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千万化身,无量无边化身,化身去的,本身没动。为什么不去?两个意思,一个感恩,不到极乐世界,哪有这么快成就,感恩;第二个意思表法,让后来的人增长信心。你们一看,这么多诸佛都在此地,这没话说,信心定了,不会动摇。所以他们坐在那里,帮助新的往生极乐世界的人坚定信心。这些诸佛如来,大成就者,也都是阿弥陀佛的助教,如果我们听不懂、不清楚,可以向他们请教。他为我们解答,跟阿弥陀佛所解答的没有两样。
这事法界搞清楚了,在哲学里面讲,宇宙的现象就是事法界,宇宙的本体是理法界。我们再看第二,「理法界,谓诸众生色心等法,虽有差别,而同一体性,故名理法界」。所以理法界是从体上讲的,本体。性是自性,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自性是理法界,他那个五句话都是讲的理法界。理法界是真心、是自性,明心见性。真心、自性是什么样子?他用五句话来形容。第一个它是清净的,从来没有染污过,悟的时候不染污,迷的时候也不染污。染污是什么?染污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不是真心。人迷了真心之后,从真心就变成一个妄心,但是那个妄心不是真心,是从真心变的,它不是真心,它跟真心没关系。真心能现,能大师末后一句话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就是它能现,它能现整个宇宙。现出来是一真法界,可是妄心它就进来了,妄心进来,把一真法界把它变成了十法界。所以十法界是识心,识心就是妄心,就是八识五十一心所,它们在里面搅和,把它变成了十法界、变成六道、变成三途,这些东西变的。这些东西全是假的,可是我们在这个里头养成习惯了,习惯把它当真的,亏就吃在这里。不肯放下,放下就没事。
凡夫迷得再深、迷得再久,要回头成佛需要多少时间?一念,一念回头就成佛了,很简单。迷,佛在经上一个比喻,叫「千年暗室」,这个房间里面没有光、也没有灯,多久了?一千年了。一千年的黑暗,很久了,点一盏灯就照亮了,就那么容易,就把黑暗驱除了。所以,你只要一念回头,一念肯放下,你就成佛了。释迦牟尼佛给我们表演的,在菩提树下打坐,夜睹明星,豁然大悟,这就成佛了。惠能大师给我们表演的,半夜三更在五祖方丈室,五祖给他讲《金刚经》大意。大概不到四分之一,没讲完,不到四分之一,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豁然大悟。五祖给他做证明,证明他的开悟是正确的,不是假的,衣钵传给他。迷悟一念之间,迷没有原因,悟也没有原因。你要问我,什么原因悟的?你在迷中,你有这个疑惑;你没有这个疑惑的时候,真开悟了。这个疑惑,「什么原因我能开悟,什么方法我能开悟」,你永远不能开悟,为什么?这是你很大的障碍。所以到这些障碍、这些念头都没有了,就突然开悟了。只要你还有一个念头,极其微细的念头,那都是你开悟的障碍,妙就妙在此地。
为什么?自性清净心里头一法不立,你有个念头就有一法。体上一法不立,事上?事上所有一切法是假的,幻相,不是真的,刹那生灭。这个我们读弥勒菩萨跟世尊的对话,三种现象,物质现象、心理现象、自然现象,都是在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这样高频率产生的。这个不动了,它这个事就没有了,三种现象都是从波动当中产生的。这个现象科学家也发现了,所以有些科学家讲整个宇宙好像弹琴的弦一样,弦定律,就是它那个波不断的在振动,它不停。这种现象在五蕴里头就是行蕴,受想行识,行就是讲这个波动现象,只要它在动,幻相就产生。像我们一个人,我们到这个世间来,还没出生,在母亲胎胞里头,第一个现象是什么?心脏,它在跳动。那就是什么?生命的开始。到心脏不跳动了,就死亡了。人在一生当中,从出生到死亡,心脏跳动绝不会中断的,它中断就没有了。整个宇宙也是这个道理,你一念不觉就开始,一念不觉没有原因的,这个波动就开始。一直到你成佛,证得究竟圆满,它就不动了;你只看到它不动了,你就成佛了。
惠能看到了,「何期自性,本不动摇」,这真看到了。凡夫看到的,你看现在科学家看到的,高频率的波动。弥勒菩萨给我们讲的,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在你面前,你六根缘不到它,眼看不见,它有声音,耳听不见。再大的声音,你去想想,再大的声音,它的时间只有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你有没有听见?没听见。香臭,鼻闻不到,五味,舌尝不到,甚至於念头都想不到。就是六根都缘不到,它太快了。在这样高的频率当中,这一个动,三种现象都出来,物质、精神、自然现象,就在这一动,这个一动是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今天科学家,我看到一个同学给我个报告,从网路上下载的,仪器,最新的仪器,有能力捉捕到一千兆分之一秒,能捉捕到。佛经上还要多一点,一千六百兆分之一秒,弥勒菩萨说的。所以,科学跟佛法愈来愈接近了。我曾经说过,二、三十年之后,佛教不是宗教了,被科学家承认是高等科学、高等哲学,它不是迷信。
