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六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六集)  2012/10/9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56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0八0页,最后两个字看起:

  「华严宗立四法界」。法界这个名词,是佛教里头无论大乘、小乘常常看到的。这两个字是什么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说,法是万法,界是界限。从时间说,过去无始,未来无终,这是界限;从空间讲,大而无外,小而无内。这是我们用佛法的意思,用现代的话来讲。我们参考资料里头,引用佛经跟历代一些祖师他们的论疏里面所说明这法界两个字的意思,说得很多,可以互相来参考。

  《四教仪》从第二卷,「《四教仪集注》半字谈五曰:穷事边际云法界」。那我刚才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从时间,过去无始,未来无终;就空间,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四教仪集注》,半字,它是对满字来说的。满是圆满的,半是局限的,局部的,不是讲圆满的。圆满的就是满字教,那个涉猎很广泛;半字教是有局限的,或者从事上说,或者从理上说,是这么解释的。穷,穷究事理的边际。

  《往生要集》上卷讲,「周遍法界,拔苦众生」。这是净土宗讲的,净土的范围很广,周遍法界全包了,理事、性相、因果统统包了。那这就是个满字教。「又曰」,这个又曰是《往生要集》的,还是这个书上的,「佛光明照法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往生要集》这句话是真的。佛光,这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佛光遍照,照法界一切念佛众生。这常讲,尽虚空遍法界十方一切诸佛刹土无量无边,没有一尊佛不说这个法门。不说这个法门,就不能够普度众生。要知道佛的心,这我们常讲,用现代的话来说人家好懂,就是一个爱心,真诚的爱心、清净的爱心、平等的爱心。这个爱心是自性的核心,自性的原始点就是这个爱心。

  我们中国老祖宗千万年前就知道了,所以五伦就从这开始。老祖宗教人,第一个是给你讲「父子有亲」,父子的亲爱不是从哪里学来的,天生的。天生的就是自性本有的,它是性德。从哪里看?最明显的婴儿三、四个月,三、四个月他会笑了,你细心去观察,父母对他的爱没有任何条件,真爱他,全心全意去爱他。那个小孩他虽然不会说话,你看他的眼神、你看他的表情,那个爱显露出来了。没人教的,天性!所以「人之初,性本善」,那本善透出来的。这是性德里面的第一德,从这个第一德引申出来,「夫妇有别、君臣有义、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是从这个点演变出来,全是爱,不同的层次那个爱的等级就不一样。在佛法里等级相同,绝对没有变质。佛法跟世间法就这点差别,所以佛法是圆满的。

  又从五伦演变出基本做人的德行,所以你像个人。这是什么?五常。常,永恒不变,超越时间、超越空间,须臾不能离开的。这是道!大道、大德。仁义礼智信五个字,跟佛家讲的五戒完全相同。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你看,跟五戒相同。佛最基本的,教人做人基本的条件,跟中国老祖宗,他们没见过面,没开过会,说的字不一样,意思完全相同,这所谓是「英雄所见,大略相同」。不但佛教跟中国儒家,你再看其他所有的宗教,都讲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为人要诚实、要守信,全都讲到。饮酒,佛法有制止,但是其他宗教里头没有。这个杀盗淫妄是每个宗教都讲,所以宗教可以团结,不杀、不盗、不淫、不妄语,这四条是所有宗教都有的。

  弥陀,佛光就是弥陀的教诲,遍法界虚空界。诸佛讲经,经太多了,真的是无量无边。一切诸佛出世讲经都有局限,这个局限是什么?就是这个时代、这段时期众生的根性,应机说法。我们明白这个道理就应该晓得,在佛法里面讲宇宙万法是一体的,所有一切众生都从自性流出来的。自性能生能现,阿赖耶是能变,阿赖耶是妄心,自性是真心,真妄是一不是二。所以我们能够肯定,所有宗教创始的这些圣人都是从自性里头流出来的,是一不是二。一般宗教说一个真神,那就是同一个真神。真神是什么?就是真如本性,就是自己的真心。真心就是真神,它能现能生,阿赖耶是带了迷惑,它能变,十法界依正庄严是所变。能所是一不是二,这大乘教里讲得很清楚、很透彻。

  所以我们今天讲宗教是一家。这十几年来,原先总以为要辩论,一次也没有遇到过。现在人怎么那么聪明?跟他们谈这个都能接受,还都欢喜,没反对的,所以宗教团结很顺利,我们也没想像到。图文巴的宗教团结起来,好事!这一次我们斯里兰卡的活动,他们去参加。真正把这个小城做成,这是多元文化。澳洲原居民是土著,人数很少,居民全是从世界各地移民过去的。所以这个小城虽然只有十万人,八十多个族群,一百多种不同的语言,十几种宗教,真的是多元文化城市。现在这些宗教联合起来,大家一心一意把这个小城打造成全世界第一个多元文化和谐示范城市。这个想法、这个行动好!现在全世界都需要,没有人做出来,难得这些人能做出来。做出来了,给大家看看,有殊胜成绩表现,看到这个地方人民,人与人之间像兄弟姐妹一样,能够互相尊重、互相关怀、互相照顾、互助合作,这一个城市就是一家人。这是图文巴每个宗教共同的目标。用什么手段去落实?讲经。每一个宗教都讲经,把这些共同的观念详细向大家讲解。我们大家虽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族群,我们是一体。我们今天住在地球上,我们是地球人,我们是一家人,居住在一起有福同享,有祸同当,一定要互相照顾,为全世界各个城市做成一个好样子。由联合国来推动、来介绍,希望大家都来看,给大家做个参考,希望像这个城市。在全世界每个城市都像这个样子,天下太平,社会肯定繁荣兴旺,所有灾难都能化解。

