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以,人与人若保持一定的距离时好相处,若是太近,就会开始斗争。听说中国人打群架皆输,单打独斗都赢,这意味着团结力弱,斗争性强,一个对一个,对立性很大。中国的武侠小说,两个人在一起就要论工夫。为什么?对立性!看看谁比较高竿而已。所以,对立是人生最不幸的灾难,只是你浑然不觉罢了。因此,须菩提以此问世尊,其实就是要提醒我们人生的实际问题。接着看下面的经文。
「佛言:善哉!善哉!须菩提,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现在佛陀这样回答:须菩提,你的问题问得很好,就像你说的,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善哉!善哉!」就是赞叹,赞叹他问得很好,重复一再地赞叹。
如刚刚所讲的,这是人生中至关紧要的问题,若能在此处觉醒,才是真正的学佛,而非请一尊佛像摆在家里,写上佛光普照,才叫信佛,那只是一般信仰。在这个地方发心,才是真正的发心,真正的佛教徒,真正的佛弟子。这样,才能真实地进入佛法境界,如此你的人生观会整个改变。
「如来」即是自性。一般解释成「如来就是佛陀,佛陀善护念所有的修行者,会教导修行者。」这样解释,当然也说得过去,但经文的真正意思是指,对于觉醒的人,自性会不断地成长。各位,学佛人,人生最大的福报就在于觉醒,而非拜佛陀、拜佛像、走入佛门、听从师父的话,虽然这也是一种福报;能够有个人降伏其心、教导他,那当然是一种大福报,不过却属世间法的福报。如果我们能从生命中真正觉醒起来,那便是宇宙中的大福报,而不仅仅是生活中的福报而已。
多生累劫以来,从凡夫变成圣人最重要的关键就在这里,看你是否能够在此处觉醒。不管过去种种如何,现在觉醒了,未来的种种就从今天开始。觉醒后,你开始步入正轨,不再堕入三恶道。现在处于「人道」,觉醒后,一定是往进步的方向,朝向比人道还高的阶段迈进,不可能堕落到更低的地方。
没有修行的人,他不知道自己是在造业或造福,所以会六道轮回。若能觉醒,则只有往人、天道或出三界,不至于堕落。我们要了解这个真实意义。真正的觉醒,不仅仅是这辈子学佛最大、最重要的福报,同时还包括了过去和未来。为何是最大、最重要的福报?因为没有觉醒,无法离苦得乐,顶多是累积一点后世的人天福报,等到下一世有了福报,却依然没有觉醒,再度造业,然后又堕落,这就叫「隔世冤」。这辈子受苦修一点福报,后世受福时又造业,第三世时又堕落而受苦,这种隔世一再受苦的情况,真的是很冤枉。
能够觉醒,则大不相同。觉醒后,我们会把迷惑、颠倒、对立、无明都放下。修行进步的快慢与否,端赖个人的善根而定。但快慢并不要紧,至少不至于堕落,是不是?这也就是为何我一直强调「觉醒」是人生中最重要、最大的福报,关键就在这个地方,并非我老王卖瓜说瓜甜,因为确实是如此!
