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皈依三宝表图略解(净天法师)

  《皈依三宝表图略解》

  广元皇泽寺释净天

  净天法师(简历)

  净天法师籍贯陕西安康人,十二岁出家,十八岁受戒,次依长安兴教寺妙阔法师学唯识教,又依五台山能海上师学戒学密,曾在终南山前后两次住二十年,朝礼国内十余省,经百余名山大寺院。海外朝礼过:印度、泰国、缅甸、香港等;曾经在陕西、四川恢复和新创建大小寺院十余个,曾任中国佛教协会理事,陕西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四川省佛教协会名誉副会长,江油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安康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元市佛教协会会长,广元市政协常委,法门寺、草堂寺、卧龙寺、东林寺、别传寺、光孝寺等首座;大明寺、平等寺、福慧庵、玉佛寺、佛光寺、西禅寺、梵天寺等十余个寺院主持,曾在四川新都宝光寺,任讲经师七年,此三皈图解,系一九八五年在宝光寺讲余着作,已曾出版三十余万册,而今供不应求,今有众居士发心重印万册。

  二零零三年正月十五日

  释印了敬书于深圳弘法寺

  皈依三宝表图略解

  昭觉寺方丈清定上师鉴定皇泽寺主持净天法师着

  初学佛者以受三皈依为根本,三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佛言:冥冥大夜中,三宝为灯烛。

   滔滔苦海内,三宝为舟航。

   炎炎火宅中,三宝为雨泽。

   若欲求证菩提涅槃者,应当皈依三宝。何谓皈依,梵语南无。

  此番六义:

  (一)迎请义,来我道场现作佛事。

  (二)恭敬义,至诚恳切称赞圣号。

  (三)顶礼义,五体投地以表至敬。

  (四)皈依义,身皈诸恶不作,心依众善奉行。

  (五)皈命义,以我身命上奉十方诸佛,下济万类众生。

  (六)求救义,求三宝救出二死苦海至达三德乐岸。

  佛法僧为何称三宝呢

  喻如轮王八宝普安天下,去贫至富,去贱至贵,去弱至胜,极为珍贵,故喻为宝,宝具尊贵义.三宝能另众生去无福慧之贫,取二严福慧至富.去二死之贱,取三德之贵,去凡夫小乘之弱,取菩提涅槃之胜.三宝的种类分别有八,列表如下:

  (一)总相三宝

  言佛悉备、佛为法王能说妙法佛为僧果,佛现比丘相故。

  言法亦备、法是佛母,三世诸佛,从法化生,僧是佛因也。

  言僧亦备、持法名僧,僧是未来佛故。

  (二)别相三宝

  佛是十方诸佛。

  法是三藏万卷经典。

  僧是出家僧尼,声闻;缘觉、诸菩萨僧。

  (三)自性三宝

  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是心是佛故。

  自心本具无量妙法,法界唯心造故。

  自心本来清净,一念不觉故起无明,反观自心离染还净,名自性僧宝。

  (四)最初三宝

  释迦如来菩提树下初成正觉是最初佛宝。

  初转四谛法lun是最初法宝

  初度五比丘是最初僧宝

  (五)小乘三宝

  化生人间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说法五十年住寿八十岁。缘尽涅槃名佛宝。

  说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等,名为法宝。

  声闻缘觉有学无学诸大弟子名为僧宝。

  (六)大乘三宝

  圆满报身无量相好庄严有成无灭是为佛宝。

  华严般若,法华涅槃诸大乘经是为法宝。

  文殊、普贤、观音、地藏诸大菩萨是为僧宝。

  (七)住持三宝

  佛灭度后,金、银、铜、铁、泥塑、木雕种种造像是住持佛宝。

  三藏圣教,万卷经典,大小显密权实妙理是住持法宝。

  剃发染衣,持戒修行,弘法利生是住持僧宝。

  (八)无尽三宝

  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

  十方尽虚空界一切尊法

  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贤圣僧

  以上阐明三宝功德我们确信唯有佛法僧三宝为身心归向投靠之处。三番皈依为初学佛者必要条件。示图如下:

  初番

  皈依佛...梵语...佛陀。此云觉悟;具有三觉;自觉,超六凡不觉。觉他,超二乘小觉。满觉,超五十二菩萨之分觉。

  皈依法...梵语...达摩。此云轨持正法藏,如来正法规划众生出生死海登涅槃岸。

  皈依僧...梵语...僧伽。此云和合众,具有六和义:一、身和同居。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悦。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僧有五种,列表如下:

  五种僧(二凡,三圣)

  二凡 (一)持戒修行,自他二利,上求下化。

   (二)转*轮僧,建立道场,弘法利生。

  三圣 (一)声闻罗汉,有三明六通,十八神变等。

   (二)缘觉。神通,智慧,超过罗汉。

   (三)五十二位菩萨,神通智慧,超过缘觉,菩萨为因,佛为果。

  二番

  皈依佛两足尊:(一)福德。(二)智慧。

   福有三:一、供养三宝。二、孝顺父母。三、万善齐修。

   德有三:一、持戒修行。二、难忍能忍。三、难行能行。

   智有三: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

   慧有三:闻慧、思慧、修慧。三慧为因,三智为果。

   为佛弟子要修福德。智慧为成佛之因也。

  皈依法、离欲尊、离开财、色、名、食睡五欲。

  皈依僧、众中尊、僧人三业清净,故众中尊。

  三番

  皈依佛竟 就是八种三宝的第八

  皈依法竟 无尽三宝,我皆皈依

  皈依僧竟 一佛度无量众生一个众生要皈依无量诸佛。

  三宝弟子要遵守三皈戒。列表如下:

  三皈戒

  皈依佛 称佛为师,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如来正等正觉,是我师尊。

  皈依法 称法为师,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来所说三藏十二部经是我师尊。

  皈依僧 称僧为师,永不皈依外道邪众,皈依清净福田僧。是我师尊。

  三宝弟子若遇天仙神庙。(一)恭敬三问讯,默曰:尊神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三宝发菩提心。三说。(二)观想天仙诸神,皆是诸佛菩萨化身。不搭衣顶礼,无过,三宝弟子身披法衣除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外。决定不向天仙诸神礼拜。三宝弟子见持戒修行僧应亲近供养,向师学习。若遇破戒僧吃肉、喝酒、无恶不作者、不近、不慢、不谤、不赞,但依三宝发菩提心,福慧双修,自他二利,求生净土,誓愿成佛。五戒持犯各有因果。戒能防非止恶,佛言:众圣佛为最,众流海为最,众星月为最,一切众律中,戒经为上最。三宝弟子应当尽形寿,遵守三皈五戒,更进八关斋戒,在家菩萨六重二十八轻戒,慢慢学修,以至三业清净福慧日增。

  犯五戒因果

  杀生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恶道苦满,余有二报,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偷盗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恶道苦满,余有二报,一者贫穷,二者下贱。

  邪淫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恶道苦满,余有二报,一者妻女好邪,二者横事盈门。

  妄语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恶道苦满,余有二报,一者盲聋,二者喑哑。

  饮酒之罪能令众生堕三恶道。恶道苦满,余有二报,一者身常臭秽,二者心神狂乱。

  止持五戒因果

  戒杀生命,得长寿报,不吃肉得无病报。

  戒偷盗,得荣华富贵报。

  戒邪淫,得妻子良善,家庭平安报。

  戒妄语,得四无碍辩才报。

  戒饮酒,得大智慧报。

  四无碍辩才。是一、法无碍,二、义理无碍,三、乐说无碍,四、辩才无碍,止持不犯属于自利小乘。报感人天有漏小果。

  行持五戒因果

  行放生因,果感成佛,得无量寿尽未来际,以神通力觉化万类众生同成佛道。

  行供施因,果感成佛,依报庄严,以妙世界觉化众生,凡生我国无不成佛。

  行梵行因,果感成佛,十种身云普荫法界,觉化众生,同成正觉。

  行实语因,果感成佛,一音说法,万类得解。

  修般若因,果感成佛,五智圆明觉化众生。

  简称:菩提。具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阿耨多罗:(此云无上。十法界中地狱最下。佛最上。故名无上。)

  -----六凡---三恶(地狱、饿鬼、畜生)

  | 三善(修罗、人间、天道)

  十法界 |

   -----四圣---声闻

   缘觉

   菩萨

   诸佛

  三藐:(此云正等) 佛证八种平等(自他、因果、圣凡、依正、空有、事理、性相、怨亲)平等。

  三菩提:(此云正觉)自觉、觉他、满觉。

  阿耨菩提是佛所证功德,众生皈依三宝发菩提心是修因.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若不作佛即作六凡三恶道.我们一定不作三恶道,要作佛.

  梵语:涅槃、此番多义:不生、不灭、圆寂、灭度等等。

  圆寂:圆满无上菩提觉法乐是智慧乐

   圆满无上涅槃寂静乐,是妙定乐。

  常在大觉无有不觉时,常住金刚定,无有不定时。

  灭度:灭界内见思惑,灭界外尘沙,无明惑因。

   度界内分段生死。度界外变易生死,证菩提果。

  涅槃四德:常...依正二报有成无灭,乐我净三亦无灭。

   乐...妙定大觉,常住不灭,我净妙乐亦无灭。

   我...我为法王于法自在,常乐妙净亦自在。

   净...三惑永断二死消亡,我净常乐依正清净。

  三惑:三界内见思惑,为因感三界内六道轮回,分段生死果。

   三界外尘沙惑,无明惑为因,感三界外神通隐现分限不同,变易生死为果。

   四十二品无明惑,破一品无明即能分身百佛世界,现十界身普度万类。

  破二品千佛世界,破三品万佛世界,四十二品无明破尽,就成佛了,五智十身周遍尽虚空,遍法界,三界外的变易生死了完了。三惑是因,二死是果,见思惑身边,戒见邪、贪、瞋、痴、慢疑。

  尘沙惑有二十品,无明惑,四十二品。

  

  佛果三德:(一)断德------三惑永断。

   (二)悲德------拔众生苦,与众生乐。

   (三)智德------五智圆明。

  九识转五智:眼耳鼻舌身.....转成所作智。

  …

《皈依三宝表图略解(净天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