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0七集) 2012/9/10
香港佛陀教育協會 檔名:02-037-0507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看《大經科注》第一千零五頁最後一行:
「欣樂願生,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皆獲四悉檀之益」。我們在此地又將四悉檀溫習一遍,這大小乘佛法裏頭重要的修學綱領,佛當年教導我們,我們今天應當學習。悉檀是遍施,四種普遍布施,對象是一切衆生,幫助一切衆生離苦得樂。衆生之苦從哪裏來的?苦是迷失自性,迷於諸法實相。一切諸法真相他不知道,看錯了、想錯了,於是就說錯、做錯了,這個錯誤就叫做業。業有善惡,都是做錯了,這個諸位要曉得。不善的業是錯誤的,善業也是錯誤的,爲什麼?那是六道輪回的因。行一切善,是六道輪回裏面叁善道的因,你出不了六道輪回;造不善的業,是六道裏面叁惡道的因。叁善道是天、阿修羅、人道,這是叁善道;叁惡道餓鬼、地獄、畜生,這一定要知道。出不了六道輪回,還造六道輪回的業,你說是善還是不善?
佛法裏面講的善,標准就在此地,如何超越六道輪回、超越十法界,這是善,果報不在六道、不在十法界。於是我們就曉得,佛法的這個標准是依大乘,什麼是善?明心見性是善,明心見性超越六道輪回了。所以我們的修學,大家一定要曉得,持戒是善法,修定是善,開悟是善,不再搞六道輪回這個遊戲了,這叫善法。念佛善中之善,爲什麼?這一句彌陀,戒定慧叁學都在其中。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就是超越六道輪回、超越十法界。這個裏頭還有更殊勝的,生到極樂世界實報土,能夠上輩往生,就是上叁品,這不可思議!一切大乘裏頭沒有這種法,這個我們要知道。
我們在一切法門裏頭找對治我們習氣毛病的,找這個法無過於信願持名,這個法太殊勝了。用這個法怎麼用?你看此地,這是一般經上所說的,這對什麼?對六道凡夫、對初學的、對二乘的。「衆生貪欲多者,教觀不淨」。貪裏面,貪的對象,財色名食睡,觀不淨行嗎?觀不淨只對治裏頭一樣,貪色的,佛教這種人修不淨觀。嚴重貪淫欲的念頭,教他觀白骨、觀老死,常常想這個,念頭自然就降溫了,對治這個有效。那貪財怎麼辦、貪名怎麼辦?這都很不容易解決的問題。世尊四十九年的教學,經論裏頭有許許多多的方法,我們要用得善巧。好比世尊爲我們處方很多,用的藥物都不一樣,我們如何來配這個藥方對治我們的毛病。
實際上這個貪,貪瞋癡,總的來說,印光大師用的方法巧妙,他用一個字,「死」。老人家他的關房我去參觀過,在蘇州靈岩山寺。他的小佛堂大概只有我們這個攝影棚一半大,關房,整個關房大概就是這樣大,攝影棚這麼大,一半是臥房,房間,另外一半是佛堂。佛堂裏面只有一張桌子,方桌,桌上供了一尊阿彌陀佛,不高,大概只有一尺多高的樣子,不高。一對蠟臺、一個香爐、一杯淨水,兩旁邊,一個小木魚、一個小磬,還有一個引磬,其他的沒有了。佛像後面牆壁,印祖自己寫的一個字,「死」。這是教我們面對死亡,一個人面對死亡,意冷心灰,什麼毛病都放下了。在這個時候怎麼辦?只有一心一意信願持名,求生淨土,這個念頭好,這個念頭總治萬病,什麼毛病都治了。我們要從資料裏頭把印祖老人這個字,有很多書裏頭都印出來,我們把它找出來,找出來放大,多印一些。總治萬病,這個方法好。
另外一種方法,那就是熟讀《無量壽經》。我們淨宗學會成立,新編了一個《朝暮課誦本》。早課讀經我們選的是這個經本裏頭第六品,「發大誓願第六」,四十八願,晚課我們選的叁十二品到叁十七品,六品經文。這六品經講什麼?細說五戒十善,這部分是經本裏面講的戒學,勸我們持戒。所以,這一部經裏頭戒定慧叁學具足,戒學就能治貪,定學就能夠治瞋恚,慧學就能治愚癡。熟讀這部經,早晚課都能夠讀全本當然好,不能讀全本,用我們淨宗課誦所選的四十八願跟十善五戒這部分,能管用,這都屬於對治。
今天世界亂了,佛門也亂了,我們看到很難過,尋求它的原因。多少年來我們在思惟、來觀察,實在是我們把老祖宗忘掉了。世出世間法都建立在孝道的基礎上,淨業叁福是大乘佛法最高的指導原則,修學大乘你不能不遵守。佛說得非常明白,這叁條是「叁世諸佛淨業正因」,叁世是過去、現在、未來,諸佛就是所有修行人成佛,都要依這叁條,不依這叁條不能成就,你說這多重要!第一條裏面,「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貪瞋癡慢這些病統治了。可是今天孝順父母的人,有,太少了,不容易看見,尊敬師長的更少了。真正孝順父母還有,在大陸上還聽到有幾個,尊師重道的一個也沒聽到過。慈心不殺,天天吃衆生肉。聯合國的報告,每年被人殺掉的、吃掉的衆生,陸地上走的、水裏遊的、空中飛的,有多少?