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堂
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五集▪P2

  ..续本文上一页警觉是正常的。灾难不管它有没有,於我都不相关,我能够克期取证,那这个信息对我们是最好的信息,是好的增上缘,帮助我们克期取证。

  早年我住在新加坡,新加坡有死刑犯,新加坡贩毒是死刑,所以关在监狱里面那些囚犯都知道哪一天执行,都知道。李木源居士慈悲,到监狱里头教死刑犯念佛,他们没办法救了,劝他求生净土,他真干。执行死刑的时候,新加坡是吊刑,一般受刑的人恐怖,念佛的人他不惊不怖,死的时候,面貌如生,身体柔软。火化的时候有舍利,他拿来给我看,真往生了,舍利像宝石一样。这样的是什么?真正回心向善、改邪归正,他到极乐世界去作佛去了。这是各人遇缘不同,这个人有善根福德因缘,遇到佛法真干。这些都是给我们做出最好榜样,让我们亲眼看到。

  这个地方,念老跟我们说得是更亲切,「以念念即佛,为成佛之亲因缘。净念相继,乃等无间缘。以佛号为所缘境,乃所缘缘。言增上者,总摄前三缘,有大力用」。这个地方讲到四缘生法,我们也有参考资料,从《佛光大辞典》里面节录下来的,是《成唯识论》里头所说的。一切万法怎么来的?佛告诉我们,缘生的。其实佛家讲因、缘、果,为什么不说因生?因,阿赖耶的种子我们统统都有,个个具足。你阿赖耶里头有成佛的种子,这个种子遇到缘,你就成佛了,有菩萨的种子,有天人的种子,也有三恶道的种子,齐全!哪个种子遇到缘,它就先结果。所以佛看一切法平等。就是缘在面前你认不认识,你能不能把它抓住,这与每个人行业有关系,还是属於缘。

  「亲因缘」是四缘里面的第一因缘,也叫它做亲因缘,「为能生起有为诸法之直接、亲密之原因」,所以称为亲因缘。一切有为法,什么叫有为?有生有灭就叫有为,无为法不生不灭。哪些是有为法?法相宗所说《瑜伽师地论》里头,将一切法归纳为六百六十法。天亲菩萨认为六百六十法对初学的还是不便,它太多了,把六百六十法再归纳成百法。《百法明门论》是天亲菩萨将六百六十法把它归纳成一百法,一百法前面九十四种,都叫有为法,后面六个无为法。前面这九十四种,把世出世间一切有为法全部包括在里头。它分为心法,八识五十一心所是心法,心法八个,心所法五十一个;色法,色法是物质,十一个;不相应行法是个抽象概念,虽然它不是真实的,它起作用,像时间、空间都属於不相应行法,它没有实体,你找不到它,起作用,有二十四。色法,物质现象十一个,合起来九十四。无为法里面,真正无为只有一个,真如无为。其他五个,像虚空,虚空也算无为,不是真的无为,我们没有看到虚空生灭。虚空实际上有没有生灭?有生灭,所以它不是真的无为。有为法里头不收它,就也变成无为法。定中境界是无为法。有为法里头,心、心所讲得详细,八识五十一心所,心理现象比物质现象讲得多。

  佛法是科学,它研究心理,我们这个世界上科学,偏重在物理。实际上,心跟物永远分不开。佛经上所说的「色由心生」,色就是物质,物质怎么来的?物质是念头变现出来的。被现代量子力学发现出来,跟佛说的一样,这不可思议。佛在最后的总结是「全体是心」,遍法界虚空界,全体是心法。心是宇宙一切的主宰,就是念头。正确的念头,就是与性德相应的,这天上人间;错误的念头,与性德相违背的,这三途果报,里面包括修罗、罗刹,不善的念头,自私自利的念头。像佛经上常说的魔王波旬,波旬是谁?是欲界第六天天王,欲界第六天是他化自在天,欲界里最高的层次。他修大福报,不但修福报,他修禅定。这个禅定没有能到达初禅,还差一截,如果到达初禅就好了,他就不是魔王,他是菩萨了。

  为什么会变成魔?贪心没断。他对他的王位、对他的权力,统辖的权力,他统领欲界,欲界里头地位最高的,他不愿意这众生修行要出离三界,他就会来障碍你。你不出离三界,他不障碍你;你真正想出离三界,所以讲魔王恐怖,他怕你离开,他的人少了,人口减少了,所以做种种障碍。释迦牟尼佛成佛,他来变现、来阻扰,所以八相成道里头有降魔。但是小乘里头有降魔,大乘里头没有,大乘里头,佛、魔是一不是二,无佛亦无魔。佛跟魔都是你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你清净平等觉就变佛境界,不清净、不平等变出来的就是魔境界。大乘确实胜於小乘。

  我们看《成唯识论》卷七这一段文,「於唯识宗称为亲因缘,意谓能亲生自果,辨生自体之因缘种子性。以法本无自性,乃依他之亲因缘法而生起,即种子生现行,现行薰种子,三法同时而互为因果,此为大乘缘起之实义」,就是真实义,大乘讲一切法因缘所生。一切法确实没有自性,自性就是自体,没有自体。它怎么生?依他,依他的亲因缘法而生起。这个他的意思很深,他是什么?种子生现行,阿赖耶识里头的种子。种子从哪里来的?从现行来的。现行从哪里来的?现行从种子来的。是依他起性,唯识里面讲三自性。

