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二集▪P3

  ..续本文上一页合起来,把这个城市造成世界上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现在搞得有声有色。明年三月,我会去看。如果很满意,我们打算在明年再办一次活动,活动场所不必到巴黎,就在图文巴,让这些开会的人,联合国这些会友,到这儿来开会,他亲自看到。看到这个小城人民的和睦相处,真的看到他们相亲相爱、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像一家人一样。这是我们想像的标准。我们邀请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百九十五个国家代表,统统到图文巴来参观、来考察。我们给他报告,我们是怎样把它做成功的?这个地方社会和谐,人民相亲相爱,这个地方没有人竞争,这个地方人人都送别人一分温暖。这些全是祖宗之德,各个宗教众神的加持,才能做出这样的成就。我们也不能够邀功,我们感激大家合作,互相学习、互相谅解,才有这么好的成绩表现。

  所以,信心的建立是成功的基础。没有信心就做不出来。图文巴是个小城,居民十万人,但是这个地方的居民有八十多个族群。澳洲都是海外移民移过去的,有一百多种不同的语言,十几种宗教,住在一起像一家人。这个做成功,对整个世界是个震撼。我们相信爱好和平的人非常之多,想不出方法,到图文巴来看,到图文巴来学习。所以,断疑生信比什么都重要。

  「故应安住无疑」,『安住无疑』,实在讲只有两种人。一种人大彻大悟,没有问题,像惠能大师决定没有疑惑;第二种人是下愚,那是下下根,他什么都不懂,但是他有善根,你教他一样,他就一生不会改变。像锅漏匠这样的人,教他一句阿弥陀佛,他就念到底。他心里头没有杂念、没有妄想,一句佛号念到底,师父谛闲老和尚教导他的,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昼夜。他三年就把成绩交卷了,预知时至,自在往生,站著走的。这证明什么?证明念佛是真的,不是假的。三年当中,他一点障碍都没有,心地清净,一尘不染。什么原因,我们一定要把它看清楚。他不认识字,他没有能力,连谋生的能力都没有,就什么本事都没有。做锅漏匠这个行业,跟乞丐差不多,比乞丐稍微好一点,乞丐是伸手问人要钱,他这个一天到晚吆喝,哪一家锅破了、碗破了,他把它补起来,还可以继续用。补一个锅碗,那时候用铜板,二、三个铜板。你就知道他多辛苦、他多可怜!居无定所,没有社会地位,谁都瞧不起他,什么都不会。所以,老和尚教他这一句阿弥陀佛,他就当命根子了,二六时中不离它,没别的本事,就念阿弥陀佛。这就是他的增上缘,这增上缘太殊胜了,没有一技之长,他就没有妄想,什么杂念都没有。

  这一出家,老和尚给他安排,你看,吃饭问题解决了,乡下有几个念佛的居士照顾他,给他送一点米、送一点菜,吃不缺乏。附近还有个老太婆,居士,在家居士,照顾他生活,给他煮两顿饭、给他洗衣服,这是他的大福报。以前谁伺候他?现在都有人伺候他了,他一天到晚除念佛之外,没有别的事情。他不辜负老师,老师教他,他真干,三年成功。谛老和尚给他的赞叹,那赞叹到极处了,他站了三天,说他的成就,赞叹他成功了,成就了,天下弘宗演教的大善知识比不上你,真话。弘宗是禅宗的大德,演教是讲经说法的法师,不能跟你比;名山方丈住持,这四大名山宝刹,也比不上你。

  念佛的好处,念佛的成就!前面我们刚刚念过,说「已求、现求、当求,皆获善利」,锅漏匠给我们表演,他获最圆满的善利、最殊胜的善利。这种人往生什么品位?我们细心去想想观察,肯定是实报土上辈往生。为什么?他没有杂念,他没有妄想。杂念、妄想没有了,他地位多高!没有执著就等於阿罗汉,没有分别、没有起心动念等於明心见性的菩萨。所以谛老的赞叹是实话,这是个通宗通教的大德,不是凡人,他的成功就是「安住无疑」。锅漏匠他的善根福德就是这个,他没有疑。「老实持念」,这他做到了,「勿生疑惑」,他没有疑惑。「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个发菩提心,真信、真愿往生,这他都做到了,一向专念,「是为诸善之本」。以锅漏匠做例子的话,他圆满做到。

  那我们想想自己,我们有没有做到?安住无疑,我们没做到,我们有疑,有信、有疑,现在是信的成分多,疑的成分少,但是没有到无疑;老实持念,我们有持念,不老实、缺老实;勿生疑惑,偶尔还有。所以虽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里头有疑虑,不是满分。所以诸善之本?我们诸善之本不圆满,不是没有,有,或许也是年年都增长一点,距离满分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话,念老在此地劝导我们,「当奉为纲宗,安住如是法中」,纲是纲领,宗是宗旨。上面这六句要好好的记住,是我们修学的纲领、修学的宗旨,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宗旨。

