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固始汗和格鲁派在西藏统治的建立和巩固(陈庆英)▪P6

  ..续本文上一页少年时期就和赤列嘉措关系极深。仲麦巴家族对格鲁派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也出力很多,赤列嘉措的一个弟弟仲麦巴·贵巴扎西就是在协助固始汗攻打桑珠孜城堡时受伤,不久因伤去世的,他的另一个弟弟仲麦巴·阿苏克(即著名的第巴桑结嘉措的父亲)也参加了推翻第悉藏巴的斗争,并担任甘丹颇章政权的官员,1656年在日喀则任职时因食物中毒亡故。1632年9月赤列嘉措成为负责照料五世达赖喇嘛学经和生活的助手,从此赤列嘉措成为五世达赖喇嘛形影不离的侍从。1637年固始汗和五世达赖喇嘛在拉萨首次会见时,固始汗赠给赤列嘉措“宰桑第巴”的称号,也表明赤列嘉措是五世达赖喇嘛的主要助手的身份。五世达赖喇嘛进京朝觐时,赤列嘉措是全程陪同的主要随员之一。有这样一层深厚的关系,加上五世达赖喇嘛身边的侍从僧人们的拥护,五世达赖喇嘛是很希望任命赤列嘉措继任第巴的。不过赤列嘉措也有他的弱点,他一直是作为五世达赖喇嘛的侍从僧人在寺院里生活,缺乏行政管理的经验,和世俗官员接触不多。而囊索诺尔布是第巴索南饶丹的本家兄弟,早期也在五世达赖喇嘛的侍从僧人中任职,后来还俗到拉萨的盖噶萨家族入赘为女婿,成为一家世俗贵族的成员。在甘丹颇章政权中,他也是一个老资格的官员,也曾经为甘丹颇章政权的建立出过力,参加过攻打第悉藏巴的战争,也曾陪同五世达赖喇嘛到北京朝觐,当时他正在主持后藏事务,还把他的一些亲信安排在一些宗担任宗本等职,得到一些地方上的官员和首领的支持,而且看来达延汗兄弟也希望囊索诺尔布继任第巴。如果在索南饶丹去世后立即任命第巴,囊索诺尔布继任的可能性比赤列嘉措要大得多。因此对索南饶丹去世匿丧一年,实际上是五世达赖喇嘛为赤列嘉措继任第巴争取到了进行准备的一年。这反映了格鲁派内部达赖喇嘛为首的佛教上层僧侣们和以索南饶丹、囊索诺尔布为首的世俗官员们的矛盾和权力之争。宗教上层希望打破惯例,由达赖喇嘛的亲信继任第巴,将权力进一步集中到达赖喇嘛的手中,而世俗贵族们希望囊索诺尔布担任第巴,是想在索南饶丹之后在甘丹颇章政权的首脑人物中保持一位世俗官员的代表,延续固始汗时期的权力和甘丹颇章政权内部的权力平衡体制。

  在这种情况下,达延汗兄弟和五世达赖喇嘛都不得不考虑不同的意见,同时也要考虑他们自己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他们在这两人之中都一时难以作出选择,这就造成迟迟不能任命第巴的情况。这种情况对五世达赖喇嘛比较有利,他可以利用他的宗教领袖身份,先做到自主处理重要事务,等待时机成熟再作出决定。《五世达赖喇嘛传》说,1659年5月,五世达赖喇嘛按照乃穷大护法的指示闭观修行,“但我仍在此期间同宰桑第巴、达如鼐、鄂尔鼐、桑达鼐五人商议决定,在闭关期间所有可以决断的事由他们依次决定,决定不了的要事,则由宰桑第巴在早晚两座法之间向我逐一扼要禀报,我一一给予明确的指 示。此外,我将呈文、批示、蜡封、粉简和礼品等全部带到内室,这样不仅可以得到涂泥封门闭关修行的美名,也能名除贻误公务之口舌,所以我一丝不苟地依此行事。”达延汗看到这种自己的权力旁落的形势,希望自己中意的囊索诺尔布尽快得到五世达赖喇嘛的同意,继任第巴职务,因此他从藏北写信,催促五世达赖喇嘛同意任命,实际上是给五世达赖喇嘛施加压力。

