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三宝的功德,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但如不能归向三宝,就不能得到,无缘受用,正像不能进入公园的大门,就不能领略林园花木的幽胜一样。所以发心学佛,首先要归依三宝。
甲一
乙一: 有海无边际,世间多忧苦,流转起还没,何处是依怙?
归依,要有求归依的诚心。如人落在大海中,随波逐浪,四顾茫茫。在这生死边缘,见到草束浮沤,也会伸手攀援;听到风响鸟鸣,也会大声呼救。求救护的心情,恳切万分,可说惟有此求生的念头。那时,如有船只经过,拋下绳索或救生圈来,还不立刻抓住,尽力攀登船只吗?求归依的诚恳,应该如落 [P3] 海者的求生一样,这才能圆满成就归依的胜妙功德。
现在,就以浮沉苦海来譬说。世间以众生为本,有情识,有生命的众生,是世间的现存事实,所以佛经称众生为「有」。每一众生,向过去看,一生又一生,无边无际。在没有了脱生死以前,未来也还是一生又一生,没个边际。众生的生命流(有),无限延续,如大「海」的茫「无边际」一样。现在这一生,不过生命大海中泛起的一个浪头而已。
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一世又一世。在这时间推移的过程中,名为「世间」。众生在世间,苦多乐少,乐尽苦来,实在是「多忧」多「苦」,所以佛说为:『忧悲恼苦纯大苦聚』(2)。充满忧苦的众生世间,如海中的漩「流」一样,「转」来转去。忽而上生天上人间,忽而下坠地狱、傍生、饿鬼 ──三途。升「起还」要沉「没」,沉没又会浮起,转来转去,始终转不出去。这样的流转苦海,头出头没,还有比这更可悲可痛的吗?人类如落在大海中,随波逐浪,四顾茫茫,还知道求救求护。众生浮沉生死苦海,怎么不求救求 [P4] 护,寻求解脱自在,超登彼岸呢!想到这里,求归依救护的心情,油然而生,自会恳到迫切起来。然而,「何处是」真归「依」处,何处是可恃「怙」处呢?总不能乱抓草束浮沤为救生圈呀!
乙二
丙一: 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合会要当离,有生无不死,国家治还乱,器界成复毁:世间诸可乐,无事可依怙。
有的不知道求归依,有的求归依而误信邪师外道。为什么不求归依?死心眼儿迷着了现世的事情,以为极有意义,充满福乐。等到事到临头,从金色梦中醒来时,悲哀失望,再也来不及了!迷恋的现事很多,主要的有六种:
一、财富的「积聚」:有些人以为经济第一,有了钱什么也行得通,甚至说:『有钱使得鬼推磨』。不知无论富有到什么程度,财富终归要「销」解「散」失的。不要以为这是他们不会经营,过分浪费;财富是个人所不能自主的,所以佛说:『五家所共』(3)。逢到大水,大火,遇到盗贼,恶王,还有生了不肖的儿女:财富是转眼就完了。积聚财富,不但为了经营与保存,引起种种 [P5] 忧苦,有时财富更成为苦难的直接原因。明末,李闯入北京,对一般富有的大臣宰官,用夹棍与脑箍来追索金银,金银是完了,腿也断了,脑骨也破了,有的连命也丢了。现在,被称为秧歌王朝的暴政,对于有资财的,从大富到小富,甚至一亩田,一只牛,都被斗争清算。有的除了送上老命而外,还连累全家妻儿。这就是佛说盗贼与恶王的实例。财富本身,多忧多苦而无法保存,还能说有钱就有办法吗?
二、「崇高」的(名位与)权位:这是一般所迷恋的。在位时,叱咤风云,得心应手,大有一切由我的气概。然而,崇高「必」然「堕落」。近一些说,慕尼黑时代的希特勒,那还了得!可是等到柏林失陷前夕,也就一筹莫展,只有一死了事。斯大林主宰苏联三十年,一切荣耀归于斯大林。可是尸骨未寒,就被他的党徒清算。在佛教传记中,顶生王统一四洲,上升忉利天,与帝释共同治理天宫,但末了堕落人间,不免忧愁而死。那位自称天地之主,人类之父的天帝,也还是不免堕落驴胎马腹去。崇高的地位,实在是不足依怙的。 [P6]
三、亲爱眷属的「合会」:或是父母儿女,夫妇的会合,洋溢着家庭的温暖。或是学校中的师生,同学,社会上的同事,意气相投,互相扶助,结成深厚的友情。人是被称为社会的动物,能有亲人益友,共住合作,这是极理想而又安心的事。然而,由亲爱的而变为冤家,这姑且不说。不论是怎样的亲爱共住,总「要当」来分「离」的。一旦生离死别到来,拋下父母,丢下妻儿,孤苦凄惶的各奔前程,谁还顾得了谁呢!
