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浅释▪P7

  ..续本文上一页

  

  

世尊就可怜我,遂教我修乐见照明金刚三昧法,这法是不要看外尘,外尘是出流,出流便会循流轮转;不如扭转眼根来看本有的心光,观照能见之自性。如是观之又观,照之又照,便发现自己的自性,是不动不坏,突然间就开了金刚正眼,由是就证得天眼,不必依靠眼根,只靠自性的见精,就能看见十方世界,犹如看掌上之庵摩罗果,一样清楚。还得到佛的印证,说我得成阿罗汉果位。

  

  

佛问圆通。如我所证。旋见循元。斯为第一。

  

  

佛问哪一法门最圆通,如我所证,我觉得扭转外流之见精,使它远离尘累,这就是背尘。然后循元明之真见,脱离色尘之黏缚,而向内观照,这是合觉。亦是旋见亡尘,亦是循元脱根,最为第一。

  

  

周利槃特迦。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周利,译作道生。槃特迦,译作继道。西域风俗,女人要生产,当回母家。其母第一次要生产时,争速回家,但行至半路,就在道旁生子,故名道生。第二次要分娩,本应早归,但又仓促不及,又在道旁生子,他是跟著哥哥,在道旁生,故名继道。尊者就从座起,顶礼佛足,向佛说。

  

  

我阙诵持。无多闻性。最初值佛。闻法出家。忆持如来一句伽陀。于一百日。得前遗后。得后遗前。

  

  

我的记忆力不好,故没有博学多闻。当我最初遇佛,听佛说法,就跟佛出家。佛制出家,一定要先学四句伽陀(即偈语):身语意业不作恶,莫恼世间诸有请,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意思是:出家就要修持三业清净,莫烦恼众生,及看破五欲,勿学外道专修无益的苦行。我(槃特迦)诵如来所教之一句偈语,在一百天内记得前三字,又遗忘后四字。记得前四字,而忘记后三字。再由五百罗汉轮流教我,亦不能成诵。我哥道生看见我这样愚蠢,说我出家亦无用,要我还俗。我想还俗亦无意思,不如死了更好,就拿绳子到后园树下寻短见。这时佛化树神问我:“做什么?”我说:“太愚蠢,不想活,只想死。”神说:“你之愚蠢是有因缘的,你不忏悔,反想死,死后不但更蠢,还要堕落受痛苦的。”我问:“是什么因缘呢?”神答:“过去世在迦叶佛的时候,你曾为三藏法师,有五百弟子跪在你面前求法,你都不肯说,因吝法故得愚蠢之报,今生什么都忘记了。现在要痛责自己,悔改前非,怎可自残?”说后又现佛身,指著园子一扫帚问我:“这是什么?”答:“扫帚。”佛就说:“这二字你不会忘记吧!”我答:“不会的。”佛说:“那就日夜念扫帚吧!”我就一心依教奉行。过了数月,佛又教我改念除垢,我心里想:“我日夜不停地用一把无相扫帚,扫来扫去,原来就是扫尽我吝法的尘垢!”我心里有点明白了。

  

  

你们现在学佛法,学会楞严经,以后就要尽自己所明白的来向人解说,这样下生才不会愚蠢。我现在每天对你们说法,全不求代价,这就是法施,也因为我不想下生愚蠢。讲到这里我又想起一公案:以前有一长官,对法华经特别感兴趣,但只懂得上半卷,对下半卷不但生疏,还看不懂。乃往问一位开了五眼的老和尚,究竟这是什么缘故?老和尚说:“你前生是牛身,因帮寺勤力耕田有功,故今生为省长。当夏天寺里晒经时,你常站在法华经上半部旁边徘徊嗅闻,所以今生对该经上半部特别熟识。该经下半部因放得太远,你没有嗅过,所以不熟识,生疏难记。”牛只是嗅经,今生便能熟识。那么你们要用心听经,诚心读经,来生一定会聪明,过目不忘,很快就明白经典的。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

  

  

佛怜悯我的愚蠢,便教我再修简单的数息来调摄身心。一呼一吸叫一息。数息从一至十,再十至一。我就慢慢地观察出入息,到最微细的时候,还有生、住、异、灭不同之相。气初起叫生,气不断叫住,气渐微叫异,气已断叫灭。这四种相,在一刹那间,还是迁流不住。刹那是形容最短促之时间,一念中就有九十刹那,一刹那又有九百生灭。当我观出入息到极微细的时候,忽然觉得无人、无我、无众生、无寿者,呼不知呼,吸不知吸,心和念打成一片,没有分别心和攀缘心,就豁然开悟。

