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上讲的四德,你自然就圆满了。为什么?那是性德,不用学的。这是菩萨。我们如果用戒律来说,这是四条根本戒。第一个,「随缘妙用」,你有能力恒顺众生,随喜功德,随喜功德就妙用。妙用是什么意思?随一切众生缘,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妙用。你起心动念不妙了,为什么?起心动念造业;随顺众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不造业。自己的心永远住在清净平等觉,没有丝毫干扰,但是又不妨碍你跟一切众生办事,这高明!会把事情办得尽善尽美,心里头痕迹都不著,这就是古人常说的,菩萨用心如镜。菩萨的心像镜子一样,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丝毫不沾染。沾染是什么?沾染是情识,合我意思的我喜欢,沾染了;不顺我意思的我讨厌,沾染了。只要一沾染就变成业,业就有报,善的业三善道果报,恶的业三恶道果报,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行菩萨道也出不了六道轮回。为什么?你不是真菩萨,你是假菩萨,真菩萨不著相,著相是假菩萨。这个事情不必问别人,问自己,我六根对六尘境界,还会不会起心动念,还有没有分别执著?有,肯定自己是博地凡夫,不是圣人。
谁是圣人?须陀洹是圣人,圆教初信位的菩萨是圣人。为什么?他没有我,不再执著身是我,他心平等。怎么平等?他边见没有了,边见就是今天讲的对立。他知道,虽然没有证得,遍法界虚空界跟自己是一体,所以不跟一切人事物对立,小小圣。证得这个小果,这小小果,两种神通自然现前,一个天眼通,一个天耳通,必定现前。但是有天耳通、有天眼通的未必是圣人,这个一定要知道。因为有五通的人,鬼有五通,天人也有五通。为什么他不是圣人?他有分别执著,圣人没有分别执著。所以圣人用真心,凡夫用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就是用第七、第六,第七识执著,第六识分别。
「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皆获四悉檀之益」。四悉檀我们这也有参考资料,「《三藏法数》:出《法华文句》」。《法华文句》是智者大师著的,就是《法华经》的注解,智者大师著的。这里面讲的四悉檀,四是四种,悉是中国字,遍的意思,檀是印度话,梵文檀那,布施的意思。四悉檀,四种普遍的布施、平等的布施,菩萨有,菩萨念念不忘,这就是利益一切众生,这是属於大德大能。我们看底下这句,「佛以此四说法,遍施一切众生,故名四悉檀也」。佛讲经说法为的是什么?用意何在?这就给解释出来了。
第一个,「世界悉檀:世即隔别之义,界即界分也」。我们换两个字来解释,大家更清楚,世是时间,中国古人以三十年为一世,所以世是三个十字;界是空间,空间有东南西北、四维上下,这界限。所以世界这两个字代表时空,这时空里面的万事万物,那就是众生。「盖由众生根器浅薄,故佛随其所欲乐闻,为之次第分别而说,令生欢喜,是名世界悉檀」。这是说明佛对一切众生教学教什么?不是随佛的意思,随众生的意思,你喜欢学什么他就教你什么,让你欢欢喜喜、快快乐乐。这是佛教化众生的手段,你需要什么我就教你什么。那现在的人,第一个要什么?要钱。你看吴教授上次来告诉我们,他有个学生的家长告诉他:我的孩子缺德没有关系,不能缺钱。这种心理、这种看法非常普遍,绝不是这一个家长,这个家长代表这一类人,现在在全世界太多太多了。我们怎么办?教他!你不是要钱吗?生财有大道,什么道?布施,愈施愈多。
这个方法,我跟章嘉大师那三年,大师就教我这个。我不贪钱,我没有钱,但是我也不想要钱,每天能吃饱穿暖,有个小房子遮蔽风雨,我就非常满足了,我没有贪心。弘法这么多年来,同修们的供养,我没有置产业,我依旧没有道场。这些供养做什么?做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真的愈施愈多,愈多愈施,好事情!天天快乐。不要去求,他自己送来,这没办法,要替他做好事。古人的话说得好,多事不如少事,少事不如无事,无事最好。我说了好多好多次,希望大家不要送钱给我,我无事,这最快乐!送来了,有时候他说我这个要印经,我这个要做慈善,我就替他做。他不说?不说,我得去想著替他怎么做法。出家人如是,在家人不例外,胡小林居士经营一个企业,我把这个方法告诉他,布施。
