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七集) 2012/9/10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07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千零五页最后一行:
「欣乐愿生,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皆获四悉檀之益」。我们在此地又将四悉檀温习一遍,这大小乘佛法里头重要的修学纲领,佛当年教导我们,我们今天应当学习。悉檀是遍施,四种普遍布施,对象是一切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众生之苦从哪里来的?苦是迷失自性,迷於诸法实相。一切诸法真相他不知道,看错了、想错了,於是就说错、做错了,这个错误就叫做业。业有善恶,都是做错了,这个诸位要晓得。不善的业是错误的,善业也是错误的,为什么?那是六道轮回的因。行一切善,是六道轮回里面三善道的因,你出不了六道轮回;造不善的业,是六道里面三恶道的因。三善道是天、阿修罗、人道,这是三善道;三恶道饿鬼、地狱、畜生,这一定要知道。出不了六道轮回,还造六道轮回的业,你说是善还是不善?
佛法里面讲的善,标准就在此地,如何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这是善,果报不在六道、不在十法界。於是我们就晓得,佛法的这个标准是依大乘,什么是善?明心见性是善,明心见性超越六道轮回了。所以我们的修学,大家一定要晓得,持戒是善法,修定是善,开悟是善,不再搞六道轮回这个游戏了,这叫善法。念佛善中之善,为什么?这一句弥陀,戒定慧三学都在其中。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这个里头还有更殊胜的,生到极乐世界实报土,能够上辈往生,就是上三品,这不可思议!一切大乘里头没有这种法,这个我们要知道。
我们在一切法门里头找对治我们习气毛病的,找这个法无过於信愿持名,这个法太殊胜了。用这个法怎么用?你看此地,这是一般经上所说的,这对什么?对六道凡夫、对初学的、对二乘的。「众生贪欲多者,教观不净」。贪里面,贪的对象,财色名食睡,观不净行吗?观不净只对治里头一样,贪色的,佛教这种人修不净观。严重贪淫欲的念头,教他观白骨、观老死,常常想这个,念头自然就降温了,对治这个有效。那贪财怎么办、贪名怎么办?这都很不容易解决的问题。世尊四十九年的教学,经论里头有许许多多的方法,我们要用得善巧。好比世尊为我们处方很多,用的药物都不一样,我们如何来配这个药方对治我们的毛病。
实际上这个贪,贪瞋痴,总的来说,印光大师用的方法巧妙,他用一个字,「死」。老人家他的关房我去参观过,在苏州灵岩山寺。他的小佛堂大概只有我们这个摄影棚一半大,关房,整个关房大概就是这样大,摄影棚这么大,一半是卧房,房间,另外一半是佛堂。佛堂里面只有一张桌子,方桌,桌上供了一尊阿弥陀佛,不高,大概只有一尺多高的样子,不高。一对蜡台、一个香炉、一杯净水,两旁边,一个小木鱼、一个小磬,还有一个引磬,其他的没有了。佛像后面墙壁,印祖自己写的一个字,「死」。这是教我们面对死亡,一个人面对死亡,意冷心灰,什么毛病都放下了。在这个时候怎么办?只有一心一意信愿持名,求生净土,这个念头好,这个念头总治万病,什么毛病都治了。我们要从资料里头把印祖老人这个字,有很多书里头都印出来,我们把它找出来,找出来放大,多印一些。总治万病,这个方法好。
另外一种方法,那就是熟读《无量寿经》。我们净宗学会成立,新编了一个《朝暮课诵本》。早课读经我们选的是这个经本里头第六品,「发大誓愿第六」,四十八愿,晚课我们选的三十二品到三十七品,六品经文。这六品经讲什么?细说五戒十善,这部分是经本里面讲的戒学,劝我们持戒。所以,这一部经里头戒定慧三学具足,戒学就能治贪,定学就能够治瞋恚,慧学就能治愚痴。熟读这部经,早晚课都能够读全本当然好,不能读全本,用我们净宗课诵所选的四十八愿跟十善五戒这部分,能管用,这都属於对治。
今天世界乱了,佛门也乱了,我们看到很难过,寻求它的原因。多少年来我们在思惟、来观察,实在是我们把老祖宗忘掉了。世出世间法都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净业三福是大乘佛法最高的指导原则,修学大乘你不能不遵守。佛说得非常明白,这三条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过去、现在、未来,诸佛就是所有修行人成佛,都要依这三条,不依这三条不能成就,你说这多重要!第一条里面,「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贪瞋痴慢这些病统治了。可是今天孝顺父母的人,有,太少了,不容易看见,尊敬师长的更少了。真正孝顺父母还有,在大陆上还听到有几个,尊师重道的一个也没听到过。慈心不杀,天天吃众生肉。