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这极微色里头的世界,那个世界里头还有极微色,那个极微色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叫其深无底、其广无边。这是自性,这是性德,佛说这是我们本人,不是讲别人。佛所说的一切经全讲自己,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叫你认识自己,把你自己的,今天讲的潜能,统统发挥出来。你能拯救宇宙,不是拯救地球,地球算什么,太小了。你能遨游,不要交通工具,遨游遍法界虚空界,你说这种学问怎么能不要?非常可惜的是没人知道,大家把它看成误会,不愿意接触它,这真可惜。佛法培养人才,大家都知道,办学校行不行?不行。为什么不行?没有老师。真正办学,还得是古时候祖师大德的老办法,教二、三个学生。这二、三个学生教成了,让他们每个人再教二、三个学生。传个三代、四代,能有二、三十个学生,可以办学了,可以开佛学院,有老师。你现在开佛学院很容易,没有老师。没老师,请他们来讲经,把经都讲错了,全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经上的意思,那把佛教走了样子。
要学佛,基本的条件就是放下,不放下不行。再高的天分,我放不下,自私自利放不下,名闻利养放不下,五欲六尘放不下,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你没有缘,这个缘是条件,你没有条件学佛。佛法、圣贤学术几乎都相同,不是真诚心你接触不到,因为都是从真诚心里头流出来的,我们要用真诚心才能接受。印光大师所说的,一分诚敬你能接受一分,十分诚敬你能接受十分;没有诚敬,你一分接受都不可能,你所听的全是常识,这一点不能不知道。一多相即,大小互容,圆圆满满融成了一体。特别后头这一句,重重无尽,跟中国古人讲的两句话很相应。中国古人对宇宙的认识,说了两句,「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内才真叫小,无外才真叫大,但是大小是一不是二。大中有小我们容易懂,小中有大这就难懂,为什么?这是自性,自性法尔如是,就是自然的现象。它不是有为法,它是无为法,有为法就是有生灭的、有动静的,有大小、长短、方圆的。无为法它什么都没有,能现一切法,虽现一切法,并不障碍它的性德,事实确实是如此。谁见到?大乘经上佛常说,八地以上,他们才见到宇宙万有的真相。
我们靠科学探索,获得这些知识,那只是皮毛,真相,真相没有看到。佛跟科学用的方法不一样,佛完全用禅定,甚深禅定功夫里头他见到的。禅定里面见到叫现量境界,等於我们现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一样,它不是比量、不是非量,现量境界。科学家的探索是用仪器侦测到了,把这个极小的放大,让你看见。细菌我们看不到,细菌很大。前年我在高雄医治牙周病,我的牙周病大概十几二十年,我自己不知道。在刷牙时候,也不懂得刷牙的方法,几十年不会刷牙。感觉得牙缝里头的有个黑的,有个黑线,那就叫牙周病,一点不知道,我以为那很正常,它也不妨碍、不碍事。给医生一看的时候,他说你这个很严重了,你还能讲经?他说这个大概三宝加持你,你还没有感觉到,这个疾病还没感觉到。
他用一个针尖就在黑的地方挑了一点点,像个芝麻粒那么大,放在显微镜里面。把显微镜转到电视萤幕上给我看,我看到像蛆一样,像蛆一样一条一条的,满满的,在那里头动。我说这是什么?他说这就是你那一点东西。我就吓呆了,我说你放大多少倍?三千六百倍。看到牙周病的小虫,差不多有这么长的样子,大概有半公分到一公分,这么大的东西,放大三千六百倍。真可怕,那我就晓得,我牙齿真麻烦了,几乎每个牙齿都有。用了八个月的时间,全部清洗干净,再用显微镜来照,几乎一个都没找到,清理得真干净。医生告诉我,一般清理最干净还会有几个,他说你这一个都没有了。靠仪器才看见。菩萨不要靠仪器,他的眼睛能看见。
见,能见的这个能量与你的定力有关系,定功愈深你的眼睛愈敏锐。所以到八地菩萨的定功,阿赖耶的三细相被看见了。知道宇宙怎么来的,一切万物怎么来的,我从哪里来的,全看到了。这个看到不仅是看到,管用,日常生活当中用得到它。起什么作用?起对於一切万法不再起心动念的作用。为什么?知道体性不可得,什么现象都没有。现相是假有的,不是真的,就跟梦中境界一样,可以享受,不能占有。享受是什么?游戏,游戏人间。菩萨游戏人间,绝对没有动个念头,这是佛、法身菩萨。动念头,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十法界里面的菩萨,别教三贤菩萨。阿罗汉、辟支佛他们没有执著,也就是说,决定没有占有的念头,没有执著的念头,没有对立的念头,所以他心清净。阿罗汉、辟支佛清净心现前,这得受用,不造业了,六种神通出现了。
六通是本能,佛说每个人都有,因为你有烦恼、有业障,这个能力失掉了。你看,有神通多自在,出门不要飞机,我想到哪个地方,身体就到了。不是飞行,飞行还要飞半天,不是。念头想,到了,为什么?距离没有了。我们在此地想到美国,身就在美国,就到了。这叫什么?神足通,能分身、能化身。其实,他的身在我们这个地方是他的分身,分身还能分身,这就妙了,这重重无尽。净宗历代祖师当中,我们有理由相信,有不少人是从极乐世界再来的。什么身?是分身。他自己本身在阿弥陀佛讲堂没动,听佛说法,分身到我们这世间。也来投胎,像释迦牟尼佛一样示现,成为一代祖师大德。他现神通的时候,他也能现分身。