世尊说,须菩提你问得很好,切中了人生最重要的问题,如你所言没错,我们的自性会一直成长起来,会护持、护念你的善根、正念,在修行成长的过程中,它自然会给你一个明确的指导,并适时地出现。
一个真正修行的人在开始用功时,其修行过程是可以自行勘定、校正的,自然会自我调整。举例而言,有个人问:「师父啊!我可以学佛吗?」我说:「当然可以!」他又说:「但我学佛有三个条件:第一,我要吃肉,不能叫我吃素;第二,不能阻止我喝酒、抽烟;第三,不住庙里。」我告诉他:「没问题,这些不遵循不打紧,但若要学佛,要作个功课。」他问什么功课?「要以虔诚的心来诵经,你提的那些条件可以不遵循,但诵经时不能吃肉,也不能喝酒。」他说:「只有诵经时,那没问题!」
过了半年,他说:「师父,我觉得吃完肉再诵经不太妥。」我说:「那你不会诵完再吃。」他说这样好。我问他什么时间诵经?他说:「早上诵经,所以早上都没吃肉,下午再吃。」你看,他无形中就渐渐吃早斋了,对不对?又过了半年,他来了,又说:「师父,我觉得这样也不对,诵完经再吃肉,好比做完好事再做坏事,所以我干脆全天吃素。」他有虔诚心,不知不觉就开始改了。后来,他太太告诉我:「师父,我同修不知何时把烟也戒了。」
为什么会这样自我调整?那就是自性的护念,它自然一直生出来,一个真正虔诚的人在用功时就是如此。所以,你是否已经感受到学佛的重要?因为有虔诚心,所以会不断去改、去调整。就像刚刚那位同修一样,抽了五十年的烟就像自己的老婆一样,每天都要「牵手」的,但学佛后,他自己会改,心性自己调整,便自然放下了,这叫作「善护念、善咐嘱」。
自性是清净、纯善的,在这样的状况之下,不需勉强,它自然会很妥善圆满地自行调整,自然改正。怕的是你很固执:「诵经时吃肉,反正佛祖也没看到,吃完嘴巴赶快洗一洗就好了。」若是自找理由,那就不会进步。这位同修他不找理由,只觉得不能骗佛祖,那就是所谓的善根。自性的善根,它会自然地不断增长。学佛若能像这位同修那般虔诚,想要了生脱死就快了。
大家对于佛法所说生命中人性的纯善、善良、清净若能认识、了解,会感觉真的不可思议。我们本来是很清洁的一块白布,现在被社会的贪瞋痴染得五花杂色,失去了本来面目,一旦发觉到那种清净、纯白面貌时,自然就会放下那些染着。接着再看经文。
「汝今谛听,当为汝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汝今谛听」,「听」就是要会听,不要听错了。人常常会听错话,别人好意提醒我们,我们却往往扭曲别人的意思,那就是性不纯;「当为汝说」,详细来跟你说;「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当你觉醒到自己必须追求人生十全十美的生命境界时,那么安住在觉醒这边就对了,不要再回到迷惑那边。
虽然何谓至善至美的生命境界,我们还懵懵懂懂,甚至完全不知,但是安住在这边就对了,因为「如来善护念、善付嘱诸菩萨」,自性会自然增长,一切会自然到来,所以佛陀只讲到这里为止,总而言之就是如此而已。
你无法了悟《金刚经》,是因为不了解凡夫和行者的这两个阶段,而这两个阶段的关键就在于「发心」,亦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就是觉醒到凡夫追求社会名利、生存及种种对立、计较、争夺、颠倒的生活是不对的。人生应是一种和合、一种圆满,而这又是什么呢?觉悟到此才是重要的,但一般人很难通达。你若能觉醒,那就安住,然后一直往前、一直往前,那「这边」会一直成长,等生处转熟,你自然便知道怎么处理了。
在修行过程当中,第一个阶段叫作「摸索阶段」,因为要如何修行,我们一开始不知道,所以要先摸索再说,待熟悉了,一下手便即成功了;若未经摸索阶段,你一下手,也许会有小悟,但只能算是一种概率,接下来就没有了,因为你仍旧不知道要怎么修行。
人生中过程中,不少人曾有过这种悟处:「以前我有过这种感觉、我以前就是这样……」然而只悟过那么一次而已,后来再也没有了。这是因为没有常常去进行,好比捉鱼,第一次下手就捉到了,但仅此一次而已,因为没经过正确的训练。何谓正确的训练?就是遇到任何状况,不管对或不对,头一个先将它打破──那个不对!──你,才不会执着!
修行是什么?自我是什么?我执是什么?迷惑是什么?颠倒是什么?真如、发心、真我又是什么?各位,这些都要自己慢慢摸索。若第一次捕捉到了,把它打破,「这个不对!」然后经过一再地摸索,第二次、第三次又捕捉到了。每次你都能捕捉到,那才是修行。所以,第一次就捕捉到的人,是有福报,但这个福报会障道,它可能让你一辈子停留在那个地方而不知如何深入修行。
没有深入探讨就不会进步,会永远停滞,这部分希望各位多注意。世尊就是这么简单提醒各位,总说在于提醒我们,把心安在「这边」就对了。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须菩提接着说:「世尊!我和大众们都很欢喜听您的开示,请继续详细地为我们解释。」「唯然世尊」,就是须菩提继续替我们向世尊请法。这属于第二分,须菩提请法的部分到此结束。
《非常金刚经 一》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