  

  

这是讲经法会,每个人都要存恭恭敬敬的心,为什么呢?因诸佛菩萨,都会降临道场,观察哪个人最诚心,最真心,便会冥冥中来加被你,增加你的智慧。但一定要守规矩,不可尽存人我之见,老以为我是第一。每个人都要存谦虚和蔼的态度,切不可有贡高我慢之心。要视法会的人,好像我的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学佛法是要一视平等,不可轻视他人。同时听经要端然正坐,不可歪斜,不可睡觉。听经时睡觉,就会同阿那律陀一样,要堕畜生道的。

  

  

其心豁然。得大无碍。乃至漏尽成阿罗汉。住佛座下。印成无学。佛问圆通。如我所证。反息循空。斯为第一。

  

  

我既然能穷尽鼻息,觉得诸行都在刹那间,而刹那又无实体,只在一念,念性又是空的,就豁然开悟,贯通诸法,得成大无碍及漏尽通,而成阿罗汉。我常在佛座下听法,佛亦印证我已得无学位。佛现在问圆通,如我所证,调出入息,鼻根不攀外尘,只是循气息的生灭空理,就能背尘合觉,以鼻根为本修因最为第一。

  

  

槃特迦尊者这样愚钝,还能开悟就证四果,我们比他聪明,但连一果都未证,岂不惭愧。

  

  

我来美国很多年,总不敢讲规矩,因这国家太讲自由,父母都不管小孩,让他们自由发展,所以我收徒弟亦不管。可是现在看见法会中有人实在不像样,太随便,太自由了。要知道:不依规矩,便不能成方圆。圆为规,方为矩;不守规矩,则方变成长,圆变成角,成何体统?所以我今天一定要讲规矩,以后你们不可太放逸,一定要循规蹈矩,不可懒惰傲慢。尤其是在听经时,一定要虔诚专心,就好像佛在对你们说法一样才有感应。如果你们有真正求法之心,就能领会,尤其现在讲到二十五圣证果之因。如果你们能明白,依他的方法去修,一定很快便得开悟。因二十五圣曾发愿,如有人肯依教奉行,他们会帮助此修行人早日开悟。

  

  

憍梵钵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业。于过去劫轻弄沙门。世世生生有牛司病。

  

  

憍梵钵提,意为牛司。牛食后,时常虚嚼,口则磨来磨去,这叫牛司。就从座起顶礼佛足,对佛说:我于过去劫,常犯口业,时常嘲笑出家人。有一次我为沙弥时,看见一位老比丘,牙齿已脱掉,吃东西很慢。我就笑他好像牛吃草一样。老比丘说:“我已证果,这样说即是毁谤圣人,是犯口业的,赶快忏悔吧!”我虽即刻忏悔,但生生世世,还要受牛司之果报。佛叫我住在天上,免得久人看见,又生毁谤之心,惹起讥笑,害他们将来也要受报。

  

  

如来示我一味清净心地法门。我得灭心入三摩地。观味之知。非体非物。应念得超世间诸漏。

  

  

佛就教我修一味清净法门,即没有分别甜苦之味,亦即是修无分别定。本元心地,一味清净,灭除攀缘识心而入正定。我又观察尝味之知性,不生于舌根自体,因为若是无外物,舌不成味;又不生于甜淡等物,因若无舌去尝试,又怎会知味?因此在一念之间就能脱根离尘,超出世间的欲漏、有漏、无明漏等。

  

  

内脱身心。外遗世界。远离三有。如鸟出笼。离垢销尘。法眼清净。成阿罗汉。如来亲印登无学道。佛问圆通。如我所证。还味旋知。斯为第一。

  

  

内则好像脱离身心,外则好像遗忘世界,远离三界之缠缚,犹如小鸟出笼一样,自由自在,扫除一切粗细尘垢,即想相识情尘垢,遂得清净法眼,成就阿罗汉果。如来亲自印证我,登大乘无学之道,现在佛问哪一法门最圆通,照我所证,返转舌之知性,不被味尘所胶著,回光返照自性,不起分别识心,最为第一。

  

  

毕陵伽婆蹉。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毕陵伽婆蹉,意为除习,于过去五百世常为…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