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四集▪P4

  ..续本文上一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宋朝的宰相赵普,是半部《论语》治天下。那个架式跟《华严》差不多,很像。《华严》比它讲得更透彻、更详细,这个是人间的瑰宝。现在讲四书的没有了,讲《华严》的也没有了。讲《华严》更难,分量大,我们以前尝试了一次,没讲完,大概讲了五分之一,用了四千多个小时。《华严经》全部讲下来要两万个小时,一天要讲四个小时要讲五千次,五千天。佛法博大精深!由此可知,这不是假的,哪一个大学里的课程也不能跟佛法相比。

  「归依礼敬,如说修行」,你就能得大利。我们都皈依三宝了,能不能得大利?没得到。为什么?我们的皈依是有形相上的,没有真正皈依,只是做了个仪式,假的不是真的。真的皈依是回头、回归,依是依靠。三皈依,这皈依三桩事情,佛法僧。佛法僧都不是外面的,哪里的佛法僧?自性佛法僧,这才管用。皈依佛,佛是自性觉,自性觉悟,自性没有障碍就觉悟了。障碍是什么?是妄想分别执著,这是障碍。这个障碍去掉了,自性本觉,这就是你本来是佛,你应该从迷惑颠倒的凡夫回到你本来佛位,是这个意思。本来是佛,真正想回归,哪有不成佛的道理;本来不是,想作佛,那做不到,他本来是。所以教你觉而不迷,时时刻刻觉悟不迷惑。迷惑就是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有这个东西,自己知道我迷了;没有这个东西,觉了。话说得容易,契入境界,太难了。

  佛给我们最好的一个方法,就是念佛,信愿念佛就是回头的方法。从这个方法上回头,不难,人人可以做到。这关键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统统请出去,不要放在心上。生活当中、工作里头、待人接物,不管是好跟不好都不要放在心上,你就自在了。放在心上就是烦恼,不放在心上,把阿弥陀佛放在心上。里面是阿弥陀佛,外面可以随缘,不要紧,什么缘都可以随,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只要心是阿弥陀佛。心不是阿弥陀佛,受外面影响,你的麻烦就来了,那就叫凡夫。华严境界就是无障碍的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是真的不是假的。这是真的大自在、大智慧、大圆满。

  『一念』,「《汉译》云:闻无量清净佛声」,南无阿弥陀佛就是无量清净佛声,或者念四个字,阿弥陀佛,这就是无量清净佛声,是自性里面的无量清净佛,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慈心欢喜」,听到佛号心里生欢喜心,「一时踊跃,心意清净」。《吴译》的本子相同。又《宋译》本里面说,「得闻无量寿佛名号,发一念信心」。著重在一念,一念里头没有杂念,一念里头没有妄想。这个一念,现在我们有一个比较清晰的概念。弥勒菩萨告诉我们,一弹指有三十二亿百千念。现在我们计算时间是用秒做单位,一秒钟能弹多少次?我相信年轻人体力好的,一秒钟可以弹五次,五乘三十二亿百千念,得出的数字是一千六百兆,一秒钟一千六百兆个一念,这经上讲的一念是这个意思。一秒钟里头已经有一千六百兆个念头,一念信心出来,这个功德不得了!

  《魏译》的本子说:「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经上都著重在一念,一念无二念,念於彼佛。「据《选择集》意」,《选择集》这里有一个参考资料,是《佛教百科全书》里面的。「选择本愿念佛集」,这也是日本法然大师的作品,日本净土宗的根本圣典。现在日本的佛教,净土宗可能还有人念,这个里头的意思没有人讲解,没有人修行,往生极乐世界当然更渺茫了,这就是末法时代。「略称《选择集》」,在《大正藏》第八十三册里头。「系建久」,建久是日本天皇的年号,九年(公元一一九八年),「法然源空」,源空是法然的名号。「应关白九条兼实之请而撰」,写出这个本子。「全书叙述他力本愿之深旨」,这是说这部书的内容,《选择集》就是个会集本。

