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文鈔續編發刊序
淨土法門,其大無外,如天普蓋,似地均擎。無一法不從此法建立,無一人不受此法鈞陶。以如來一代所說一切大小乘法,皆隨衆生根性而說。或契理而不能遍契群機。或契機而不能徹契至理。因茲如來出世度生之本懷,郁而不暢。衆生即生了脫之大法,卷而未舒。華嚴雖已導歸西方,而人天權乘未聞。諸經亦多略示端倪,而法門綱要未著。由是如來興無緣慈,運同體悲,特于方等會上,說彌陀淨土叁經。普被叁根,全收九界。闡如來成始成終之妙道,示衆生心作心是之洪猷。機理雙契,凡聖齊資。如阿伽陀藥,萬病總治。如十方虛空,萬象總含。普令聖凡,現生成辦道業。大暢如來,出世度生本懷。倘如來不說此法,則末法衆生,無一能于現生了生死者。光宿業深重,受生佛法斷滅之鄉。出世半年,又遭六月閉目之痛。入塾讀書,屢受盜匪兵戈之擾。稍開知識,複中程朱辟佛之毒。所幸學識全無,不能造生陷阿鼻之業。設或才智等伊,必至作十虛莫容之愆。由此意惡,長嬰病苦。數年直同廢人,一旦始知錯誤。于是出家爲僧,冀滅罪咎。宗教理深,無力研究。淨土道大,決志遵行。擬作粥飯自了僧,不做宏法利生夢。叁十叁歲,至普陀法雨寺,住持化聞和尚,知光只會吃飯,別無所能。遂令常作食客,不委一毫事務。二十余年,頗得安樂。經年無一人來訪,無一函見投。宣統叁年,上海出佛學叢報,高鶴年屢爲郵寄。見所載文字,多合公道。間有涉政治而稍側重者,竊恐人以此譏诮佛法,因用雲水僧釋常慚之名,寄書祈其秉公立論,勿令美玉生瑕,編輯者並未寓目。後鶴年來山,爲說所以。伊绐去數稿登報,署常慚名,絕無知者。民國六年,徐蔚如得與其友叁信,印五千本,名印光法師信稿,送人。七年,搜羅二十余篇,排于北京,名印光法師文鈔,持其書來普陀求歸依,光令歸依谛公。八年,又印續編。秋,其母沒于申寓,喪事畢,令商務印書館,合初續爲一部,作一冊。十二年,光令商務館另排增訂本,作四冊,留板,初次印二萬部。十四年,又令中華書局排增廣本,仍作四冊。此後,無論何種文字,概不留稿,一免曠用施主錢財,一免徒刺明人慧眼。十九年,掩關蘇報國寺,當家明道師,令人偷鈔。二十四年,彼去世,遂止。二十六年,避難靈岩山,鈔者以其稿交當家妙真師,妙師又令于半月刊等報鈔錄。光知之,勢不能已,只好詳校令排,滿彼之願。光幼失問學,長無所知,文極拙樸,不堪寓目。然其所說,皆取佛經祖語之意,而隨機簡略說之,不敢妄生意見以誤人。又加五十余年之閱曆,若肯略其文而取其義,不妨作一直指西歸之木標。宜致力于西歸,勇往直前,勿以木標惡劣,並西歸之路程亦不願視,則豎標歸西,兩無所憾矣。又初編雖印上十萬部,大通家以專說信願念佛,因果報應,敦倫盡分,家庭教育,直是勸世白話文,絕無撥雲見月,開門見山,豁人心目,暢佛本懷之語句,故若將浼焉。亦有與光同一根性者,視作妙寶,由茲返迷歸悟,返邪歸正,生敦倫常,沒生極樂者,大有其人焉。續編于初編所說外,益産婦念觀音,毒乳殺兒女,此皆古今高僧醫人所未說者,光則屢屢說之。古人不爲良相,必爲良醫,以期濟世活人。光以無知無識粥飯僧,由徐蔚如一人傳虛,竟致承虛接響之萬人傳實,以爲善知識。彼既以訛傳訛,光不妨將錯就錯,教人生有恃怙,死有歸宿,産無厄難,子不橫死,以盡我心。雖有刺于明人慧眼,但以有益于人,無害于世,因隨順明道,妙真二師之意,而令其流通,並略敘其緣起。知我罪我,所不計也。
民國二十八年,己卯,孟夏,常慚愧僧釋印光敬撰。(年七十九)
附錄徹悟禅師十種信心
一信生必有死(普天之下從古至今曾無一人逃得)
二信人命無常(出息雖存入息難保,一息不來即爲後世)
叁信輪回路險(一念之差便墮惡趣,得人身者如爪上土,失人身者如大地土)
四信苦趣時長(叁途一報百千劫,再出頭來是幾時)
五信佛語不虛(此日月輪可令墮落,妙高山王可使傾動,諸佛誠言無有異也)
六信實有淨土(如今娑婆無異,的的現有)
七信願生即生(已今當願已今當生,經有明文,豈欺我哉)
八信生即不退(境勝緣強,退心不起)
九信一生成佛(壽命無量,何事不辦)
十信法本唯心(唯心有具造二義,如上諸法皆我心具皆我心造)
信佛語故,則造後四。不信佛語,但造前四。故深信佛言,即深信自心也。修淨業者,能具此十種信心,其樂土之生,如操左劵,而取故物,夫何難之有。
目錄
印光文鈔續編發刊序
附錄徹悟禅師十種信心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
書
一函遍複
致郭莊悟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複周孟由問心經色不異空四句書(民國二十六年)
誡吾鄉初發心學佛者書
與明本師書(民國十六年)
複覺明居士書(民國二十叁年)
複幻修大師書(民國二十叁年)
複雲南王德周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複周頌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附原函)
複德暢居士書(民國二十叁年)
複許熙唐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廣妙和尚書(民國二十年)
複楊德觀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吳慧濟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李仲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王壽彭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複俞慧郁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峄縣宋慧湛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複陳重爲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陳逸軒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袁孝谷曹崧喬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楊慧昌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原名宇昌)
複湯文煊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複吳滄洲居士書叁(民國二十年)
複甯德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原名志武)
複劉漢雲楊慧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劉德護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姚維一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王曉曦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闵宗經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原名永濂)
複傳德師書(民國二十年)
複甯德恒德複居士書(民國二十年)(皆德晉之弟)
