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三集) 2012/10/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7-0563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大经科注》第一0八七页倒数第七行,从当中看起:
「故知我法即真实之际。今所演说,即开示此真实之际,故云作如是说也」,这几句话很重要。开经偈里面所说的,「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如来真实义是什么?就是「我法如是,作如是说」,这就是如来真实义。故知我法就是真实之际,如来亲证的境界。这个境界是一真法界,真正的一真法界。一,独一无二,这就是自性,自性清净心,这就是真如本性、这就是真实之际,是真正的我法。法是指一切,遍法界虚空界所有一切,是我自性所生所现。自性能生能现,一切法所生所现。这个时候佛把一切障碍都放下,所以他见到了,他知道了。
如来所证,就是我们一切众生自己的自性,我们没有办法证得,是因为有障碍,有无明烦恼、有尘沙烦恼、有见思烦恼。这些烦恼每天还在累积,无量劫累积到今天,知道有多少!所以佛在经上说了一句话,如果烦恼要是有形相,像物质一样它有个东西,他说尽虚空都容纳不下。因为它没有体、它没有形相,所以再多你没有感觉。这么多的东西,要把它化解掉、要把它放下,真实之际就现前,你就看到了,这叫明心见性。你明心见性这个境界,跟诸佛如来所证的境界完全相同,所以《法华经》上所说的入佛知见,你契入了。佛帮助我们是开示,开佛知见,示佛知见,佛只能做到这两条。至於你自己觉悟了,悟佛知见,入佛知见,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佛帮不上忙。佛只能讲到开示,把这桩事情说清楚、告诉你,让你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情。佛不说妄语,那就是真有这回事情。
我们的心开了,原来是闭塞的,完全不知道,迷在其中,现在有人告诉这回事情,我们晓得有这个事情了。知道有这个事情,还怕你信心不够、愿力不够,对於世法还有留恋,所以佛必须示范,做出来给你看。示是指示,更进一步了,做出来、表演出来给你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是示转,让你真正了解真实之际它是可以用在日常生活当中。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你快乐,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然后晓得这个东西真的,决定不是假的。
真实之际,就是明心见性的时候所见之性,所证之真。「今所演说」,释迦牟尼佛示现在这个世间,从入胎,兜率天那一节我们不讲,从入胎到七十九岁入灭,我们中国人讲八十年,中国人讲虚岁,释迦牟尼佛八十岁圆寂。这八十年的示现就是演,表演给我们看。说,是示现开悟之后讲经教学。菩提树下,定中讲《华严》,我们不说,小乘也不说。从鹿野苑开始教五比丘,释迦牟尼佛教学开始,从这个地方算起,这是说。一直到七十九岁,说法四十九年,讲经三百多会。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办班教学,一共办了三百多次。这个班有大有小,有长有短,长的有好几年,讲一个大单元、一个系列;短的有二、三天的,甚至於有一天的、几个小时的,这是短的。世尊因人、因事、因时、因地,活活泼泼,没有丝毫拘束,完全看实际状况。哪个地方有缘就到哪里去,居无定所。大家想学什么就教什么,想听什么就讲什么,应机说法。只有这个法门,没有人请佛也讲,《弥陀经》就是例子。《弥陀经》没人启请,佛看大家的缘成熟了,可以说了。说,大家相信,不怀疑,能听得懂,可以依教修行,这个缘成熟了,佛就说,没人请也说。慈悲到极处,无问自说。这个经是阿难启请,有人请的,《观经》是韦提希夫人启请的,《阿弥陀经》没人启请。
就是他表演的、他示现的、他所说的,全是讲的真实之际、演的真实之际,他表演的也是这个,讲的也是这个。「故云作如是说也」,这一句话真实话,不是佛的理想,不是佛的愿望,不是佛对大家的希求,不是,什么都不是,是众生机感。这个感,有些我们自己知道,我们想求佛,佛应了;有些我们根本就不知道。譬如说,佛说《弥陀经》,没人启请,就是没有人感。实际上?实际上有感,有感我们不知道。什么感?我们过去生中曾经听过这个经,曾经学过这个法门,只是贪恋红尘,舍不得离开,而没有往生。这个就是感,这个我们自己忘掉了,不知道了,多生多劫前的事情,佛知道。佛知道阿赖耶这个种子,金刚种子成熟了,再给你提起来你能接受,你欢喜接受,你能听得懂,你会发愿念佛求生净土。这个佛知道,所以不问也说。不问也说是冥感显应,问了他说这是显感显应,感应四种,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个老太婆,不认识字,什么都不知道,我们一般人讲其笨无比。她听说这一句阿弥陀佛,一天念到晚,见到任何人都笑咪咪的。你跟她讲什么话,她回答你的就是一句阿弥陀佛,好像除阿弥陀佛之外她什么都不知道。也是过去生中,供养无量诸佛如来功德之所成就。我们不知道,她自己也不知道,佛知道。所以她这一生会成就,而且成就不可思议,不是我们一般人能想像的。三辈往生他们是上辈,上辈生实报庄严土,真的,一点都不假。所以说作如是说,这句话里,意思深、广都没有边际。
