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七集▪P4

  ..续本文上一页的爸爸在外讨饭,这成什么话!他也是很著急,找了很多人去找他爸爸,找到了,找回来了。把他爸爸洗了澡,换了衣服,供养他。大概住了一个月,老先生偷偷的又跑掉了,又去要饭了。人家问他干什么?我这个生活自在,那个生活不自在。你看一天到晚游山玩水,爱到哪里就到哪里。没吃的,问人家要一点就能吃饱,晚上哪里都可以睡觉,一无所有,不怕偷也不怕抢,这个生活多自在!真懂得人生的享受。不干,儿子请也不干,跟他的观念完全不相同。这都是做一个什么?真正把名闻利养、贪瞋痴慢放下的生活。那是佛法讲,那菩萨示现,他不是没有福享,他可以跟他儿子去享福,他不要,没有这个自在,没有这个快乐。

  四德第三个,柔和质直。柔和是外面态度,质直就是真心、是真诚,心要真诚,言语、容貌要柔和,大家接触你欢喜。这就是布施欢喜,我欢喜,别人也欢喜。最后一条,代众生苦。我们过最清苦的生活,给众生做样子,让众生去想想,我们都活在这个世间,现在人说多重的压力、忧患,我这里没有压力,自在。两下一对比,你好好的想想,我们两个人都在这个世间过日子,到底是哪个如理?到底是哪个幸福、哪个自在?你让他去想。想通了,他才发现释迦牟尼佛是最聪明的人,真正得大自在,真正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每天的工作,教化众生,教化众生用身教,做出来给你看。不是教你做,他自己没有做到,自己做到了,这是圣贤教学。所以,「能随顺真理」。

  第三种「无生法忍,证无生之实性而离诸相者」,真正证实了、见到了无生的实性,实是真实,性是自性,永恒不变,永恒不改变。这是自性、本性、真心,一切现象的本体,他见到了。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在我们净土名词叫常寂光。常寂光我们看不见,我们的眼睛有病。科学家告诉我们,宇宙之间的光很多,从理论上讲是无穷无尽的。我们的眼球,只能够在许许多多光波当中看到一定的一个波段,比这个波段长的看不见,比这个波段短的也看不见。大家熟悉,我们到医院检查,常常看用X光跟紫外光,这两种光线,肉眼看不见的,用仪器看到它。其实,这个波长、波短太多太多了。

  常寂光应该是所有波度都突破了,它没有局限,它是永恒的。我们的眼球看不到,只能看到里面很窄小的一个光波。如果一切光波我们统统都能看见,这个世界真相就大白,不同维次空间你全看见了,这花花世界就明了了。但是要晓得,所有的现象都是幻相,真的,像我们看万花筒一样。万花筒的相全是幻相,没有一样是真的,千变万化。你把它转,转一个月大概也找不到两个相同的。我们的自性就像个万花筒,念头就是转动,有念头它就在转动,它就产生变化;如果没有念头,它就不动,那个相就定住了,不动了。诸佛如来的实报庄严土就这么个道理,他心不动,什么念头都没有,全放下了。所以,自性自然现出来的那个相,是最美的、最好的,最好的,就是自然现象;破坏自然,那就是最坏的。今天的科学它就是破坏自然,破坏自然带来的就是负面的,就是灾难。佛法没有别的,佛法教我们回归自然。这是三种忍。

  「得佛授记,证入无生,成无上正觉」。通常无生法忍是七地以上证得的,七地菩萨下品无生忍,八地中品,九地上品。无生法忍再上,上面最高的,寂灭忍,清净寂灭。十地菩萨下品寂灭忍,等觉菩萨中品寂灭忍,妙觉如来上品寂灭忍。这个大乘佛法到了顶端,上面就没有了,所以叫无上菩提,成无上正觉。「如是之人,故云得授记法忍,成无上菩提」,这个都是在七地以上。大乘教里常常讲,究竟圆满的实相,诸法实相,八地才能证得。我们通常讲宇宙,中国人讲得好,古人怎么想出来的我们无法得知,他讲得太妙了。其大无外,什么叫大?没有外叫大,有外就不大。大而无外,这是抽象概念。小而无内,什么叫小?没有内就小,还有内,那不是真小,小没有内。这两句话讲绝了,这是佛法里讲的什么东西?自性。自性确确实实它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大,没有边际;小,小没有内。

  你看经上讲,微尘当中有世界。微尘是最小的了,现在量子力学家发现的微中子,微中子就是佛经上讲的极微色,又叫做极微之微。佛说了,这个不能分了,分就没有了,物质就没有了,它是物质的原点。这个东西多大?科学家告诉我们,一百亿个微中子聚集在一起,体积等於一个电子,原子里头的一个电子,那么小。电子我们看不见,一百亿个微中子。这个微中子里面有世界,它有内,里头有世界。世界没有缩小,微中子没有放大,那个里头就有世界。我们在《华严经》上读到,谁能够进去?普贤菩萨,普贤菩萨能入微尘里面的世界。那个世界里头跟外面世界一样有诸佛如来,他可以到那个里面去拜佛、去听法,在一微尘里头,不可思议!佛常常讲,八地菩萨能见到,也许到八地就有能力入微尘世界里面,去供佛、去闻法。微尘世界里头有众生,那个微尘世界里头又有微尘,微尘里头又有世界,重重无尽,没有底。佛经如是说,老祖宗亦如是说。老祖宗这两句话,我相信佛法还没传到中国来,就说出这两句话。这两句话要不是用自性,是无法解释的,明心见性才能解释。好,今天时间到了。

  

《净土大经科注 第五七七集》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