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四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四集)  2012/10/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54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0八0页,倒数第四行:

  「无畏者,乃四无畏。又云四无所畏」。我们在参考资料里面,就《大智度论》里面所说的,这四条第一个「一切智无所谓」,我们学过了。现在学第二,「漏尽无所畏。漏尽者,惑业生死俱尽也。无所畏者,如佛言,我一切漏尽,故得安隐,得无所畏」。漏,在佛法里头是一个代名词,代表烦恼。烦恼为什么称漏?因为烦恼把功德全部都漏掉了,所以用这个「漏」字在这里代表。譬如我们这个茶杯,这是器皿,它完好,里面可以盛水,如果底下有破损,盛水就漏掉了。我们的清净心就像这个盛水的杯子一样,如果有漏,修积一切功德统统漏掉了。用漏来代表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统统叫有漏。漏尽就是烦恼尽了,漏尽就无漏了。惑是迷惑,妄想分别执著这是惑,因为迷惑他就造业。业有三类,有善业,与性德相应的;有恶业,与性德相违背的;有无记业,无记就是说不上善恶。我们端杯子喝一杯茶水,这个没有善恶的,那像这些业叫无记业,它没有果报。有惑、有业,惑是因,业是缘,生死就是果报。六道众生,这生死轮回道理就在这里,起惑造业,下面感得的果报。

  那漏尽,这个因、缘、果三种都没有了。一般在小乘,见思烦恼断了,恶业没有了。善业要不执著,不放在心上,这个善业统统叫功德。如果有一丝毫执著,有一丝毫念头念著我的善业,就变成六道里面的善果,这个善的报除了地狱里头没有,其他的五道统统有。饿鬼道里面,这个善业,他变成鬼王,一般常讲的山神、土地,这些灵鬼能享受到人间的祭祀,给他建庙宇供养他。这就是他有福,叫福德鬼,他不是饿鬼。城隍、阎罗王都属於这一类的,看福报大小,享受的福报不相同。畜生道里面,现在最明显的,我们常常看到的,是一些富有人家养的宠物,畜生道里头有福报的。那一家人不见得和,可是一家人对宠物都爱护,对它都很关心,照顾无微不至。这是什么?畜生道里头有福报。人天福报就更不必说了。这些你细心去观察,类别也很多很多,说不尽。

  所以古德常讲,福不唐捐,你修的福决定有报,有善因一定有果报,果报不一定在什么时候,也不一定在哪一道。造业,佛经里讲有两大类。一类是引业,引导你将来到哪一道去,这引导你,这叫引业。另外一种叫满业,像我们得人身,怎么得人身?过去生当中肯定修五戒十善,五戒十善引导我们到人间来,得人身了。得到人身,差别很大,人与人当中,富贵贤愚不肖差别太大了。这种差别,这个叫满业。满业就是过去生中修善造恶。恶里面最明显的是杀生,杀生要还债,所谓是欠命的还命,欠债的还钱,其实六道轮回总免不掉这个原理原则。

  佛告诉我们,一家人、父子兄弟的关系,佛说四种缘,没有这四种缘,不会成为一家人。这四种缘就是报恩、报怨。报恩的,孝子贤孙;报怨的,这是败家子,一定搞得你家破人亡。另外两种人,还债的,一个是来讨债的,一个是还债的。讨债,是父母欠他的,好不容易把他养大了,小时候很可爱,父母很欢喜,到快成年的时候他死了,走了。债讨完了,你对他的付出,他讨走了,他就会离开你。还债的,是这个小孩长大之后他还能养活你,但是对你没有孝顺心,没有恭敬心,只是照顾你一些生活所需。如果欠得多,对你物质生活照顾得比较周到,欠得少,可能给你的待遇连佣人都不如,只给你吃饱穿暖,给你一点点零用钱。这些事情我们都见过,这世界上到处都有,只要你细心去观察,你全看到了。这就是佛家讲的四种缘。

  夫妻也是缘。香港蓝塘道,寿冶老和尚的光明讲堂,三十五年前我在那里讲过两个月经,讲《楞严经》。他讲堂里头有一副对联,老和尚自己写的,上联写的是「夫妻是缘,有善缘,有恶缘,冤冤相报」,下联写的「儿女是债,有讨债,有还债,无债不来」,很能够警惕人。我到香港来讲经,香港这些老法师很多都移民到外国去了,在美国、在加拿大很多,他们过去之后就没再回来了。现在也都过世了。这个是世间法,学佛之后要紧的,无论是善缘恶缘、讨债还债,统统把它转变成法缘,法眷属。就是我们在一起同学,变成同参道友,大家向一个目标,一个方向。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一个目标,我们统统皈依阿弥陀佛,做阿弥陀佛的弟子,这是无比的殊胜,这是真正的觉悟。这是佛法对六道众生做出最大的贡献,最真实的贡献,我们要明了,要认真学习。

