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固始汗和格鲁派在西藏统治的建立和巩固(陈庆英)▪P5

  ..续本文上一页愿望,也是格鲁派的当务之急。早在1643年3月,格鲁派决策人物之一的林麦夏仲就提出应在拉萨的布达拉山修建一座红色和白色相间的规模巨大的城堡,将格鲁派的色拉寺和哲蚌寺连成一线,使格鲁派在拉萨的防御稳固可靠。对此五世达赖喇嘛表示极大的赞同,并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布达拉宫从1645年4月破土动工后,固始汗、五世达赖喇嘛、索南饶丹等人始终关注着工程的进程,到1649年底建成白宫部分。布达拉宫的兴建,动用了全西藏各地的人力、物力,显示了新成立的甘丹颇章政权在西藏的权威。同时格鲁派强调布达拉宫继承了吐蕃王朝在拉萨红山上兴建的宫殿,有意安排在工程动工时由固始汗的王妃将流落到青海的据称是松赞干布的本尊神像的世自在观音像洛格夏拉像送回布达拉宫供奉,同时维修了山上塑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和赤尊公主像的法王洞,以松赞干布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和历辈达赖喇嘛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共同性,将宫殿所在的红山命名为布达拉山,将宫殿命名为布达拉宫,以显示甘丹颇章政权继承了吐蕃王朝的宗教和文化传统,使布达拉宫成为甘丹颇章政权的中心和精神象征。不过固始汗由于指挥军事行动和蒙古的游牧传统生活方式,并没有经常在布达拉宫居住,这使得布达拉宫建成后实际上成为了达赖喇嘛的住所,达赖喇嘛的侍从机构和举行宗教活动的南杰扎仓也设在布达拉宫。在五世达赖喇嘛去世后,历辈达赖喇嘛的灵塔也建在布达拉宫。经过格鲁派多年的经营和努力,使得布达拉宫和和硕特汗王的联系比达赖喇嘛要松散得多,达赖喇嘛和布达拉宫一起成为藏区和蒙古各地格鲁派信徒崇拜和朝礼的中心。

  三、为巩固统治而进行的斗争

  (一)对噶举派反抗势力(工布叛军等)的军事镇压

  第悉藏巴政权被蒙藏联军消灭后,引起了一直在该政权的支持和保护之下的噶玛噶举派和一些地方贵族等格鲁派反对势力的极大恐慌。他们乘固始汗立足未稳,格鲁派政权尚未巩固之机,在后藏和工布等地举兵反抗。为首的是噶玛噶举派除黑、红帽两系活佛之外势力最大的噶尔巴师徒。“噶尔巴”原是康区类乌齐一带的一个家族名,有记载称曾经控制帕竹政权的实权的仁蚌巴就出自这个家族。该家族历史上一直和噶玛噶举派关系密切。1642年6月间,当第悉藏巴在固始汗和格鲁派的强大攻势下败局已定时,噶尔巴师徒为了保存噶玛噶举派的实力,向五世达赖喇嘛请求“给予一份保持噶举派地位权利的盖印文书”。当时五世达赖喇嘛正在计划战后如何收复以前被噶玛噶举派占据的寺院、庄园等,在征求了固始汗的意见后,没有答应噶尔巴的请求。此举深深激怒了噶尔巴,为日后的叛乱埋下了伏笔。

  1643年上半年,噶尔巴师徒以洛扎(今山南地区洛扎县)为大本营,分别在工布地区的桑日(今山南地区桑日县)、沃卡(今山南地区桑日县沃卡乡)和后藏的仁布(今江孜地区仁布县)、江孜(今江孜地区江孜县)、白朗(今江孜地区白朗县)、南木林(今日喀则地区南木林县)等地举兵,对拉萨形成了扇形包围圈,严重威胁到固始汗和格鲁派的统治。