  「安住如是法中。应常修习,使无疑滞」。疑是疑惑,滞是不能前进,停在这个地方。不能等待、不能疑虑,要勇猛精进。刘素云居士闭关了,发出一个短信,也是劝勉大家,时日不多了。她是以十二月二十一号为标准,现在还不到三个月,没有时间再搞疑惑了。该放下的得统放下,不能放下的,那是有重大关系,关系正法久住,关系中国传统文化的存亡,那这个事情我们不能不做。除了这个关系之外,个人没事了,这是不能不知道的。底下这两句说得很重,「盖疑根未断,即是罪根」。有疑就有罪,罪是什么?你会想错,你看错了,你说错了,你做错了,以后恶道果报现前,确确实实都从这个疑而来的。如果不疑?不疑,你决定到极乐世界,你怎么会再搞轮回?你怎么可能会有三恶道?你看这个疑关系多大!

  我在前面说过,贪瞋痴慢疑,贪瞋痴是三毒烦恼,那疑从哪里来的?疑是愚痴的核心,中心点。慢是瞋恚的核心,毒中之毒。特别把它拈出来,三毒里头包括这两样。五毒特别拈出来,这是核心。瞋恚当中的瞋恚。瞋恚从哪里来?从傲慢来的。愚痴从哪里来?愚痴从怀疑来的。这说出五毒真的是罪根,疑是愚痴的罪根,傲慢是瞋恚的罪根,这不能不知道。日常生活当中,时时刻刻检点自己。实际上,早晚课是什么意思?早课无非是提醒自己,今天一天要依教奉行,不忘记佛陀的教诲;晚课是反省,佛菩萨教导我,我今天做到了多少,还有哪些没做到。你要是天天反省、天天改过,这个功德不可思议。袁了凡一生改变命运,全靠这个。每天晚上他的晚课是反省,天天改过、天天自省,得到大成就。

  「欲断疑根,应知方便。疑惑不断,只因慧心不朗」。这说明我们都想断疑生信,怎么个断法?这里告诉我们了,提供我们一个参考,怎样断疑,说明为什么疑惑不断?你智慧没开,智慧开了就不疑了。那智慧为什么不朗,慧心不朗?「只以三垢障深」。三垢是什么?贪瞋痴。这个三毒烦恼太重了,它障碍你。这个贪心的核心就是爱,这个爱一般叫情执,是爱,爱里头有浓厚的情在里头。这个麻烦很大,跟佛菩萨不一样,佛菩萨不叫爱,叫慈悲,慈悲是真爱,里头没有情执。慈悲这个爱是平等的、是广大的、是深远的,它是属於同体的这个爱心,天地万物与我同体。换句话说,那是一种自爱。他,他是自,自己外头没有他。为什么?全是自性变现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所以天台止观里面说「全体是心」,遍法界虚空界全体是自心。所以这个爱心是平等的。

  这凡夫是什么?我喜欢这个、喜欢那个,这是贪,贪的核心。只要有这个念头,贪没去掉。只要有一点点傲慢心、一点点嫉妒心,瞋恚没去掉,那个东西发展会变成瞋恚;一点点疑虑,愚痴没去掉。在净宗教给我们的方便法,是放下万缘,你要真放下,一心专求往生净土,这样才真能放得下。对这个世间没有一丝毫希求,什么灾难不灾难,与我毫不相关,我念念求生极乐世界,只有一个愿望,亲近阿弥陀佛,其他的都不要了。真能把贪瞋痴慢疑放下了,「垢去明生」,障碍没有了,智慧现前了。智慧现前,这个疑滞没有了;换句话说,贪瞋痴慢疑都没有了。这确实是个好办法!一心专念,你看,锅漏匠不就这么成功的吗?他用的这个方法跟十方这些大菩萨没有两样,放下妄想分别执著,一向专念。他就是这样做到的,这样圆满的成就展示在我们面前。

  「如是则不堕於诸天」,你看生天是堕落,那就是佛所讲的「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生天是不是好事情?不是好事情!继续搞六道轮回,六道里头是乐多苦少而已,那是暂时的,那个时间不长。所以你不会堕诸天、不会堕到「二乘」。二乘也是麻烦,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这叫二乘。「懈慢国、边地、疑城,如是等等一切种类珍宝成就牢狱。珍宝喻彼中之乐,牢狱喻未得究竟解脱,而不自在」。佛这个话说得很有味道,这是我们一定要认识清楚。不但是六道我们不贪恋了,六道之外,声闻、缘觉、菩萨、佛统统放下,十法界全放下了,我们所求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一心一意,没有疑惑。你只放得干净,你什么障碍都没有。

