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一二集▪P4

  ..续本文上一页言能尽,言不可称」,没法子说。众多,多至什么程度?一般人常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是众多。佛没有一样不知道的,世出世间极其隐密的事情他都晓得。极微之微,这是极其隐密,阿罗汉、菩萨都不知道,阿罗汉的天眼、菩萨的天眼看不到。极微之微,就是今天科学家发现的微中子。小到什么程度?微中子的体积是一个电子的一百亿分之一,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起来,体积等於一个电子。肉眼看不见,天眼看不见,三贤位的菩萨看不见,十地,一地到七地看不见,到第八地才看见,虽看见,不是很清楚。到等觉、妙觉才真正彻底搞清楚了。从这些地方看,佛教不是科学吗?

  今天科学家发现了,微中子发现了,物质这个事情搞清楚了。可是物质是念头变现的,念头这个事情,科学家开始发现,真相没清楚。这个意念从哪来的?为什么会有意念?这没有搞清楚。所以科学还有发展的空间,等到他把阿赖耶全部搞清楚了,科学就达到最高峰了,再没有东西被他发现了,宇宙间的奥秘统统揭穿了。那这些东西从哪来的?是自性变现出来的。科学家见不到性,就是说常寂光他见不到。为什么?科学家必须要有东西、要有现象,研究他有个对象。自性没对象,自性就是常寂光,佛经上也叫它做大光明藏,都说这桩事情。因为它没有物质现象、没有精神现象,也没有自然现象,科学、哲学对它一筹莫展。如何能接触到它?佛说唯证方知。仪器能观察,还是有东西看的,有现象;没有现象,你怎么看法?所以它离开现象,这叫无为法,有现象就是有为法。有为法,科学全能达到,无为法一点办法都没有。无为法要用禅定,要用内功,妄想分别执著全放下,一丝毫都没有,连习气都没有,就见到了。

  见到,你就融入了,这是真的,为什么?永恒不变。六祖惠能大师入这个境界,你看他的五句话,虽然简单,其味无穷。第一个说,自性是清净的,决定没有任何染污,为什么?染不上。它不是物质,不是精神,也不是自然现象,怎么染?它不生不灭,它本自具足,它什么都不是,它什么都能现,什么都能变,它什么念头都没有,但是没有一样东西不知道,你问它,它全知道。能生万法,众生有感它现相,你希望见什么样的身,它就现什么身,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妙!不是随自己,它自己没有意思,现相完全随众生。十法界依正庄严,众生想什么相,它就现什么相,想个蚂蚁,它就现蚂蚁相;想个蚊虫,就现蚊虫相;想佛,就现佛相。它没有意思,它是照见,像一面镜子一样,你想什么,它就现什么,真妙!

  这是性德,一定要相信自己,大乘经上讲的全是自己,没有一个字是讲心外之法。心外没法,法外没心,说明心跟法交融了。法从哪里来?心变现出来的。心是能生能现,法是所生所现,能所是一不是二,这真妙!我们没法子解释。能跟所不是一个,能是能,所是所,这个我们好懂,是我们凡夫境界。能跟所是一不是二,我们就不懂了。所以在体上说,叫真空,在所现的相上讲,叫妙有,真空妙有,真空不空,妙有非有,它又融在一起去了。这样逐渐逐渐把我们的迷破掉了,一层一层像剥那个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剥到里面完全是空的,你才恍然大悟,世出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真实的。所以不可称,它太多了,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这叫不可称。

  「於诸法门,知之穷尽,名为广智」。世出世间一切法,他没有一样不知道,极大的,叫大而无外,他知道;小而无内,他也知道。这是六道凡夫做不到,四圣法界也做不到,实报庄严土里面,位次低的法身菩萨也做不到,为什么他要说八地以上?小而无尽,重重无尽,这个境界不好体会。贤首国师在宫廷里面讲这一段东西的时候,这皇上纳闷,无法体会。贤首国师请皇上在大殿门口建一个八角亭,当然很快就建好。八角亭每一面,有八方,八面,每一面放一面镜子,那时候镜子是铜镜,上面天花板上一面镜子,下面地底下铺的也是一面镜子,这一共十面。建好了,贤首国师请皇帝到亭子当中站一站,他到这一看,一看到自己的身体无量无边,没有穷尽,他明白了,没有边际。这是让他能体会到,体会到是彷佛,不是真实。真实要亲证,那是定功,很深的定功。佛给我们说,微尘里头有世界,世界里头有微尘,微尘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没底。这个相,幻相,两面镜子对照能显示出来,你看不到底。但是你要记住,不论大小、不论久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可别执著它,执著它就错了。

