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
序
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
净土五经重刊序(民国二十二年)
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缘起序(民二十三年)
心经添足重刊流通序(民十九年)
地藏经石印流通序(民十七年)
梵网经菩萨戒集证序(民国十七年)
普门品讲义序(民十八年)
大佛顶首楞严经楷书以供众读诵序
净土十要序(民十九年)
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民十九年)
弥陀圣典序(民二十年)
净土辑要序(民十七年)
历史感应统纪序(民十八年)
感应篇直讲序(民十七年)
饬终津梁序(民十九年)
新编观音灵感录序(民十八年)
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序(民十八年)
观音感应课序
净土圣贤录序(民二十二年)
重订西方公据序(民十九年)
普陀洛迦新志序(民二十年)
重修清凉山志序(民二十二年)
重修峨眉山志序(民二十三年)
重修九华山志序(民二十六年)
日诵经咒选录序(民十八年)
净土篇序(民二十年)
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民十八年)
觉后编序(民十八年)
学佛浅说序(民十三年)
佛祖心灯禅净双勖合编流通序(民二十年)
正学启蒙三字颂齐注序(民二十年)
正学启蒙三字颂游注序
晋莲宗初祖庐山慧远法师文钞序(民二十四年)
卫生集序(民二十年)
罗两峰居士正信录序
劝世白话文发隐序(民十九年)
重印达生福幼二编序(民十八年)
江苏水灾义赈会驻扬办赈经历报告书序(民二十年)
到光明之路序(民十七年)
杨椒山先生言行录序(民二十年)
重印寰球名人德育宝鉴序(民十八年)
佛学救劫编序(民二十一年)
务本丛谭序(民二十年)
昆山佛教西方莲华会缘起序(民二十二年)
杯度斋文集序(民二十二年)
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民十八年)
圆瑛法汇序(民二十二年)
上海市佛教会慈幼院序
上海市佛教会慈幼院添建房屋落成发隐颂并序
道德丛书序
石印闺范缘起序(民十七年)
阜宁合兴镇净念莲社缘起序(民二十四年)
念佛恳辞序
纪文达公笔记摘要序
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民二十七年)
法云寺放生征信录序(民二十一年)
无量寿经颂序(民二十五年)
地藏菩萨往劫救母记序(民十七年)
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序(民二十七年)
灵岩山寺万年簿序(民二十一年)
灵岩开示法语序(民二十五年)
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民二十五年)
嘉言录题词并序
释门法戒录序(民二十六年)
净土三要述义序(民十六年)
物犹如此序(民二十五年)
歧路指归序(民二十五年)
祭祖用素序(民二十五年)
大方广佛华严经楷书序(民二十四年)
法华经写本序(民二十二年)
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序(民二十五年)
无锡佛教净业社年刊序(民二十五年)
敦伦莲社缘起序(民二十年)
赵运昌请影印宋版藏经序(民二十二年)
劝修念佛法门序(民二十七年)
蛰园札记序
记
普陀山三圣禅院八功德泉表异碑记
灵岩山笃修净土道场启建大殿记(民二十四年)
灵岩寺永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及此次建筑功德碑记(民二十一年)
中国济生会苏州分会捐放生池园永为灵岩山寺下院功德碑记(民二十五年)
天台山国清寺创开放生池碑记(民二十三年)
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民二十三年)
吴县香山草庵香光莲社创修西方三圣殿碑记(民二十三年)
无锡西方殿缘起碑记(民二十二年)
南京三汊河创建法云寺缘起碑记(民二十二年)
四川乐山县大佛陵云寺创建藏经楼功德碑记(民二十四年)
大慈老人塔院重修记(民十九年)
五台山碧山寺由广济茅篷接法成就永为十方常住碑记(民十八年)
灵岩山寺下院放生池附设放生会缘起碑记(民二十五年)
灵岩山寺启建四众普同塔碑记(民二十七年)
周紫珊居士生西记
常熟莲华庵放生池碑记(民二十三年)
灵岩山寺重修弥勒楼阁功德碑记(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季夏)
颂赞(附偈)
佛宝赞
法宝赞
僧宝赞
药师佛像赞
药师佛偈
阿弥陀佛像赞
阿弥陀经塔赞
西方三圣像赞
多宝塔赞
观世音菩萨像赞
观世音菩萨偈赞
观音七回向偈
庆祝观音偈
改正俗传观音偈赞
大势至菩萨像赞
大势至菩萨偈赞
地藏菩萨偈赞
弥勒菩萨偈赞
文殊师利菩萨偈赞
普贤菩萨偈赞
智积菩萨像赞
智积菩萨赞(民二十三年)
净土宗祖堂赞(民二十七年)
远公大师像赞(民二十四年)
莲宗十二祖赞颂
彻悟禅师像赞(民二十三年)
达磨祖师像赞
济公禅师像赞
南屏宗乘颂
贵池刘公鲁猪齿臼佛记赞(民二十年)
念诚大德像赞
上海慈幼院新屋落成颂
