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在中国,大乘八个宗派出现了,传到日本变成十三个宗派,叫多闻坚固。这是经上的原文,「戒律坚固」、「禅定坚固」,第三个五百年「多闻坚固」。到第四个五百年,真修行的人少了,很少、很稀有,搞什么?搞盖庙,搞工程,塑佛像、建寺庙,叫「塔庙坚固」,都搞这个东西,喜欢搞。现在是第五个五百年,释迦牟尼佛离开我们二千五百年了,第五个五百年。第五个五百年佛说了,「斗诤坚固」。你看现在,无论在家出家,喜欢批评,自赞毁他。斗诤坚固,后五百岁。
后五百岁还有持戒修福的,太少了,没持戒的了,谁去持戒!你持戒人家笑话你。什么人笑话?出家人笑话。我初学佛的时候找戒律这个东西来看,我们上一辈的老和尚就笑话,看这个干什么?他们要我们学的是什么?学敲法器,学带领大众做法会,这个他喜欢。为什么?这个能赚钱、能生活,做一个超度法会有价码的,大家分钱。你学讲经,讲经是赔本的,讲经没有收入,没有一个愿意讲经的。大的寺庙一年讲个两次经,一次一个星期,好像对释迦牟尼佛交代了,我这个道场讲过经了。讲经多半是居士要求的,寺庙里头没有主动请法师讲经,没有,都是居士,借这个道场来讲经。还有道场要钱的,等於说租给你,我讲堂租给你。你讲一个月,他一个月多少钱,先谈好,有租金的。来听经的听众有时候有供养,这个供养寺庙要分一分的,三分之一要分寺庙里,有规矩的。供养法师的,法师只能收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要供养来听经的出家人,分给他们,寺庙常住三分之一。各地有各地的规矩。
这是斗诤坚固,这个时候有持戒、有修福,难能可贵,诸佛菩萨都赞叹;诸佛菩萨既然赞叹,必定加持。这样的人,「於此章句」,这是对大乘经典,「能生信心,以此为实」,他认为经上所说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他会很认真学习。佛说「当知是人」,这个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过去生中他遇佛种善根不止三四五佛,「已於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他在往昔,过去无量劫中,他曾经遇到千万佛所,都知道种善根;这种善根,对佛供养、听佛讲经。「故知能闻此最极圆顿、究竟方便之净土法门」。所以,对一个真正相信净土的人不能小看他。
早年李老师特别交代我们,乡下那些阿公阿婆,千万不可以小看,为什么?他们的表现跟真佛没有两样。是不是真佛化身不知道,但是他跟真佛是一样的。心里头没有杂念,一天到晚就一句佛号。你跟他讲什么话,他看著你笑咪咪的,也不知道他听见没听见,他回你的话就是一句阿弥陀佛。我们学习这个经教我常常讲,这些人往生决定是上辈往生,生实报庄严土。他不是同居土、不是方便土,他是实报土,为什么?他心里头没有杂念了。一心不乱功夫我们看不出来,功夫成片是决定明了。没有杂念,没有妄想、没有杂念,这种人还得了!见到这种人,我们真的顶礼、赞叹。多半是在家人,出家人不便向他顶礼,但是心里头礼敬要做到;形式上我没有拜他,心里上早已经五体投地了。不是凡人!我们不能放下,他全放下了。所以他能够欢喜信受,他相信,不怀疑,他接受,真干。「已於无量佛所修福修慧,种诸善根」,这种人才真正叫善根深厚,一生成就。
下面一段说「恶障自他」。
【恶骄懈怠及邪见。难信如来微妙法。譬如盲人恒处暗。不能开导於他路。】
这跟前面反过来。「反之,一切恶浊」,恶是十恶,浊是染污。下面特别提出三种,这三种是贪瞋痴,恶浊是贪,骄慢是瞋,懈怠是痴。「及具邪见之人」,邪见是不信,怀疑。有这些烦恼、业障的人,「不能信此法门」。多!这社会上很普遍,出家人当中也很普遍。为什么要出家?把它当作一种行业,这个行业不错,不要纳税,还有很多虔诚信徒恭敬供养,收入都不错。他信不信?不信。甚至於,这我亲眼看见过的,大学毕业了,去出家,很聪明,出家这个行业高於一切。因为自己有学位,大学生毕业的,受到师父的关照,很快他就做住持了,就有大庙了。你看,什么人工作很短时间能有这么大成就?找不到。这些人都很聪明的人,出家享受,寺庙做住持,年轻住持,前呼后拥,就像做皇上一样。你看吃饭的时候,人在旁边伺候,十几二十个,年轻的女孩子,他真的把自己看成皇上。什么是佛法他不懂,他只知道享受,所以把它当作一种行业来做。这就是现在所说的,宗教的佛教、迷信的佛教。
所以,在现在这个时代,真正学佛的人很苦,你跟他们走不到一道,寺院道场没你分,你走投无路。我走到这个瓶颈的时候就考虑两桩事情,还要不要继续走下去?很苦。不走,就还俗了,我们就放弃这个道路。没出家之前不晓得,出家之后发现了。没有想到,这时候碰到我一个听众,韩馆长是我的听众,是个很虔诚的听众,一堂课都不缺的。我讲经,夫妻两个每天来听。我遇到这个困难,我就告诉她,很感叹给她讲。没想到这两个人回家一商量,第二天来给我说,他们家里有个空房间,可不可以住?在寺院,我是受到警告,不走经忏佛事不能共住。我们这些出家的同戒师兄弟都劝我放弃,他说老和尚说得对,现在寺庙要靠经忏佛事维持,要不然没收入,生活从哪来?讲得都很有道理。我说这不是我出家的本愿,我不是为这个出家的。韩馆长夫妻两个有这个好意,我就带他们到台中见李老师,李老师告诉我,这方法可行,所以我就住她家里。在她家里住了十七年,不是短时间,住了十七年,我们才有一个小的图书馆。