每年這個世界上被殺、被吃的,叁千叁百七十億,單位是億,這怎麼得了!佛經上說,這些衆生在作人的時候愚癡,不知道修善、不知道積德,墮畜生道,它前世是人變的。《楞嚴經》上說,人死爲羊,羊死爲人,互相吞噉,吃它半斤你要還它八兩,冤冤相報沒完沒了,這得了嗎?不得了!它沒有覺悟,它這種怨恨永遠藏在阿賴耶識裏頭,遇緣就起現行,現行就是來報複,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殺害衆生就等於殺害自己,事實真相真搞清楚、搞明白了,還敢嗎?我在沒有學佛之前吃肉,還打獵,學佛,讀了《地藏經》之後就嚇到了,再也不敢了。我學佛大概是六個月就吃長素了,忏悔過去打獵殺的那些衆生、吃的這些衆生。你真搞清楚、搞明白了,真斷了,沒有搞清楚、沒有搞明白,愚癡,還會繼續再造。
所以大乘經教就這一部經教就好,尤其是黃念老的集注,注得太好了,裏面引用的經論跟祖師大德的開示,總共一百九十叁種,都是佛法裏頭最精彩的部分,抄成這一本。所以,我們可以稱它爲「淨宗治要」。我們沒有很多的時間、沒有很好的精力,不能廣學多聞,我們就一部經、一部論,注解就是論。就這一部,依靠這一部,信願持名,老實念佛,我們決定有把握往生淨土。自自然然你就斷一切惡,修一切善,斷惡修善都不著相,這叫妙用,這叫功德。功德可以幫助你了生死出叁界,幫助你超越。斷惡修善要著相就是福德,不是功德,斷惡修善著相,沒有出六道,還要在六道裏受果報。六道裏頭要記住,善惡不能抵消,善決定有善報,惡決定有惡報,不能說我做多少好事我來抵消,沒這個道理。不能抵消的,統統落在阿賴耶識裏面做爲種子,哪個種子遇緣它就起現行,起現行就是果報現前了。
現在這個社會太可怕了,每天殺人,這是大災難!沒人報告,各種災難都有報,這樁事情沒有報告。這是什麼?墮胎。聯合國發布的,聯合國統計是在醫院裏頭有記錄的,墮胎,做墮胎有記錄的,每天超過十五萬人,一年超過五千多萬。二次大戰打了四年半,戰爭當中死亡的人,大概是五千萬人;現在墮胎,每一年嬰兒被殺掉的五千萬人,你說怎麼得了!所以現在常說兒子不孝。你殺了他,他又來了,他來是報仇的、是來要你命的,變成你兒子、變成你孫子來報仇的。你奪取他的財産,你所有一切財産統統要還給他;你殺他的命,他也要你的命,這不冤冤相報嗎?你甘不甘心?不甘心,你又記在心裏頭。再一次的時候,他再投胎,投到你家裏來又來報複你,這就叫冤冤相報,生生世世沒完沒了。這種事情誰都不願意遭遇到,誰都不願意看到,可是不造因才行,因不斷,果怎麼會斷?
誰知道?佛知道,我們要不接受佛的教育,我們完全不知道。儒跟道有講,沒有佛講得這麼清楚,佛講得太清楚了。《諸經佛說地獄集要》是我們過去在澳洲編的這部經書,編這個書的動機,是江逸子老師將「地獄變相圖」畫成功了,我看到非常歡喜。這幅圖的依據是道教的《玉曆寶鈔》,這個本子流通量很大,勸善的書。裏面對於各種地獄都講到,但是那個地獄的因,這部分缺了,這個地獄造什麼因墮到這個地獄的,說得不多。所以當時我就想到,我說佛經裏頭應該有,我就找了叁位同學查《大藏經》。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把《大藏經》整個翻了一遍,找出有二十五種經典,經論裏頭將地獄情形講得很詳細,因跟果比《玉曆寶鈔》更詳細,這以前沒想到。所以我希望將來再有機會有畫家畫地獄變相圖,依照佛教經典畫一幅。現在流通的是《玉曆寶鈔》的,依《玉曆寶鈔》畫出來的。
深信因果,不但不敢造業,連起惡念都不敢,爲什麼?起個念頭你就造了。業是有身口意,身口沒有造,你念頭造了。有沒有報應?還是有報應。我沒有身口,你有這個惡念,這個念頭,也隨這個念頭之輕重果報有差別。這個念頭如果害很多衆生,殺很多衆生,那地獄果報,決定逃不掉。我口沒有說、身沒有做,怎麼到地獄去的?惡念,嚴重的惡念。事,就不必舉例子,例子太多了,舉不盡。
佛「爲對此等諸病,說此法藥,遍施衆生,故名對治悉檀」。唐太宗編的《群書治要》,那個治就是對治。社會亂了,隋朝末年,隋炀帝荒淫無道,人民起義造反,造反的人多,都想奪取政權。唐太宗平定群雄,統一國家,那個時候他年輕。我們讀唐朝曆史了解,唐朝確實是他建立的,他父親雖然是將軍,不願意叛變,父親對於子女很愛護,是他勸他父親起義。他很能夠說,能言善道,分析當時天下大勢,皇帝無道,都造反、都叛變了。他父親就同意了,這才起兵。他就帶兵打仗,十六歲,唐太宗起義的時候十六歲。統一之後,他父親做皇帝,做了九年,皇位讓給他,父親做太上皇。他那年二十七歲,這年輕,掌握政權。所以自己知道讀書太少,治國要有治國的智慧、治國的理念、治國的方法、治國的經驗,到哪裏去找?
中國古人有個概念,你看小朋友,叁、四歲小朋友遇到困難了,怎麼辦?找他爸爸媽媽去了。今天我們國家、…
《淨土大經科注 第五0七集》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