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一0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细说,说明阿那含虽然都是阿那含,境界高低不一样。像念书同一个班级,考试的时候还有第一名、第二名,名次不等,同一个班级。这是在五不还天,五不还天有五个层次。「善见天:谓此天於十方世界,妙见圆澄,更无尘象及一切沉垢,故名善见天」。因为他没有烦恼。从这个地方可以能证实佛所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我们看到天空不干净,特别是最近的这十几年,常常出国旅行的人知道,在飞机上往下看灰蒙蒙的。二、三十年之前,我们从飞机上看下面看得很清楚,很少有这种现象,现在很常看到这个现象,叫怨气。有没有道理?有道理,也就是说人造的这个孽太重了,特别是杀生,现在杀生毫无忌惮,这不得了。科学愈进步,捕捉,在海里面捕捉这些海鲜的能量就更大。人道德没有了,过去海里头捕鱼那个网孔很大,小鱼都可以漏掉,现在的网很密,连小鱼都不放过,这一网打尽。

  联合国给我们的信息,每一年地球上的人杀害众生吃掉它们有多少?三千三百七十亿,这个杀业多重!每年全世界堕胎,堕胎是杀人,杀自己的儿女,每一天超过十五万,一年超过五千万。这冤魂不散,所以天空是灰土土的,从飞机上看下面也是朦胧不清,一片烟雾一样,这是过去没有的现象。最近这些年来,这种现象愈来愈严重。如果我们想,常常旅行,想的什么?最近五年就特别明显,愈往前面去这种现象愈淡薄。早年,一九八0年代之前,我们在坐飞机的时候,这样的现象很少看见,上面看下来都很清楚。一九八0年代的时候,那时候我常常到美国、加拿大,带了照相机,从空中照相(往底下拍)都很清楚。

  善见天人他见到这个空中,十方世界清清楚楚,没有染污,没有灰尘、染污的现象及一切沉垢,故名善见天也。下面说,「十方世界等者,谓一心在定,定能发慧,於慧心中见十方界,圆遍澄凝,更无世界内外尘象,及无心地昏沉之垢也」。自己心清净,外面境界也清净。这个道理现在量子力学家知道,证明佛在经上所说的,「心净则佛土净」。一个心地清净的人看我们这个地球,地球是清净的,他心清净;我们心不清净,看这个地球是有这些尘垢、染污。这愈往上去境界愈好。

  第四,「善现天:谓此天精见现前,陶铸无碍,故名善现天也」。精见现前,陶铸无碍,这两句话也是比喻。「范土曰陶」,我们做陶器,这我们参观过,陶器是用陶土,一种比较有黏性的土,可以能做陶器。「熔金曰铸」,这是铸造金属,我们也看见过,用这个来比喻。「以妙精明见,陶铸一切像,空无障碍故也」。这是说善现天,他的眼睛好,心地清净,前面善见,现在善现。《楞严经》上,「若能转物,则同如来」,佛眼看世界都是清净的,没有障碍,精见现前。

  第五,这最高的,「色究竟天:谓此天究竟群几,穷色性性,入无边际,故名色究竟天」。这下面有注解,「究竟群几者,几谓几微」,就是极其微细,这是讲物质现象。阿罗汉有能力看到微尘,色究竟天人还没有看到。佛经上说的微尘可能就是现在我们所说的原子,我们一般人肉眼看不到,佛经上说,阿罗汉的天眼能看到微尘。比微尘更大的金尘,在金属里面可以自在通过的;水尘,这一粒微尘在水里面它没有障碍。这些比微尘都大,应该色究竟天人能够看得到。一粒微尘在金属里头,金属密度虽然大,在高度显微镜上去看,它还是有空隙,所以这个微尘从空隙里头穿过去没障碍。色究竟天人可能见到水尘跟金尘,这是很微小的物质现象。

  「言究尽诸色几微之处也。穷色性性」,这性是体,「入无边际者,色性所依之性,故云性性,性本无边,若研穷之,则入於无边际矣」。这叫色究竟天。色,物质现象到此为止,再往上去是精神境界,没有物质现象,四空天。所以第四禅,第四禅的修行人,最高的境界能修到色究竟天,对於物质境界就了解得很透彻。但是我们知道,这大经上佛说得很清楚,真正对阿赖耶的三细相彻底通达明了,经上都说八地以上。这依旧是凡夫,没有出离六道轮回,我们讲三果罗汉,他能看到的当然比不上阿罗汉。如果这阿罗汉能看到原子,色究竟天人跟他要差一等,我们从这个地方可以能体会到一些。

  「《俱舍颂》曰」,《俱舍论》里头偈颂有这一段话,「此五名净居天,唯圣人居,无异生杂,故名净居」,这里头没有凡夫,而且纯粹是三果圣人,二果、初果都没有,所以叫净居。「今慈氏菩萨所见诸天散花,重证经文,一切诸天皆赍百千华香,万种伎乐,供养彼佛」,彼佛是无量寿佛,就是阿弥陀佛。一切诸天都带著这些香花、音乐(天乐)来供养佛,庄严道场,佛其他的不需要,只用这个来庄严道场。这一切诸天是他方世界,极乐世界有没有?当然有,因为极乐世界有凡圣同居土,凡圣同居土里面有天、有人,没有阿修罗、没有三恶道,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只有人天两道。天一定有五不还天,怎么有五不还天?小乘根性的人往生,他对於小乘法还是有执著,所以这些人他一定通过方便有余土才能够证得实报土。