  我们在这一生当中,亲耳所闻,亲眼所见的几个明显的例子,不必多,二、三个就够了。四十多年前,我在佛光山教书,星云法师办了个东方佛教学院,他是院长,请我去做教务主任。我在山上住了十个月,遇到一个老太太念佛往生,是我到佛光山一年前的事情。将军乡,它那个地方是鸟松乡隔壁一个乡,距离很近。这个老太太是个非常善良的人,也是不认识字,心地善良,家庭环境还不错,对於佛神都非常恭敬,就是到处拜神、拜佛,神佛不分。在这三年前,儿子娶了个媳妇,媳妇懂佛法,劝婆婆不要到外头去拜这些神,家里头安个佛堂,在家里念佛。她接受媳妇的劝告,不出去了,就在家里念佛,这是三年。她往生的时候,没有给家人说,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往生,预知时至,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吃晚饭,她告诉儿子媳妇她去洗个澡,你们先吃饭,不要等她。儿子媳妇还是孝顺,等她,等了很久,怎么还没有出来?进房间看看,真的是洗了澡,换了衣服,叫她,没有人答应。转到她家的小佛堂,看到她穿得很整齐,穿著海青,拿著念珠站在佛面前。她是站著往生的,叫她不答应,走进去看,她已经走了。这个信息马上传出去,来看的人很多。大家看到,念佛真的站著走的。这个老太婆平常没有人瞧得起她,很普通的一个人,很老实的一个人,三年功夫成就了。不说,说,恐怕她家里儿子媳妇还要唠叨,再多住几年!总是麻烦,不说,就这么走了。这是台湾南部没有人不知道的,现在提起,大概六、七十岁的人都知道。

  那我住在旧金山,甘立初将军的夫人。甘先生抗战期间,他是中将军长,也是抗日的名将,抗战胜利之后没多久,他过世了。他的夫人跟李老师学佛,所以就跟我们就很熟了。我那时候刚出家,在台中求学,得力她的护持。她护持很简单,她找了十五个学佛的同学,每个人每个月供养我十块钱,她负责去收,每一个月一百五十块钱,寄到台中给我做生活费用,十年没有中断。晚年住在旧金山。

  她有个老朋友,也是一位老太太,念佛人。儿子在美国读书,毕业了,在美国工作,也是在学校教书,结婚了,生了个小孩,就把他的妈妈从台湾请到美国去照顾家,照顾小孩。在美国住了四、五年,小孩要上幼儿园了。小孩上幼儿园,她就没什么事情,白天儿子、媳妇都上班,家里只有一个人,念佛。她也不会开车,也不懂英语,老老实实在家里不出门。往生这一天,也没有告诉家人,但是至少,看她那个样子,至少三个月之前预知时至。因为她写了遗嘱,遗嘱写得很长,而且把儿子、媳妇、孙子孝服统统都做好了,一切准备就绪了。往生的那一天,她是坐著往生的,在床上坐著往生的,穿著很整齐,儿子、媳妇、孙子孝服摆在旁边,遗嘱也放在旁边。

  美国老人住的房间,门是不锁的。第二天早晨,每天她早晨起来烧早饭,她起来最早。这一天大家都起来了,老太太没起来,没动静,也没人烧饭,这才推门看看老太太怎么没起来。一推门看她,端端正正坐在床上,仔细一看,看到遗嘱知道走了。这在中国人团体里传开了,特别是念佛人,对老太太的往生都感到非常惊讶、也非常赞叹,给大家带来了信心,不是假的。老太太不告诉她家人,也是避免麻烦,免得大家说长说短,走了之后,你怎么说,无所谓了,听不到了。都是最聪明的做法,想得很周到。

  这例子是我们亲眼看见,一点都不假,这才是学佛真正的成就。到了西方极乐世界,现在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皆作阿惟越致菩萨」。这成就不可思议,谁能比得上!忉利天主比不上,大梵天王比不上,摩醯首罗天王也比不上,出世间的声闻缘觉、十法界里面的菩萨佛都比不上。用不著多少时间,关键就在你能不能放下自私自利、能不能放下名闻利养、能不能放下贪瞋痴慢疑?关键就在此地。能放下就能成就,能放下,智慧就开了。

  举的这些例子,往生的人智慧都开了。你看没往生之前,一丝毫痕迹都不著,走的时候,没有人干扰,绝不像现在人,我走了,你要替我、帮我助念。这个未必能往生,为什么?没有放下,还有牵挂,还有疑,怕走不了,求人助念,也就是说明对自己没有信心。举的这三个例子,都是很平常的人,我们一定要知道,这都是我们最好的榜样,念佛往生成佛真正的证明,不要再贪图世间珍宝成就牢狱,贪恋这个就坏了。现在时间到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四二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