞清楚的话,自己往往产生很大的误会,以为自己学得不错了,其实一身的毛病。

  我们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个最捷径的道路,但是也应该把这些烦恼习气放下得愈多愈好,为什么?到极乐世界品位高升,原因在此地。极乐世界品位高,说明你成就快速。所以你一定要正面反面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我们是未来佛,跟一切诸佛共同一法身,现在我们是烦恼、习染障碍了,法身不能现前。能见实相,实相永恒不变,障除掉就见到了。见佛菩萨,其实哪一个不是?个个皆是,人人皆是。所以经上才提醒我们,「当相即道,即事而真」。如果你明白这个道理,你真懂了,你对一切人存恭敬心,你对一切人真诚,为什么?那是对你自己。真诚恭敬心是你的真心,你真心显露了,真心显露了是什么人?那就是佛菩萨。虽然没有成佛,你跟佛菩萨很近很近。如果以为我自己很行,别人都不如,你跟佛菩萨距离遥远,很远很远。「敬人者,人恒敬之」,这世间人讲的,大乘佛法讲,敬人者就是真正敬自己,轻慢别人是轻慢自己,自他是一不是二。所以把自己修好了,别人就圆满了,自己成佛了,你所看到一切众生全成佛。《华严经》上说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不但有情都成佛,花草树木也成佛,这无情的,山河大地也成佛了,为什么?共同一法身。

  小,一毛一尘,这佛经上常讲的,毛是汗毛,汗毛尖端上,小,一尘,一粒微尘,无一不是法界全体,这个事实也被科学家发现了。科学家做实验,照出全息照片。我没有看过这些仪器,听说它照的照片,照一个人的照片,把这个照片撕成两段,在激光下看它,两个都是完整的;分成四片,就是四张完整的;分到再小,你去看,张张都是完整的。这是宇宙的奥秘,这怎么回事情?大乘经教上讲,法尔如是,一切法本来如是。大小不二,大能容小我们知道,小能容大,一根毛端、一粒微尘,这里头包含整个宇宙,都在其中。我们在《华严经》上读过,谁能够入尘毛里面的世界?佛说普贤菩萨能入,能够入微尘里头有世界。世界里头还有微尘,微尘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这个科学没发现。小中容大科学发现了,但是重重无尽科学没有发现,真的是重重无尽。中国古人有两句话说得非常非常有味道,你愈读愈有味道,他说「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两句话要用现在的话来说,是顶尖的科学。这说什么?性德。整个宇宙是一体,整个宇宙不能分割,一体怎么能分割?而每一粒微尘里面都是含容圆满的世界,佛家讲的法界虚空界,就在一微尘中。

  我们这个身体,科学家告诉我们,多少细胞组成的?五十兆,这个身体五十兆个细胞。细胞很大,看得见。把细胞打破,看看细胞里什么东西,细胞是原子组成的,就看到原子。原子被科学家发现,八十年前的事情;微中子被人发现,这三十年前的事情,最近的事情。科学仪器愈来愈进步,便於观察,看宇宙的真相。

  我们现在回过头来再看这个经。这是因为一桩事情,有人以为这是著相,他真著了相,为什么?他有妄想分别执著。极乐的菩萨不著相,没有妄想分别执著,他们所看到性跟相是一桩事情,性是体,法是相,性相、理事、因果清清楚楚、明明了了。所以说「惜彼」,这些人「未知净宗之妙」,净宗是圆满的大法,「端在当相即道」。当相是什么?你当在相的面上,你就晓得这是自性、这是真如。这真的是明心见性了,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这个一切就是全宇宙,一就是任何一法里头都含著有全宇宙。还用得著多求吗?一法通达了,一切法全通了,障碍就没有了。所以大乘,精髓、妙诀就在放下。这个话,六十一年前章嘉大师告诉我…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