联合国的报告,每年被人杀掉的、吃掉的众生,陆地上走的、水里游的、空中飞的,有多少?每年这个世界上被杀、被吃的,三千三百七十亿,单位是亿,这怎么得了!佛经上说,这些众生在作人的时候愚痴,不知道修善、不知道积德,堕畜生道,它前世是人变的。《楞严经》上说,人死为羊,羊死为人,互相吞噉,吃它半斤你要还它八两,冤冤相报没完没了,这得了吗?不得了!它没有觉悟,它这种怨恨永远藏在阿赖耶识里头,遇缘就起现行,现行就是来报复,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杀害众生就等於杀害自己,事实真相真搞清楚、搞明白了,还敢吗?我在没有学佛之前吃肉,还打猎,学佛,读了《地藏经》之后就吓到了,再也不敢了。我学佛大概是六个月就吃长素了,忏悔过去打猎杀的那些众生、吃的这些众生。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断了,没有搞清楚、没有搞明白,愚痴,还会继续再造。
所以大乘经教就这一部经教就好,尤其是黄念老的集注,注得太好了,里面引用的经论跟祖师大德的开示,总共一百九十三种,都是佛法里头最精彩的部分,抄成这一本。所以,我们可以称它为「净宗治要」。我们没有很多的时间、没有很好的精力,不能广学多闻,我们就一部经、一部论,注解就是论。就这一部,依靠这一部,信愿持名,老实念佛,我们决定有把握往生净土。自自然然你就断一切恶,修一切善,断恶修善都不著相,这叫妙用,这叫功德。功德可以帮助你了生死出三界,帮助你超越。断恶修善要著相就是福德,不是功德,断恶修善著相,没有出六道,还要在六道里受果报。六道里头要记住,善恶不能抵消,善决定有善报,恶决定有恶报,不能说我做多少好事我来抵消,没这个道理。不能抵消的,统统落在阿赖耶识里面做为种子,哪个种子遇缘它就起现行,起现行就是果报现前了。
现在这个社会太可怕了,每天杀人,这是大灾难!没人报告,各种灾难都有报,这桩事情没有报告。这是什么?堕胎。联合国发布的,联合国统计是在医院里头有记录的,堕胎,做堕胎有记录的,每天超过十五万人,一年超过五千多万。二次大战打了四年半,战争当中死亡的人,大概是五千万人;现在堕胎,每一年婴儿被杀掉的五千万人,你说怎么得了!所以现在常说儿子不孝。你杀了他,他又来了,他来是报仇的、是来要你命的,变成你儿子、变成你孙子来报仇的。你夺取他的财产,你所有一切财产统统要还给他;你杀他的命,他也要你的命,这不冤冤相报吗?你甘不甘心?不甘心,你又记在心里头。再一次的时候,他再投胎,投到你家里来又来报复你,这就叫冤冤相报,生生世世没完没了。这种事情谁都不愿意遭遇到,谁都不愿意看到,可是不造因才行,因不断,果怎么会断?
谁知道?佛知道,我们要不接受佛的教育,我们完全不知道。儒跟道有讲,没有佛讲得这么清楚,佛讲得太清楚了。《诸经佛说地狱集要》是我们过去在澳洲编的这部经书,编这个书的动机,是江逸子老师将「地狱变相图」画成功了,我看到非常欢喜。这幅图的依据是道教的《玉历宝钞》,这个本子流通量很大,劝善的书。里面对於各种地狱都讲到,但是那个地狱的因,这部分缺了,这个地狱造什么因堕到这个地狱的,说得不多。所以当时我就想到,我说佛经里头应该有,我就找了三位同学查《大藏经》。用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把《大藏经》整个翻了一遍,找出有二十五种经典,经论里头将地狱情形讲得很详细,因跟果比《玉历宝钞》更详细,这以前没想到。所以我希望将来再有机会有画家画地狱变相图,依照佛教经典画一幅。现在流通的是《玉历宝钞》的,依《玉历宝钞》画出来的。
深信因果,不但不敢造业,连起恶念都不敢,为什么?起个念头你就造了。业是有身口意,身口没有造,你念头造了。有没有报应?还是有报应。我没有身口,你有这个恶念,这个念头,也随这个念头之轻重果报有差别。这个念头如果害很多众生,杀很多众生,那地狱果报,决定逃不掉。我口没有说、身没有做,怎么到地狱去的?恶念,严重的恶念。事,就不必举例子,例子太多了,举不尽。
佛「为对此等诸病,说此法药,遍施众生,故名对治悉檀」。唐太宗编的《群书治要》,那个治就是对治。社会乱了,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无道,人民起义造反,造反的人多,都想夺取政权。唐太宗平定群雄,统一国家,那个时候他年轻。我们读唐朝历史了解,唐朝确实是他建立的,他父亲虽然是将军,不愿意叛变,父亲对於子女很爱护,是他劝他父亲起义。他很能够说,能言善道,分析当时天下大势,皇帝无道,都造反、都叛变了。他父亲就同意了,这才起兵。他就带兵打仗,十六岁,唐太宗起义的时候十六岁。统一之后,他父亲做皇帝,做了九年,皇位让给他,父亲做太上皇。他那年二十七岁,这年轻,掌握政权。所以自己知道读书太少,治国要有治国的智慧、治国的理念、治国的方法、治国的经验,到哪里去找?
中国古人有个概念,你看小朋友,三、四岁小朋友遇到困难了,怎么办?找他爸爸妈妈去了。今天我们国家、…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