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P10

  ..续本文上一页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捏珠记数者,利益天殊(注一一)。

  十念记数的念法,是对治散乱心,数目以十为标准,不宜或多、或少,正好摄心。须在心中记一句至十句的数,十句再十句,常时如是,不用数珠。用十念(十句)记数,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自然无处立脚,消除杂念,即能专注一境。数珠的方法,不适于静坐,由于手动,会使心不得安宁,而十念记数,则行住坐卧都能运用自如。

  [注释]

  注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六五,〈复高邵麟书〉。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三九,〈与佛学报馆画〉。

  注三:《净土十要》附录〈彻悟语录〉卷上,页六三二,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印。

  注四:刘国香语译语体文《大佛顶首楞严经》页一四一,台北狮子吼月刊社发行。

  注五:《楞严经》卷六,大正藏一九册,页一二九下。

  注六:《观无董寿经》,大正藏一二册,页三四六上。

  注七:《佛教语大辞典》,页六五九。

  注八:《无量寿经》卷上,页二六八上。

  注九: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二,页一一一四,〈复善大师书〉。

  注一0《乐帮文集》卷四,大正藏四七册,页二一0中。

  注一一: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一,页六五——六六,〈复高邵麟书四〉。

  第六章 印光大师对时代的影响

  第一节 《文钞》感化多人信佛

  在《印光大师纪念文集》(即《印光大师全集》第七册)可以找出许多人受到《印光大师文钞》的影响,踏入菩提大道,发心学佛。如图表所列:

  郑颂英:四八页,大师法泽遍天下,度人不可计,尤其是弘化社(注一)。

  钱淑源:一三六页,先父一切言行,惟大师文钞是遵。不肖日受先父薰陶,于民国卅年皈依灵岩妙真法师,加入印光大师永久纪念会。《文钞》数万言,演述佛法之真谛,确系文字般若,菩萨再世。

  张勋栋:一四九页,阅《文钞》,祈求皈依。

  薛同悦:一八一页,每期〈弘化月刊〉到来,都一字一读。尤于遗教,更必敬谨恭读,如对佛天,如面大师慈颜。真是海洋中的灯塔,众生的依怙。

  西音:一九六页,印公呢?在他的《文钞》里,已知他学识渊博,解行俱高,加上他极力赞叹净土,我决定皈依了。

  学善:二二二页,读〈弘化月刊〉 对于印光大师的言行,生了无限的敬仰与崇拜,学佛的信心,更加强。不信佛的我,转变成信佛念佛的我。

  戴传礼:二二三页,《文钞》中的老实教义,实永留在弟子心中,遗风将万古而长存,度生事业,将永远而无尽。

  倪正和:二三七页,《文钞》感我深,我迷渐渐醒,令我起信愿,念佛修福慧。

  陆净善:二四 0页,日间事忙,夜辄挑灯危坐,屏息敬心,诵《文钞》数篇,则尘念一清,道光增长。

  沈愿西:二四七页,纪念印祖应读《文钞》,实为人世黑海的明灯。

  李尔清:二九一页——二九二页,苦恼堪怜的我,于未阅印公恩师《文钞》以前,对佛法深怀疑意谤意。阅《文钞》后,顿觉字字句句,悉发深省,生希有想,对佛法之疑谤全消。

  纪善庭:四四O页,拜读老人之《文钞》、《嘉言录》,喜惧交加。喜者,宿世何幸,得遇此出苦横超法门;惧者,轮回路险,若不了知,便将难得人身,沦于苦趣,无所依估。

  以上所列学的都是看了《印光大师文钞》,受其内容感召,由毁谤佛法而信佛,或因此以净土法门为圭臬,终身奉行之。由此可知,《正续编文钞》有巨大感人力量,风行海内外,皆阐扬佛理,发明因果之作,受感化者非常的多(注二)。也是印光大师以文字般若利济众生的殊胜。

  [注释]

   注一:弘化社于民国一九年成立于上海觉园,专流通佛经善书,民国二0年,迁至苏州报国寺。参见《全集》册五,页二二七九,〈印光大师言行录〉之弘化立社。

  注二:印光《印光大师全集》册五,页二三六九,张慧容〈印光大师略传〉。

  第二节 印光大师对缁素弟子的影响

  印光大师的生平,因《文钞》和人格的广大影响,全国各地前来皈依的在家众,是相当多的。至于出家众,他基于自己不为人剃度师的原则,生平并未正式收有皈依的弟子。但,事实上效法和追随他的出家众,仍为数綦多。因此,以下将缁素弟子中,较具代表性的六人,作为受印光大师影响的具体例子。其中,出家众的三人是:弘一律师、德森法师、大醒法师。在家众的三人是:高鹤年居士、范古农居士、李炳南居士。

  必须强调,受印光大师影响的杰出弟子,并不仅限于这六人。如果可能的话,此一名单仍可增列下去。但作为举证的具体例子,此六人各有特色,因此值得介绍。

  一、弘一律师

  弘一律师在近代高僧中,素以多才多艺和精于戒律著称。但是,在其出家后的行为和思想中,却深受印光大师的影响。

  不了解近代中国佛教史的人,可能会以为印光大师只是伟大的净土行者。事实上,他在戒律上的行持,正是弘一律师的典范。从以下所述的情形,即可明白:

