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文钞续编发刊序
净土法门,其大无外,如天普盖,似地均擎。无一法不从此法建立,无一人不受此法钧陶。以如来一代所说一切大小乘法,皆随众生根性而说。或契理而不能遍契群机。或契机而不能彻契至理。因兹如来出世度生之本怀,郁而不畅。众生即生了脱之大法,卷而未舒。华严虽已导归西方,而人天权乘未闻。诸经亦多略示端倪,而法门纲要未著。由是如来兴无缘慈,运同体悲,特于方等会上,说弥陀净土三经。普被三根,全收九界。阐如来成始成终之妙道,示众生心作心是之洪猷。机理双契,凡圣齐资。如阿伽陀药,万病总治。如十方虚空,万象总含。普令圣凡,现生成办道业。大畅如来,出世度生本怀。倘如来不说此法,则末法众生,无一能于现生了生死者。光宿业深重,受生佛法断灭之乡。出世半年,又遭六月闭目之痛。入塾读书,屡受盗匪兵戈之扰。稍开知识,复中程朱辟佛之毒。所幸学识全无,不能造生陷阿鼻之业。设或才智等伊,必至作十虚莫容之愆。由此意恶,长婴病苦。数年直同废人,一旦始知错误。于是出家为僧,冀灭罪咎。宗教理深,无力研究。净土道大,决志遵行。拟作粥饭自了僧,不做宏法利生梦。三十三岁,至普陀法雨寺,住持化闻和尚,知光只会吃饭,别无所能。遂令常作食客,不委一毫事务。二十余年,颇得安乐。经年无一人来访,无一函见投。宣统三年,上海出佛学丛报,高鹤年屡为邮寄。见所载文字,多合公道。间有涉政治而稍侧重者,窃恐人以此讥诮佛法,因用云水僧释常惭之名,寄书祈其秉公立论,勿令美玉生瑕,编辑者并未寓目。后鹤年来山,为说所以。伊绐去数稿登报,署常惭名,绝无知者。民国六年,徐蔚如得与其友三信,印五千本,名印光法师信稿,送人。七年,搜罗二十余篇,排于北京,名印光法师文钞,持其书来普陀求归依,光令归依谛公。八年,又印续编。秋,其母没于申寓,丧事毕,令商务印书馆,合初续为一部,作一册。十二年,光令商务馆另排增订本,作四册,留板,初次印二万部。十四年,又令中华书局排增广本,仍作四册。此后,无论何种文字,概不留稿,一免旷用施主钱财,一免徒刺明人慧眼。十九年,掩关苏报国寺,当家明道师,令人偷钞。二十四年,彼去世,遂止。二十六年,避难灵岩山,钞者以其稿交当家妙真师,妙师又令于半月刊等报钞录。光知之,势不能已,只好详校令排,满彼之愿。光幼失问学,长无所知,文极拙朴,不堪寓目。然其所说,皆取佛经祖语之意,而随机简略说之,不敢妄生意见以误人。又加五十余年之阅历,若肯略其文而取其义,不妨作一直指西归之木标。宜致力于西归,勇往直前,勿以木标恶劣,并西归之路程亦不愿视,则竖标归西,两无所憾矣。又初编虽印上十万部,大通家以专说信愿念佛,因果报应,敦伦尽分,家庭教育,直是劝世白话文,绝无拨云见月,开门见山,豁人心目,畅佛本怀之语句,故若将浼焉。亦有与光同一根性者,视作妙宝,由兹返迷归悟,返邪归正,生敦伦常,没生极乐者,大有其人焉。续编于初编所说外,益产妇念观音,毒乳杀儿女,此皆古今高僧医人所未说者,光则屡屡说之。古人不为良相,必为良医,以期济世活人。光以无知无识粥饭僧,由徐蔚如一人传虚,竟致承虚接响之万人传实,以为善知识。彼既以讹传讹,光不妨将错就错,教人生有恃怙,死有归宿,产无厄难,子不横死,以尽我心。虽有刺于明人慧眼,但以有益于人,无害于世,因随顺明道,妙真二师之意,而令其流通,并略叙其缘起。知我罪我,所不计也。
民国二十八年,己卯,孟夏,常惭愧僧释印光敬撰。(年七十九)
附录彻悟禅师十种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从古至今曾无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无常(出息虽存入息难保,一息不来即为后世)
三信轮回路险(一念之差便堕恶趣,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时长(三途一报百千劫,再出头来是几时)
五信佛语不虚(此日月轮可令堕落,妙高山王可使倾动,诸佛诚言无有异也)
六信实有净土(如今娑婆无异,的的现有)
七信愿生即生(已今当愿已今当生,经有明文,岂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胜缘强,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寿命无量,何事不办)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义,如上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语故,则造后四。不信佛语,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净业者,能具此十种信心,其乐土之生,如操左劵,而取故物,夫何难之有。
目录
印光文钞续编发刊序
附录彻悟禅师十种信心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
书
一函遍复
致郭庄悟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周孟由问心经色不异空四句书(民国二十六年)
诫吾乡初发心学佛者书
与明本师书(民国十六年)
复觉明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幻修大师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云南王德周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复周颂尧居士书(民国二十年)(附原函)
复德畅居士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许熙唐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广妙和尚书(民国二十年)
复杨德观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吴慧济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李仲和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王寿彭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复俞慧郁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峄县宋慧湛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陈重为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陈逸轩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袁孝谷曹崧乔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杨慧昌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原名宇昌)
复汤文煊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复吴沧洲居士书三(民国二十年)
复宁德晋居士书(民国二十年)(原名志武)
复刘汉云杨慧昌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刘德护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姚维一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王晓曦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闵宗经居士书(民国二十年)(原名永濂)
