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别执著;他要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他就是凡夫,他掉下来了,他不是佛菩萨了。他不著相,什么都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不需要学,这个网路是贯通的,什么障碍都没有。
我们哪天能够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我们接受的能力恢复了,诸佛菩萨他们发射的波我们也能收到,我们跟他的光波交融了,成了一体。这个境界不难懂,像电波一样,它有光,这个光我们肉眼看不见。不要相信肉眼,肉眼能力太小了。宇宙之间无量的光波,我们肉眼看到只能看到这一段,比这个长的看不见,比这个短的也看不见。藉科学的仪器发现了有X光、有红外线,用仪器看到有这些,肉眼看不见,存在!如果我们有了天眼,你看到的光就多了,这世界就不一样了。如果有了菩萨眼、佛眼,那你全看见了,没有一样不看见。你看到《华严经》上所说的四种无碍法界,法身菩萨就看到了,事法界、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你全看见了。所以经上常常听佛讲我知我见,那个我是佛自称,佛知道,佛看见了,我们没看见。有真正禅定的人,定功功夫深的人,空间维次突破了一部分,不同空间维次那些众生在活动他看到,我们一般没有定功的人看不到。他往上看,能看到欲界天;往下看,能看到饿鬼、地狱。这个小通,不是什么了不起的。斯陀含、阿罗汉完全明了,所以他知道超越,把自己境界向上提升。这些,这个参考资料,让我们对於佛经上讲的法界有个概念。
底下,「止观三曰:出法界外何处更别有法?」这就是说,法界是宇宙的全体,离开法界就没有法了,哪来的一切法?一切法离不开法界。同《止观》第五说:「当知法界外,更无复有法而为次第也」,次第就是界限。法也没有了,界也没有了,法界之外没有了。法界有多大?无限大,无穷大。法界还有外吗?法界没有外,大而无外,这句话是比喻说。「四教仪集注半字谈」,这是一本书,第五说:「穷事边际云法界」,这法界就有大小。现在科学家就走这两个极限,边际,大的边际,宏观宇宙,小的边际就是量子力学。
最近这八十年,从发现原子到现在,科学确实突飞猛进,这八十年的成就非常可观,改变以前一些错误的观念。而所发现的,无论是宏观、是微观,跟大乘经上所讲的愈来愈接近。科学家对於大乘经典会愈来愈重视,为什么?他们现在发现的,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就说到了,而且说得很详细,比他们说的还完全。佛怎么知道的?这是现代科学家报告里头说的,他说人类可能有一种本能,古时候人有一种本能,我们现在把这个能力失掉了。这个说法一点都没错。人只要把烦恼习气放下,本能就恢复,所以它不需要学的。
智慧不是学来的,能力也不是学来的,能力,佛法里面称为德,用这一个字代表,就是德能;相好也不是求来的,都不需要。什么呢?它是自己的本能。佛在《华严》上讲得好,「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跟如来一样的,如来证得了,智慧、德、相全现前了。怎么现前的?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全放下,原来这三样东西是障碍,障碍了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有这三样东西,不能现前。这三样东西没有了,自然现前,是你自性本有的。所以佛家教学称为内学,不向外,外面没有东西,遍法界虚空界都是自性变现的。教我们什么?教我们去找那个能生、能现、能变的,找这个;所生、所变、所现的别找它,你找到这个能,全都明白了。
所以大彻大悟,无论在中国、在外国,真有一些不认识字的,没有念过书的。中国有惠能,外国也有,跟惠能大师一样,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不认识字。他能够讲经说法,他什么都通达,什么疑难杂症你去找他,他都给你解决。这是什么?见性的人,别的宗教也有。所以佛说「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任何法门,只要你能够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就是了。因为你放不下,所以教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是什么?这是帮助你放下的一种方法。你看,不能放下,我守这一个,这个不放下,其他的放下,我还要一个,这个好办。叫你统统都放下,你的心没个依靠了,你不敢。有一个依靠给你,你就靠著这一个,你就相信这一个,就行,其他的放下,慢慢你心就定了。你现在心乱,太杂、太乱了,这个不但是轮回,轮回里头的三恶道,这杂乱心,太可怕了。让你把杂乱心换成个清净心,让许许多多的妄想,慢慢把妄想集中成一个,少数几个妄想,慢慢给你归一,最后叫你彻底放下。原来一放下,见性了,这才晓得妙!
放下之后,明心见性了,再广学多闻。你看,这程序不能颠倒,四弘誓愿排得很清楚,第一个叫你发愿,一定要发度众生的愿,度众生的愿就是爱众生的愿。你不爱他你怎么会度他,你爱他才度他,这个要晓得。这一愿里头就是圆满的慈悲心。从圆满慈悲心才真正要提升自己,我不提升自己我怎么能帮助他?如何提升自己?不是广学多闻,是断烦恼,就是要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这就是「烦恼无尽誓愿断」,做这个功夫。这个功夫做到了,成功了,自性本定现前,智慧现前,德能现前,这时候广学。广学很容易,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经,三个月决定毕业。龙树菩萨是个例子,三个月的时间,将佛四十九年一切经全部贯通了。
能相信吗?能。为什么?中国惠能大师就是个例子。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念过书,学佛,五祖道场讲堂没去过,禅堂也没去过。他参的什么禅?舂米、破柴,他的道场是碓房,他的身分是义工。他在那里修行,没有人知道,五祖知道。他跟五祖心心相印,没有一个人知道。米舂熟了,五祖就把衣钵给他了,他就成第六代祖,你看,多妙!这一悟之后,逃难的过程当中,头一个遇到无尽藏比丘尼。这个比丘尼受持《大涅槃经》,每天都读,读这个经。惠能跟她遇到了,她念经他坐在旁边听。她念完了,惠能大师找她,你刚才念的那个经里头什么意思,讲给她听。她吓呆了,他讲得太好了,捧著经本向他请教。能大师说,我不认识字。不认识字你怎么会讲得这么好?这个於认识字不认识字没关系。我们就知道,惠能大师听了那一段,整个《涅槃经》全知道了,一部经不要听完,听几句就行了。
法达禅师受持《法华经》,《法华经》念了三千遍。《法华经》很长,一天念一遍,三千多天,差不多十年。到曹溪去参学,拜六祖的时候头没著地,三拜头都没著地。起来的时候,六祖问他,你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地方,比别人强的?他就说了,诵《法华》三千遍。头不著地是傲慢!六祖就问他,《法华经》讲的什么?他答不出来。还过头来,向六祖请教。六祖说,这个经我没听过,你念得很熟,念给我听听。《法华经》二十八品,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祖说行了,别念了,我都知道了。讲给他听,他开悟了。再礼拜,头著地了。这《坛经》上记载的。
所以开悟之后,一接触一看、一听全明白了,哪里要一部从头到尾,不需要。真正通的人,学一部《法华经》,半个小时足够,就全明白了。所以,三个月的时间,可以把释迦牟尼佛一生所说的一切经全部通达明了。这就是你先要把德修好,「烦恼无尽誓愿断」,把这个修好,然后再学法门,轻而易举。你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你学得好辛苦,一部都通不了,你的方法错了。佛这个方法讲得很清楚、很明白。最后,「佛道无上誓愿成」,必须得提高境界,向上提升,你的教化才广、才大,才能普度众生。你不成佛,你不能教等觉菩萨;成佛了,等觉都是你的学生,才能普度众生,度尽众生。四弘誓愿非常了不起,是大乘修学最高的指导原则,不能不知道。
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五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