  这次反叛开始不久,后藏的形势就已经岌岌可危。南木林宗最先失守。在仁蚌的曲贝也拱手让出了仁蚌宗。离日喀则较近的白朗宗也被叛军包围,以达那沃兰巴为首的叛军在日喀则周围骚扰,对四世班禅构成严重威胁。索南饶丹委任管理江孜宗的囊索诺尔布放弃了宗城,仓皇逃命。后藏所有的地方几乎都被叛军控制。在工布地方,以工布噶悉的主帅雪喀瓦为首的居巴、普、孜、苏等反对格鲁派的地方首领组成的8000多叛军也展开了大规模的骚乱。面对这样的严重局面,固始汗和五世达赖喇嘛不得不改变原来只推翻第悉藏巴的统治,对其支持者一般不予追究的初衷,下决心彻底打击噶玛噶举派及其支持者。首先,固始汗看到囚禁中的第悉藏巴仍然对格鲁派构成威胁,还有可能死灰复燃,于是下令把第悉藏巴用牛皮包裹,抛入拉萨河,以绝后患。对于战争,经过商议后,固始汗和五世达赖喇嘛作了如下部署:由固始汗率军经墨竹工卡、沃卡、达布一线消灭工布的叛军;喀尔喀蒙古达颜诺延的300骑兵和固始汗的大王妃所属的蒙古兵在孜重木会合,开往后藏平叛。两地战事进展十分顺利,后藏的叛军在蒙古兵的打击下也土崩瓦解。此后,工布地方又陆续发生了一些小规模的叛乱,但都已成强弩之末,很快被镇压下去了。固始汗的军队准备乘胜追击,直捣噶尔巴的大本营。噶尔巴兵败后自知不能在洛扎立足,他一方面派达垅夏仲出面调停,一方面设计逃脱,跑到康区去了。受这次反叛的牵连,楚布寺的黑帽系活佛却英多吉也离开西藏,逃往云南丽江。取得这次平息反叛的胜利,固始汗和格鲁派在西藏的联合统治才真正确立起来。

  (二)固始汗去世后的汗位之争以及与不丹的战争

  在解除外部敌对势力的威胁之后,和其他的封建政权一样,甘丹颇章政权也遇到了内部的权力之争。1654年6月,固始汗在同五世达赖喇嘛巡视前后藏的途中突然患病。当年藏历十二月八日,这位“持教法王”在拉萨的噶丹康萨去世,享年73岁。固始汗1642年领兵进藏时已经61岁,他在西藏统治了12年,成为甘丹颇章政权建立和巩固的关键人物,他的去世引起了甘丹颇章政权的首次振荡。

  随着固始汗的去世,和硕特部汗王的继立问题遂成为格鲁派政权上层和固始汗的后代关注的焦点。由于缺乏史料,我们还不清楚固始汗生前是否就汗位的继立立有遗嘱。但从《五世达赖喇嘛传》的记载看,在1652年五世达赖喇嘛进京朝觐期间,固始汗已经有将长子巴图尔台吉(即后来的达延汗)召至西藏,协助自己处理政务的打算。不过后来“丹津法王(固始汗)一改初衷,说长子巴图尔台吉宜留居鲁特部”,而且将此事交给正行进在青海的五世达赖喇嘛处理。五世达赖喇嘛立即派索南旺杰兼程七昼夜赶往青海和硕特部的驻地通知巴图尔台吉留在青海。从这件事看,固始汗在晚年确实有过让长子巴图尔台吉继承汗位的打算,并且五世达赖喇嘛也参与其中。

  由于没有明确指定继承人,以及固始汗诸子之间的矛盾,在固始汗去世后的近4年内,和硕特汗王的汗位一直虚位,表面上当时是由固始汗的长子达延汗和第六子多尔济联合主持西藏的政务,实际上一些重大事务已经开始由五世达赖喇嘛定夺。如在固始汗去世后不久,五世达赖喇嘛就决定将青海和硕特部划分为左右两翼,并派哲蚌寺的堪苏霍尔·阿旺赤列伦珠到青海去召集诸台吉商议此事。当时固始汗的第七子额尔德尼岱青和第八子衮布为划分牧地发生纠纷,多尔济提出要按自己的想法划分时,五世达赖喇嘛将他召至哲蚌寺“郑重劝说”,最终还是多尔济服从了五世达赖喇嘛的决定。