  1669年5月,囊索诺尔布带领一批随从来到拉萨,达赖喇嘛迫不得已表态同意他担任第巴,并派人向他解释以前一直未同意任命他为第巴的原因,要他不得穿戎装来晋见,同时还安排人监视囊索诺尔布的行动,派人观察他的支持者在日喀则的动向,足见五世达赖喇嘛对他的不信任和防备。

  一时间拉萨的气氛变得异常紧张,候任第巴的囊索诺尔布和迫不得已同意他出任第巴的五世达赖喇嘛互不信任,私下猜疑,而达延汗不知道究竟应该支持哪一边,举棋不定。这时五世达赖喇嘛提出,拉萨的囊索诺尔布的重要支持者盖噶萨家族的住地距布达拉宫太近,所以决定在山南地区为其交换一块大致相等的地方,并派人前去通知。五世达赖喇嘛的这一行动引起了囊索诺尔布在拉萨的支持者的紧张,一些人找借口离开拉萨到后藏去。在他们的影响下,囊索诺尔布真正感到五世达赖喇嘛方面对自己强烈的敌视,对能不能在拉萨顺利地继任第巴职务失去了信心,于是在1659年10月和第巴索南饶丹的儿子等人偷偷潜回日喀则,准备集合自己的支持者,组织武装,再和五世达赖喇嘛方面摊牌。他们在日喀则的活动,使得后藏地区再次动荡不安。

  囊索诺尔布这一行动,恰恰把斗争的主动权交到了五世达赖喇嘛的手中。五世达赖喇嘛争取到扎什伦布寺的僧人的支持,通过他们又争取了南木林地方的官员。他还分析清朝对自己的态度不会有什么变化,平定囊索诺尔布的反叛不会有什么阻力。在得到多数僧俗首领的支持后,五世达赖喇嘛派人到达延汗那里,反复说明自己和囊索诺尔布产生矛盾的原因和囊索诺尔布的行动对甘丹颇章政权的危害,在争取到达延汗兄弟的支持后,由达延汗和五世达赖喇嘛派兵到后藏平息动乱。看到达延汗等蒙古首领改变了态度,囊索诺尔布的许多支持者纷纷转向,向五世达赖喇嘛和达延汗表示服从。先是盖噶萨家族的首领看到囊索诺尔布胜利无望,返回拉萨,在达延汗的宽恕下被安置在达隆。囊索诺尔布在属下众叛亲离的情况下,也只好和索南饶丹的儿子逃离日喀则,不知所终,从西藏的政治舞台上消失了。

  排除囊索诺尔布的影响后,和硕特部中的实权人物——达延汗以及固始汗的另外两个儿子济农和达赖洪台吉都同意五世达赖喇嘛选择的人选。在各种条件完全具备后,五世达赖喇嘛才正式启动任命赤列嘉措为第巴,并于1660年藏历七月十三日,在哲蚌寺甘丹颇章的三楼举行了赤列嘉措就任第巴的仪式,五世达赖喇嘛给他赐名为萨迥赤列嘉措,达延汗兄弟参加了仪式,并向赤列嘉措祝贺。特别的是,五世达赖喇嘛在这个仪式上把原来赠给达延汗的“丹增多吉杰波”的汗号改为“丹增达延杰波”,实际上也是为了显示在平息囊索诺尔布之乱和任命赤列嘉措为第巴后,达赖喇嘛的权势凌驾于达延汗之上。