经营生意是服务众生,不是为赚钱的。将本求利,中国古时候商人有商道,商道取利取多少?十分之一。就是你能赚的,我十块钱本钱,我赚一块钱,这叫有道。我十块赚五块,过分了一点,还行。十块赚十块,现在十块赚一百块还不行,十块要赚一万块,都不像话了,这偏离了商道。有没有能得来的?也有。有,还是命中有的,但是用的手段错误了,用心不善,他所得来的跟他命里有的,已经亏欠、打折扣了。命里头有一百个亿,现在得到五十个亿,觉得自己很有本事,用不正当手段得来,他不知道,他命里头有一百个亿,现在打对折了。如果他懂得布施,他命里会增长,一百个亿会涨到两百个亿,真的一点都不假。现在这个道理没人讲,很多搞金融的都想偏了、都讲歪了。佛菩萨要经商,大商主,今天讲的大企业家,他会做得非常如法。自己得利,天下人都得利,自己有什么享受,天下人跟我一样享受;天下人还没有得到,我决定不干,这是道。
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你修这三种布施,这三种果报自然现前。这个道理讲给人听,谁相信?不敢相信。我的钱好不容易赚来,你叫我布施,那我赚这些钱干什么?他要累积,愈多愈好。累积,佛说「积财丧道」,不是好事情。财积多了,道没有了,道没有了什么东西来?罪有了。道没有了,罪上升了,你造罪业。为什么你造罪?你囤积那么多钱,这世界上有很多苦人吃不到饭、穿不到衣的,在生死边缘上,你有钱不去救济他、不去帮助他,这就叫造罪业。所以有就施,不要怕没有了,只有愈施愈多,不会说施了之后就没有了,不可能。章嘉大师传给我这个方法,他教我做。老人有智慧、有经验,我跟他见面的时候,他看到我,我的命很薄,命中没有财富、没有地位,又短命,真正是一个可怜人,到这个世间来,如果没有遇到方老师,可能我四十五岁那一年真的走了,肯定走了。老师把佛法介绍给我,我们认识了佛法,知道佛法不是宗教,也不是迷信,这太难得了,这是一门好东西,所以就想学。有缘遇到章嘉大师,这是佛门大德,我学佛的基础全是他老人家那奠定的,所以才有今天这一点成就。
命里头没有财,修苦行可以,弘法利生就需要财。今天弘法利生非常必要,为什么?社会大众迷失了方向,普遍的不知道佛法是什么,不知道传统教育是什么,这个问题太严重了。那要帮助这些众生,今天我们送光碟,在过去还得送机器。录音带送给他,他没有机器怎么放?连机器都要送给他。送给学校,送给一般道场,他们可以听、可以看。到最近这些年来,我们用网路,用网路有十几年了,用卫星电视也有十年,产生很大很大的效果。现在的网路电视跟卫星电视效果差不多,成本大幅度的下降,这个工具好,听众不必在面前,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都能收看得到。大概是二、三个月之前,国内有个同修来看我,他带著一个小的机器,就像手机一样,那么小的一个小机器,收看卫星、收看网路就在手里头,随时都可以收看,太方便了。而且成本很低,价格很便宜,他说他要送一万台给我,这种东西才真正让佛光普照全球。这是世界悉檀,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适合自己的程度。
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说出来,这是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纲领原则,他会教。那个人喜欢基督教,佛就现牧师身,就用基督教的《圣经》讲给他听,讲的内容跟大乘佛法一样,没有两样,妙,真妙!那个人喜欢真主,他就给他讲《古兰经》。我也干过这个事情,我在新加坡讲过天主教的《玫瑰经》,讲过《古兰经》,听众反应还都不错,皆大欢喜,这就是属於世界悉檀。从这个基础上慢慢再提升,先让一切众生生欢喜心,我们不反对他、不批评他,我们尊重他、爱护他。世界宗教是一家,《华严经》上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基督徒本来是佛,伊斯兰的信徒本来是佛,一定要晓得。