  漏尽这个意思就是断烦恼。烦恼要断,习气要改,要把心量拓开,中国古人常说「量大福大」。学佛,佛与法身菩萨他们明白、觉悟了,万缘放下,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所以他们福慧圆满,得安稳自在。这是讲迷惑造业,生死果报,统统尽了,统统没有了。这是漏尽无畏。无所畏者,如佛言。佛在经上说,我一切漏尽,一切烦恼统统放下了。佛做榜样给我们看,叫我们断烦恼,他先断烦恼;叫我们消业障,他首先消业障,我们不能不信。烦恼断尽了,所以他得到安稳,他的心安了,平安,妄想、杂念不生了。这是真正的安稳,决定不堕落在六道十法界,他统统超越了,这真正安稳。安稳是自受用,无所畏是他受用,所以他有能力,「在大众中作师子吼,能转*轮」,他有能力教化众生,世出世法他都教。

  「诸沙门」,这是出家的弟子。沙门,前面说过是古印度,印度宗教很多,无论是哪个宗教,出家修行的都称为沙门。「婆罗门」,有在家修行的、有出家修行的,这是婆罗门教的修行人,佛都能教。我们在经典里面常常看到,婆罗门教的这些修行人都依佛做老师,向佛学习。在这个地方我们要细心去观察,佛并没有叫他改信佛教,你脱离婆罗门教信佛教,没有。这说明什么?佛不是宗教,佛是教学,像一个大学里头,不管你信仰什么宗教,都可以来学习。佛法确实如此,不改变别人宗教,欢迎你来学习。学什么?学智慧。不管你学什么宗教,你要不要智慧?求福报,佛门里头有求必应,它有求的理论、有求的方法,别的宗教里没有。我要求财富,怎么个求法?佛教你财布施,这个其他宗教没有。你求智慧,你就修法布施;你求健康长寿,你就用无畏布施。佛真有方法给你,而且真有用,管用!你学会了真自在。

  由此可知,佛门的教学是非常实际的,不是讲玄学,不是空说的,真的能兑现,连了生死出三界也兑现,成佛、成菩萨都兑现。决定不改宗教,因为佛菩萨是学位的名称。换句话说,你修婆罗门教,能不能成佛?能,你是婆罗门的佛陀,婆罗门的菩萨;你学基督教,你是基督徒,你学佛了,不用改宗教,你成佛了,你是基督佛陀,基督菩萨。所以,大乘团结世界宗教很容易。宗教怕你,怕你什么?怕你拉信徒。现在你不拉信徒,你是在办学校、办补习班,我们到那学,上课的,去学智慧的,学佛求福报的,去修长寿的,健康长寿的。这好事!

  早年,我住在加州,我住在一个小社区。这个社区里面有二十多户人家,不太多,环境非常幽静。住的时间长了,邻居都认识,见面都点头。有一天隔壁邻居来看我们,问我们,你们是做哪一个行业的?我说你问这个?他说我们看到你,每天看到你都笑咪咪的,好像你们过得很快乐。是,真快乐。那你们学哪?搞哪一行的?我说我们学佛的。佛是什么?佛就是快乐,极乐世界是快乐。他说这个我们要。他要。我说佛是清净,净土,身心清净。他说这个我也要。佛是长寿,那这个更要了,都要。我说行,你们星期六到我这来,星期天你们上教堂,星期六到我这来学这三门功课,学快乐、长寿、清净,一点冲突都没有,你还是基督教徒,还是天主教徒。

  我说你们跟天主是父子关系,你们到这来上课的时候,跟释迦牟尼是师生的关系。你看,在家有父母,在学校有老师,哪有冲突!你的小孩不都送去学校念书吗?它并没有教你叛逆家庭,反而教你孝顺父母。这有什么不好?都来了。所以我们那个小佛堂,星期六为当地人开放,来的人愈来愈多,很欢喜。他们的生活很紧张,心地真的不安稳。所以很多法师到美国都买教堂,建小道场,以什么?以坐禅为主。来修的人都不少,他为什么?坐下来之后,把身心放松一点,工作太紧张了,他能得到一点安静,所以他喜欢。我们这个地方是把这些道理讲清楚、讲明白。他明白,他真知道了。所以告诉他佛教是教育,佛是我们的老师,佛是这个教育里头的学位,最高的学位,一切人都可以成佛,耶稣也可以成佛,穆罕默德也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可以成菩萨,都可以成阿罗汉。这宗教里头不许的,不能人人都作上帝,这是绝对忌讳的,真神只有一个,没有第二个。佛法不如此,每个人都能成佛。你到学校念书,博士学位每个人都可以拿到。

  所以,无所畏是对教学用的。下面,对天、对魔、对梵,这对天人说的,这一句全是天人。「若复余众」,天人以下的六道众生,因为有一些鬼神福报很大,他住在天上,虽然是鬼神,他享天福。像四大天王,实际上也是鬼王,忉利天宫有大福德的鬼神很多。为什么会堕鬼道?贪心没断,就这个原因。为什么能生天?他修的福很大。这个就是别业与满业不一样。他说,沙门、婆罗门、天神、鬼神,再加上其他,「实不能转」,也就是说他们不能说法,他们对诸法实相讲不清楚,他没有证得。也就是说,他们没有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放下就证得了,天人如是,其他的五道亦如是。

  只要你放下,你就成佛了,这个道理一定要知道。我们学得再多、懂得再多,而没有放下,不能成就。能说不能行,再有这种状况,自己一定要有高度的警觉心,真正知道六道可怕,《法华经》比喻说火宅。像这一栋大楼,里面火燃烧起来了,只是还没有烧到你这…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四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