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佛法是救世之光▪P37

  ..续本文上一页吸收青年男女;对于佛化教育,最为热心。性愿老法师及瑞今法师、如满法师(过去 [P348] 曾积极支持慈恩学校),对此也很热心关切,希望佛化教育在积极的推行下,能如理想早日逐步实现。至于佛化结婚,有人问我,可不可以假诸寺院举行婚礼?我说:基于声闻戒律,出家僧徒,只是不能替人作媒,但并无明文规定,不能让信众在寺中结婚,或者为信众证婚。站在大乘融摄世法的立场上,这种方便,是应采取的。今日的台湾佛教界,为应实际情况的需要,也早已有此先例了。日本的佛教寺院,则另设礼堂,专供信徒们举行佛化婚礼之用。中国佛教一向偏重于度亡佛事,而忽略了活人的一切喜事。如果,出生、结婚、庆寿等事,都在佛教寺院举行,佛教与社会生活,即可发生更密切连系,进而造成整个的佛化社会,这岂不是一种度生的巧方便?菲律宾的佛教人士,为解决这一当前的现实问题,已有人提倡在佛寺或佛教学校的礼堂,举行婚礼(结婚而在佛寺请客,请出家人应供,这是早已实行了)。在我游化南岛时,马尼拉又组织了一个佛教青年会,请了好几位法师及居士,作他们的指导师,指导员;主要的领导人,是蔡敦福居士。开幕的那天(五月廿三日),借亚洲大戏院举行隆重的成立典礼,参加的青 [P349] 年,约有二千人。当晚并且演戏,盛况空前。这是菲岛佛教同仁,久处洋教的环境中,懂得了怎样摄受青年,怎样推广佛教的辨法,而后才有此番事业的表现。

  另有一点,是有关民族的风俗文化的,也想提出来说一说。在南岛时,有人问我,对菲岛华侨有什么特别观感?我说:我是出家人,不懂政治,不懂经济,说不出什么观感来。不过有一点,倒引起了我底小小的感触:就是菲律宾正在闹着菲化案,我国侨胞的经商能力,以及勤劳耐苦,菲人都比不上;在我国处境艰苦的今日,他们不断地施用压力,限制华侨的经营事业,这也菲化,那也菲化,弄得旅菲侨胞苦恼不堪!这确是一个极严重的问题。但我想,将来我们的国家一强盛,这些不合理的菲化措施,自然就会改变的。唯有我们华侨的精神文化的菲化,才是最严重的哩!本来,菲律宾人多数含有华人的血液;然而侨居菲国的中国人很少能化菲为华,却因受了菲人的影响,文化生活方面,反而天天地自动菲化。许多侨胞生了小孩,由于忙着经营,大都雇用菲女──番仔婆抚养,下一辈的子弟,每自幼就受菲人的生活影响──番仔气,说菲律宾话;等到稍大的时候 [P350] ,或略受中国教育时,又把他们送进外国学校去。结果一切生活方式,思想行动,无不与外国人同化,对祖国的固有文化、风俗、习惯,甚至语言等,也拋弃了。有些人,连吃饭也不用筷子。即如过旧历年,在我们国内是多么热闹,可是旅菲的侨胞们,根本就像没有这回事。祗有佛教徒们,到旧历元旦那天,大家都到寺院里进香礼佛,还保存祖国过旧年的风俗习惯。所以我说,欲保全祖国的精神文化,防治华侨的菲化,顶好是信仰佛教,把子弟送入佛教学校。不然,也得进华侨自己办的没有宗教色彩的学校。关于这点,听说广东侨胞,比闽南的要强得多,他们都能保持着家乡话。即使娶了菲律宾太太,也会设法教太太学说广东话;生活习惯中,也表现了更多的乡土风味。不过,这也难怪,侨胞的菲化,大抵因为他们最初出国谋生,很是艰难困苦,一心学习菲语、英语,以达成经商目的。专心经营,注意不到这些问题。我在那边宣讲佛法时,曾对他们说:这是从祖国传来的佛教,是我们固有的家宝,我们应该珍惜它、利用它,不能弃掉。要保留祖国的精神文化,风俗习惯,语言文字,从菲岛华侨社会看来,信佛的好多了 [P351] 。在菲国出生的侨胞,如不接受中国教育,每忽略自己还有一个山河锦绣、物产丰富的伟大祖国;对于祖国的一切,会减低爱护的热忱。如此次旅菲侨生回国服务,以及侨胞来观光等,确能加强国家观念与民族意识,是最好不过的!

  侨跑对服装异常重视,我的衣裳素来随便,我到了那边,有人说服装不能随便,要考究,要时常浆洗,熨折得清洁整齐。若出家人道心再好,德学再高,而衣服破烂骯脏,如国内苦行僧之类,在菲岛是不受人尊敬的。他们看见我穿黑色的大褂,也以为不好,要我改穿淡一点的。这大概是那里天主教的神父和修女,对于服装都很考究的缘故。一个地方有一个地方的民情风气,由于这民情风气的不同,各处众生的意乐也就互有差异了。还有,佛教被人误会为迷信的,如寺院里多有烧纸箔等习俗。其实这是中国民间固有的风俗,那里是佛教的产物!菲岛的佛教寺院,如信愿寺、华藏寺,都没有这些陋俗,华藏寺也没有签、笤。这不能不说是性老与瑞今法师等,领导有方。我不善于梵呗,所以平时念慢念快,念高念低,我都不大认真,而菲岛教胞对此却非常讲究。如信愿寺、普陀寺,尤其 [P352] 是宿务定慧寺,他们的规则极其严谨;不仅唱念得整齐,即信众们表现的情绪也很诚恳,大家进入佛堂,便一律肃静不许暄哗了。