复传德师书(民国二十年)
复宁德恒德复居士书(民国二十年)(皆德晋之弟)
复潘仲青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谢浴淮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郭雨三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陈凤梧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陈彦清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王慎斋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熊慧翼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朱南圃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李自初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罗世芳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郭介梅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年)
复齐用修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戚友卿先生书(民国二十年)
复习怀辛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胡奉尘居士书(民国二十年)(又名师远)
复鲍衡士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杨树枝居士书四(民国二十年)
复李印泉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高契理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李树棠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冯偏西郑圆莹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沈弥生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黄涵之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谈少抚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张云雷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徐书镛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金善生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葛志亮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王心禅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吴慧诒罗慧澍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汤慧振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又真师觉三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陈其昌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致阮和卿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沈授人居士书(民国二十年)
复李德明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四年)(原名炳南)
复郑观净先生书(民国二十年)(附原函)
复游有维居士书(民国二十六年)
复念西大师书
复周伯遒居士书
复唐能诚居士书
复净之居士书(民国二十五年)
复江景春居士书二(民国二十二年)
复某居士书
复江有朋居士书
复卓智立居士书
与李慧澄居士论焚化经灰及往生钱书(民国二十三年)
介绍用三星素皂书(民国十八年)
致铭光居士书
致自觉居士书(民国十六年)
复刘仁航居士论弘扬因果书
复杨佛典居士书
复崔德振居士书五(民国二十一年)
复沈来沄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海门蔡锡鼎居士书三
复梁慧栋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于归净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宗诚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许慧舫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殷德增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郑慧洪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与赵奉之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与陈慧恭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张纯一居士书
复营口徐永业先生书(民国二十四年)
复郁智朗居士书
复昆明萧长佑居士书
复湘阴黄颂平居士书
与张静江居士书(民国二十四年)
复海门理听涛书七(民国二十一年)
复智乐居士书
与胡作初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与泉州庄慧炬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与马星樵医士书
复陈慧和居士书二(民国十八年)
复宅梵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朱德大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沙庸之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南通张海桥居士书(民国二十五年)
复翟智淳居士书(民国二十七年)(原名文选)
复窦智睿居士书(民国二十七年)(原名联芳)
示柴也愚居士书(法名智韬)
复愚僧居士书
复邵慧圆居士书
与魏梅荪居士书十六
复战德克居士书二(民国二十六年)
复江易园居士书四
复慧空大师书(民国二十五年)
致郭辅庭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
复卓人居士书(民国十六年)
复陈慧新居士书(民国二十二年)
复宋德中居士问焚经功过书(民国二十年)(附原书)
复金益平居士书二
复宋六湛,褚莲净,张子净三居士书(民国十七年)
复无锡佛学会少年学佛社书(民国二十三年)
复袁德常居士书四(民国二十二年及二十七年)(原名丽庭)
复费范九居士书
复慧导居士书(即杨汉公)
复翁智奇居士书二(原名兆奇)
复慧龙居士书(民国二十一年)(即窦存吾)
复郑棐谌居士书(民国二十…
《印光文钞全集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