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九集▪P3

  ..续本文上一页要真持戒。现前还贪图一点小的享受、小的便宜,那大的名利来了,肯定变节。现在小名小利都贪,你将来大名大利你哪有不贪的道理?这样的人,佛看到流眼泪,魔看到哈哈大笑,为什么?我一用名利,就把你诱惑了。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只有一点小小的成就,这个小小的成就就是求自己往生净土。身体留在世间,一生做一桩事情,学习释迦牟尼佛,天天讲经教学。身心世界一切放下,对这个世间没有贪恋,无取无舍。我们也快走到尽头了,随时可以走了,看到世间人这么大的灾难,这是不忍心。虽然有心帮助人,真的,心有余而力不足,没有真正得力的护法。国内没有,国外有,国外有怎么样?要舍弃国内。这又不忍心,总是祖宗的家邦,生活在非常艰难痛苦之间。今天到这个年龄,这个年龄,垂死之年,万念俱灰。

  下面,这个地方最后的目标,是圆彰性具,令入实相,这是大乘终极的目标。彰是彰显。一切法都是自性本自具足的,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虽具足,不彰显;末后一句,「能生万法」,万法就是彰显,圆彰性具,这就是看眼前一切的事相。可是底下这一句重要,「令入实相」,在这一切现象里面,你能够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就入实相。稍稍有一点分别执著,你就堕落了,你依旧是凡夫,你出不了六道轮回,这个事情很可怕。

  下面的文,「如《无量寿起信论》云」,《无量寿经起信论》是彭际清居士造的,干隆年间佛门的一位在家居士。这个居士了不起,他的出身是贵族,用现在来比,他的父亲是干隆皇帝的兵部尚书,用现在比就是国防部长。这个人非常聪明,出身又好,传记里面记载的,他很年轻,大概二十左右就考中进士,那时候是国家高等考试的最高的考试,考中进士。一生不做官,学佛,通宗通教、显密圆融。没有出家,以居士身弘扬正法,也是专修净土,《往生传》上有他,太难得了!《华严念佛三昧论》是他作的,《无量寿经起信论》也是他作的。这是论里头的一段话,「右明无量光明遍照一切」,这右面是经文,应该跟这段意思差不多,遍照一切。「极乐娑婆,同一法界」,不但是极乐、娑婆,一切诸佛刹土,十方三世,也是同一法界。佛在大经上告诉我们,「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它怎么不同一法界?「本无彼此,安有东西」,这就说明,本来没有所谓的空间跟时间,根本没这个东西。所以大乘教是在哪里?即在当下,当下即是,没有时间跟空间这个概念,因为它是假的,它不是真的。

  空间跟时间,在《百法明门》里面,这两桩事情是在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里头,二十四门。二十四门的时分就是时间,方分就是空间。不相应是什么意思?现在所谓的抽象概念,不是事实,是人们对於现象产生的一种错觉,哪里来的时间!离开地球,时间就没有了。地球时间,因为地球自转,对著太阳、背著太阳,这才白天、晚上,才把它分成二十四小时。假的,离开地球就没有了,时间概念就没有了。空间是没有距离,西方世界在哪里?就在此地,真的是没有距离,这是很深奥的一个哲学问题。

  这个奥秘也被现在科学家发现了,叫全息这个概念。全息是什么?任何一个小的物质,里面所包含的是整个宇宙。今天科学发达,我们感到很惊讶,电脑里头一个比小指甲还小的一个晶片,你看里面储藏多少东西?而实际上佛告诉我们,一粒微尘,这个微尘很小,我们肉眼看不见,像现在的量子力学家讲的微中子。微中子的体积是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也就是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起来,它的体积等於一个电子。这么小的东西,它里面有整个宇宙的信息,一样都不少,我们这里起心动念,那里头都有记录。这个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的,谁能够见到?大乘经上佛都说八地以上,八地以上能见到微尘里面的世界,普贤菩萨他有能力到微尘世界里面去参访诸佛刹土。微尘里头有世界,那个世界里头又有微尘,那微尘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没止境的。这个奥秘现在科学跟哲学都不知道。佛说这个是真的是假的,我们过去怀疑,现在看科学不断在进步,我们发现佛讲的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什么?心性不可思议,自性才是真正的造物主。所以,本无彼此,安有东西,哪有东南西北?当下即是。

  「山河大地」,这些零零碎碎东西,「皆是众生目眚所成」,目眚是眼睛有病。我们有过害眼病的经验,我过去害过好几次,害眼病,天天点眼药,看到外面东西模模糊糊的。还好害眼总是一个,还有一个眼睛可以用,如果两个眼睛都害的时候就很麻烦,它没有办法看东西,眼睛要敷著药膏。这是比喻,我们迷失了心性,不知道用真心,完全用的是妄心。「若能一念入佛境界者,无量光明,普周尘刹。三涂六道同时解脱」,这就是成佛了。成佛,一念入佛境界是净土宗,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这是理一心不乱。用什么心念?用大菩提心念佛。什么是大菩提心?蕅益大师讲得好,真信、切愿就是无上大菩提心。这句话里头最重要是真,真信,真信就是真心,真信、真心里头具足性德。这我们中国人说的话,真心里头什么东西?仁义礼智信圆满具足,这真心。