《高僧传》里头有一个人,印度的高僧,在中国传法不少年,十几年,他要回印度。当然弟子、信徒很多,大家为法师践行,请法师吃饭,在家里应供。哪个人请他都答应,同一天,同是中午,满他的愿,都到他家应供。第二天,十里长亭送行,法师走了送行,每个人都欢喜。法师昨天中午在我家吃饭,我供养他。那个人说不对,明明在我家,怎么跑到你家去?这一对的时候,他分五百身,五百个人家他家家都去了,他有这个能力。科学家没这个能力,纵然发现阿赖耶识,没这个能力。你就晓得佛法真管用,完全用在生活上、用在工作,自利利他,一点障碍都没有。这是事事无碍,这分身。能分身,我们晓得至少是三果阿那含,初果只有两种神通,天眼、天耳,二果又增加两个,他心通、宿命通。他心通是别人起心动念他知道。
抗战期间当中,金山活佛,是南京,不是南京,南京上面,镇江,镇江金山寺,镇江金山寺的妙善法师。这个人的一生行迹有一点像济公活佛,平常你看不出来。春夏秋冬就一件衣服,他那一身衣服一年到头没有洗过的。他没有第二件,到哪里去就那一身,什么行李都没有。春夏秋冬四季就是一件衣服,冬天他也不冷,夏天他也不热。一生没洗过澡,可是,那个衣服领子都是油垢,都是黑色的,很脏,你闻闻有青莲花的香气。而且人有生病的时候,你多闻几次病就好了。身上也有油垢,搓一点油,就像济公一样,给你吃你病就好了。信徒很多,来去无踪,你念他念他,他就出现了,所以人称他活佛。庙里人都叫他疯子,疯疯癫癫的,可是信徒很喜欢他。他一生的事迹故事很多,台湾有两个法师把他故事搜集起来,写成一本书,《金山活佛传奇》,煮云法师写的,乐观法师写的。煮云跟他没有见过面,乐观曾经跟他在一起住过四个月,告诉我,那是真的不是假的。
有一天,遇到有些信徒供斋,活佛在,乐观法师也在,跟他坐在一起。大家都盛著饭菜供养活佛,他也就吃了十七、八碗。乐观法师看到,就禁止这些信徒:你们不能再拿了,你看看他吃这么多,这得了吗?把他胀坏了。金山活佛回过来对他说,不增不减。不增不减是真有本事,不是假的,一个星期不吃饭没事,一次吃几十碗也行。这些奇妙的事情很多,真有这个能力。但是,他心通有,这是乐观法师告诉我的,他心里想什么事情他全知道。对这个金山活佛有怀疑,心里头想著,他就把它讲开、讲清楚,给你讲明白。没问,他告诉你。他就晓得,他知道他有他心通,有他心通当然就有宿命通,他能知道你过去、未来,都有过这些事情。但是神足通没有见到,那判断他的果位二果斯陀含,他在这个阶层。如果到三果的话,他就有神足通,神足通就是有变化,他能分身,他能变化。
佛给我们讲,这些都是人的本能,本能恢复,不要这些科学工具,这东西讨厌,麻烦。有他心通了,距离千里之外,你起什么念头他都知道,何必用手机?不需要。有神足通,交通工具不需要了,这多麻烦、多累赘,破坏大自然的规律。所以你看东方人,科学能做到他全能做到,而且比科学还要好、还要方便,没有破坏大自然一点点。我们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古人喜欢修行,修行能恢复我们自己的本能。只要心地清净,少烦、少恼,起心动念遵守道德,不要违背伦理道德,这一生自然幸福、美满、快乐。这个东西,於名利不相干,於社会地位、财富不相干,真正幸福快乐之人。「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不是有求必应,是你自己本能,你自己本来有的,不是佛给你的。佛只是告诉你,你有,用什么方法恢复,你为什么会失掉。不是真的失掉,它有障碍,不起作用,没真的失掉;只要障碍排除,这个能力就恢复了。佛法教我们这些东西,这是事事无碍法界。
「今此经所宣,正是如来事理无碍法界,与事事无碍法界,甚深之法也」。今天这部《无量寿经》里头所说的,就是如来,他没有说是阿弥陀佛,也没有说是释迦牟尼佛,他用如来。用如来什么意思?我们每个人都有分。经里面佛说法,他讲到诸佛,佛是从相上讲的;他讲如来,他从性上讲的。从相上,我们不是佛,从性上讲,统统是佛。所以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你看第一愿「礼敬诸佛」,第二愿「称赞如来」,如来跟诸佛不是一个意思。从性上讲,我们看一切人都是诸佛,要礼敬。从相上讲,相有善、有恶,善的我们应该赞叹,不善的不要提,隐恶扬善。不但不提,也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我们的心就不善了。我们的良心变作别人的垃圾桶,尽装不善,这个人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不会去捡垃圾。
真正给你说,善恶都不要放在心上,为什么?善放在心上,将来生三善道,恶放在心上,将来生三恶道,出不了六道轮回。所以,清净心里头善恶都没有,真清净才生净土,才超越了。善事要做,做完了就完了,不要老念著我做了多少善事,这就错了。因为你做了善事,你就有善报,做了恶事就有恶报,不放在心上,善恶都没有报,这叫真清净。我们在世间,我们应该断恶修善,断恶不著断恶的相,修善不著修善的相,这个人叫修净业。净业不是什么都不做的,还是断恶修善,断恶修善都不著相,就对了。念念阿弥陀佛,心里只有阿弥陀佛,将来决定生净土,这就完全对了。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学到此地。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五七集》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