净土法门殊胜颂(唯其法门殊胜故,智宜女士得往生。)
徐蔚如居士西归颂
沙公雪舫懿德颂(民二十二年)
屈子建居士西归颂(民二十年)
张冕堂居士懿行颂(民二十年)
周母徐老太太懿行颂(民二十年)
张珊贞烈女颂
婺源程志鹏居士懿行颂(民二十二年)
齐庾南公暨金夫人百岁冥寿颂
普为现在印送及永远流布文钞者回向颂(民十六年)
杂著
临终三大要(民十九年)
净土指要(民二十年)
林文忠公行舆日课发隐(民二十三年)
家庭教育为天下太平之根本发隐(民二十七年)
婺源翀田佛光分社发隐(民二十年)
婺源县内成立佛光分社发隐(民二十二年)
人字发隐(民二十七年为一弟子说)
学医发隐(民二十七年为弟子朱清泰说)
示华权师病中法语(民二十一年)
示殷德增母子法语二则(民二十五年)
答曲天翔居士问二十七则(民二十一年)
示周余志莲女居士法语(民二十年)
示冯右书居士临终法语
江苏吴县佛教会通告各寺院僧众巽言(民二十三年)
题王宗懿女士书弥陀经弁言(民二十四年)
法云寺佛教慈幼院规约书后诫勖诸生(民二十一年)
普劝敬惜字纸及尊敬经书说(民二十四年)
三余德堂名说(民二十年)
宗道名说(民十九年)
普陀山普济寺浚莲华池募缘疏(民二十年代作)
赣州寿量寺重兴缘起疏(民二十二年)
郃阳东乡赵家村观音寺募修葺殿宇圣像疏(民二十四年)
扬州江都扬善坝莲修精舍募建大殿疏(民二十三年)
杭州南天竺演福寺募修大殿并各殿堂寮舍疏(民十八年)
募建永年祈祷普利会疏(民十八年,代王一亭居士等作。后因明觉师旋逝,未行。)
礼念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民二十九年庚辰季春作)
印送净土五经跋(民二十六年)
成复初忏悔文跋(民二十五年)
涵江三江口仙庆寺净业社缘起(民二十年)
海门汲浜镇助念往生社缘起(民二十年)
企庐莲社缘起(民二十四年)
福州佛学图书馆缘起(民二十七年)
募修苏州报恩寺报恩塔缘起
阜阳资福寺重建念佛堂开莲社缘起(民二十六年)
募印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说明(民十四年 办法从略)
楹联
附录
念佛摄心偈(见云水堂书壁,照录。)
得助念失助念之损益比较
吃素念佛修净业人,须平时事事多与净行相合,乃可往生。
复恩施法院院长黄晓浦居士书(附来书 法名德宏)
跋傅邹仁显念佛感虎捨猪记后(附来记)
藉崔居士复游居士书顺答江易园居士启
答周群铮居士书
普陀山天华禅院承顶上海崇宁庵募捐启
答曾怡芝居士四问
傅春浦居士生西记(民国二十七年九月述)(余蕅生,陈展西同记)
聂云生居士生西记(陈展西记)
阿弥陀佛百颂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
序
挽回世道人心标本同治录序
(民国己卯冬作 时年七十九)
世出世间之理,不外心性二字。世出世间之事,不外因果二字。心性之理微,虽圣人犹有所不知。因果之事显,纵愚夫亦可以略晓。圣人欲天下永太平,人民常安乐,特作大学,以示其法。开章即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然明德,乃人各自具。由无克念省察之功,则明德被幻妄私欲所蔽,不能显现而得受用。其明之之法,在于克念。克念之工夫次第,在于修身,正心,诚意,致知,格物。物者何,即随境所生,不合天理,不顺人情之幻妄私欲,非外物也。由此私欲固结于心,则所有知见,皆随私欲而成偏邪。如贪名贪利者,只知有利,不知有害,竭力营为,或至身败名裂。爱妻爱子者,只知妻子之好,不知妻子之恶,养成祸胎,或至荡产灭门者,皆由贪与爱之私欲所致也。若将此不合情理之私欲,格除净尽,则妻子之是是非非自知,名利之得之以道,不须夤缘妄求矣。此物字,先要识得是幻妄不合情理之私欲,则其格除,乃易易事。否则尽平生力,不奈彼何。纵读尽世间书,也只成得一个依草附木,随波逐浪汉。甚矣,私欲之物之祸大也。若知此物是吾人生死怨家,决不令彼暂存吾心,则即心本具之正知自显。正知显,而意诚,心正,身修,顺流而导,势如破竹,有不期然而然者。人皆可以为尧舜,人皆可以作佛。以一切人民,各具明德。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其不能为尧舜,不能作佛者,皆由私欲锢蔽,不奋克念之功,遂致从劫至劫,随私欲转,轮回六道,了无出期,可不哀哉。然专以格致为训,不以因果相辅而导者,或难奋发大心,励志修持也。吾常曰,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故孔子之赞周易也,最初即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夫积善,积不善,因也,余庆,余殃,则果矣。又既有余庆余殃,岂无本庆本殃。本庆本殃,乃积善积不善之人来生后世所得之果,当大于余庆余殃之得诸子孙者百千万倍。凡夫不得而见,何可认之为无乎。喻如黑夜不见一切物,不得谓一切物悉皆消灭矣。箕子之陈洪范也,末后方说,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五福,六极,乃示前生之因,为今生之果。向,顺也。用,以也,得也。㈠寿, ㈡富, ㈢康宁, ㈤考终命,乃前生修道修德所感之果。㈣攸好德,乃前生…
《印光文钞全集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卷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