  佛在经上没有说极微之微这个东西是真的,没说。现在物质现象是假的被科学家揭穿了,下面一个就是精神现象,就是念头,念头也不是真的。念头能变,万物所变,所以科学家提出这个概念是正确的,这个概念就是佛讲的境随心转,科学家提出这新的概念是「以心控物」,用念头来控制物质。这就是把物质现象搞清楚之后,发现物质的基础是念头波动的现象,所以提出以心控物。以心控物,也就是说,我们用意念能够改变世界,用意念能够改变自己。

  改变自己,第一个就是健康,我们身体疾病不需要医药,用念头能把身体健康恢复。所有的病毒、所有的感染与意念有关系,所以佛菩萨不生病,为什么?他没有邪念,他没有不善的念头。经典上告诉我们,贪瞋痴慢疑这五种不善的念头,对我们五脏六腑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果贪瞋痴慢疑这五种烦恼都有,你的五脏一定有问题,你的五官也有问题。五官是什么?眼耳鼻舌身,一定有病态,五脏有病毒。如果反过来,贪瞋痴慢疑这五个统统断掉了,你的病毒立刻就消失了,自然消失了,你身心毛病都没有了,就恢复健康。这个道理现在科学家承认,那就要通过实验来证明他所说的是真的。这对身体,现在功夫做的对身体,不但身体,外面环境能转变。

  日本江本胜博士在东京做了一次实验,他找了三百多个人,大概有三百五十多人,请了一位老和尚,九十多岁的老和尚,带领大家在日本琵琶湖。琵琶湖是内海,很大一个海湾,这个湾水里头不流,死水,二十多年来水很脏,染污很严重,气味很难闻。他们在这做实验,这三百多个人在一个小时这个时间里,把一切念头放下,大家心里头只有一个念头,说一句话,「湖水干净了,我爱你」。你看,就这一句话,「湖水干净了,我爱你」。老和尚带头,三百多个人,这样念了一个小时。到第三天,湖水真的干净了,难闻的气味没有了,他有照片给我们做证明。这样保持了半年。江本来告诉我,我就给他说,我说最好你们每三个月去做一次,那水不就常年都保持了吗?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去做。真的,不是假的。

  於是科学家提出来,应对地球的灾难太简单了,只要我们把贪瞋痴慢疑断掉,地球上什么灾难都没有了。为什么?贪心感应的是水灾,海水上升,海啸,江河泛滥,贪婪感得的;瞋恚感应的是火灾,火山爆发,地球温度上升,气候不正常,与发脾气有关系。咱们什么事情都不要发脾气,这个灾难就没有了。愚痴是风灾,傲慢是地震。怀疑,现在出现了,山崩下来,地突然掉下去了,山崩地陷是怀疑。对人身体来讲,怀疑就是没有自信,你的免疫系统丧失了,你很容易感染疾病,就是你没有抵抗力了。不怀疑就是有抵抗力,你不容易感染疾病。你看看,这五种不正常的心态感染著山河大地,不是自然灾难,科学家知道是人意念所感应的。

  「位分高出,名无等伦最上胜智」,佛的位分,地位太高了,在等觉菩萨之上。所以,名这种智慧叫无等,没有人跟他相等。无伦,伦也是同等。无等、无伦、最上,再没有超过他的殊胜的智慧,这都是赞叹佛的智慧。所以不了佛智,这一句话是总说,后面四句都是这一句话的别说。从这个四句我们就知道,佛的智慧不可思议。

  「唐海东元晓师」,唐朝在中国留学的,海东是现在的韩国,那个时候日本跟韩国许多出家人到中国来留学。元晓师是个很杰出的人,他把佛法传到韩国去了。「更於余之四句,配当四智。如《宗要》云」,他配什么?配在阿赖耶转识成智,这四种智慧: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他把这个配在这四智上了,行,也能讲得通。今天时间到了,明天我们接著学这一段集注。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一二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