  1657年底,在五世达赖喇嘛的努力下,终于确定由达延汗继任和硕特部汗王。1658年正月初五,在五世达赖喇嘛的主持下,举行了达延汗的即位典礼,并赠给达延汗“丹增多吉杰布”的名号(1660年五世达赖喇嘛又赠名号为“丹增达颜杰波”)。为了在固始汗诸子之间取得平衡,当年的十一月,五世达赖喇嘛赠给固始汗第六子多尔济“达赖洪台吉”的名号,赠给他衣冠、弓箭囊、宝剑等物。

  在固始汗去世不久,格鲁派占统治地位的西藏地方与主巴噶举派占统治地位的不丹从1642年格鲁派推翻第悉藏巴政权以来就一直存在的矛盾更加激化,西藏方面经过商讨后决定派出蒙藏联军对不丹作战。联军由固始汗的儿子达赖巴图尔台吉和玛久台吉统率,第巴索南饶丹及其属下囊索诺尔布等人或者随军行动,或者在后藏负责后勤供应。一开始蒙藏联军取得节节胜利,1656年7月攻入门域的本塘地方(在不丹东部)。不久因为蒙藏联军不适应南方炎热的气候,以及第巴索南饶丹患重病返回拉萨后,后勤供应方面出现了问题,蒙藏联军陷入不利的境地。在本塘地方坚持一段时间以后,玛久台吉在军中病死,军事上出现胶着状态,格鲁派中有许多人主张将军队撤回。于是由萨迦派的首领为首的一些后藏僧俗人士共同出面调停,交战双方达成了停战协议,蒙藏联军撤离了不丹。和不丹的战争是固始汗进兵西藏以来和硕特蒙古军第一次遭到重大损失并且未能取得胜利的战争,和硕特蒙古的军事威望在人们的心中开始下降。

  (三)平息囊索诺尔布之乱

  1658年3月,达延汗继任和硕特部汗王刚两个月,甘丹颇章政权的另一个重要人物第巴索南饶丹就因病去世。随着格鲁派政权中两位实权人物(固始汗和索南饶丹)的相继去世,西藏的政局进一步发生了微秒的变化。

  五世达赖喇嘛感到把行政权力集中到自己手中的时机已经到来,开始设法掌握任命第巴的权力。他首先利用达延汗威望还不足以立即任命第巴的继承人的机会,说服达延汗兄弟同意对第巴索南饶丹之死匿丧一年。在这一年的时间中,五世达赖喇嘛多次和他们就第巴一职的人选和由谁来任命等问题进行密商。达延汗本来有自己的继任第巴职务人选的考虑,但是各方的意见不一,使得他犹豫不决,加上他本身对行政事务并不太热衷,所以只好听从五世达赖喇嘛的意见,使得五世达赖喇嘛得以顺利实现人事任免权方面的改变。

  《五世达赖喇嘛传》的记载隐约地透露出,当时在格鲁派内部对第巴的继任人选有重大的分歧。五世达赖喇嘛及其身边的人员希望赤列嘉措继任第巴,第巴索南饶丹的一个亲戚囊索诺尔布②也是许多人认为的合适人选。五世达赖喇嘛自己和赤列嘉措的关系密切。赤列嘉措出身于拉萨色拉寺附近的娘真村的仲麦巴家族,幼年时在哲蚌寺出家,五世达赖喇嘛坐床后,他一直是五世达赖喇嘛身边的随从人员。1629年五世达赖喇嘛13岁时就曾经到仲麦巴家中做客,受到热情接待,以后他还多次到过仲麦巴家里。因此青…

《固始汗和格鲁派在西藏统治的建立和巩固(陈庆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