  囊索诺尔布之乱本来是一次不大的事件,但是它产生的结果影响重大。在甘丹颇章政权中,不仅汗王的汗权进一步削弱,而且世俗官员的权力也被削弱,使得五世达赖喇嘛可以任命自己侍从僧人担任最高的行政官员——第巴,再加上1662年四世班禅去世,格鲁派中没有了可以和五世达赖喇嘛相提并论的领袖人物,西藏地方的政教两方面的权力都集中到了五世达赖喇嘛的手中。

  (四)和拉达克的战争

  1656年的战争并没有解决不丹和甘丹颇章政权之间的矛盾,在经过几次小规模的冲突之后,经过20多年后到1679年更扩大为不丹和拉达克联合起来和甘丹颇章政权的战争。

  西藏西部的拉达克王与普兰、古格小王都是吐蕃赞普的后裔,是朗达玛赞普的孙子吉德尼玛衮的三个儿子繁衍出来的三支。被称为“阿里三围”的这三个土王在西部并立的局面延续了数百年。到16世纪上半期,中亚地区伊斯兰化的蒙古人曾由新疆进入拉达克和巴尔蒂地区,其中一个名叫米尔咱·马黑麻·海达尔(1499-1551)的贵族成为了克什米尔的统治者,建立起克什米尔地区的默格本王朝。大约在16世纪末或17世纪初,克什米尔的巴尔蒂土王阿里·谢尔·汗曾进攻拉达克,俘虏了拉达克王嘉央南杰(vjam-dbyangs-rnam-rgyal),并娶了拉达克王的女儿,在拉达克王承认默格本王朝的统治权后,才将嘉央南杰放回。虽然此后拉达克王并没有皈依伊斯兰教,藏传佛教的噶举派在拉达克仍很盛行,但伊斯兰教还是从此开始传入了拉达克地区。伊斯兰化的蒙古人建立的印度莫卧尔王朝的时期,拉达克王和印度克什米尔的土王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得到巴尔蒂王支持,使得拉达克小王成为在阿里三个小王中武力最为强大的一个。

  大约在17世纪初,拉达克王开始向东扩展自己的势力,蚕食古格的土地。这时古格地方的政治和宗教正在发生剧烈变化。拉达克和古格地区在藏传佛教后弘期开始时,是噶当派和噶举派传播的地区,元代萨迦派也传入这一地区,明代中期格鲁派的势力也进入古格地区,特别是根顿珠巴在日喀则兴建扎什伦布寺时,曾经派遣其弟子到古格化缘,与古格王室建立了关系,在古格建立了格鲁派的寺院和僧团。1616年四世达赖喇嘛去世后和1618年格鲁派在拉萨地区受到第悉藏巴的打压时,四世班禅洛桑却吉坚赞为格鲁派寻找新的支持,1616年和1617年两次应邀到古格的托林寺活动,受到古格王扎西扎巴德的父亲和弟弟等人的热烈欢迎。在这两次时间都长达半年多的传法活动中,四世班禅委任古格王的叔祖父拉尊·洛桑意希沃为古格的格鲁派僧人的首领,使得格鲁派在古格地区占据了主要教派的地位,古格的五六千佛教僧人中格鲁派占了大多数。由于格鲁派影响的扩大,造成当时的古格王扎西扎巴德和古格的格鲁派的宗教领袖——其实主要是古格王的弟弟之间的矛盾加深,为了巩固自己的势力,古格王夫妇转而接近新到古格活动的西方传教士,打算借助西方传教士的帮助来平衡藏传佛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古格王扎西扎巴德于1626年向葡萄牙传教士安东尼奥·德·安夺德提供土地和资助,在扎布让兴建了西藏的第一座基督教的教堂。教堂建成后,古格王为安夺德等人提供生活所需,并奉献了可观的资金,安夺德等人向古格王夫妇等人宣传基督教的教义,还在古格的百姓中发展了少量的基督教信徒⑤。古格王还支持安夺德等传教士利用各种机会抨击古格的藏传佛教僧人,并对藏传佛教僧人采取限制和打击的措施,…

《固始汗和格鲁派在西藏统治的建立和巩固(陈庆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