四、生存:经验告诉我们,凡是「有生」的,「无」有「不死」的。死亡的事实,铁一般的到处都是,可是人类对于自己,总好象是不会死的。生存,一切才有意义,于是为名为利,争取一切来属于自己。就是口头说到要死,而对人对事,还是毫不觉悟。『人生不满百,常有千岁忧』,这是颠倒的『不死觉』,永生与长生的邪见,都由此而来。然而,你真听说有不死的吗?──上面四句,是有名的四非常偈。
五、「国家」的繁荣:国家对于我们,可说是安全的保护者。国家的强盛 [P7] 繁荣,对于国民的安乐与自由,是有密切关系的。因此,有的以为:只要国家强盛,我们便有了着落。可是国家的强盛,不一定等于自己(自己的家)的安乐。不但政治上的派系起伏,不完全以是否忠于国家为标准;而国家一直在一治一乱的流转中,「治」平而「还」为纷「乱」。中外历史,是无可置疑的实证。所以,以国家为惟一依怙,是不正确,不安全的。
六、社会进步:有的以为:人是社会的动物,社会的文明,一直在进步中;这就是人生的真正意义,何必为个己着想,求觅空虚的归依?这是见群体而不见个己的偏见!社会文化的进步,姑且看作人生的真正意义。然人类社会的活动,依于所住的「器界」(我们住的世界──地球),是不能离开这一据点的(即使转移到另一世界,也还是一样)。但器世界是在凝「成」而「复坏」,坏了又成立的流转过程中。请设想一下:地球一旦坏了,那时的人类文明,人生的真正意义何在?以社会进步为人生真正意义的人物,才是真正空虚的幻想者! [P8]
总之,一般人不能引发求归依的热心,是由于迷惑了眼前的短暂意义,在人「世间诸」般「可乐」事上,生起错觉。经上面一一的论究,证明了这些,「无」有一「事」是真正「可依怙」的。一切都是非常非乐,那什么才是可归依处呢?
丙二: 鬼神好凶杀,欲天耽诸欲,独梵依慢住,亦非归依处。
知道求归依了,可是又每为外道邪宗所误。归依的对象,不但是依赖他,也是以他为典型而效法他,就是没有这种自觉的心境,也是会受熏染的,所以这是不能不谨慎的。归依的宗教对象,形形色色,现在略说三类,从他们的缺点中,说明他不是真正的可归依处。
一、「鬼神」:照中国的说法,天神,地祇,人(死为)鬼,人死而有功德的也成为神。这是各式各样的,风神,雨神,山神,水神,土地神,五谷神 ……,山精木怪,魑魅魍魉;《易经》所说的『精气为物(即魅),游魂(指无人祭祀的孤魂)为变』(4),都是。据佛经说:鬼是饿鬼;神是四大王众天所 [P9] 统摄的,主要是夜叉,罗剎,那伽(龙),摩!7亩罗伽(蟒神),迦楼罗(金翅鸟)等,或是大力鬼王,或是高等畜生。还有基督教所传的魔鬼(大龙,蛇),鬼灵,生着翅膀的天使等。这些鬼神,确有一些功德,有一些神力,也有向善而为高级天服役的。在某种情形下,确能给人以多少助力,所以常为人所崇拜‧恳求赐福,求他驱逐邪恶,或者请求不要伤害。然鬼神都充满烦恼,他们的德性,有时还不及人类;特别是瞋恚成性,嗜「好凶杀」伤害。他们所要人类供给的,是牺牲──血肉,甚至要求以人为牺牲。如人而不恭敬供养,或者冒犯了他,就会用残酷的杀害来报复──狂风,大雨,冰雹,瘟疫等。这等于人间的黑社会,恶势力,在你不幸时,也许会拔刀相助,慷慨解囊。可是你可不能得罪他,或者使你就此落入罪恶渊薮。从前,大勇法师在北平,想去西藏学密宗,依照密宗规例,请得一护法神,据说是广济寺的狐仙。狐仙来护法了,却反对大勇法师去西藏;要去,他就非捣乱不可。真的是来时容易去时难,费了好大力量,才把他赶走。俗语说:『引狼入室』,『引鬼入门』。鬼神的 [P10] 崇拜者,每每为了得罪鬼神,弄得家败人亡,这真是何苦呢!孔子到底是人类的伟人,他的『敬鬼神而远之』(5),不失为聪明的办法!
二、「欲天」:欲是物质的五欲──微妙的色声香味触,男女的性欲。天是光明的意思,即一般的天,帝。在这三界中,欲界共有六天,最下是统摄八部鬼神的四大王众天,向上是忉利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六天,同有物质的贪欲,男女的淫欲,所以称为欲天。欲天中,与人类关系最切的,要算忉利天王释提桓因──帝释了。他崇尚和平,爱好道德,希望人类进步。虽为了天国的统治,偶尔也发动战争,但宽恕敌人,以不杀为主。他成为多神王国的大帝,通过鬼神而统治人间。天女围绕,与中国传说的玉皇大帝相近。比起鬼神来,欲天当然高尚得多,毛病就出在迷恋「耽」着「诸」般「欲」事上。在物欲与性欲的享受中,不免骄奢淫佚,沉醉于糜烂的生活,而智慧与德性的精神生活,反而会退落下来。从前,帝释曾请佛说法,可是回去不久,连佛说的是什么也忘记了。『欲为苦本』,这种物欲享 [P11] 受而容易堕落的诸天,自身不保,还需要求归依呢!
三、「独梵」:欲界以上,叫做色界。色界分四禅,初禅又分三天──梵众天,梵辅天,大梵天。梵是清净的意思,与圣洁的含义相近。梵众天,如人民;梵辅天,如官吏;大梵天如独一无二的帝王,所以称为独梵。梵天是非常…
《成佛之道》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