複潘仲青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謝浴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郭雨叁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陳鳳梧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陳彥清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王慎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熊慧翼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朱南圃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李自初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羅世芳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郭介梅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年)
複齊用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戚友卿先生書(民國二十年)
複習懷辛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胡奉塵居士書(民國二十年)(又名師遠)
複鮑衡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楊樹枝居士書四(民國二十年)
複李印泉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高契理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李樹棠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馮偏西鄭圓瑩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沈彌生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黃涵之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談少撫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張雲雷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徐書镛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金善生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葛志亮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王心禅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吳慧诒羅慧澍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湯慧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又真師覺叁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陳其昌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致阮和卿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沈授人居士書(民國二十年)
複李德明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四年)(原名炳南)
複鄭觀淨先生書(民國二十年)(附原函)
複遊有維居士書(民國二十六年)
複念西大師書
複周伯遒居士書
複唐能誠居士書
複淨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五年)
複江景春居士書二(民國二十二年)
複某居士書
複江有朋居士書
複卓智立居士書
與李慧澄居士論焚化經灰及往生錢書(民國二十叁年)
介紹用叁星素皂書(民國十八年)
致銘光居士書
致自覺居士書(民國十六年)
複劉仁航居士論弘揚因果書
複楊佛典居士書
複崔德振居士書五(民國二十一年)
複沈來沄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複海門蔡錫鼎居士書叁
複梁慧棟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複于歸淨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複宗誠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複許慧舫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複殷德增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複鄭慧洪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趙奉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陳慧恭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複張純一居士書
複營口徐永業先生書(民國二十四年)
複郁智朗居士書
複昆明蕭長佑居士書
複湘陰黃頌平居士書
與張靜江居士書(民國二十四年)
複海門理聽濤書七(民國二十一年)
複智樂居士書
與胡作初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與泉州莊慧炬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與馬星樵醫士書
複陳慧和居士書二(民國十八年)
複宅梵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複朱德大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複沙庸之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複南通張海橋居士書(民國二十五年)
複翟智淳居士書(民國二十七年)(原名文選)
複窦智睿居士書(民國二十七年)(原名聯芳)
示柴也愚居士書(法名智韬)
複愚僧居士書
複邵慧圓居士書
與魏梅荪居士書十六
複戰德克居士書二(民國二十六年)
複江易園居士書四
複慧空大師書(民國二十五年)
致郭輔庭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
複卓人居士書(民國十六年)
複陳慧新居士書(民國二十二年)
複宋德中居士問焚經功過書(民國二十年)(附原書)
複金益平居士書二
複宋六湛,褚蓮淨,張子淨叁居士書(民國十七年)
複無錫佛學會少年學佛社書(民國二十叁年)
複袁德常居士書四(民國二十二年及二十七年)(原名麗庭)
複費範九居士書
複慧導居士書(即楊漢公)
複翁智奇居士書二(原名兆奇)
複慧龍居士書(民國二十一年)(即窦存吾)
複鄭棐谌居士書(民國二十…
《印光文鈔全集 印光法師文鈔續編卷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