「故知经中一一文字」,每一字每一句,「皆从如来性海」,性是自性、是法性、是真如、是本性。「性海大光明藏」,大光明藏是什么?自性里头本来具有的般若智慧,这是大光明藏。智慧不是从外头来的,是自性本来具足的。惠能大师所说的,「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它具足什么?具足智慧,就是大光明藏;具备德,这个德就是真实之际;相是相好光明,我们今天所说的三种现象。佛法讲的阿赖耶的业相、转相、境界相,今天科学所说的自然现象、心理现象、物质现象,这是相好。这些现象都是从自性生的,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没有缘它不现。佛法里头讲隐现,没有缘它隐,隐藏了,你看不到;有缘它就现前,你六根能接触得到。隐现无常,完全靠缘,缘生缘灭,有缘就现,缘没有了又不见了,再有缘它又现了。无论是隐,无论是现,都没有起心动念,这是真人。十法界里是假人,那不是真的。相是幻相,性是真性,真性里头什么都没有,它什么都能现。所以,那个什么都没有不能说无,不可以讲空无,它能现,能生万法。由此可知,万法确实是自性里头本自具足的,不管什么境界,我们今天遇到社会动乱,地球灾变这么多,全是自性里头本有的。自性要没有,它怎么会有这些事情出生?这不可能。点点滴滴都具足自性,真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心就是自性。
大乘教佛常说,「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一切法从心想生」,千真万确,你想什么就现什么,无量无边,没有边际。就像万花筒一样,随你怎么转,你只要转它就现相,现的相真的没有边际,全是跟著你的念头走。所以谁做主宰?你的念头做主宰,不是别人,於别人不相干。别人会影响你,是你的念头跟著他走,他就会影响你;你不跟他走,他就不能影响你。有定功的人不会给人影响的,跟著别的念头走;没有定功的人,人家念头一起来,他马上感应了,传染传到自己,自己就跟,不知不觉跟他走,麻烦在此地。所以佛一再提倡,大小乘经都说,「制心一处」。我们今天真的把这句话搞清楚,我们就制心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上,就在这里,就定在这里,不被一切境界动摇。我们一个很单纯的目标,就是往生极乐世界,就是亲近阿弥陀佛。在我们现前这个阶段,这个法子好。
如果你真正透彻明白了,到极乐世界以后,还是制心在这一处,永远不变更。这一句阿弥陀佛决定会念到明心见性,而且很快,比禅快、比密快,比哪一个法门都快,真正不可思议。如果你不相信?不相信,你到极乐世界再换法门,再学《华严》、学《法华》,学一切经论,阿弥陀佛会教你。阿弥陀佛绝对不会勉强你,叫你学一个法门,不会的,好老师不会的。好老师把这些原理原则给你讲通了,让你自己去选择。圆满智慧开了,没有不选择阿弥陀佛。诸佛如来称赞阿弥陀佛,「光中极尊,佛中之王」,不是白说的。确确实实是为那些真搞清楚、真搞明白、信心坚定的人,给他们说的,为他们做证明,鼓励他们,让他们信心永远不动摇,这个意思。佛不要名闻利养,何必要赞叹?这赞叹不是对佛说的,鼓励这些人,因为这些人刚刚觉悟、刚刚明白,怕的是信心不坚固,又会转变。佛这么一说,信心定下来了,不再改变。所以这听话,会听、善听,如来善说,我们要善听。
这经中字字句句都是如来性海大光明藏,这个地方讲如来,是讲自性、讲本性。并不是指阿弥陀佛、释迦牟尼,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如来,没有一个漏掉的。「性海大光明藏当中自然流出」,这个自然就是感应,众生有感,佛就有应。佛现相是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样的身相。现相,佛没有起心动念,有起心动念就现不出了。为什么?他已经有了,有了就不能现第二个。像我们现在执著身是我,就不能再变一个化身;如果身不是我,就能够现身。谁做到了?小乘三果阿那含就做到了,他能分身。我们在《神僧传》看到,人名字忘掉了,初学佛的时候喜欢看这些故事,《神僧传》。有一位法师,印度人,在中国弘法很多年,二、三十年,回国去。实际上,这都是大人作略,表演给我们看的。在中国法缘殊胜,大家听说他要回去,都邀请他,供斋,在家里面供斋。他答应,什么人请他都答应。
回国的前一天,接受大家供斋。到第二天,送他到十里长亭,这送行十里路,那时候走路,十里差不多现在五公里。十里长亭那边送别,送别的人多,大家都欢喜,老和尚瞧得起我,昨天到我家应供。那个说不对,在我家,怎么会在你家?这一串之后才晓得,他分五百身,到五百家去应供,知道这个和尚有分身术。能够分身、能够变化,这是三果神足通,六种神通的神足通。所以他旅行,他旅行能飞行,…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