  我们检查自己,我们的心变了,不是真心,为什么?仁义礼智信我们不具足。仁,百分的仁德我们有几分?仁是什么?是爱人。为什么爱人?知道人跟我是同体,我能不爱吗?不但人跟我同体,万物跟我同体,仁民爱物。我对这个人爱他、对那个人还讨厌,这不仁,你的爱心不平等,你的爱心随著你的情执,这个人没有仁。所以用大乘、用祖宗之德来衡量,我们的仁是微乎其微。不学佛,不读圣贤书,根本就不知道,愈迷愈深,都以为自己是对的;读了这些典籍慢慢觉悟了,知道自己错了。看到众生苦,看到众生需要我们帮助,我们遇到,再怎么困难还是要照顾,不能舍离。对人总有亲疏,实在自己家里人迷得很深,不要你,赶出去了,这不得已才帮助外面人,这可以讲得通;家里头还有一些人要你照顾,你就不能舍离,不能不搞清楚、不能不搞明白。凡是人,皆须爱。

  今天问题不是局限在一处,可以说是扩张到整个世界,全球性的。中国把古圣先贤东西丢掉了,不孝,这大不孝。祖宗多辛苦,他们为的是千年万世的子孙,都想到,发明了文言文,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家。文言文是祖宗对后代的第一大德、第一大智慧,无与伦比。这个东西好处在哪里?好处,他能够用这个方法,把他们的智慧,把他们的理念、方法、经验、成就,用这个工具传递给后世子孙,永远不变。读文言文,就跟读现前人通信往来一样,看他的文字,不会错解了意思。这个工具多难,全世界没有第二家,只有中国有。

  所以我相信,中国的《四库全书》跟《四库荟要》,会变成将来全世界人的智慧宝库。我相信全世界的人都会学文言文,文言文会变成全世界通用的语言、文字。为什么?他要智慧,他要这些理念,要这些方法、要经验,这个东西别的地方找不到。别的地方,虽然古人有,但是没有保存下来。他们因为他们的文,语跟文是一致的,所以隔了几百年、几千年,言语不同了,他们东西你看不懂了。欧洲古老的拉丁文,它是语文是一样的,隔了这么多年,现在拉丁文没人懂得,几个考古学家还未必真正了解它的意思。这你才佩服中国老祖宗,这不得了的智慧!他想得那么周到。言语随便怎么变,我文不变,就是文言不变,语言随著变,文言不变,用这种不变的东西来记录。

  文言文学习难不难?不难。我们在美国、在欧洲问这些学汉学的人,问他学了多久?三年,都是这样答覆我的。他们完全没有中国文化的底蕴,三年能学成,我相信我们中国人学顶多两年就能学成功。你学了文言文你才晓得。看看民国初年,我们这里有几本东西在整理,慢慢都把它印出来,小学生模范作文。小学什么程度?三、四年级。三、四年级的小学生,大概是九岁、十岁,顶多到十一岁,这种年龄。你看他写的这些作文,我们现在这大学生如果看到了,傲慢心马上就降下来,还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不如人家。人家能写出来,甚至我们看还看不懂,民国初年十岁左右的小孩写的文章。古人所说的「一落千丈」,我们以为是形容词,现在看来是真的,一点不假,古人把我们现在这个时代都看穿了。

  今天灾难来了,麻烦来了,要怎么收拾?如何化解冲突、化解灾难,恢复安定和平,就靠中国这个东西。没有中国这个东西,这世界就没救。我这么大年岁,八十六了,明年八十七,联合国还来找我。我要不要去?想想还是要去,去鼓励鼓励他们,主要就是把中国文言文、《四库全书》介绍给大家,在联合国介绍,很快传遍全世界。这是宝,人类的瑰宝!一切众生都有分。这桩事情的源头,是七0年代,一九七0年代英国汤恩比博士说出来的,那个时候是预言,现在变成事实,「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大乘佛法也在中国。现在这个世界由於资讯发达,世界上许多知名人士逐渐慢慢认识中国东西、喜欢中国东西了,他要不认识、不喜欢,他怎么会来找我?

  今天最大的困难,没有老师。资料在,《全书》、《荟要》我们都印出来了,没人教。我们在马来西亚成立一个汉学院,汉学院是什么?就是从前庐江文化教育中心解散了,有二十几个老师被马来西亚请过去,在那个地方继续学习。我从欧洲回来之后,心里就常想著汉学院这个事情。我最近两年访问梵蒂冈,跟天主教教皇谈这个事情,怎么样培养师资,怎么样展开宗教教育,宗教教育能救世界。世界汉学中心在伦敦,我在马来西亚跟现在首相纳吉谈话,他邀请我到他家里作客,我说世界汉学中心在马来西亚这个地方最适合。他问我为什么?我说马来西亚有六百万华侨,最难得的,在全世界其他地方没有看到的,华侨们办学校,办小学,有一千多所小学,有六十一个中学。这他完全…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0九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