  「并彰显念佛法门为末代相应之法门」,这个末代就是释迦牟尼佛末法,末法一万年最相应的法门。「内容由十六章组成,每章均揭示引文」,引文是引各种不同经论所说,引佛所说的。「再以问答体方式,加上作者的解释」,用问答的方式来解释所引的经文。「并延引道绰《安乐集》」,这是中国祖师大德的。法照是我们净宗第四代的祖师,《净土五会法事赞》;慈恩是窥基大师,玄奘大师的学生,《西方要决》,这些书都引用在里头。这是一个会集本,提供给专修净土的人,法然大师的作品。

  从这些地方都说明会集的重要!因为在近代夏莲居老居士《无量寿经》会集本流通之后,反对的人很多,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见过。有见过反对的,但是没有这么激烈,人没有这么多。会集是应该的,不是从夏莲居开始,祖师大德做这个事情很多很多。我们读这部经,我就常说极乐世界是会集的,不是阿弥陀佛自己想的,不是他想出来的,也不是他的老师世间自在王教他的。他有慈悲大愿普度众生,特别是一切诸佛刹土里面六道众生,六道太苦了,如何能帮助六道众生离苦得乐,而且得究竟乐,究竟乐就是成佛,这个愿力不可思议,这个愿力太伟大了。他向自在王佛请教,自在王佛没给他讲什么,劝他去参学,展现出二百一十亿诸佛刹土。二百一十亿不是数字,是表法,密宗的圆满,二百一十亿代表大圆满。也就是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你去看,你看到好的,你就记下来采取它,不好的就不要它。他用了五劫的时间,这很长的时间,每一个诸佛刹土都去看过了,总结一切诸佛刹土真善美慧,最好的,做了结论,这个结论叫四十八愿。所以四十八愿是这么来的,不是自己想的,是会集一切诸佛刹土真善美慧的大成。极乐世界是这么来的,所以极乐世界成就之后就超过一切诸佛刹土。一切诸佛刹土好的全在那里看到,不好的他那里都没有。极乐世界是会集的,不是闭门造车自己在家想的,不是,想不出来,这会集怎么会有错误!

  佛法传到中国,译经,第一部翻译的经,《四十二章经》。大家知道,《四十二章经》是会集的,里面四十二段,这个经找一段,那个经找一段,因为刚刚到中国来,怎么介绍给中国人?用这个方法。像我们现在大家都想学《群书治要》,这么大的分量,从哪里搞起?我们搞个《360》,在里面选择三百六十段,让大家来学。这是方便法,他立刻就能得到利益。全部的要学习,那要很长时间,他没有时间,他得不到真正利益。所以我们只选择契合於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把它选出来,《360》。我交代这些同学们,这个《360》做十本,一年出一本,十年这部书就圆满了。分量少,大家喜欢看,一看到这么大的,都不想看了。所以一定要契机契理,要知道现代人的根性,现在人接受的程度、理解的程度都能够适应,他拿到手上很欢喜,认真去学习,效果就收到了。佛教众生没有舍弃这个方法,所以这个方法我们要善用、要善学。

  尤其是这个地方讲的一念,一念的意思非常深、非常广。科学家告诉我们,真正做到一念,这种能量不可思议。他举例子,甚至於这个能量可以改变星球在太空当中运行的轨道,这么大的力量。所以一心对自己身心健康,对家庭幸福美满,对社会能真正达到和谐、和睦,真能解决问题。也能解决我们地球现前的灾难,为什么?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这些话经典里头常常有,我们得会用,要真正体会到它的意思。因为物质是由心变的,所以心能指挥物质,心能改变物质环境,地球是个物质,我们人心都好,地球灾难就化解了。灾难怎么形成的?贪瞋痴慢疑形成的,我们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怀疑,就改进了,这些道理都要相信。

  现在建立信心是一个很艰巨的工作,一定做实验,不做实验人家不相信。不能不做实验,只有实验做成功,叫人相信,大家就肯学了,认为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所谓是符合科学精神,科学精神要拿证据来,做出来给我看。所以一定要做,光讲没有用,要做。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四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