  民国七年(一九一八)弘一律师出家于杭州虎跑寺(注二),民国十三年(一九二四)曾经到普陀山亲近印光大师,居住了七天,每天从早到晚都在师房内,体察一代祖师的生活。后来,将之归纳为四盛德:习劳、惜福、注重因果、专心念佛(注二)。因而,弘一律师训示青年应注意四项,即“惜福、习劳、持戒、自尊。”(注三),可知,因他敬仰印光大师而接受其思想,他自己曾说:“朽人于当代善知识中,最服膺者,惟光法师,前年尝致书陈情,愿厕弟子之列。”(注四)为什么弘一律师一再要求想滥厕于印光大师座下?因为,他最服从印光大师的教导,尤其是净土法门;非常赞同他所提出的“持名念佛”,是属“单刀直入”的方法,而直证“念佛三昧”。逢到读经、念佛、深修上的疑难,便通函请示普陀山的印祖,一步一趋,以现身誓证“念佛三昧”为目标,作为生活上准则(注五)。

  从《弘一大师年谱》看来,他是严持戒律者,更是于佛法中最深信净土法门者;例如他指示弟子:“现今修持,求其机理双契,利钝咸宜。易行捷证者,是在净土法门。可阅《印光法师文钞》及《嘉言录》,尤其是嘉言分类易阅,开端之处如觉难领会,不妨从中间较浅显处先阅。”(注六),劝化世人修持念佛以《文钞》、《嘉言录》为基准,由此可证,他的思想深受印光大师的影响。

  二、德森法师

  德森法师是另一种典型。虽然他无广大的世俗名声,但是,在印光大师一生弘法事业上,助益甚大。其生卒年月日不详,知于民国二年(一九一三)出家,自称非常注意佛教界发展情形,不愿法门受人凌辱,故才具僧相,即奔走佛教会,遂见《佛学丛报》,内载〈佛教以孝为本论〉、〈净土法门普被三根论〉、〈宗教不宜混滥论〉(这些都是印光大师的文章),深受义理的启迪,是接触印光大师的第一次因缘(注七)。

  目前传世的印光传记资料中,德森法师与妙真、真达、了然等编的〈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注八)以及〈大师史传〉(注九),是最完整的,能够多方面呈现印光大师一生的行谊和思想。如非追随日久,影响至深,则难以如此透彻的了解印光大师,两人的交往经过如下:

  德森法师民国十年(一九二一)到普陀法雨寺参礼印光大师,民国十五年(一九二六)以后,则常随左右,所以排印各种书,都多方面的帮助其校对(注一0)。因长时间的亲近,一直到随侍于报国寺,避难于灵岩寺;二十年的教导因缘,长期的承受薰陶,此中的深恩厚德,非笔墨所能形容的。德森法师观察入微的得知印光大师语默动静,处处皆可为人师表,所以他认为要继承他的精神,不仅区于灵岩的净业道扬,弘化的流通,更要力行于老人的俭朴家风,爱惜物力,防心离过等美德,才是真纪念印光大师,而报答师恩于万分之一也(注一一)。

  在《印光大师纪念文集》里有一位王智仰居士叙述他的学佛经过说到:拜谒德森法师,发觉其一举一动,皆类似恩师,古道照人,实有令人自然恭敬的气象(注一二)。可知,德森法师深受印光大师影响。

  三、大醒法师

  大醒法师名机警,晚年别署随缘。于整僧护教,愿力甚宏,揭“新僧”为号召;虚大师因为字大醒以勉之(注一三)。由此得知,大醒法师是太处大师的嫡传弟子之一,提倡佛教改革不遗余力,但他对于印光大师的佛学思想仍有深刻的体会。这种新旧并融的精神,固然可看出太虚门墙的深广,同时也意味印光大师精神感召的伟大之处。

  大醒法师自己说:“我出家的心志,也可以说是决志,确实是初次见到印光大师的文字而发动。”(注一四),他认为:读大师《文钞》而发生信仰三宝之心的人很多,足见其文字诱导感化的力量实系很大。他也指出:《文钞》文义平实易解,深入浅出,有大悲心,有真情感,这是印光大师以文字般若而获得的化导效果(注一五)。

  当大醒法师主编“现代僧伽”的杂志,被印光大师呵斥,认为要整顿僧伽制度,不如从自己本身做好,再慢慢感化一般僧伽,而不是提出什么“整顿僧伽制度”的新花样,因为“你就是骂死了他们,他们仍旧不能把丛林改好,骂之无益,枉造口业。”所以,大醒法师接受老人的殷殷教诫,自取别号“僧忏”,以忏除口业(注一六)。又把民国一七——二三年所写的文章中,关于批评佛教的一部分,集成一本书,取名为《口业集》,无非感谢印光大师的教诲,其中有一条云:“佛寺住持僧,完全要行考试制度,要政府规定及考试。”(注一七),经过考试淘汰资质较差者,以确立僧众的水准,避免有滥竽充数的情形。这与印光大师不满意清政府取消度牒考试制度,遂使僧侣水准下降的看法不谋而合。

  事实上,当时关于僧伽改革问题,虽然讨论和进行都轰轰烈烈,可是即在太处大师有生之年,也未竟全功(…

《印光大师的生平与思想》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