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皈依叁寶表圖略解(淨天法師)

  《皈依叁寶表圖略解》

  廣元皇澤寺釋淨天

  淨天法師(簡曆)

  淨天法師籍貫陝西安康人,十二歲出家,十八歲受戒,次依長安興教寺妙闊法師學唯識教,又依五臺山能海上師學戒學密,曾在終南山前後兩次住二十年,朝禮國內十余省,經百余名山大寺院。海外朝禮過:印度、泰國、緬甸、香港等;曾經在陝西、四川恢複和新創建大小寺院十余個,曾任中國佛教協會理事,陝西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四川省佛教協會名譽副會長,江油市佛教協會名譽會長,安康市佛教協會會長,廣元市佛教協會會長,廣元市政協常委,法門寺、草堂寺、臥龍寺、東林寺、別傳寺、光孝寺等首座;大明寺、平等寺、福慧庵、玉佛寺、佛光寺、西禅寺、梵天寺等十余個寺院主持,曾在四川新都寶光寺,任講經師七年,此叁皈圖解,系一九八五年在寶光寺講余著作,已曾出版叁十余萬冊,而今供不應求,今有衆居士發心重印萬冊。

  二零零叁年正月十五日

  釋印了敬書于深圳弘法寺

  皈依叁寶表圖略解

  昭覺寺方丈清定上師鑒定皇澤寺主持淨天法師著

  初學佛者以受叁皈依爲根本,叁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佛言:冥冥大夜中,叁寶爲燈燭。

   滔滔苦海內,叁寶爲舟航。

   炎炎火宅中,叁寶爲雨澤。

   若欲求證菩提涅槃者,應當皈依叁寶。何謂皈依,梵語南無。

  此番六義:

  (一)迎請義,來我道場現作佛事。

  (二)恭敬義,至誠懇切稱贊聖號。

  (叁)頂禮義,五體投地以表至敬。

  (四)皈依義,身皈諸惡不作,心依衆善奉行。

  (五)皈命義,以我身命上奉十方諸佛,下濟萬類衆生。

  (六)求救義,求叁寶救出二死苦海至達叁德樂岸。

  佛法僧爲何稱叁寶呢

  喻如輪王八寶普安天下,去貧至富,去賤至貴,去弱至勝,極爲珍貴,故喻爲寶,寶具尊貴義.叁寶能另衆生去無福慧之貧,取二嚴福慧至富.去二死之賤,取叁德之貴,去凡夫小乘之弱,取菩提涅槃之勝.叁寶的種類分別有八,列表如下:

  (一)總相叁寶

  言佛悉備、佛爲法王能說妙法佛爲僧果,佛現比丘相故。

  言法亦備、法是佛母,叁世諸佛,從法化生,僧是佛因也。

  言僧亦備、持法名僧,僧是未來佛故。

  (二)別相叁寶

  佛是十方諸佛。

  法是叁藏萬卷經典。

  僧是出家僧尼,聲聞;緣覺、諸菩薩僧。

  (叁)自性叁寶

  心佛及衆生是叁無差別,是心是佛故。

  自心本具無量妙法,法界唯心造故。

  自心本來清淨,一念不覺故起無明,反觀自心離染還淨,名自性僧寶。

  (四)最初叁寶

  釋迦如來菩提樹下初成正覺是最初佛寶。

  初轉四谛法lun是最初法寶

  初度五比丘是最初僧寶

  (五)小乘叁寶

  化生人間丈六金身叁十二相八十種好說法五十年住壽八十歲。緣盡涅槃名佛寶。

  說四谛十二因緣事六度等,名爲法寶。

  聲聞緣覺有學無學諸大弟子名爲僧寶。

  (六)大乘叁寶

  圓滿報身無量相好莊嚴有成無滅是爲佛寶。

  華嚴般若,法華涅槃諸大乘經是爲法寶。

  文殊、普賢、觀音、地藏諸大菩薩是爲僧寶。

  (七)住持叁寶

  佛滅度後,金、銀、銅、鐵、泥塑、木雕種種造像是住持佛寶。

  叁藏聖教,萬卷經典,大小顯密權實妙理是住持法寶。

  剃發染衣,持戒修行,弘法利生是住持僧寶。

  (八)無盡叁寶

  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諸佛

  十方盡虛空界一切尊法

  十方盡虛空界一切賢聖僧

  以上闡明叁寶功德我們確信唯有佛法僧叁寶爲身心歸向投靠之處。叁番皈依爲初學佛者必要條件。示圖如下:

  初番

  皈依佛...梵語...佛陀。此雲覺悟;具有叁覺;自覺,超六凡不覺。覺他,超二乘小覺。滿覺,超五十二菩薩之分覺。

  皈依法...梵語...達摩。此雲軌持正法藏,如來正法規劃衆生出生死海登涅槃岸。

  皈依僧...梵語...僧伽。此雲和合衆,具有六和義:一、身和同居。二、口和無诤。叁、意和同悅。四、戒和同修。五、見和同解。六、利和同均。

  僧有五種,列表如下:

  五種僧(二凡,叁聖)

  二凡 (一)持戒修行,自他二利,上求下化。

   (二)轉*輪僧,建立道場,弘法利生。

  叁聖 (一)聲聞羅漢,有叁明六通,十八神變等。

   (二)緣覺。神通,智慧,超過羅漢。

   (叁)五十二位菩薩,神通智慧,超過緣覺,菩薩爲因,佛爲果。

  二番

  皈依佛兩足尊:(一)福德。(二)智慧。

   福有叁:一、供養叁寶。二、孝順父母。叁、萬善齊修。

   德有叁:一、持戒修行。二、難忍能忍。叁、難行能行。

   智有叁:一切智。道種智。一切種智。

   慧有叁:聞慧、思慧、修慧。叁慧爲因,叁智爲果。

   爲佛弟子要修福德。智慧爲成佛之因也。

  皈依法、離欲尊、離開財、色、名、食睡五欲。

  皈依僧、衆中尊、僧人叁業清淨,故衆中尊。

  叁番

  皈依佛竟 就是八種叁寶的第八

  皈依法竟 無盡叁寶,我皆皈依

  皈依僧竟 一佛度無量衆生一個衆生要皈依無量諸佛。

  叁寶弟子要遵守叁皈戒。列表如下:

  叁皈戒

  皈依佛 稱佛爲師,永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如來正等正覺,是我師尊。

  皈依法 稱法爲師,永不皈依外道典籍,皈依如來所說叁藏十二部經是我師尊。

  皈依僧 稱僧爲師,永不皈依外道邪衆,皈依清淨福田僧。是我師尊。

  叁寶弟子若遇天仙神廟。(一)恭敬叁問訊,默曰:尊神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叁寶發菩提心。叁說。(二)觀想天仙諸神,皆是諸佛菩薩化身。不搭衣頂禮,無過,叁寶弟子身披法衣除護法韋馱尊天菩薩外。決定不向天仙諸神禮拜。叁寶弟子見持戒修行僧應親近供養,向師學習。若遇破戒僧吃肉、喝酒、無惡不作者、不近、不慢、不謗、不贊,但依叁寶發菩提心,福慧雙修,自他二利,求生淨土,誓願成佛。五戒持犯各有因果。戒能防非止惡,佛言:衆聖佛爲最,衆流海爲最,衆星月爲最,一切衆律中,戒經爲上最。叁寶弟子應當盡形壽,遵守叁皈五戒,更進八關齋戒,在家菩薩六重二十八輕戒,慢慢學修,以至叁業清淨福慧日增。

  犯五戒因果

  殺生之罪能令衆生墮叁惡道。惡道苦滿,余有二報,一者短命,二者多病。

  偷盜之罪能令衆生墮叁惡道。惡道苦滿,余有二報,一者貧窮,二者下賤。

  邪淫之罪能令衆生墮叁惡道。惡道苦滿,余有二報,一者妻女好邪,二者橫事盈門。

  妄語之罪能令衆生墮叁惡道。惡道苦滿,余有二報,一者盲聾,二者喑啞。

  飲酒之罪能令衆生墮叁惡道。惡道苦滿,余有二報,一者身常臭穢,二者心神狂亂。

  止持五戒因果

  戒殺生命,得長壽報,不吃肉得無病報。

  戒偷盜,得榮華富貴報。

  戒邪淫,得妻子良善,家庭平安報。

  戒妄語,得四無礙辯才報。

  戒飲酒,得大智慧報。

  四無礙辯才。是一、法無礙,二、義理無礙,叁、樂說無礙,四、辯才無礙,止持不犯屬于自利小乘。報感人天有漏小果。

  行持五戒因果

  行放生因,果感成佛,得無量壽盡未來際,以神通力覺化萬類衆生同成佛道。

  行供施因,果感成佛,依報莊嚴,以妙世界覺化衆生,凡生我國無不成佛。

  行梵行因,果感成佛,十種身雲普蔭法界,覺化衆生,同成正覺。

  行實語因,果感成佛,一音說法,萬類得解。

  修般若因,果感成佛,五智圓明覺化衆生。

  簡稱:菩提。具雲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

  阿耨多羅:(此雲無上。十法界中地獄最下。佛最上。故名無上。)

  -----六凡---叁惡(地獄、餓鬼、畜生)

  | 叁善(修羅、人間、天道)

  十法界 |

   -----四聖---聲聞

   緣覺

   菩薩

   諸佛

  叁藐:(此雲正等) 佛證八種平等(自他、因果、聖凡、依正、空有、事理、性相、怨親)平等。

  叁菩提:(此雲正覺)自覺、覺他、滿覺。

  阿耨菩提是佛所證功德,衆生皈依叁寶發菩提心是修因.經雲:是心是佛,是心作佛.若不作佛即作六凡叁惡道.我們一定不作叁惡道,要作佛.

  梵語:涅槃、此番多義:不生、不滅、圓寂、滅度等等。

  圓寂:圓滿無上菩提覺法樂是智慧樂

   圓滿無上涅槃寂靜樂,是妙定樂。

  常在大覺無有不覺時,常住金剛定,無有不定時。

  滅度:滅界內見思惑,滅界外塵沙,無明惑因。

   度界內分段生死。度界外變易生死,證菩提果。

  涅槃四德:常...依正二報有成無滅,樂我淨叁亦無滅。

   樂...妙定大覺,常住不滅,我淨妙樂亦無滅。

   我...我爲法王于法自在,常樂妙淨亦自在。

   淨...叁惑永斷二死消亡,我淨常樂依正清淨。

  叁惑:叁界內見思惑,爲因感叁界內六道輪回,分段生死果。

   叁界外塵沙惑,無明惑爲因,感叁界外神通隱現分限不同,變易生死爲果。

   四十二品無明惑,破一品無明即能分身百佛世界,現十界身普度萬類。

  破二品千佛世界,破叁品萬佛世界,四十二品無明破盡,就成佛了,五智十身周遍盡虛空,遍法界,叁界外的變易生死了完了。叁惑是因,二死是果,見思惑身邊,戒見邪、貪、瞋、癡、慢疑。

  塵沙惑有二十品,無明惑,四十二品。

  

  佛果叁德:(一)斷德------叁惑永斷。

   (二)悲德------拔衆生苦,與衆生樂。

   (叁)智德------五智圓明。

  九識轉五智:眼耳鼻舌身.....轉成所作智。

  …

《皈依叁寶表圖略解(淨天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