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六月初二复陈士牧居士书六开示: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界之事。以心若归一,见佛见境界,皆不至妄生欢喜。遂致得少为足,便成退惰。不见佛不见境界,亦了无所欠。心未归一,急欲见佛见境界。勿道所见是魔境,即真系佛境,以心妄生欢喜,即受损(谓生欢喜退惰)不受益矣。当以至诚念佛为事。勿存见佛见境界之心。(文钞三编卷二400页)。十月复陈伯达居士书一叙光绪十二年朝五台事。(文钞三编卷三)。德森法师离开江西百仗,与了然法师到普陀山拜谒大师,大师出函介绍到佛顶山藏经楼挂单,此后德森法师即终身依止大师。(永思集续编)
1926年,66岁,民国15年夏,中华书局出增广本,书名《增广印光法师文钞》。请戒尘师为灵岩山寺住持,永作十方常住。夏,到无锡弘法,一周后到苏州。(《永思集》谢慧心至陈无我书)。七月作《南京素食同缘社开示法语》、作《陆西林居士感应记》(增广文钞卷四记二八页)。作《敬为施资流通观世音菩萨本迹感应颂及展转传布看读诸善信回向偈》
1927年,67岁,民16年,(六十七岁)政局初更,寺产毫无保障,几伏灭教之祸,而普陀首当其冲。由师舍命力争,始得苟延残喘。及某君长内政,数提庙产兴学之议,竟致举国缁素,惊惶无措。幸师与谛老在申,得集热心护法诸居士计议,先疏通某君,次派代表请愿,而议未实行。逮某君将退,又颁驱僧夺产条例,期次第剥夺,以达灭教目的。幸条例公布,某即交卸,得赵次陇部长接篆,师特函呈设法,遂无形取销。继嘱焦易堂居士等鼎力斡旋,始将条例修正,僧侣得以苟安。(行业记)。2月《印光法师嘉言录》排报纸版,师作题词,12月8日排书册本,师作序。《嘉言录题词并序》(题词系民十六年二月排报纸本所作序系民十六年十二月八日排书册本所作)。《与明本师书》教戒真达师弟子(续编卷上十五页)。作《净土三要述义序》、
1928年,68岁,民17年,师因厌交通太便,信札太多,人事太繁,急欲觅地归隐。有广东皈依弟子拟请往香港,离普陀,暂住上海太平寺。作《地藏经石印流通序》、《梵纲经菩萨戒集证序》、《净土辑要序》、《感应篇直讲序》、《到光明之路序》、《石印闺范缘起序》、《地藏菩萨往劫救母记序》、
1929年,69岁,民18年,师离山在沪,校印各书,急欲结束归隐,时有广东弟子黄筱伟居士等数人,建筑精舍,决欲迎师赴香港,师已允往。其达乃以江浙佛地,信众尤多,一再坚留。终以法缘所在,遂于十九年(七十岁)二月往苏,即就报国掩关。佛成道日于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开示,范古农记录。答应香港数弟子之请,欲到香港归隐,被诸师挽留。撰《介绍用三星素皂书》。作《新编观音灵感录序》、《地藏菩萨本迹灵感录序》、《普门品讲义序》、《日诵经咒选录序》、《历史感应统纪序》、《净土问辨功过格合刊序》、《觉后编序》、《重印达生福幼二编序》、《重印寰球名人德育宝鉴序》、《放生杀生现报录戒杀放生各文合编序》、《五台山碧山寺由广济茅篷接法成就永为十方常住碑记》、(文钞续编下)
1930年,70岁,民19年2月,师由上海太平寺到苏州报国寺闭关,关中圆成普陀、清凉、峨眉、九华四大山志的修葺。当家明道师令人偷抄师之信稿。另排《历史统纪》增修本。仲春作《朝暮课诵白话解释序》。冬撰《净土十要原文发刊序》、《念佛三昧宝王论疏序》、《饬终津梁序》、《重订西方公据序》、《劝世白话文发隐序》、《饬终津梁跋》,作《临终三大要》。明道师承师命在上海觉园创立弘化社。
1931年,71岁,民20年,弘化社移到苏州报国寺。《复云南王德周居士书》说:当今之世,纵是已成正觉之古佛示现,决不另于敦伦尽分,及注重净土法门外,别有所提倡也。(见《续编》卷上20页)。《复周颂尧居士书》答复对一吃素念佛二十余年老太太被汽车撞死的疑惑。(《续编》卷上22页)排《净土十要》之原本。(《续编》上53页)。“竭诚尽敬为学佛之无上秘法”。作《普陀洛迦新志序》、《弥陀圣典序》、《净土篇序》、《佛祖心灯禅净双勋合编流通序》、《正学启蒙三字颂齐註序》、《卫生集序》、《江苏水灾义赈会驻扬办赈经历报告书序》、《务本丛谭序》、《净土指要》(各序见文钞续编下)、《敦伦莲社缘起序》(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土书四)。