  四月八日的浴佛节,在菲律宾的大乘信愿寺(不知其它寺院,是否如此),又有另外一种特殊节目。因这一天是释尊降生的日子,释尊在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天,是一个初生的婴儿,是人间有佛陀的开始,正应热烈地庆祝!庆祝佛陀的诞生,他们特别招待儿童,使一些天真纯洁的儿童,都能沐浴到佛光的温暖。在这一天,马尼拉的佛教信众,使千百的小孩,到寺院里里,举行佛诞的庆祝大会,然后由信众们买了大量的糖果、饼干,赠送给小孩,每人一小包结缘,成为佛教的儿童节。这实在意义深长,值得效法提倡的。我又向他们说,台湾佛教每逢(阳历)佛诞,都借了一个大场所,如中山堂等,发动成千累万的信徒,集会庆祝,同时在会中发动社会的慈善公益、救济事业等,以表扬佛陀的救世精神。这也是很有意义,很值得菲岛佛教同仁效法的。

  菲岛的佛教还有一种好处,就是平时做佛事,祗是普佛或上个供就算了,简 [P353] 单庄严,没有许多麻烦。有人去世,超荐佛事也很简单,一天只有三次。因为时间长,仪式多,反会使人感到信佛麻烦。其实佛事不在多,时间也不必拖得太长,主要是庄严、诚恳、郑重就行了。

  市区里的信愿寺,每周有一次念佛会,念佛后举行通俗演讲,每次总有三百人参加。我所住的地方,是在郊区的华藏寺,交通不大方便,作为行持或修学的道场,最为适宜。我不会闽语,凡会见一个人都得翻译,要不然来访客人一定还要多,也将更麻烦,那就不祗瘦三磅了。

  佛诞节,原应广赞佛陀功德。现因从国外回来,所以特将菲律宾佛教的一般情况,报告给大家知道。这是佛化世界的一角,将以迅速而合理的姿态光大起来,我想大家会同生欢喜心的!(常觉,妙峰记) [P355]

  

  三四、泰国佛教见闻

  ──讲于善导寺──

  

  一 略述泰国的历史

  这次到泰国、高棉走了一趟,有一个月光景,见到的佛教情况,与中国多少不同,所以想提出一点跟大家谈谈。现在这世界上,有五个佛教国家,即泰国、缅甸、高棉、寮国、锡兰。所谓佛教国家,可以说上自国家元首,下至老百姓,个个信佛──至少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佛教徒。佛教在这些国度里,奉为国教。其盛况,不但我们中国不如,就是我所见到的日本佛教,也还差得多。这五个佛教国家,通常称之为南传佛教,也即小乘佛教,是从印度传入南方的一派。照一般说来,大乘佛教应该更可以深入社会,与社会打成一片。而实际上,在盛行小 [P356] 乘的佛教国家,倒已真正做到了这一地步。这次,我在泰国时间较多,而高棉佛教也大都是泰国式的,所以单就泰国的佛教作一介绍。

  谈到泰国佛教,先略说泰国的历史。泰国的西面是缅甸,东面是寮国和高棉,北面则几乎连接到我国的云南。据学者研究,泰国民族,实在是我们的弟兄族,是从中国云南移殖去的。在唐代,南诏是以云南大理为中心的一个新兴国家。南诏民族与佛教有缘,一直到后代,云南的鸡足山,仍然是佛教区域,成为佛徒朝拜的圣地。大约在宋朝,这一民族开始向南方迁徙。最初所建立的王朝,叫素可泰王朝,素可泰城,在从曼谷到云南边境之间。王朝延续到元末,就衰亡了。继之兴起的,叫大城王朝(王系换了三次)。到清干隆年间,因缅甸大军攻入而灭亡。大城离曼谷不远,原是佛教最发达的地方,我们这次也去参观,但寺塔荒凉不堪。当时缅军攻陷大城,即大事烧杀,所有的宫殿建筑,均遭焚毁,佛教的塔寺也不能幸免,所以泰缅两族的仇恨是很深的。几年前,缅甸总理宇奴访问泰国,还特别到大城去,跪在佛前为他的祖先忏悔。最近泰国政府已着手进行修复 [P357] 大城塔寺的计划。

  大城王朝覆亡后,泰族群龙无首,有势力的据地称雄,分成了六个国家。当时,有一位郑昭王(名信),兴兵把缅人驱出大城,并迅速统一了六国,恢复泰国的政治秩序。这位郑昭王,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泰族人,是一位土生的中国华侨。他初时在大城王朝做官,因见大城王朝的末帝,昏庸无能,大城被缅军围困了两年,不设法解围,而只是一味固守。郑昭王──信就领了五百华侨,突围而出。不久,大城就被缅军攻陷了。他招兵买马,许多华侨与泰人都响应他,发展到五千人。于是他就以华侨为主力,领导泰族向缅人进攻,把缅人逐出了泰境。此次泰族能够从缅人的奴役下恢复自由,是亏了华侨的力量。郑昭王逐出缅人以后,自己就被拥为泰王。不到十年,就统一了全国。但他只统一了三四年,就被泰人害死。郑昭王既被谋害,泰人自己另建立了作基王朝,至今已传至第九世,有一百七十五年了。在中国的历史上,这作基王朝第一代,也自称姓郑,说是郑昭王的女婿,名叫郑…

《佛法是救世之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