这个图书馆不大,台湾面积五十坪,一坪是香港的三十六尺,五十坪,不大。这个讲堂大概可以容纳一百多个人,一百二十个人就坐得满满的。是我讲经二十年才有一个图书馆,没人赶我了,不要到外头乱跑了。韩馆长护持我三十年,我跟她就一个条件,我每天要讲经,你给我找场地,给我找听众。听众多少没有关系,三个人、五个人都可以,就是不能中断。她做到了,所以我一辈子感恩她,没有这三十年的护持不行,老师教的不去练习没用处。现在道场都不欢迎讲经,不喜欢讲经,大家把佛教是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社会上对佛教这么严重的误会其来有自,不是没有原因的,我们很清楚、很明白。
这首偈子里头佛说得好,『譬如盲人恒处暗』,眼睛瞎了,又在黑暗的地方,这是不相信的人、不认识的人。『不能开导於他路』,自己不明了、不认识,怎么能够帮助别人学习正法?这不可能的事情。不可能,你能够走下去,难能可贵。苦一定要受,佛菩萨会帮助你,苦不会要你命。你要受尽苦头,你晓得这个路难走,这个路是正道,它不是邪道。苦尽甘来,什么时候苦尽?往生那一天就苦尽了。娑婆世界苦尽了,极乐世界现前,这苦尽甘来。苦头不能不吃,不吃走不通。
这个地方,『恶骄』要戒除。恶是十恶,十恶绝不能犯;骄就是骄傲,是贪瞋痴里头瞋毒的核心。夫子说过,「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则不足观矣」,那是什么?假的,不是真的。『懈怠』不能有,要精进、要努力、要发愤。『邪见』就是愚痴,愚痴也是非常严重的障碍。愚痴的核心就是怀疑,对什么怀疑?对自己怀疑。自己都不相信,他还能相信什么人?所以怀疑是愚痴的核心,只要有怀疑,就晓得愚痴严重。首先相信自己,世出世间圣贤教育,进门第一句话就是把教学宗旨传授给你,让你建立信心。中国传统儒家教人,《三字经》上第一句话,「人之初,性本善」,就告诉你,你的本性本善。那个性是自性。本善是什么?本善是圣人。你本来就是圣人,你学圣贤之道,你要成为圣人,你的学习功课就圆满了。大乘教人,佛第一句话告诉你,「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信心从这里建立的,承认、肯定我自己是佛,我自己是圣人。然后回过头来想,我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变成这个样子,迷失了本性,把自己本来面目忘得一干二净,随顺烦恼去了,性德忘掉了。不是丢掉,迷失了,不是真的失掉,你一觉悟,就回头了;换句话说,你不认识你自己本来面目。认识自己才认识别人,自己不认识,怎么可能认识别人?
中国老祖宗讲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是我们每个人统统具足的美德,没有一个人欠缺,现在全没有了;叫迷失,不是真的没有。佛法里头,三学、六和、三福、六度、普贤十愿,我们学净宗的,弥陀四十八愿,自性圆满具足。是佛菩萨的,也是自己的,自己跟佛菩萨无二无别。为什么不走佛道、不走菩萨道,偏偏要走三恶道?这都是什么?对自己怀疑,信心不足,轻易被外头境界所转,自己把持不住。把持不住,读经不够,经对你没有产生效果,你读经没有办法生起欢喜心;有效果,肯定法喜充满,你就不会懈怠了。这种现象没有现前,读经还是不得力,怎么办?继续读,一直读下去,真正有耐心一直读下去,豁然大悟的时候,法喜就现前。这个悟不是彻悟,小悟时时有,自己能体会到,大悟一年有个一、二次就不错。明白了,学佛不是学别的,就是做个明白人,明白人欢喜,迷惑人他忧愁。所以,苦乐是这么来的,迷了有苦,悟了有乐。
我们再看下面第三首,「持演行超得度」,这里头分三个小段。「持演往生」,里面前半段「持演救世」,后面一首「决定往生」。请看经文:
【唯曾於佛植众善。救世之行方能修。闻已受持及书写。读诵赞演并供养。】
这是教导我们怎样去修净土,虽然只有四句,说得很清楚、很明白。念老注解说,「唯曾於无量佛所,广植众善之人,方能修此普救一切世间之行。所谓救世之行者」。现在这个社会确实如此,真有这些人,中国、外国都有。只是我们学佛的人对这个事情比较消极,各人做各人的,没有把这个力量连起来。我们这么多年来,说明宗教团结重要,但是没有正式团结起来。现在我们看到图文巴这个小城,十几个宗教团结起来,起了作用,他们真正能帮助社会化解冲突,促进安定和平。这是一…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六七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