1932年,72岁,民21年,明道法师十月去世,弘化社事也归大师承担(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十)。作《一函遍复》,开示净土法门。信末说:“光老矣,精神日衰,无力答复来信。但以邮路大通,致远近误闻虚名,屡屡来信,若一概不复,亦觉有负来意,若一一为复,直是无此精神。以故印此长信,凡有关修持,及立身涉世,事亲教子之道,皆为略说。后有信来,以此见寄。纵有一二特别之事,即在来信略批数字,庶彼此情达,而不致过劳也。若欲大通经教,固当请教高树法幢之大通家法师。须知大通经教者,未必即生能了生死。欲即生了生死者,当注重于信愿念佛求生西方也。”6月汉口水灾,芜湖水灾,江北赈灾等,捐1430元,其中1000为印书款。秋《净土十要》印出。李圆净居士劝师修清凉、峨眉、九华三山志。作《佛学救劫编序》、《法云寺放生徵信录序》、《灵岩寺永作十方专修净土道场及此次建筑功德碑记》。示华权师病中法语,劝一心求佛慈悲,接引往生西方。
1933年,73岁,民22年,作《净土五经重刊序》,《重修清凉山志序》、《净土圣贤录序》、《昆山佛教西方莲华会缘起序》、《圆瑛法汇序》、《南京三汊河创建法云寺缘起碑记》、。冬,凡有来信,均令以后切勿来信,来决不复。亦不许介绍人归依,以免因过劳而丧明与失命。以目力不给,已于二十二年冬登新申报(按即新闻报申报)半月刊,拒绝一切信札差事。
1934年,74岁,民23年,十一月,由于近来目力更衰。一切笔墨差事,均不能支。于十三十四日登上海新申二报,十五登佛学半月刊,拒绝笔墨差事(复宁德晋居士书十二)。《复德畅居士书》“一切事皆不可倚靠,惟有西方阿弥陀佛,乃我等一切众生之大倚靠。”“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圣人总不见自己有德。”(《续编》上27页)。作《重修峨眉山志序》、《净土五经后附华严经净行品缘起序》、《天台山国清寺创开放生池碑记》、《天台山国清寺创建养老养病助念三堂碑记》、《彻悟禅师像赞》。
1935年,75岁,民24年,明道师去世,抄录师之信稿工作遂停(印光文钞续编发刊序,按:此序说的明道师去世时间与文钞三编卷一复宁德晋居士书十所说时间不同)。作《晋莲宗初祖庐山慧远法师文钞序》、《大方广佛华严经楷书序》、《灵岩山笃修净土道场启建大殿记》、《远公大师像赞》。复宁德晋居士书十四言:“今日王幼农以陕西匪灾筹振,为光寄捐册十本。光一向不募捐,况当此困苦艰难之时,遂以印书款令汇一千元。”之基础。资福亦从兹保全,渐次中兴。全国教育会议,某教厅长,提议全国寺产作教育基金,全国寺庙改为学校。议决,呈请内政部,大学院,备案。报端揭载,群为震惊。时由佛教会理事长圆瑛法师,及常务理事大悲明道诸师,关黄屈等诸居士,同至报国叩关请示。师以卫教相勉,及示办法。返沪开会,公举代表,入都请愿。仗师光照,教难解除。
1936年,76岁,民25年,作《灵岩开示法语序》、《无量寿经颂序》、《影印宋碛砂版大藏经序》、《物犹如此序》、《歧路指归序》、《祭祖用素序》、《中国济生会苏州分会捐放生池园永为灵岩山寺下院功德碑记》(以上序、记见续编下)、《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流通序》、《净土五经跋》。九月圆瑛法师和屈文六居士请师到上海护国息灾法会作开示,十月初六到上海,初七法会开始,十五圆满,大师每日开示,无锡二、三居士录音整理,求师鉴定,师就邓慧载记录笔削,并作《上海护国息灾法会法语序》。杨信芳女士梦观音菩萨示知印光大师为大势至菩萨化身。(《印光大师永思集》82页纪梦悼印光大师)。
1937年,77岁,民26年冬,为时局所迫,顺妙真等请,移锡灵岩山寺。妙真师又令于半月刊等报抄录师之信稿。师只好顺明道、妙真二师之意,详校令排流通。是为《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游有维居士书》回顾20年来为人忙。苏州屡被轰炸,有劝师转移者,师不为所动,日唯念佛、念观音、念大悲咒,为护国、护民、护己之据,“如定业难逃,炸死,随即往生,亦所愿也。”(续编216页复郑斐谌居士书)。复宁德晋居士书十七中说:“又现今战争酷烈之极,为从来所未有。以后凶器愈精妙,人民愈难生活。无论老幼男女,均当念佛求生西方,庶不至生生世世受此苛虐。现在国难甚剧,凡一切人,均当一心念南无观世音菩萨。以祈战事速息,人各安生。光于六月廿八,以所作普劝全球同胞,同念观音圣号之广告,寄上海新闻报申报馆,令各登十天。七月初八开仗,报虽出而发送难周,又令漕河泾习勤所印七寸见方单张五十万,邮寄各省佛教机关,以战事停印。此文不独为战事,平靖后不妨再印。达生编后所附,当于平靖后相机而办。战事未息,事事不能进行。劝念观音广告,于报裁寄一分,祈展转普告大众,则利益大矣。(廿六年八月初三)”。作《重修九华山志序》、《释门法戒录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重刻序》。
1938年,78岁,民27年,作《灵岩山寺净土道场念佛仪轨序》、《历朝名画观音圣像珂罗版印流通序》、《劝修念佛法门序》。张觉明居士来信汇报避难莫干山,劝难友、秦吉…
《印光法师年谱(信西居士敬编)》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