  阿弥陀佛摄取一切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也是这个意思,带他们到极乐世界,到极乐世界成就圆满的智慧、圆满的德能,让这些人再到十方世界去教化众生。那我们能相信阿弥陀佛那边是个学校,完全培养老师的,培养宗教教学的老师。这个老师成就,无论示现在哪一个宗教,他教的都如法,完全跟性德相应。我们所想的,我相信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不会有太大的差距。我们跟佛同心同愿、同德同行,这里头法喜充满!

  下面说,「约理而言」,这从理上讲,「法相华严之释意」,法相唯识宗跟华严宗它们的解释,「指真如之理性而谓之法界」。这个讲得高了。真如就是本性、就是自性、就是一切万法的理体,在哲学里面称为本体论,宇宙万有的本体,华严跟相宗都有这个意思。「或谓之真如法性,实相,实际。其体一也」,体是一个。实相就是真相,它不是妄相。实际就是真如,就是真心,就是自性。本经讲三个真实,第一个就是真实之际,就是实际,讲真心,第二个真实智慧,第三个真实利益。这三种我们一定要标榜,一定要认真努力去证得。能证得吗?能。为什么?因为这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我们今天把它丢掉了,不是真丢掉,迷了、忘记了,虽有,拿不出来,这叫迷失,不是真的丢失。觉悟了,觉悟就在现前,你就发现,你就全都用上了,人能用这三个东西用在生活上。

  真实之际是理,我们一般从事上讲性德。那是什么?就是五伦、五常、四维、八德,就是佛法里面讲的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阿弥陀佛四十八愿。这是其体,法性,这是真实的样子。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真相如是。实际,真实之际,这从体上说。「界者因之义」,界从事上讲,法从理上讲,理是一体,这是大乘佛法的伦理观。中国自古讲伦理,伦理就是讲人跟人的关系、人跟大自然的关系。大乘教讲得最圆满,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跟我是一体,佛跟我也是一体。阿弥陀佛叫自性弥陀,极乐世界叫唯心净土,心现的。极乐世界没有识,已经转识成智了,只有真没有妄,所以这个世界非常美好,每个人都是纯净纯善。纯净纯善所感应的就是净土,就是大圆满。

  极乐世界确实是道场、是学校,没听说这个学校、这个地方国土里头有国王,没听说;说上帝,没有,没听说过;士农工商,没听说过。佛说来说去说了四十九年,只说极乐世界有佛、有菩萨,佛是老师,菩萨是学生,所以它是个学校,阿弥陀佛天天讲经教学没有中断。这个地方人身体好,他不是我们这个血肉之身,需要吃饭、需要睡眠、需要营养,那个地方不要,那身是法性身,居住的环境是法性土,全是自性变的,没有阿赖耶,所以它不变。人的寿命真的是无量寿,无量寿命,他永远保持年轻,他不老,这才好。寿命长,老了,这个价值就没有了,他不老、不死。我们到极乐世界是化生,化生之后就不老、不死,而且身相无比的庄严。《观无量寿佛经》上告诉我们,身有八万四千相,每一个相有八万四千好,每一个好有八万四千光明,每一个光明里面有无量诸佛菩萨在那个地方教化众生。这「光中化佛无数亿,化菩萨众亦无边」,这话都是真的,不是过分赞叹。所以是一体,知道在那里怎样,完全明了是一体。为什么?你看到,你自己真正体会到了。我们这里现在讲一体,是听佛说的,自己没亲见到。到极乐世界都见到,能看到宇宙源起、能看到万物的源起、生命源起、我的源起,统统看清楚、看明白。

  界者因之义,这就讲,不同的这些万法什么因缘生起的、什么因缘出现的。「依之而生诸圣道,故名法界」。事是因理而显现的这些现象,现象多,不外乎三大类,物质现象、精神现象、自然现象。这三大类各有边际、各有界分,这叫法界。「又界者性之义,是为诸法所依之性故」,这个性是体。「又诸法同一性故名法界」,这个法界叫一法界。一法界里面分无量无边法界,无量无边法界都没有离开一法界。《华严经》上说,「一即是多,多即是一,一多不二」。这是法相跟华严宗所说的法界,说得很圆满。

  《唯识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六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