  现行是我们现前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这个现行就变成种子。我们中国人讲习性,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性就变成圣贤种子、佛菩萨的种子。不善的习性,与性德相违背的,像现在这个世界非常明显,人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跟五伦完全脱离。五伦是性德,与它相应是圣贤种子,所以成圣成贤很容易。现在人因为不讲了,没有人讲、没有人做,没有人做就是你根本没有见过,没有人讲,你根本没有听说过。现前的社会,绝大多数全是负面的,这种现行薰的种子,种子又变成现行,这个事情可麻烦了,全是负面的。怎么能够让他回头?这个回头,现在人讲只有靠潜意识,这一生当中没有这个善的种子,前世有,这个我们要相信。这一世没有,前世有,为什么?因为人有成佛的种子,自性里头有。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净宗依据的理论「是心是佛」,我们的真心是佛。阿赖耶是妄心,是薰习成种的,它是习性,它不是本性。但是习性跟本性分不开,互相有影响,如果常常跟圣贤人在一起,长时间受圣贤薰习,他的佛性就出来了。

  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在佛经上看到,诸佛如来的刹土没有不讲经说法的,几乎没有例外的。哪一尊佛、哪一尊菩萨不讲经说法?没有。他们真是全身在说法,眼耳鼻舌身意都在说法、在表演,总是让别人看到、听到、接触到都有领悟。极乐世界六尘说法就这个意思,没有不说法的。所以到极乐世界修行容易,为什么?你六根聪利,聪明、根利,你接触的、听到的、闻到的都会开悟。在极乐世界天天有悟处、时时有悟处,所以他很快就大彻大悟。彻悟之后,阿弥陀佛还是加持你,不是说彻悟之后佛就不加持了,不是的,佛的加持是全面的。尤其彻悟之后,依旧得弥陀威神加持,不可思议,比十方世界佛、实报庄严土的菩萨超越。因为他方世界实报庄严土的法身菩萨完全靠自力,极乐世界实报土的菩萨,有自力又有他力,所以显得格外殊胜。

  所以亲因缘它是互为因果。通常,我们讲得简单一点,用植物来做比喻,植物的亲因缘是什么?种子,种子能生能长,它是亲因缘。但是只有种子,如果没有等无间缘、没有所缘缘,这个种子死了,没有生机。所以它必须有所缘缘,所缘缘是它的生机,它要得到了增上缘,它就结果。每个种子都有生机,它没有思想,但是它有这个能量,它会长成一棵大树。这个生机没断掉,也就是这个种子是活的,你去种它,它一定会长成。所以亲因缘、所缘缘、无间缘都是自身具足的。我们有成佛的缘是亲因缘,本来是佛,这是亲因缘;我们很想成佛,那就是所缘缘;我们想成佛这个念头不间断,这就是无间缘;外面要有增上缘,我们遇到好的老师、遇到好的同参道友,这都是增上缘,遇到好的修学环境,我们就成就了。

  它下面有《佛学常见辞汇》四缘这一条,讲到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讲得很简单,也很清楚。「因缘是种子与现行,相薰习义,为生果的原因」。像我们举的这个植物,用我们自己来做比喻就很清楚。「等无间缘是前念与后念,必须次第相续而起,体用齐等,而无间断」。这个缘很重要,前念跟后念是一个念头,前念是阿弥陀佛,后念还是阿弥陀佛,念念都不间断,这个力量愈来愈大。「所缘缘」上面所缘这个缘字是攀缘的意思,「心识是能缘,境界为所缘」。我们今天起心动念是能缘,极乐世界是我们所缘,特别是阿弥陀佛的名号,信愿持名,这是我们的所缘。「心心所法」一定要「仗境方生」,没有境界它生不起来,这就是见分跟相分,「俱起为缘」,用念佛这个比喻很容易明了。「增上缘是谓於此法,增强其力用,使其得生」。在这个四缘当中,色法的生起,只需要因缘跟增上缘,就是物质现象。心法的生起,就是念头生起,一定要四缘具足。

  那我们回过头来,看《要解》里头这句话,说「同居净土是增上善业所感」。以念念即佛,为成佛之亲因缘。我们本来是佛,本来是阿弥陀佛,这个一定要肯定。「自性弥陀,唯心净土」,念佛人对於这个要不肯定,有怀疑,障碍就多了。一定要肯定阿弥陀佛是我自性里头变现出来的,西方极乐世界是我清净心变现出来的,唯心净土,跟我的关系是一不是二,非常亲切。我们往生这个念头一丝毫怀疑都没有,等於说你自己的老家,想回去,为什么回不去?哪有这个道理!这个信心必须要建立。净宗理论就是《观经》上世尊所说的两句话,「是心是佛,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因,亲因缘;是心作佛是所缘缘、是无间缘。其他的力量的帮助,包括善根福德因缘,过去生中曾经供养无量诸佛,这个我们要相信。诸佛如来没有妄语,没有过去的善根,这一生虽遇到了他不信。现在人很多,你到外面人多得很,你劝他念阿弥陀佛他不相信。能够相信的,那就是过去生中曾经供养诸佛如来,而且供养不在少数。得佛力加持,我们一听到就欢喜,一听到就相信、就能接受、就能真干,这个善根福…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三五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