  人道往生的,人里头有大乘根性,那我们就晓得,大乘根性智慧高,根利,听佛说法是一闻顿悟,他不要经过有余土,他就能证得实报土。极乐世界人多,各种根性都有,所以从人道证到实报土的人肯定不少。因此,小乘是佛教的,佛教的,但是佛对小乘人有呵斥,告诉他们这个是过程,这不是终极的目标。好比办小学,小学毕业不能就满足,不想再升学了,这是错误的。小乘会不会转成大乘?会,时间很长,佛说过,一般两万大劫,小乘人觉悟、回头了,回小向大,辟支佛是一万大劫。换句话说,在这么长的时间当中他不能提升,叫堕无为坑。无为是涅槃,堕到涅槃坑,小乘涅槃,不是真的。涅槃里头有清净之乐,他们留恋这个境界。

  「所见依报庄严。复证第三十九愿」,这证明前面所说的,「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无能称量」,第三十九愿所说的。这四十八愿的愿文,我们一定要知道从哪里来的,不是法藏比丘自己想的,是他参学十方诸佛道场,摄取一切诸佛刹土里面一切善法他都要。像这些都是诸佛刹土里面美好的,阿弥陀佛统要,在极乐世界都看到了。所以极乐世界是集一切诸佛刹土里面无量殊胜极妙之大成,是这么来的,不是凭空想像,凭空想像而成就,人家不相信。这样子到处参学、到处考察,来制定成极乐世界一个模式,大家相信,今天讲符合科学的精神,符合逻辑,不是自己打妄想。

  世尊提出问题,一个是问地面上的,一个是问空中的。欲界天,欲界六层天。色界十八层天,分为四禅,初禅三天,二禅也是三天,三禅也是三天,四禅九天,九重天,所以色界总共十八层,上面是无色界四层,欲界六层,总共二十八层天。这大分,细分就太多了。下面我们看阿难跟弥勒菩萨的答:

  【阿难对曰。唯然已见。】

  阿难尊者答得很好,见到了,佛所问的我们都见到了。下面佛又问:

  【汝闻阿弥陀佛大音宣布一切世界。化众生不。】

  这个『不』念可否的否,在此地是问话,佛再更进一步的来问。「次则亲闻弥陀说法,法音宣流,普度十方」,说明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天天在说法,天天在教学,教学没有中断。「此证经文」,经文里头说,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讲经教学,「佛语梵雷震,八音畅妙声」,这前面经文上对阿弥陀佛讲经说法的赞叹。阿难听到了,跟阿难在一起与会这些大众都听到了,不但见到佛相,听到佛说法的声音。

  【阿难对曰。唯然已闻。】

  听到了。

  【佛言汝见彼国净行之众。游处虚空。宫殿随身。无所障碍。遍至十方供养诸佛不。】

  这是问什么?问他有没有见到极乐世界大众日常生活,你看他们多自在。凡是往生的人,往生最重要的一个条件,一定要记住,「心净则佛土净」,临命终时最后一念不是净念不能往生。什么叫净念?清净心念这一句佛号,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这句话决定不能大意,跟我们的关系太大了。清净心从哪里来?谁都帮不上忙,一定要靠自己。到临终再修清净心怕修不成,来不及了。应该什么时候修?如果今天听明白了,今天就要开始修,你才有把握。以清净心念阿弥陀佛,清净心里面最圆满的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其次的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再其次的没有执著,我们都做不到。

  印光大师在世的时候,许多修净土的人向他提问,这句佛号,念佛的时候心很散乱、妄念很多、杂念太多,怎么办?这真的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现在人这种现象更多,我们自己也不例外。我们仔细在《文钞》里头去翻阅,看到大师的开示,我们得认真去学。念佛实在讲非常方便,不受时间控制,随时可以念,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什么时候都可以念,只要空下来你就继续念。就像谛闲法师教锅漏匠,一句佛号念到底,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再念。就这一句佛号,一定要把妄念念掉、杂念念掉。如何才能念掉?在理上讲你得放下就容易了,放不下难了。什么都要放下,什么都是假的,什么都是空的,人走没有一样东西能带得去。祖师大德常常提醒我们,带不去的你就不要再理会它,随它去,带得去的抓紧住。什么东西能带得去?这一句阿弥陀佛可以带去。

  在技巧上,印光大师教给我们,这他自己行的,他是个老实人、很谦虚,说自己是中下根人,不是中上根人,烦恼习气很重。他用什么方法?他用十念方法。这个十念计数是暗记不是明记,佛号从一到十清清楚楚、字字分明。这个容易摄心,因为你一有妄念,这个数就记错了,必须要记得清楚。佛号从心生出来,口里念出去,耳朵听进去,用这个方法摄心。听自己念佛的声音,不出声音都可以,默念也行,默念的时候还是能听自己的声音,从一到十。

  如果初学的人从一到十还记不住,还会念念就不晓得第几念,忘掉了,你就分两段。两段还是十句,第一段,阿弥陀佛、阿弥陀…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一0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