这三种现象非常微细,佛在大乘经上说,对一般人不说,他不懂,你跟他讲,愈讲他愈迷惑。所以佛对普通人讲,讲伦理、讲道德、讲因果,很少讲心性。心性有讲的,对很少数的学生,他有这个天才,这上上根人。我们看他一生教学,开悟之后讲《华严经》,讲《华严经》就跟五祖教惠能,惠能开悟了,向五祖提出报告,那是心得报告,他真的明心见性了。《华严经》是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说的,释迦牟尼佛开悟了、见性了,性是什么样子?《大方广佛华严经》就是他所见性详细的报告。惠能大师是很简单的,五句话。要知道,他们两个境界相同,这五句话要细说,就是一部《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经》浓缩,就这五句,他们境界完全相同。细说没人懂,所以他在定中说的,他不是在人世间说。定中听众是谁?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些人来听,给他做证明。没有这样的定功,你入不了他的境界。我们只看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他在那里讲《华严经》我们怎么知道?有这个能力的人,他看到了,佛在讲《华严经》,他去听了。
阿罗汉、辟支佛,三贤菩萨,别教里头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没有分,他们见不到。要初地以上才有这个能力进入佛的定中的境界,才能参加这个法会,听他讲《华严经》。所以《华严经》小乘不承认,小乘只承认鹿野苑开始讲阿含,这大家见到的。阿含讲了十二年,办小学。十二年之后,佛继续讲经讲方等,八年,好比中学,给这个再上一层楼做准备功夫。这八年加上前面十二年,二十年,跟佛二十年的基础,佛才给你讲真话,讲大乘。大乘是讲什么?诸法实相,宇宙人生真相。没有这二十年的基础,给你讲真相你不懂,你没办法接受。这是佛主要要说的课程,这个课程二十二年,佛一生讲学四十九年,几乎占一半时间,所以这是他主要讲的课程。最后八年讲法华,法华完全讲成佛之道。般若,智慧开了,怎么样提升到佛的境界,那个好比办研究所,那个毕业就成佛了。佛是佛陀教育里头最高的学位,佛陀,好像现在大学博士学位,最高的学位。人人都能成佛,人人都可以拿到这个学位。所以,现在一般讲宗教,佛跟宗教风马牛不相关。
现在佛教为什么变成宗教?人家误会了,把佛当作神,把菩萨也当作神,完全变质了。它是学位的名称,每个人读书都可以拿到这个学位。菩萨好比是硕士,阿罗汉好比是学士,佛门里三个学位,念不念也都能拿到,这就妙了。像我们这个经题上「清净平等觉」,这就是三个学位。你只要清净心现前,你就拿到第一个学位,阿罗汉。读不读书没有关系,不读书我也能够到清净心,我一天到晚念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也能把心念清净。心一个念头都没有了,只有这么一句话,这句话到最后也放下,心清净了,学位就拿到了。所以无量无边法门平等平等,都能拿得到。第二个学位,平等。平等比清净难,清净未必平等,平等一定清净,平等是菩萨。觉是佛,觉是觉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这经题上五个字就是三个阶段。
成佛、成菩萨、成阿罗汉不一定要学佛经,不一定要跟释迦牟尼佛。跟什么样的人,只要他指导你的是放下妄想分别执著,这就是佛法。所以,佛法有五种人说,不一定是释迦牟尼佛,佛是五个人第一个。佛弟子能说法;仙人能说法,这就是其他宗教了,这不一定是佛教,只要能教你看破放下的,佛都承认那就是佛法。变化人能说法,变化人多半是阿罗汉、菩萨应化到世间来的,众生有感他就来应,应以什么身得度他就现什么身,没有一定的。不是他自己想现什么身,自己想现什么身,他就有妄念了,那他就掉下来,他就不是菩萨,他就变成普通人了。无论他现什么身,像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讲经教学,肯定他没有起心、没有动念、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要起心动念,顶多是个菩萨,他不是佛;他要有分别,他就是阿罗汉、辟支佛;他还有执著,他是凡夫。所以这一定要晓得,虽然应化在世间,确确实实没有起心动念。
没有起心动念怎么说这么多经典?这是法尔如是,自然,自性里头自然流露,绝对没有通过思考。你问我,我想想怎么答覆你,这是凡夫。他决定没有思考,就像我们敲鼓,你敲它就应,你敲得重它声音大,敲得轻它声音小,自然的,叫感应。众生提问题是感,佛自然应,就把你问题解决了,你记录下来就是经典。经典有没有意思?告诉你,没有意思。如果说它有意思,死的,没有意思,活的。没有意思说明它有无量义,你怎么讲都行,只要把人讲觉悟了,这叫佛法。无论你怎么讲,讲得人愈听愈迷惑,这就不是佛法,佛法是活的不是死的。所以,佛法著重在修行,你修行不到家,经看不懂。看的时候似乎懂得,那是你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开经偈说「愿解如来真实义」,把自己的意思当作如来真实义,错了,这是佛法的难处。《华严》跟《大智度论》都说,「佛法无人说,虽智…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