第二,「为人悉檀:谓佛欲说法,必先观众生机器(机宜根器)」,叫观机,看他的善根福德,看他的程度,看他的爱好,看他的习染、他的习气,多了解,应该给他说什么法。法要应机,说了他听得懂,他听得很欢喜,他会去照做。说了他做不到,这就不必说,为什么?没用处,把时间精神都浪费掉了。你教他的适合他的程度,小学就教小学程度,中学就教中学程度,大学就教大学程度。对小学,你拿大学东西教给他,没用,他听不懂、做不到,一定要他现前可以做到的。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这么强调儒释道三个根,不从根教起,那都不是真的,都在那里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不如教他念一句佛号,他还真种了善根。所以讲经不是讲给自己听的,是讲给别人听的,我自己想讲什么,这个不行,不契机。要晓得这个环境之下的众生他需要什么,你给他选择经教。就好像大夫看病,你诊断之后,他害的什么病,应该开什么方子给他,对症下药,药到病除,他病治好了,这有效果。教学亦如是,这就叫会教跟不会教。
我们今天开的这个讲座,这是不得已,这个讲座是什么?各种不同根性的人统统有,都在这个时候来听,而且在各个不同的地方,看卫星电视、看网际网路,程度都不等,这个就是佛家讲的大讲座,有浅有深,会听的得受用,不会听的种善根。所以古时候的教学,虽然没有现在科技这些方便,它有好处,它应机。它在一个讲堂,老师跟学生面对面互相沟通,听到有问题马上举手发问,有这个好处。我们用电视、用网路,这些地方就不方便。我们相信电视网路还是不断在进步,我们也相信会有一天,在电视上我们面对面谈话。我们今天这个音相能够播出去,大家能够收得到,如果将来你的接收器像手提电话这种电视机,能够里头有摄像照到你那,我就可以看到你,那就跟面对面谈话没有两样,这是非常有可能的。
我们这个世间需要用这些,极乐世界天人不需要。你看此地,阿难用真诚心礼拜称念,阿弥陀佛就现前,可以面对面谈话,极乐世界完全看到,就在面前一样,比我们这些机器高明,我们赶不上。所以佛教是科学,阿弥陀佛是遍法界虚空界第一大科学家。早年我在美国,美国人学科学,我说学科学到极乐世界去学,我们这个地方科学跟它比小巫见大巫,差远了,无论学什么、干什么都应该到极乐世界。你看根器之大小,「宿种之浅深」,这就是讲善根福德。「然后称其机宜而为说之,令生正信,增长善根,故名为人悉檀」。这说法是为人,不是为自己。前面第一个那是接引,让大家生欢喜心,这是接引。这正式跟你说法,说法是为你,不是为我。你需要什么,你想要什么,你有什么困难,真帮你解决,人愈来愈亲近。
第三,「对治悉檀:谓如众生贪欲多者,教观不净;瞋恚多者,教修慈心;愚痴多者,教观因缘。为对此等诸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故名对治悉檀」。这就是众生的毛病,烦恼、习气、业障每个人都有,这怎么办?像现在念佛人心不定,这佛号怎么样念都不能摄心,心都是散乱的,怎么办?印光大师有一个方法,这是他自己平常念佛,他说他也犯这个毛病,最后找到这么个方法,就是十念法。十念法就是专念「南无阿弥陀佛」,或者是念「阿弥陀佛」,都可以,四个字、六个字都可以。怎么念法?不要用念珠,行住坐卧都可以,躺在床上不要出声,默念;平常默念也可以,出声也可以,一句到十句,句句清楚,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十句。如果感到困难,十句记不住分两段,一段五句。但是五句,念到第五句,下面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六到十,不是一到五,是六到十。如果再感觉到困难分三段,三三四,三三四还是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念自然清楚,念到十再从一到十,无论一天念多少声佛号,统统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容易摄心,妄念不会起来,杂念也不会进去。他用这个方法用得很得力,介绍给我们,我们可以试试看,确实有效,清清楚楚。这就是什么?他用这个方法是引起你的注意力,你就不会分散,注意这个数字,一声一声的,一声接一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个第几句清楚。这都是对治,一定要有对治的方法,我们功夫才会得力。
总的来讲,人不能有欲望,欲望是烦恼的根、是业障的根。欲望只可以有一种,就是求生极乐世界,没有其他的欲望,我们这一生才会有圆满的成就。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六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